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841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例如涉及在不使用布线基板(interposer) 等的晶片级CSP等中使用的半导体器件。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半导体器件中,主流是例如,利用树脂来密封半导体芯片、 在该密封后的树脂周围的侧面部配置金属导线的周围配置端子型。但 是,在这种封装构造的情况下,封装体的面积比半导体芯片的面积大。 因此,近年来, 一种被称为CSP (芯片级封装体或芯片尺寸封装体)的 封装体构造正在迅速普及。
这种CSP,采用在封装体的平坦表面上平面状配置电极的所谓球栅 阵列(BGA)技术,以比以往小的面积在电子电路基板上高密度安装具 有相同电极端子数的相同投影面积的半导体芯片。因此,这种CSP其 封装面积基本等于半导体芯片的面积,所以能够对电子设备的小型、轻 量化做出很大贡献。
这种CSP,是切断形成有电路的硅晶片、并针对切断了的各个半导 体芯片个别地实施封装而完成的。另一方面,被称为晶片级CSP的封 装体构造,在硅晶片上形成有绝缘层、二次布线层(导电层)、密封层、 焊料凸起(端子)等。而且,在最后工序中将晶片切断为规定的芯片尺 寸,从而使封装体的面积和半导体芯片的面积基本相等(例如,参照日 本特开2004-207368号公才艮)
在这种构造的CSP中,在硅晶片等基板上,大致在整个区域形成绝 缘层和密封层,保证二次布线层(导电层)的绝缘。但是,存在以下问 题这种绝缘层和密封层大多利用树脂等形成,固化时的收缩和发热所 引起的伸缩,可能使其与基板之间产生应力,导致基板发生弯曲,或者 绝缘层和密封层从基板上脱离。因此,在例如日本特开200-353716号 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记载了下述半导体器件按照每个暴露在外部的 端子(凸起),在绝缘层和密封层上形成槽来进行划分,减小因绝缘层和密封层的伸缩而引起的基板弯曲。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0-353716号公报所记载的半导体器件中,由 于仅在绝缘层和密封层上形成了宽度较窄的槽,所以很难完全吸收绝缘 层和密封层的伸缩,很难可靠地防止因绝缘层和密封层而引起的基板弯 曲。此外,暴露在外部的端子(凸起)之间,由于仅以宽度较窄的槽进 行划分,所以在高密度地配置端子时,端子之间也可能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因绝缘层 的伸缩而引起的基板弯曲、和绝缘层与基板脱离,并提高端子之间的绝 缘性的半导体器件。
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具有半导体基板和构造体,半导体基板的一面 被第一绝缘部覆盖,该构造体包括第一导电部,配置在上述半导体基 板的一面上;第二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一绝缘部上,具有使上述 第一导电部露出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导电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绝缘 部上,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第三绝缘部,重 叠配置在上述第二导电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二导电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 二开口部;以及端子,配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上;在上述半导体基板上
配置有多个上述构造体,上述构造体中的位于邻接位置的至少一组构造 体之间,配置有第三开口部,该第三开口部贯通上述第二绝缘部和上述 第三绝缘部,使上述第一绝缘部露出。
在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上述第三开口部最好形成为使位于相 互邻接位置的上述构造体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分离。
在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上述第三开口部最好以下述方式形成 从上方观察上述半导体器件时,上述构造体呈包围上述端子的独立的岛 状。
在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最好是,邻接的上述构造体彼此相连, 并且配置在上述构造体之间的上述第三开口部相互独立地形成。
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具有一面被第一绝缘部覆盖的半导体基板、 和设置在上述半导体基板上的多个构造体,上述构造体具有第一导电部,配置在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一面上;第二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 一绝缘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一导电部露出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导电部, 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绝缘部上,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一导电部 电连接;第三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导电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二 导电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端子,配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 上;上述构造体中的位于邻接位置的至少一组构造体之间,具有第三开 口部,该第三开口部贯通上述第二绝缘部,使上述第一绝缘部露出;第 三绝缘部绵延在位于邻接位置的至少一组构造体之间,并覆盖上述第三 开口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可以利用贯通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 的第三开口部,来吸收由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的伸缩引起的应力。 