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18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组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源传输的线缆 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
连接一对连接器通常离不开线缆,线缆一般包括至少一束用于信号传输的 内部芯线、包覆内部芯线的具有屏蔽作用的金属编织层及包覆于线缆最外层 的绝缘皮。在信号传输中,为了减小电磁干扰,达到较好的传输效果,金属遮 蔽层通常采用与单束线缆支撑台电性连接的方式,所述单束线缆支撑台在美国专利公告第US5,364,292号揭露的技术中是与导电壳体电性连接。当然,金属 编织层也可釆用如美国专利公告第US5, 667, 407号揭露的方式,即通过导电壳 体的夹持区域直接将金属编织层夹持来实现电性连接以减小电磁干扰。然,在 一些情况下,以上所提及的连接方式却不适合。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以弥补先前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具有改进的应力释 放件,该应力释放件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可实现更可靠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装配于绝缘本体且设有导电垫 的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应力释放件, 该应力释放件与电路板及线缆相装配,其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中央的通孔 及至少 一个接合部,所述至少 一个接合部焊接于电路板的一个导电垫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 改良的应力释放件以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并可达到更可靠的电性连接。

图l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l所示线缆连"J矣器组件的部分组件;故大图;图4为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 一角度示意图;图5为图l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部分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 一角度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8为图7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9至图13为分别沿图7的A-A方向至E-E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2、收 容于绝缘本体2的若干导电端子3、装配于绝缘本体2的电路板4、装配于电 路板4并与之电性连接的应力释放件5、与应力释放件5电性连接进而达到与 电路板4电性连接的线缆6及分别装配于绝缘本体2的前盖1与后盖7,前盖 1与后盖7相互配合以将前述组件包覆。如图3至图4所示,绝缘本体2包括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前延伸而成的 舌部22。绝缘本体2设有一个口径较小的第二收容通道24及分别位于第二收 容通道24两側的两对口径较大的第一收容通道23,所述通道23、 24均是自 舌部22的前表面凹进至基部21的后表面,且每个通道23、 24的前部尺寸较 大,剩余部分尺寸较小。基部21于其外围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相距一定 距离的若干第一摩擦凸肋210。基部21于其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一对锥形第 一凸起212。基部21于其靠近上、下表面处分别设有一对相隔一定距离的矩 形第一凹口 211,凹口 211是自基部21的前表面向后表面凹陷而形成,且每 个凹口 211的顶壁及底壁之间相隔一定间隙。基部21于其侧壁设有沿前后方 向向内凹进的第二凹口 213,第二凹口 213使得基部21的前后表面相通。基 部21的后部邻近第二凹口 213设有一对锥形第二凸起214以方便电路板4的 插入。舌部"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一对圓形第一嵌入孔222及形成于其侧
壁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摩擦凸肋220。每个第一嵌入孔222形成有自其内 围向外凸出的一对凸肋224。舌部22还设有分别自其前表面邻近侧壁处向前 突出的一对定位柱29。如图1至图4所示,导电端子3包括一对接地端子32、 一对位于接地端 子32之间的电源端子31及位于电源端子31之间的中央检测端子33。在此, 我们将其划分为第一组端子3a及第二组端子3b。每个导电端子3是弹性针型, 即每个导电端子3内部装设有弹簧。对接时,导电端子3因为被按压而沿着对 接方向向后运动。每个接地端子32包括直径相对较小的圓柱形接触部37、直 径较大的圆柱形中间部35及于中间部35末端形成的弧型第一末端部36,第 一末端部36包括平的配合面360。自中间部35前端外围向外突出形成有前端 配合部350。电源端子31除了接触部37较接地端子32的短些外,具有与接 地端子32相同的结构。检测端子33与接地端子32相比除了各部位直径相对 较小及第二末端部38为圓柱形外,其余结构相同。