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808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电极引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 封结构,适用于过电流较大的动力电池上。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的过电流能力较大, 一般可在200A左右,目前被应用于电动 车、电动助推器等需要具有高容量、大功率特性的大型器件上,在保证一定 容量的前提下要求电池可在10C以上倍率放电,因而,对动力电池电量引出 的电极引出组装在安全性上要求也更为严格。
目前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的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参见附图1所示,包括 电池壳盖12、穿过电池壳盖12上极柱圆孔设置的圆形极柱11以及位于电 池壳盖12与极柱11之间的密封垫圈15和套于极柱11上、位于壳盖12与 连接片13之间的绝缘垫圈14,在组装时, 一般先把极耳17与极柱11点焊 在一起,然后通过壳盖用螺纹结构或铆接结构进行绝缘和密封封装,为避免 极柱在封装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扭动(极柱扭动将带动内部的极耳扭曲,位置 错位将易造成电池断路和短路),在连接片与绝缘垫圈之间套设一防转垫片 16,有的还在极柱孔的翻边18处设有尖剌,使其在组装后扎入绝缘垫圈内, 起到防转动的作用。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电极引出密封结构仍存在的问题①组装部件 较多,封装时操作过程较复杂;②极耳与极柱点焊固定连接,接触面积有限, 连接不可靠,严重影响电池内阻的一致性;③无论是螺纹连接还是铆接方式, 均是采用压力封密方式,属平面密封,密封性不能长期可靠;④密封垫圈采 用普通"O"形密封垫圈,在封装压紧后易发变形,造成密封效果下降,导 致极柱与壳盖间产生松动,从而影响极柱与极耳的连接,带来安全隐患及电 池寿命减短问题(在大电流放电时,极耳极柱若连接不良将导致电阻增大而 发热严重,造成电池局部温度过度提高,严重的导致整个电池失效)。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改 进,结构更为简单,使组装方便快捷,密封、防转性能得到提髙,延长电池 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 封结构,包括壳盖、穿过所述壳盖上极柱孔设置的极柱以及位于所述壳盖与 极柱之间的密封垫圈和套于极柱上、位于壳盖与连接片之间的绝缘垫圈,所 述极柱的截面为多边形,且其顶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截面面积,所述壳盖 上的极柱孔与极柱外缘配合,其翻边沿极柱外壁、向所述连接片侧延伸,抵 于所述绝缘垫圈的下端面,构成密封环壁,所述密封垫圈嵌于该密封环壁内 侧壁与所述极柱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螺接或是铆接密封 组装。当使用螺接方式时,位于极柱顶部、连接片处设置外螺纹,通过相配 合的螺母螺接密封组装;当使用铆接方式时,通过冲压极柱底部, 一次铆接 成型。所述极柱的截面为多边形,即截面可为三角形、矩形、五边形等,而 截面面积上端小于下端,呈锥台形,利用多边形的截面,防止极柱相对于壳 盖扭转,省去了以往防转垫片的设置,简化组装部件;而锥形的设置,使套 设于极柱外壁上的密封垫圈与极柱保持紧密接触,利用斜面底部向外增大的 扩张力,压迫密封垫圈与壳盖接触,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减少了 防转垫片的设置,壳盖翻边延伸至绝缘垫圈底端面,而绝缘垫圈的顶端面直 接与连接片接触,因而延长了壳盖翻边的长度,形成密封环壁,随即延长了 壳盖经密封垫圈与极柱的密封距离,提髙密封、紧密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极柱为一方锥形铆钉,极耳套设于所述极柱底 部,经铆接固定,运用铆接方式固定极耳于极柱,且完成整个密封结构的组 装,密封过程简单于螺接方式,且极耳与极柱可保持长久可靠的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顶端与绝缘垫圈及连接片连接处及位于底端与极 片连接处分别设有环形卡槽,卡槽处的极柱截面呈圆形,圆形截面便于套设 于极柱上的如连接片、绝缘垫圈、极耳的设置,而由于卡槽的设置,使极耳 套于极柱底端时,极耳的上端同时与极柱的卡槽壁相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 