例如,在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的形成过程中,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 缘部的形成材料固化时,这种形成材料将发生收缩。特别是,当利用树 脂来形成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时,固化过程中的收缩更明显。该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收缩时,会在半导体基板与第三绝缘部 及第二绝缘部之间产生很大的应力,使得半导体基板弯曲,当应力更大 时,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还可能从半导体基板上脱离,造成半导体 器件本身损坏。但是,可以利用第三开口部来有效地緩和因第三绝缘部及第二绝缘 部与半导体基板之间的伸缩率不同而产生的应力。特别是,这样的第三开口部贯通第三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并且底部大到露出第一绝缘部的 程度。因此,即使在第三绝缘部及第二绝缘部与半导体基板之间产生4艮 大的应力,也能吸收这种大的应力,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半导体基板弯曲、 或者第三绝缘部及第二绝缘部从半导体基板脱离。此外,通过在高密度排列的端子之间形成第三开口部,还可以防止 因电流泄露而引起的端子间短路等电的异常导通。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2B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半导体器件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此外,为了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特征, 对于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有时出于方便而对作为要部的部分进 行了放大显示,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例等不一定和实际相同。图1A是作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一个例子的CSP型半导体器件 的俯视图。此外,图1B是沿图1A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A-A线的剖面 图。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10,具有一面形成有第一绝缘部(钝化 (passivation )膜)12的半导体基板11。在半导体基板11的一部分上, 形成有和形成于半导体基板11的集成电路(省略图示)等电连接的电 极(以下称为第一导电部)13。此外,在第一绝缘部12上形成有使第 一导电部13露出的电极开口部12a。在第一绝缘部12上重叠配置有第二绝缘部14。该第二绝缘部14上 形成有使第一导电部(电极)13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一开口部14a。在第 二绝缘部14上重叠配置有二次布线层(以下称为第二导电部)15。该 第二导电部(二次布线层)15,经由第一开口部14a和第一导电部13 电连接。在第二绝缘部14上配置有覆盖第二导电部15的第三绝缘部(密封 层)16。在该第三绝缘层16上形成有使第二导电部15的一部分露出的 第二开口部16a。而且,在第二导电部15的因第二开口部16a而露出的部分上,配置有和第二导电部15电连接的端子(凸起)18。在半导体基板ll上,配置多个由这些上述第一导电部13、第二绝 缘部14、第二导电部15、第二绝缘部16以及端子18构成的构造体17。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构造体17相互连接地形成。在位于相互邻接的位置上的一组构造体17、 17之间,形成有第三 开口部19。该第三开口部19贯通第三绝缘部16和第二绝缘部14,使 第一绝缘部12露出。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10,可以利用贯通第三绝缘部 16和第二绝缘部14的第三开口部19来减小因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 缘部14的伸缩而引起的应力的影响。例如,在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 缘部14的形成过程中,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的形成材料固 化时,这种形成材料将发生收缩。特别是当利用树脂来形成第三绝缘部 16及第二绝缘部14时,固化过程中的收缩更明显。该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收缩时,会在半导体基板11与第 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之间产生很大的应力,使得半导体基板11 弯曲,或者当应力更大时,还可能导致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 从半导体基板ll脱离,从而造成半导体器件IO本身损坏。但是,利用在相互连接的构造体17、 17之间形成的第三开口部19, 可以有效地緩和因这样的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与半导体基板 11之间的伸缩率不同而产生的应力。特别是,这样的第三开口部19, 贯通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并且底部大到使第一绝缘部12 露出的程度。因此,即使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与半导体基板 ll之间产生很大的应力,也难以受到该大应力的影响,能有效地防止半 导体基板11弯曲、或者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从半导体基板 ll上脱离。同样,在使用半导体器件10时发生温度变动的情况下,也会在伸 缩率比较小的半导体基板ll与伸缩率较大的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 部14之间产生应力。