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的新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329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的新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里,尤其是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电芯的装配一直是电池批量生产的瓶颈,同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也起着关键作用。在产业化的初级阶段,电芯一般采用巻绕的方式进行装配,随着技术的进步、 机械设备的改进以及市场对电池性能要求的提高,叠片结构装配方式也开始大量采用。目前, 锂离子电池的制作结构主要有两种制作方式叠片结构和巻绕结构。这两种结构电芯的生产 和性能上各有其优缺点,叠片结构制作方式其优点是电池壳体空间利用率较高、最适合大电 流放电、内阻低。但是其做作效率低、整个极片一致性不好。巻饶制作方式的优点为生产效 率高、整个极片的均一性能好。其缺点为不利于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内阻相对较高、极 片上不容易设计多个极耳。而目前应用于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 汽车等领域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对一致性和高倍率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巻绕方式不利于大电流放电、内阻高和叠片方式的制作效率低的缺点,本 发明结合了巻绕制作结构的高效率生产,保证了整个电芯极片的一致均匀性,同时也能够具有 叠片结构的多极耳结构,从而实现了大功率放电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对铜铝箔上进行涂附正负极浆料时,调节 间歇性涂布机的间距,预留出整个正负极耳位,正负极片整体形状为长条状。采用巻绕的方式, 其中正极的整个极耳位在上,负极的整个极耳位在下,成对称放置,中间用隔膜将正负极隔开,
其中隔膜边缘超过负极片边缘2mm,超过正极片边缘4mm,自然巻绕成电芯,电芯压扁以后, 采用冲床模具冲掉多余的铜铝箔(根据所需电池电流大小留出合适的IH负极耳位,冲切掉多余 极耳位的电芯),每层均有相应的极耳位伸出,可根据充放电极耳所承受电流大小,确定需要 的极耳宽度,调节冲切刀口间距离,留出不同的极耳位大小,再将压片放在两边,连同极耳和引 出箔片用空心铆钉封装即成。同时,宽度较窄电池极耳位也可采用超声波或电阻焊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电芯装配方法综合了巻绕和叠片两种方式的优点,不仅有巻绕
方式的高效率,也有叠片方式动力性能和高倍率性能佳的特点,更重要的,我们采用了无焊接 电池极耳,完全杜绝了假焊,大大降低了内阻,避免了传统的刮片焊极耳的低效率,高废品率 等弊端。虽然我们要求加工设备精度较高,且相对增加了铜箔和铝箔的用量,但是,相对众多 的优点,以及成品率的提升,总成本不会增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l是涂布后的正负极片图。
图2是极片装配放置图。
图3是巻绕后的电芯图。
图4是电芯装配极耳、箔片、压片用铆钉固定图。
图5是电芯装配后侧视图。
图6是电芯装配后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用涂布机间歇涂布正极片1和负极片2,间歇位分别为引出的铝箔片3和引出的铜 箔片5 。
在图2中,按照负极片2、隔膜纸7、 IH极片1的巻绕方式装配极片。
在图3中,采用冲床模具冲掉多余的铜铝箔片,引出的铝箔片3在上方,引出的铜箔片5在 下方。
在图4中,用不锈钢压片10把引出的铝箔片3、正极耳夹住,并用铜铆钉8固定,用同样的方法
7隔膜纸 9黏贴胶纸
1正极片
3引出的铝箔片
5引出的铜箔片
2负极片 4正极附料 6负极附料 8铜铆钉
10不锈钢压片
操作负极。
权利要求
1.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制作的新方案,包含一冲切模具,极片按卷绕方式操作,极耳、压片和引出的多个箔片一起固定的生产过程,其特征是卷绕后电芯极耳在两端引出,再用冲切模具按标准冲切掉多余的铜、铝箔片,留下的部分用作单个卷芯的极耳。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动力电池制作的新方案,其特征是整个正极极片一边引出无浆料 的铝箔,做正极耳用;整个负极极片一边引出无浆料的铜箔,做负极耳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制作的新方案,其特征是:单个巻芯采用不锈钢(或铜铝材 质)压片夹紧无浆料铜箔、铝箔形成极耳。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动力电池制作的新方案,其特征是压片、极耳和引出箔片用空心 铆钉封装即成。
全文摘要
一种属于电池领域里能大电流放电和提高电芯生产效率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作新方案,它是在铜铝箔上进行涂附正负极浆料时,调节间歇性涂布机的间距,预留出整个极片的正负极耳位,采用卷绕的方式,其中正极在上,负极在下,成对称放置,中间用隔膜隔开,自然卷绕成电芯,生产效率和普通卷绕一致,电芯压扁后,根据电池所需的电流大小,用冲床模具冲掉多余的铜铝箔,每层均有相应的极耳位伸出,大电流放电效率和普通叠片一致,最后将压片、极耳和引出箔片用空心铆钉封装即成。
文档编号H01M10/40GK101488586SQ20081004521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8日
发明者张荣福, 李戈平, 缪汉平, 诚 肖 申请人:东升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