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结构及其soi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067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结构及其soi功率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结构及其采用这种耐压层结构的SOI功率器件,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它特别涉及SOI(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功率器件耐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OI(Silicon on Insulator)功率器件(简称SOI功率器件)具有更高的工作速度和集成度、更好的绝缘性能、更强的抗辐射能力以及无可控硅自锁效应,因此SOI功率器件在VLSI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但SOI器件有两个重要缺点较低的击穿电压和自热效应。SOI器件的击穿电压取决于横向击穿电压和纵向击穿电压的较低者。SOI功率器件的横向耐压设计沿用成熟的Si基器件横向耐压设计原理和技术,如RESURF原理和结终端技术。但由于结构和工艺的限制,如何提高器件的纵向耐压,成为SOI横向功率器件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典型的常规SOILDMOS的结构如图1所示,1为衬底层,2为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n+下纵向电场分布如图2所示,常规SOI结构的纵向击穿电压主要由S层和I层承担,根据高斯定理,纵向击穿时的绝缘层电场为Ei=εsEC.s/εi≈3EC.s,其中,EC.s是S层(Semiconductor层)的临界击穿电场,εs和εi分别是S层和I层(Insulator层)的介电常数,从而纵向耐压为VBO=EC.s(0.5ts+3ti)(1)其中ti和ts分别是I层和S层的厚度。可见,I层电场受S层击穿电场的限制,纵向耐压随S层厚度和I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同样厚度的I层耐压为S层的6倍,但受器件结构和工艺的限制,S层和I层都不能太厚。这是因为S层太厚,将为介质隔离带来困难;I层太厚,不仅工艺实施难度大,而且不利于器件散热。这方面的内容可见参考文献F.Udrea,D.Garner,K.Sheng,A.Popescu,H.T.Lim and W.I.Milne,“SOI power devices”,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Journal,pp27-40(2000);或,Warmerdan Land Punt,W.,“High-voltage SOI for single-chip power”,Eur.Semicond.,June 1999,pp19-20(1999)。
为了提高SOI器件纵向耐压,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器件结构。如美国专利YasuhiroUemoto,Katsushige Yamashlta,Takashi Miura,United states Patent,6,531738,Mar.11,2003,如图3所示,在氧化层2和顶层硅7之间插入一层p+耐压层12,使得漂移区耗尽而p+层不完全耗尽,且源端下的p+层耗尽区比漏端下的p+层耗尽区宽,这有利于顶层硅的耗尽层在漂移区均匀的扩展,从而提高器件耐压。这种器件结构可将击穿电压从常规结构的200V提高到400V。文献N.Yasuhara,A.Nakagawa and K.Fumkawa,“SOI device structures implementing 650Vhigh voltage output devices on VLSIs”,IEDM Tech.Dig.,pp141~144,(1991)则是在氧化层2和顶层硅3之间插入一层n+耐压层13,如图4所示,n+层在增强埋氧层电场强度的同时屏蔽了埋氧层高电场对Si有源层的影响,从而避免器件过早在Si/SiO2界面的Si侧击穿,在ts=20μm,ti=3μm的情况下得到了650V的耐压。但为了有效提高耐压,要求p+层和n+层的浓度高、厚度薄,且漂移区要满足RESURF(REduce SURface electric Field)原理,所以p+层和n+层厚度和浓度需要准确控制,否则容易导致表面提前击穿。文献S.Merchant,E.Arnold,H.Baumgart,et al.Realization of high breakdown voltage(>700V)in thin SOI device.InProcISPSD,1991,31-35采用超薄漂移区(ts=0.1um)线性掺杂,利用薄Si层临界击穿电场显著增加而提高埋氧层电场和器件耐压,但源端极低的漂移区浓度使得源端形成“热点”而提前击穿。文献罗小蓉等,可变低k介质层SOI高压器件的耐压特性,半导体学报,2006;27(5)881-85,采用低k介质作为埋层而提高埋层电场和器件耐压,但低k介质SOI与常规CMOS工艺兼容方面遇到挑战。文献J.M.Park,T.Grasser,H.Kosina,S.Selberherr.A numerical study ofpartial-SOILDMOSFETs,Solid-State Electronics,2003,47275-281中partial SOI(PSOI)结构利用埋层和衬底共同承受耐压,既能提高器件耐压,又能利用硅窗口克服自热效应。然而对于传统PSOI结构,600V以上的耐压需要4μm以上的埋氧层且为薄漂移区线性掺杂才能实现,工艺难度相对较大,相关内容可参见Tadikonda R,Hardikar S,Narayanan EMS.Realizing highbreakdown voltages(>600V)in partial SOI technology.Solid-State Electronics,2004,481655。同时,PSOI也牺牲了SOI寄生电容小、无衬底漏电流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SOI器件低纵向耐压和自热效应两个缺点,提出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耐压结构,以及采用这种耐压结构的功率器件,其耐压比常规结构SOI器件的耐压大大提高;同时,在相同耐压情况下,因介质层更薄且第一层介质有窗口而使自热效应显著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包括衬底层1、介质埋层2、14、有源半导体层3,其特征在于介质埋层包括第一介质层2和第二介质层14,第一介质层2与第二介质层14之间设有中间层15,第一介质层2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相连;所述第一层介质2层具有填充有中间层材料或有源层材料的窗口A。
所述窗口A设置在SOI器件源区、阴极或阳极下方或下方附近。
所述有源半导体层材料为Si或SiC半导体材料,或其他半导体材料。
所述中间层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或半绝缘材料,如掺杂或不掺杂的多晶硅。
所述两层介质埋层采用Si02或Si3N4,也可以采用其它绝缘材料。
所述两层介质埋层材料为同种绝缘材料或为异种绝缘材料。
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功率器件,其耐压层包括衬底层1、介质层2、14、有源半导体层3,其特征在于介质层有第一介质层2和第二介质层14,第一介质层2与第二介质层14之间设有中间层15,第一介质层2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相连;所述第一层介质2层具有填充有中间层材料或有原层材料的窗口A。