不过,这种因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动而引起的应力, 也可以利用第三开口部19来有效地緩和,并可防止半导体基板11弯曲、 或者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从半导体基板11上剥离。此外,通过在构造体17、 17之间形成第三开口部19,还可以防止 因电流泄露而引起的端子18间的短路等电的异常导通。此外,利用第 三开口部19,使形成有构成半导体电路的第一导电部13的第一绝缘部 12露出,还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导电部13附近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半导体基板ll例如,最好使用硅晶片等半导体晶片。此外,第一导电部13由铜、铝等导电材料构成。该第一导电部13 的厚度,例如可以在0.3~1.5nm左右。覆盖半导体基板11的第一绝缘 部(钝化膜)12例如,只要是在半导体基板ll的整个一面上形成了 SiN 等的膜即可。第二绝缘部14例如,可以使用聚酰亚胺、环氧树脂、硅树脂等绝 缘性树脂。此外,这样的第二绝缘部14例如,可以利用旋涂法、层叠 法、印刷法等形成。第二绝缘部14的厚度,例如可以在3 50jim左右。第二导电部(二次布线层)15例如,由铜、铝、镍、金等导电材料 构成。第二导电部15例如,可以利用电解电镀、非电解电镀等方法形 成。此外,第二导电部15的厚度,例如可以在3 50nm左右。第三绝缘部(密封层)16例如,可以使用聚酰亚胺、环氧树脂、硅 树脂等绝缘性树脂。该第三绝缘部16例如,可以使用感光性的树脂, 利用旋涂法、层叠法等形成。该第三绝缘部16的厚度,例如可以在 3~150阿左右。第三开口部19可以在形成了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之后, 使用形似第三开口部19的抗蚀剂掩模、通过蚀刻来形成,或者,预先 去除第三开口部19的轮廓部分来形成第三绝缘部16及第二绝缘部14。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此外,图 2B是表示沿图2A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A-A线的剖面图。在本实施方 式的半导体器件20中,第二导电部(二次布线层)25形成为从配置 在半导体基板21的周边附近的第一导电部(电极)23向半导体基板21 的中央区域延伸。而且,在该第二导电部25的一端形成有端子(凸起) 28。由第一导电部23、第二绝缘部24、第二导电部25、第三绝缘部26以及端子28构成的构造体27,彼此相互分离地配置在半导体基板21 上,在这些构造体27之间,形成有贯通第三绝缘部26及第二绝缘部24 并使第一绝缘部(钝化膜)22露出的第三开口部29。该第三开口部29 将各个构造体27划分为矩形。即,第三开口部29在构造上使位于相互 邻接的位置上的构造体27彼此分离。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也形成划分各个构造体27并使第一绝缘部 22露出的第三开口部29。由此,即使在伸缩率比较小的半导体基板21 与伸缩率较大的第三绝缘部26及第二绝缘部24之间,因温度变动等而 产生应力,也能利用第三开口部29来有效地緩和应力。因此,可有效 地防止半导体基板21弯曲、或者第三绝缘部26及第二绝缘部24从半 导体基板21上脱离。另外,第三开口部也可以以包围端子(凸起)的方式来形成,形成 由第一导电部、第二绝缘部、第二导电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端子构成的 构造体。包围端子的第二绝缘部和第三绝缘部,可以是其一部分与邻接 的第二绝缘部及第三绝缘部相连的结构(例如,参照图4)、和相互分离 的结构(例如参照图3、图5)的任意一种。由此,通过以残留第二绝缘部及第三绝缘部的方式形成第三开口 部,第二绝缘部及第三绝缘部变得不连续,并且,可以抑制由在这些第 二绝缘部及第三绝缘部产生的应力所引起的半导体基板弯曲。作为第三开口部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如图3所示,将由第一导电 部、第二绝缘部、第二导电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端子构成的构造体37 划分成岛状,使第一绝缘部(钝化膜)32在更宽的范围内露出,形成提 高了緩和应力能力的第三开口部39。通过将构造体37划分成岛状,能 将构造体37的面积做得比图2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构造体27更小。各 个岛状构造体的拐角部分,最好为进行了倒角的形状、曲面形状等。由 此,可以将在第二绝缘部及第三绝缘部产生的应力抑制得较小,能进一 步提高緩和应力的能力。并且,这些岛状的构造体37,不必都是形成为独立的,也可以以使 构造体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分离的方式来形成第三开口部39。由此,还可 以做成端子之间的间隔仅一部分不同的半导体器件。此外,也可以例如,如图4所示,由第一导电部、第二绝缘部、第 二导电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端子构成的构造体47彼此连接,配置在这 些构造体47之间的第三开口部49呈互不相连的独立的形状。在这种实 施方式中,构造体47呈具有曲面的形状。通过将矩形构造体的拐角做 成进行了倒角的形状、曲面状,能消除如图2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构造 体27那样应力容易集中的锐角的拐角,能够防止因应力集中在特定部 位而使半导体基板弯曲。此外,也可以如图5所示,以包围各个端子(凸起)58的方式,将 由第一导电部、第二绝缘部、第二导电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端子构成的 构造体57,划分为比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更小的岛状。由此,可以加大 第三开口部59,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三开口部59緩和应力的能力。图6A是作为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例子的CSP型半导体器件 的俯视图。此外,图6B是沿图6A所示的半导体器件的A-A线的剖面 图。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60具有一面形成有第一绝缘部(钝化膜)62 的半导体基板61。