使两者保持良好的导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极柱的截面呈多边形,可防止极柱相对于壳盖或 极耳的扭转,与以往的结构相比较,省去了防转垫片的设置,简化了密封结 构及组装过程,提髙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由于极柱顶部截面面积小于底部截面面积,构成与壳盖的锥形密封, 极柱底部向外扩张的膨胀力,压迫密封垫圈与壳盖保持紧密接触,形成长期 有效可靠的密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 由于防转垫片的省略,可使壳盖的翻边得到延伸,形成密封环壁, 从而增加了壳盖与极柱间的密封距离,提高了密封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装剖视示意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其中1、极柱;2、壳盖;3、连接片;4、绝缘垫圈;5、密封垫圈;6、 环形卡槽;7、密封环壁;11、极柱;12、壳盖;13、连接片;14、绝缘垫 圈;15、密封垫圈;16、防转垫片;17、极耳;18、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所示, 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包括壳 盖2、穿过所述壳盖2上极柱孔设置的极柱1以及位于所述壳盖2与极柱1 之间的密封垫圈5和套于极柱1上、位于壳盖2与连接片3之间的绝缘垫圈 4,所述极柱l呈方锥形,所述壳盖2上的极柱孔与极柱1外缘配合,其孔 口翻边沿极柱外壁、向所述连接片3侧延伸,抵于所述绝缘垫圈4的下端面, 构成密封环壁7,所述密封垫圈5嵌于该密封环壁7内侧壁与所述极柱1之 间。所述极柱1位于顶端、与绝缘垫圈4及连接片3连接处设有环形卡槽6, 同时位于底端、与极耳连接处亦设有环形卡槽6,且两所述卡槽处的极柱1 截面呈圆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1为一方锥形铆钉,如图2所示,在组装时,将连接片3、绝缘垫圈4、壳盖2、密封垫圈5和极耳分别套设于极柱1上后, 其中极耳、连接片3与绝缘垫圈4分别位于相应的卡槽内,然后一次铆接成 型,把极耳与极柱1间的导电、极柱1与壳盖2间的密封、绝缘等问题一次 性解决,组装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包括壳盖(2)、穿过所述壳盖(2)上极柱孔设置的极柱(1)以及位于所述壳盖(2)与极柱(1)之间的密封垫圈(5)和套于极柱(1)上、位于壳盖(2)与连接片(3)之间的绝缘垫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的截面为多边形,且其顶部的截面面积小于底部截面面积,所述壳盖(2)上的极柱孔与极柱(1)外缘配合,其翻边沿极柱外壁、向所述连接片侧延伸,抵于所述绝缘垫圈的下端面,构成密封环壁(7),所述密封垫圈(5)嵌于该密封环壁(7)内侧壁与所述极柱(1)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极柱U)为一方锥形铆钉,极耳套设于所述极柱(l)底部,经铆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 顶端与绝缘垫圈(4)及连接片(3)连接处和位于底端与极耳连接处的极柱(1)上, 分别设有环形卡槽(6),卡槽处的极柱截面呈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极引出密封结构,包括壳盖、穿过所述壳盖上极柱孔设置的极柱以及位于所述壳盖与极柱之间的密封垫圈和套于极柱上、位于壳盖与连接片之间的绝缘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呈方锥形,所述壳盖上的极柱孔与极柱外缘配合,且沿极柱外壁、向所述连接片侧延伸,抵于所述绝缘垫圈的下端面,构成密封环壁,所述密封垫圈嵌于该密封环壁内侧壁与所述极柱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多边形截面且呈锥形的极柱结构,实现极柱相对于壳盖的防转和密封,省去了防转垫片的设置,简化了结构,同时利用锥形面形成紧密密封,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M2/08GK201149877SQ20082003164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超 王, 黄学杰 申请人: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