如图1至图2所示,电路板4包括形成有电源导电垫43及与之相对的接 地导电垫(未图示)的基板40,基板40的相对两面靠近后边沿处分别设有一对 LED42。电路板4上装有IC41用以驱动LED42发光。基板40包括一对自其相 对的两个侧壁向前延伸而成的延伸臂401。应力释放件5是用金属材料冲压落料制成或铸造制成,亦可由其它导电材 料制成,其厚度较薄。应力释放件5包括于其中央设有椭圆形通孔51的矩形 主体部50,矩形主体部50设有自其两側分别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一和第二接合 部52、 53。第一接合部52是自主体部50的底部剪开后,沿远离主体部50的 前后方向延伸而成;与之相反,第二接合部53是自主体部50的顶部剪开后沿 远离主体部50的前后方向延伸而成。线缆6包括内部芯线60、包覆内部芯线60的金属编织层61及包覆金属 编织层61的外壳62。外壳62的前部被剥去以将内部芯线60及金属编织层61 棵露于外。本实施例中,金属编织层61暴露于外的部分被分成两股以与应力 释放件5的对应的接合部52、 53配合。线缆6用以与树脂材料的填充件63 相配合,填充件63包括圓柱形的柱体部630、位于柱体部630前部末端的矩 形的平板部631及贯通柱体部630及平板部631的通孔632。填充件63能够
将线缆连接器组件IOO后端收容并防止邻近后盖7的线缆弯曲变形。前盖1与后盖7分别装配于绝缘本体2。前盖1是用可被对接连接器吸引的导电材料制成,前盖1设有自其前表面向后凹进的椭圆形的用以收容对接连 接器的前端收容空间10及自其后表面向前凹进的用以收容绝缘本体2的矩形 的后端收容信道12,收容信道12与前端收容空间10相连通。由于收容通道 12相比收容空间10具有较大的横向尺寸,所以在收容通道12及收容空间10 的相接处形成有一对台阶16(如图9所示)。前盖1于其上下表面靠近后表面 处分别设有一对圓形第二配合孔14。后盖7是用树脂材料作成,且为矩形。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作成的状态显示装置(未 标号),该状态显示装置包括一对用以发光的LED42,内置箱体81是与应力释 放件5及绝缘本体2 —体成型,箱体81被发光管82包围,箱体81内的光透 过发光管82传播于外以表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箱体81 及发光管82皆是以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模塑而成。发光管82包括带状主体部 820及自主体部820的上、下壁中央分别向外延伸的一对柱型定位部822。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进一步包括装配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罩2a可使线缆 连接器組件100的前部更美观,亦可防止使用时误接触端子而对端子提供保护 作用。端子罩2a为台阶型且设有与第一收容通道23及第二收容通道24分别 对应的四个第一通道25及一个第二通道26,第一通道25及第二通道26的信 道直径基本等于对应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7的尺寸。自端子罩2a的后表面 向前表面凹进形成有入口 27,入口 27进一步形成内部前表面270。自内部前 表面270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不同尺寸的信道28,这些信道28与对应的第一 通道25及第二通道26相连通,且通道28具有与导电端子3对应配合部350 相等的直径以便配合。自内部前表面270向内凹进还形成有分设于端子罩2a 两侧部的一对定位凹口 272。与端子罩2a结构相对应,舌部22的前部沿其外 围倾斜形成锥部以方便与端子軍2a互配。如图3至图5所示并结合图7、图8及图11,组装时,导电端子3通过其 电源端子31、接地端子32及检测端子33的中间部35分别收容于对应的第一 收容通道23及第二收容通道24以装配于绝缘本体2,配合部350的前部及接 触部37均暴露于绝缘本体2的外边。电源端子31及接地端子32的第一末端
部36分别延伸出绝^彖本体2的后表面,检测端子33的第二末端部38也延伸 出绝缘本体2的后表面。电源端子31及接地端子32的第一末端部36被检测 端子33分隔开且分列于检测端子33的两侧以与电路板4的上、下表面分别焊接。端子罩2a装配于绝缘本体2及导电端子3。绝缘本体2的一对定位柱29 分别收容于端子罩2a的定位凹口 272,舌部22的前部收容于入口 27。端子罩 2a装配于绝缘本体2及导电端子3后,配合部350的前部暴露于绝缘本体2 外部,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7分别收容进信道28、第一通道25及第二通道 26,因此,端子罩2a不仅能固持端子3,而且还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如图1至图4所示并结合图9及图10,前盖1通过一对固持杆la装配于 绝缘本体2。带有端子罩2a的舌部22首先插入前盖1的收容通道12,端子罩 2a的前表面与前盖1的台阶16相抵触,基部21与前盖1的后表面相邻。所 以,舌部22通过一对第二摩擦凸肋220摩擦收容于前盖1的收容通道12。此 外,接触部37暴露于收容空间10,接地端子32的尖端与前盖1的前表面处 于同一平面。第一嵌入孔222与前盖1的第二配合孔14沿竖直方向排成一线, 所以, 一对固持杆la可分别插入第二配合孔14及第一嵌入孔222以将前盖1 与绝缘本体2固定。当然,前盖1与绝缘本体2也可采用如胶水胶合、锁扣装 置等其它方式固定在一起。如图1至图2所示并对照图9、 10及图12、 13,电路板4装配于绝缘本 体2并与电源端子31、接地端子32及检测端子33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36、 38电性连接以最终实现与导电端子3的电性连接。为达到更好的配合,第一 组端子3a的第一末端部36的配合面360与电路板4的上表面配合,第二组端 子3b的第一末端部36的配合面360与电路板4的下表面配合。