在半导体基板61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和形成于半导 体基板61的集成电路(省略图示)等电连接的电极(以下称为第一导 电部)63。此外,在第一绝缘部62上形成有使第一导电部63露出的电 极开口部62a。在第一绝缘部62上重叠配置有第二绝缘部64。在该第二绝缘部64 上形成有使第一导电部(电极)63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一开口部64a。在 第二绝缘部64上重叠配置有二次布线层(以下称为第二导电部)65。 该第二导电部(二次布线层)65,通过第一开口部64a与第一导电部63 电连接。在第二绝缘部64上,配置有覆盖第二导电部65的第三绝缘部(密 封层)66。在该第三绝缘部66上形成有使第二导电部65的一部分露出 的第二开口部66a。而且,在第二导电部65的因第二开口部66a而露出 的部分上,配置有和第二导电部65电连接的端子(凸起)68。在半导体基板61上,配置有多个由这些第一导电部63、第二绝缘 部64、第二导电部65、第三绝缘部66以及端子68构成的构造体67。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构造体67相互连接地形成。在位于相互相邻的位置的一组构造体67、 67之间,形成有第三开 口部69。该第三开口部69贯通第二绝缘部64,使第一绝缘部62露出。 而且,以覆盖该第三开口部69并使位于相互邻接位置的一组构造体67、 67之间连接成一串的方式形成有第三绝缘部66。即,第三绝缘部66为 扩展到多个构造体67、 67的连通层。通过做成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整个半导体器件60的绝缘性,并且, 可以利用在上面侧使构造体67、 67彼此相连(覆盖)的第三绝缘部66, 来提高半导体器件60的强度。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 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的添加、省 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本发明不受上述说明所限定,仅由所附权利要 求的范围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半导体基板和构造体,该半导体基板的一面被第一绝缘部覆盖,该构造体包括第一导电部,配置在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一面上;第二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一绝缘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一导电部露出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导电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绝缘部上,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第三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导电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二导电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端子,配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上;在上述半导体基板上配置有多个上述构造体;在上述构造体中的位于邻接位置的至少一组构造体之间,配置有第三开口部,该第三开口部贯通上述第二绝缘部和上述第三绝缘部,并使上述第一绝缘部露出。
2. 根据权利所述l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开口部形成为使位于相互邻接位置的上述构造体之间的 至少一部分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开口部以下述方式形成从上方观察上述半导体器件时,上 述构造体呈包围上述端子的独立的島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邻接的上述构造体彼此相连,并且配置在上述构造体之间的上述第 三开口部相互独立地形成。
5. —种半导体器件,具有一面被第一绝缘部覆盖的半导体基板、 和配置在上述半导体基板上的多个构造体;上述构造体包括第一导电部,配置在上述半导体基板的一面上; 第二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一绝缘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一导电部露 出的第一开口部;第二导电部,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绝缘部部上,通过 上述第一开口部与上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第三绝缘部,重叠配置在上 述第二导电部上,具有使上述第二导电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二开口部;以及端子,配置在上述第二开口部上;在上述构造体中的位于邻接位置的至少一组构造体之间,配置有第 三开口部,该第三开口部贯通上述第二绝缘部,使上述第一绝缘部露出;第三绝缘部绵延在位于邻接位置的至少一组构造体之间,并覆盖上 述第三开口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具有一面形成有第一绝缘部的半导体基板。在第一绝缘部上重叠配置有覆盖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绝缘部。在第二绝缘部上重叠配置有第二导电部。在第二绝缘部上配置有覆盖第二导电部的第三绝缘部。构造体由第一导电部、第二绝缘部、第二导电部、第三绝缘部以及端子构成。在相互邻接的构造体彼此之间,形成有第三开口部。该第三开口部贯通第三绝缘部及第二绝缘部,使第一绝缘部露出。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防止了因绝缘层的伸缩而引起的基板弯曲、及绝缘层与基板脱离,并且,提高了端子间绝缘性的半导体器件。
文档编号H01L23/485GK101335249SQ20081012682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宗像浩次 申请人:株式会社藤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