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39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生产良率,节约 材料和成本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线缆连接器中,为加强其与对接连接器插座之间的连接可靠 性,通常还在其绝缘壳体上设置一金属的卡扣元件,该卡扣元件具有按压部 和与对接电连接器插座上的一卡扣槽相互卡扣的卡扣部,向下按压该卡扣元 件的按压部则可驱动该卡扣元件的卡扣部,使其与该对接电连接器插座上的 卡扣槽解除卡扣关系。
中国专利CN2785186Y公开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壳体和设置 于该绝缘壳体上的卡扣元件,该绝缘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凸块,该凸块的 前端面为一斜面,而后端面为一垂直面。该卡扣元件包括一覆体和一基体, 该基体和覆体彼此重叠且有一边相连,该基体具有一开口,该卡扣元件通过 该开口与该绝缘壳体的凸块的后端面卡扣在一起,从而固定在该绝缘壳体 上。这种卡扣元件固定方式虽然可以提供足够的固定力量固定卡扣元件,从 而避免线缆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座对接在一起时,使用者不当拉拔线缆造 成卡扣元件从绝缘壳体中脱离出来,但是这种卡扣元件固定方式不具有弹性 调节的功能,对绝缘壳体和卡扣元件之间的尺寸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尺寸配 合不当将会导致该卡扣元件的开口无法对应卡入到绝缘壳体的凸块,从而无 法将卡扣元件装配到绝缘壳体上;或导致开口后缘与凸块后端面之间存在缝 隙造成卡扣元件松动,导致生产良率下降。另一方面,该卡扣元件是通过在 该基体和覆体的另一边设有一倒勾部和一勾部,该倒勾部和勾部勾接在一起 来使该按压部保持一向上的弹性回复力。由于该卡扣元件上还需要另外设置 一倒勾部,需要消耗更多的金属材料,在加工时也需要较多的冲压弯折工序, 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 其卡扣元件在绝缘壳体上的固定方式具有弹性调节功能,适应性强,从而可
以提高生产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卡扣元件较为节约 金属材料,且加工工序也较简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 壳体,其前端设置有多个导电部,其后端设有与这些导电部电性连接的线缆;
该绝缘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滑槽,该滑槽的两侧各设有
一导沟,该滑槽内设有一挡块;以及一装设在该绝缘壳体上的卡扣元件,该 卡扣元件包括一基部、从基部的一端反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一弹性卡扣部以及 从该弹性卡扣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的一按压部,该基部的两侧对应固定在该绝 缘壳体滑槽两侧的导沟内;该绝缘壳体的挡块朝向后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一斜 面;该卡扣元件的基部向下延伸出一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具有可相对于该 基部上下弹性活动的活动端,该定位弹片的活动端抵顶在该绝缘壳体挡块的 第一斜面上,以防止该卡扣元件向前滑出脱离该绝缘壳体。
该基部中央设有一开口,该定位弹片是从该开口后缘向下并朝向该 绝缘壳体的前端倾斜延伸而出的。
该绝缘壳体在滑槽的后方还设有一抵压部,该卡扣元件的按压部具有一 自由端,该自由端是弹性抵顶在该抵压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卡扣元件与绝缘壳体挡块之 间的固定方式具有弹性调节的功能,适应性强,从而可以提高生产良率;另 外,该卡扣元件可以省去现有技术的卡扣元件中的倒勾部,从而可节省金属 用料和相应的弯折工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实施例的立体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的第一视角立体分解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的第二视角立体分解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的第三视角立体分解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中卡扣元件的第一视角立体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中卡扣元件的第二视角立体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中卡扣元件与绝缘壳体装配