所述窗口A设置在SOI器件源区、阴极或阳极下方或下方附近。
所述有源半导体层材料为Si或SiC半导体材料,或其他半导体材料。
所述中间层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或半绝缘材料,如掺杂或不掺杂的多晶硅。
所述两层介质层采用SiO2或Si3N4,也可以采用其它绝缘材料。
所述两层介质层材料为同种绝缘材料或为异种绝缘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及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下面以SOI LDMOS为例,对上述耐压层的工作机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纵向,电场作用使中间层上下界面形成界面电荷,从而提高了介质层电场强度,尤其是第二层介质的电场强度(如图7所示),使第二层介质承受电压增加,从而提高器件耐压。在横向,窗口的存在调制了漂移区电场,使有源层等势线均匀分布如图8a所示。仿真结果表明,第二层介质的电势被钳位,此电势为窗口靠近源端某点的电势(见图6),因此第二层介质上的电压降与其厚度无关,仅由源端介质长度即窗口位置和长度决定。由此可见,在确保第二层介质不击穿的前提下,第二层介质的厚度可以较薄。通过优化窗口的位置和长度,使第二层介质电场临界化以获得较高的击穿电压。而该器件结构的自热效应取决于第二层介质的厚度,所以本发明提出的器件结构能够缓解自热效应。综上,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功率器件结构在提高耐压的同时缓解了自热效应,其工艺与常规CMOS工艺兼容。


图1是常规SOILDMOS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
图2是常规SOILDMOS器件的纵向电场分布示意图。
图3是具有p+缓冲层的SOILDMOS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2为p+缓冲层。
图4是具有n+缓冲层的SOILDMOS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3为n+缓冲层。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的SOI结构其中,1为衬底层,2为第一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A为位于第一层介质层的窗口。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的SOILDMOS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第一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A为位于第一层介质层的窗口。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SOILDMOS在反向击穿时候的纵向电场。
图8a是常规SOILDMOS在反向击穿时候的二维电势图。
图8b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SOILDMOS在反向击穿时候的二维电势图。
图8中每相邻两根等势线之间电势差为15V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的SOIIGBT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第一层介质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阴极区,9为n+(或p+阳极区,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A为位于第一层介质层的窗口。17为阳极,18为阴极,19为p(或n)阱。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的VLk SOI PN二极管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第一层介质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A为位于第一层介质层的窗口,20为阳极,21为阴极,22为p(或n)阱,23为p+(或n+)阳极区,24为n+(或p+阴极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功率器件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结构,以及采用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结构的SOI功率器件。如图5所示,1为衬底层,2为第一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其中第一层介质层有一个窗口A里面可以填满中间层材料或者有源层材料。该窗口可理解为第一层介质层上开的孔。
所述窗口A的设置相对于LDMOSFET器件设置在SOI器件源区下方或下方附近;相对于pn结二极管,pin结二极管设置在阴极下方或下方附近相对于IGBT器件设置在阳极下方或下方附近。
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的SOI功率器件其有源层可以是Si,SiC或者其它的半导体材料,介质层材料可以是SiO2、Si3N4或其它介质材料;中间层的材料可以是半导体材料或半绝缘材料,如掺杂或不掺杂的多晶硅。
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的SOI功率器件,其窗口大小、窗口位置可以根据有源层厚度、浓度,以及阴极阳极施加的电压进行调整、优化,使性能达到最优。
具有开窗口双介质层的SOI功率器件,包括通常功率器件的所有结构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本发明所述的开窗口双介质层SOI结构。这样的功率器件包括具有窗口双介质层SOILDMOS器件,具有窗口双介质层SOIIGBT、具有窗口双介质层SOI PN结二极管、具有窗口双介质层SOI PiN结二极管、具有窗口双介质层SOI横向晶闸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下面以SOILDMOS为例,对上述耐压层的工作机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一种典型具有双介质层的SOILDMOS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衬底层,2为第一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其中第一层介质层的窗口及中间层填充多晶硅。
在纵向,电场作用使中间层上下界面形成界面电荷,从而增强了介质埋层的电场强度,尤其是第二层介质的电场强度(如图7所示),使第二层介质承受电压增加,从而提高器件耐压。在横向,窗口的存在调制了漂移区电场,使有源层等势线均匀分布如图8a所示。仿真结果表明,第二层介质的电势被钳位,此电势为窗口靠近源端某点的电势(见图6),因此第二层介质上的电压降与其厚度无关,仅由源端介质长度即窗口位置和长度决定。由此可见,第二层介质厚度可以较薄,从而通过第二层介质电场临界化以获得较高的击穿电压。而该器件结构的自热效应取决于第二层介质的厚度,所以本发明提出的器件结构缓解了自热效应。综上,本发明提出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功率器件结构在提高耐压的同时缓解了自热效应,其工艺与常规CMOS工艺兼容。