;险测端子33 的第二末端部38收容于自电路板4的前边中部向后凹陷而成的裂口 402,并 直接与成对的LED42电性连接。 一对延伸臂401通过锥形第二凸起214的导引 分别收容于第二凹口 213。如图1至图2所示并结合图5、 6及图9至图13,线缆6首先装配于应力 释放件5,然后与应力释放件5—起装配于电路板4。内部芯线60穿过应力释 放件5的通孔51。金属编织层61的两部分首先与接合部52、 53分别焊接以 与应力释放件5形成电性连接。应力释放件5装配于电路板4的后末端,其结 合部52、 53分别与电路板4的上下表面上的相对的接地导电垫(未图示)相焊 接,内部芯线60与电源导电垫43相焊接,电源导电垫43设置于电路板的上 表面或下表面。至此,线缆6与电路板4及端子3建立电性连接。填充件63 自线缆6的后端装配于线缆6,线缆6的后端收容于柱体部630。填充件63 可使线缆6的前部更美观。如图1至图2所示并结合图5至图13,线缆连接器组件100通过模塑成 型方式形成箱体81、发光管82及后盖7。如图5所示,首先,箱体81于平板 部631及基部21之间通过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模塑成型,箱体81可增强线缆连 接器组件100的稳定性;接着,发光管82也通过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模塑成型; 最后,后盖7模塑成型于发光管82之上以将发光管82收容。后盖7设有自其 前表面向后凹进的收容空间70,收容空间70与设于后盖7的后表面的台阶型 收容通道"相连通。带状主体部820收容于自后盖7的内围向外凹出的中央 环型信道(未图标)。 一对定位部822分别与后盖7的上下表面的一对圓形收容 孔74配合并暴露于后盖7的外部且具有状态显示作用。至此,发光管82及后 盖7装配为一体,前盖1的后端、绝缘本体2的基部21、箱体81、应力释放 件5及线缆6的前端均收容于后盖7的收容空间70。与绝缘本体2的基部21 的上下表面的锥形第一凸起212相对应,后盖7形成有两对切口 700 (如图12 所示),切口 700将锥形第一凸起212收容以增强绝缘本体2及后盖7之间的 固持力。发光管82的定位部822具有将LED42中的光传导出后盖7以显示内 部电路的状态的作用。柱体部630穿过收容通道72并暴露于后盖7的外边, 通孔632固持于收容通道72。当线缆连接器组件IOO与对接连接器正常对接时,LED42便向外发光,该 光穿透箱体81及发光管82以向使用者表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处于正常状 态。本实施例中,应力释放件5是金属板材冲压而成,其具有简单的结构,既 可降低成本又可节省空间,此外,改进的应力释放结构还可实现更可靠的电性 连接。
权利要求1.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装配于绝缘本体且设有导电垫的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应力释放件,该应力释放件与电路板及线缆相装配,其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中央的通孔及至少一个接合部,所述至少一个接合部焊接于电路板的一个导电垫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件包 括一对接合部,且所述接合部分别自主体部的顶壁及底壁剪开后沿水平的远离 主体部的方向延伸而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分别焊 接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内部 芯线及金属编织层,所述金属编织层4皮分为与所述接合部分别焊接的两部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垫包括电 源导电垫和接地导电垫,所述内部芯线穿过应力释放件中央的通孔并与电源导 电垫焊<接。
6. 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分 别与所述接地导电垫相焊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迷端子为弹性针 形,且包括电源端子及检测端子。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子设有 末端部,所述电路板i殳有与该末端部配合的裂口。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接 地端子,所述电源、接地端子均设有与电路板上、下表面分别配合的平的配合 面。
10.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速线缆连接器组 件还设有状态显示装置,该状态显示装置包括箱体及发光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3)、装配于绝缘本体且设有导电垫(43)的电路板(4)、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6),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应力释放件(5),该应力释放件与电路板及线缆相装配,其包括主体部(50)、位于主体部中央的通孔(51)及至少一个接合部(52、53),所述至少一个接合部焊接于电路板的一个导电垫上。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081835SQ200720156238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5日
发明者杰利·吴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