前的俯视分解图8是图7中B-B向的剖视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卡扣元件与绝缘壳体装配后
的俯视图10是图9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壳体1,其具有位于前部的一前端11、位于后部的一后端12以及连 接于该前端11和该后端12之间的一上侧面13; —卡扣元件2,装设在绝缘
壳体1的上侧面13上; 一对接电路板3,装设于该绝缘壳体1的前端11;
多个导电部4,其以金手指的形式设置在该对接电路板3上,用以与一对接 电连接器插座(图未示)电连接;以及线缆5,设置在该绝缘壳体1后端12 且对应与这些导电部4电性连接在一起。
该绝缘壳体1的上侧面13向上突伸出两相对间隔一段距离的凸块14, 该两凸块14与位于该两凸块14之间的上侧面13共同包围形成一滑槽15, 该滑槽15两侧凸块14的内侧下缘各设有一导沟141。该滑槽15的中部向下 凹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中段设有一挡块17以将该凹槽16沿垂直于前 后方向的方向隔开,其中该挡块17的顶面与该滑槽15的底面平齐。该挡 块17具有朝向前端11的第二斜面171和朝向后端12的第一斜面172,其中 第二斜面171的斜度小于第一斜面172的斜度(请一并参阅图10)。
该绝缘壳体1的后端12自该绝缘壳体1的上侧面13向上突伸出一抵压 部18,以使该滑槽15的后端封闭,而该滑槽15的前端敞开。
参见图4至图6,该卡扣元件2插置于该绝缘壳体1上侧面13的滑槽 15中。该卡扣元件2是由一金属片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其包括一基部21、 从基部21的一端211反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一弹性卡扣部22及从该弹性卡扣 部22的另一端221继续弯折延伸出的一按压部23。
该基部21的中央设有一开口,在该开口的后缘经冲压剪切弯折后向下 并朝向该绝缘壳体1的前端11倾斜折伸出一定位弹片24,该定位弹片24 的一端为与该基部21 —体连接的一固定端,而该定位弹片24的另一端为可 相对于该基部21上下弹性活动的一活动端241。该基部21的两侧对应装设 在该绝缘壳体1滑槽15两侧的导沟141内,该基部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 个向外突伸而出的突起212,所述两个突起212可以与该绝缘壳体1的导沟 141相配合,以阻止该卡扣元件向前滑出该绝缘壳体1的滑槽15。
该弹性卡扣部22的两侧分别向上弯折出一卡钩222,该两卡钩222可与 另一对接电连接器插座(图未示)相配合,以防止该线缆连接器与该对接电 连接器插座分离。
该按压部23为从该弹性卡扣部22的另一端221先向上向后再向下向后 延伸而形成的一凸型体。该按压部23的顶部突出于该绝缘壳体1凸块14顶 部适当的高度,该按压部23的后端为与该基部21之间间隔一定高度的一 自 由端231,以便于操作者向该按压部23施加向下按压的外力。
下面结合图7至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线缆连接器的绝缘 壳体1与卡扣元件2的装配过程。
首先,如图7和图8所示,将该卡扣元件2的按压部23朝向该滑槽15, 而弹性卡扣部22背离该滑槽15,向后将该卡扣元件2推入到该绝缘壳体 1的两凸块14之间;使该卡扣元件2基部21两侧沿着两凸块14的内侧 下缘的导沟141朝向该绝缘壳体1的后端12滑行,在滑行过程中,从该基 部21向下折伸而出的定位弹片24受到挡块17的第二斜面171的抵顶而被 迫向上弹性变形,随着该卡扣元件2继续朝向该绝缘壳体1的后端12滑行, 该定位弹片24则可越过该挡块17的顶面并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抵顶在该 挡块17的第一斜面172上,该卡扣元件2被推入到该绝缘壳体1的导沟141 末端,直到无法再向后推入即插置到位。
该卡扣元件2插置到位后的装配状态如图9和图10所示,该定位弹片
24的活动端241弹性抵顶在该挡块17上朝向后端12的第一斜面172上,可 有效地阻止该卡扣元件2向前滑出滑槽15;同时,该卡扣元件2按压部23 的自由端231弹性抵顶在该绝缘壳体1的抵压部18下方,从而可令该按压 部23保持一向上的弹性回复力。这种设计使用户在解除该线缆连接器与另 一对接电连接器插座的配合时,需要施加一大于该弹性回复力的下压力在按 压部18上,才能压下按压部18,带动弹性卡扣部22的两卡钩222与另一对接 电连接器插座解除钩扣,有利于保证钩扣的稳定性不会轻易受到外力的影 响。