实施例1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结构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1为衬底层,2为第一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中间层15位于第一介质层(埋层)2与第二介质层(埋层)14之间,第一介质层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1相连。第一层介质层有一个窗口里面可以填满中间层材料或者可以填充有源层材料。实施例2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LDMOS器件结构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LDMOS器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LDMOS器件的纵向电场分布图。图8a是常规结构SOILDMOS器件击穿时候的二维等势图。图8b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LDMOS器件击穿时候的二维等势图。
如图6-8所示,1为衬底层,2为第一介质层(埋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中间层15位于第一介质层(埋层)2与第二介质层(埋层)14之间,第一介质层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1相连。第一层介质层有一个窗口里面可以填满中间层材料或者可以填充有源层材料。图8中每相邻两根等势线之间电势差为15V。
实施例3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IGBT器件结构图9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IGBT器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1为衬底层,2为第一层介质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阴极区,9为n+(或p+)阳极区,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17为阳极,18为阴极,19为p(或n)阱。中间层15位于第一介质层(埋层)2与第二介质层(埋层)14之间。第一介质层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1相连。第一层介质层有一个窗口里面可以填满中间层材料或者可以填充有源层材料。
实施例4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 PN二极管器件结构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介质埋层的SOI PN二极管器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1为衬底层,2为第一层介质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14为第二介质层(埋层),15为中间层,20为阳极,21为阴极,22为p(或n)阱,23为p+(或n+)阳极区,24为n+(或p+)阴极区。中间层15位于第一介质层(埋层)2与第二介质层(埋层)14之间,第一介质层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1相连。第一层介质层有一个窗口里面可以填满中间层材料或者可以填充有源层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包括衬底层(1)、介质层(2、14)、有源半导体层(3),其特征在于介质层有第一介质层(2)和第二介质层(14),第一介质层(2)与第二介质层(14)之间设有中间层(15),第一介质层(2)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1)相连;所述第一层介质(2)层具有填充有中间层材料或有源层材料的窗口(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A)设置在SOI器件源区、阴极或阳极下方或下方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半导体层(3)材料为Si或SiC半导体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15)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或半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介质层(2、14)采用SiO2或Si3N4绝缘材料。
6.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功率器件,其耐压层包括衬底层(1)、介质层(2、14)、有源半导体层(3),其特征在于介质层有第一介质层(2)和第二介质层(14),第一介质层(2)与第二介质层(14)之间设有中间层(15),第一介质层(2)另一侧与有源半导体层(3)相连,第二介质层(14)另一侧与衬底层(1)相连;所述第一层介质(2)层具有填充有中间层材料或有源层材料的窗口(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A)设置在SOI器件源区(对LDMOSFET)下方或下方附近、或阴极(对pn结二极管,pin结二极管)下方或下方附近、或阳极(对IGBT)下方或下方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半导体层(3)材料为Si或SiC半导体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15)的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或半绝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介质层(2、14)采用SiO2或Si3N4绝缘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功率器件的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耐压结构以及采用具有窗口的双介质层SOI耐压结构的SOI功率器件,其特征是耐压层结构含有两层介质层,两介质层之间填充半导体或半绝缘材料,且第一层介质有窗口。当器件加上反偏电压时,中间层上下界面形成的界面电荷提高了第二层介质的电场强度,同时,窗口的存在调制了漂移区电场,因而器件耐压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窗口的存在提供了热传导的路径,使得该器件结构的自热效应主要取决于第二层介质的厚度,而第二层介质在不击穿的情况下可以较薄,所以本发明提出的器件结构能够缓解自热效应。基于本发明的SOI功率器件,不仅能够提高器件耐压,且因埋层较常规SOI器件更薄而缓解自热效应,特别适于制作高耐压的功率器件。
文档编号H01L27/12GK1988162SQ20061002211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5日
发明者罗小蓉, 张波, 李肇基, 杨寿国, 詹瞻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