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模铸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772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段式模铸电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模铸电感,属于 基本电器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感是电路中的一种重要组件,可以达到滤波、储能、匹配、谐振之 功用。在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可携式,组件高密度装配下,电感组件得 以快速发展,且在电磁兼容的考虑下,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消除更成为电 子产品的基本要求,各国均订定许多法规来约束,只有符合规定才可销售, 更加重电感需求及应用。
目前电感组件的制造方式,是在模具中直接将线圈置于磁性材料上方 后,再以磁性材料填充覆盖,然后一次压铸成型。由于线圈并未固定,容
易因为充i真过程中的挤压而位移。此外,由于高压制程的压力约为15至20 口^/平方英吋之高压,线圈在直接承受这样的高压下,容易造成形变或破损, 而使电感组件制造之良率及性能大幅下降。
因此,业内需要一种能够强化线圈及辅助增加磁性材料结合时的定位 的新型电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分段 式模铸电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分段式模铸电感,包括有
金属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包覆结构,底座上设有中柱,金属线圈设有中空部份及二个端点,金属线圈设置在底座上,中空部份与中 柱相互套置,包覆结构与底座连接,金属线圈置于包覆结构内,二个端点 伸出包覆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其中,所述的端点上连接有导电片。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其中,所述的底座上至少设有 二个开口,金属线圈的端点通过开口伸出。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其中,所述的底座四周分布有 侧壁,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包覆结构的结合成形过程中,可通过本 底座及中柱对电感的整体成形提供最佳的支撑力及定位作用,避免了在包 覆结构形成过程中所容易造成的挤压、变形而使电感特性变差的缺陷。同 时,通过高密度磁性材料形成的中柱,可进一歩增加金属线圈的磁通量, 提供金属线圈更佳的电感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 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透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座成形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包覆结构成形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透视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分段式模铸电感,包括有金属线圈,其中还包括有底座、包覆结构, 底座上设有中柱,金属线圈设有中空部份及二个端点,金属线圈设置在底 座上,中空部份与中柱相互套置,包覆结构与底座连接,金属线圈置于包 覆结构内,二个端点伸出包覆结构,用于分别连接于外部电路。所述的端 点上连接有导电片,便于稳定连接于该外部电路。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底座上至少设有二个开口,金属线圈的端点通过 开口伸出。为了确保结构稳定,所述的底座四周分布有侧壁,侧壁上设置 有开口。
如图1所示分段式模铸电感包含有通过第一阶段高压制程所形成的 底座10、金属线圈11及于第二阶段高压制程所形成的包覆结构12。
具体来说,结合图2来看,第一阶段高压制程所形成的底座10中央区
域100包含有中柱101。底座10实质上是以高压制程施加于第一磁性材料 所形成,第一磁性材料通常为如铁粉、合金粉或非合金粉的物质。即如图3 所示,将第一磁性材料置入具有预先设计好形状的底座模具13,并在底座 模具固定其外型后施以高压,将第一磁性材料压为如图2中所示的包含一 平板102及侧壁103的底座10。
再进一步来看,金属线圈11包含两端点110、 111及一中空部份112, 其中两端点110、 111是沿垂直金属线圈11的中心轴113的方向向两侧延伸。 金属线圈11是由一铜线材或是其他金属绕成线圈所制成,当然也可由多个 线材绕成一线圈结构,以加强其电感特性。底座10的中柱101是穿置于金 属线圈11的中空部份112。
进入第二阶段时,且如图4所示,通过高压施加于置入封装成型模具14中的第二磁性材料上,并结合的底座10及金属线圈11上,以形成包覆 结构12。具体来说,包覆结构12包含有第二磁性材料,其通常为铁粉或合 金粉,再与非金属粉末如胶质、黏着剂等相混合制成。底座10上在侧壁103 上更包含两开口 104a、 104b,金属线圈11的两端点110、 111上则分别形 成有导电片114、 115,通过开口 104a、 104b,金属线圈11伸出导电片114、 115以进一步连接于外部电路,提高电感结构执行一电感的功效。
由于前述利用铁粉、合金粉或非合金粉形成底座10的高压制程所采用 的压力约为1 U^/平方英吋以上,甚至高达25 B哲平方英吋,使得其密度大 幅提高,因此第一阶段高压制程所形成的底座10以及穿置于中空部份112 的中柱101可在在形成包覆结构的第二阶段高压制程中提供金属线圈11定 位作用的支撑,避免金属线圈ll在此高压制程中变形或破损。同时,因为 中柱101可做为一高密度铁心,可进一步提高分段式模铸电感的电感特性。 因此,分段式模铸电感在支撑力、定位作用及电感特性上,都有大幅度的 提升。
实施例二
如图5、图6所示分段式模铸电感包含底座20、金属线圈21及一包 覆结构22。底座20中央区域200包含一中柱201 ,底座20的中柱201穿 置于金属线圈21的中空部份212。底座20还设置有一平板202,其上形成 有二开口 202a及202b。金属线圈21包含两端点210、 211及一中空部份 212,其中两端点210、 211沿平行金属线圈21的中心轴213的方向延伸。 包覆结构22结合在底座20及金属线圈21上。金属线圈21的两端点210、 211通过底座20的两开口 202a、 202b,分别向外伸出。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包 覆结构的结合成形过程中,可通过本底座及中柱对电感的整体成形提供最佳的支撑力及定位作用,避免了在包覆结构形成过程中所容易造成的挤压、 变形而使电感特性变差的缺陷。同时,通过高密度磁性材料形成的中柱, 可进一步增加金属线圈的磁通量,提供金属线圈更佳的电感特性。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 护的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1、分段式模铸电感,包括有金属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座、包覆结构,底座上设有中柱,金属线圈设有中空部份及二个端点,金属线圈设置在底座上,中空部份与中柱相互套置,包覆结构与底座连接,金属线圈置于包覆结构内,二个端点伸出包覆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点1^7t拉六巳出& 丄比]矢'闩寸力门o
3、 根据权禾腰求1所述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上至少设有二个开口,金属线圈的端点通过开口伸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式模铸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四周分布有侧壁,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式模铸电感,属于基本电器元件技术领域。其包括有金属线圈,特点是还包括有底座、包覆结构,底座上设有中柱,金属线圈设有中空部分及二个端点,金属线圈设置在底座上,中空部分与中柱相互套置,包覆结构与底座连接,金属线圈置于包覆结构内,二个端点伸出包覆结构。由此,在包覆结构的结合成形过程中,可通过本底座及中柱对电感的整体成形提供最佳的支撑力及定位作用,避免了在包覆结构形成过程中所容易造成的挤压、变形而使电感特性变差的缺陷。同时,通过高密度磁性材料形成的中柱,可进一步增加金属线圈的磁通量,提供金属线圈更佳的电感特性。
文档编号H01F17/04GK201311810SQ20082018625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林伙利 申请人: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