由此,借助该卡扣元件2的定位弹片24与该绝缘壳体1挡块17的第一 斜面172之间的弹性抵接力以及绝缘本体1的导沟141对卡扣元件2基部21 的限位作用,可将卡扣元件2牢固地固定在该绝缘壳体1中。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中,由于本设计卡扣元件2的固 定方式是采用定位弹片24活动端241与挡块17的第一斜面172之间的弹性 抵接配合,使得卡扣元件2在绝缘壳体1上的前后固定方式具有弹性调节 的功能当制造尺寸存在微量的误差时,卡扣元件2定位弹片24的活动 端241可以具有适应性地对应抵接在挡块17第一斜面172上的较高部位或 较低部位,并且都将受到一向后的弹性抵接力不易松动,因而不易发生现有 技术中卡扣元件无法装入绝缘壳体或松动的问题。可见,这种结构可以提 高产品的良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挡块17的前端面(即第二斜面171)也为斜面,且其斜度小于第 一斜面172的斜度,从而便于在装配过程中顺畅地将卡扣元件2向后推入 该绝缘壳体1的滑槽15中。
并且,由于该卡扣元件2的按压部23的自由端231是弹性抵顶在绝缘 壳体1的抵压部18下方,使得该卡扣元件2可以省去现有技术的卡扣元件 中的倒勾部,从而可节省金属用料和相应的弯折工序。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 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 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前端设置有多个导电部,其后端设有与这些导电部电性连接的线缆;该绝缘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滑槽,该滑槽的两侧各设有一导沟,该滑槽内设有一挡块;以及一装设在该绝缘壳体上的卡扣元件,该卡扣元件包括一基部、从基部的一端反向弯折延伸而成的一弹性卡扣部以及从该弹性卡扣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的一按压部,该基部的两侧对应固定在该绝缘壳体滑槽两侧的导沟内;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挡块朝向后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一斜面;该卡扣元件的基部向下延伸出一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具有可相对于该基部上下弹性活动的活动端,该定位弹片的活动端抵顶在该绝缘壳体挡块的第一斜面上,以防止该卡扣元件向前滑出脱离该绝缘壳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元件的基 部中央设有一开口,该定位弹片是从该开口后缘向下并朝向该绝缘壳体 的前端倾斜延伸而出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在滑 槽的后方还设有一抵压部,该卡扣元件的按压部具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是 弹性抵顶在该绝缘壳体的抵压部下方。
4. 如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滑槽的中部向下凹设有一凹槽,该挡块设置在该凹槽中段,其中 该挡块的顶面与该滑槽的底面平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挡块朝向该绝缘壳体前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的斜度小于该第 一斜面的斜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侧面向上突伸出两相对间隔一段距离的凸块,该滑槽形成在所述两凸块之 间,且该导沟形成于所述两凸块的内侧下缘。
7.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元件的弹性卡扣部两侧各向上折伸出 一卡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扣元件的基部两侧分别向外突设有与该绝缘壳体的导沟相配合的至少一突起,以阻 止该卡扣元件滑出该滑槽。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多个装设在该绝缘壳体前端的导电部以及一装设在绝缘壳体上的卡扣元件;该绝缘壳体的侧面具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该滑槽的两侧各设有一导沟,该滑槽内设有一挡块,该挡块的朝向该绝缘壳体后端的一侧为斜面;该卡扣元件包括一基部、一弹性卡扣部及一按压部,其中该基部的两侧装设在该绝缘壳体滑槽两侧的导沟内,而该基部的中央向下折伸出一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的可相对于该基部上下弹性活动的活动端抵顶在该挡块的后端的斜面上,以防止该卡扣元件向前滑出脱离该绝缘壳体。该卡扣元件在绝缘壳体上的固定方式具有弹性调节功能,适应性强,从而可以提高生产良率。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204326SQ20082000951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8日
发明者惟 尚, 布鲁斯·里德 申请人:东莞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