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062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其是一种达成芯片模块与电路板之间电 性连接的电连接器。技术背景
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收容导电端子的基体,组装于基体 并可相对于基体滑动的盖体及驱动盖体相对于基体滑动的驱动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 号CN2520025Y揭示了一种收容于基体中的导电端子,参阅该专利图3和图4,该导电端子包括 基部102、由基部102向下弯折延伸的焊接部108及由基部102向上延伸的臂部112。臂部112从 基部102两侧向上对称设置,并且与基部102所在的平面呈一定夹角B。臂部112与焊接部108 之间的基部102两侧还设有侧翼104,以将导电端子固定于电连接器的基体中。
由于该导电端子的侧翼104末端与端子料带连接,所以导电端子是从其臂部112开始组装 入基体内的,并且臂部112从基体的底部组装入基体中。导电端子在组装入基体中时,臂部 112先从基体的底部插入,然后再将基部102插入,由于两臂部112之间的基部102在组装时很 容易与基体上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孔相碰撞,从而导致导电端子的组装不良率较高。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及导电 端子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组装于电 连接器的基体时其组装良率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基 体、组设于基体上并设有若干通孔的盖体、置于基体和盖体之间以驱动盖体相对于基体滑动 的驱动装置及若干收容于端子收容槽中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括平板状基部、自基部两 侧向上延伸的一对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 ,其中,所述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装于上述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其包括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平 板状基部、自基部两侧向上延伸的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 间具有一定夹角,其中,所述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部的上边缘设有一倾斜的引导面,这样导电端子在组 装入基体时,引导面会减小导电端子插入端子收容槽的阻力,故很容易引导导电端子插入基 体中,从而提高了导电端子的组装良率。

图l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与电连接器的基体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组装于基体的端子收容槽中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标)和电路 板(未图标)的电连接器及收容于该电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4。该电连接器包括基体2,组装 于基体2上并可相对于基体2滑移的盖体3,可驱动盖体3相对于基体2滑移的驱动装置及收容 于基体2中的导电端子4。基体2上设有收容导电端子4的端子收容槽21,盖体3上设有与端子 收容槽21相对应的通孔3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一偏心设置的拨杆5,通过拨杆5驱 动盖体3相对于基体2在水平方向上作滑移。
导电端子4包括一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基部41,基部41下端通过弯折部42连接一水平的焊 接部43,该焊接部43底部设有锡球(未图示),通过锡球焊接于电路板上,基部41上端两侧 向上延伸有臂部44。臂部44包括从基部41两侧向内弯折的第一臂部441及第一臂部441末端继 续向内弯折的第二臂部442,第一臂部441与基部4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具有一定夹角b,第二 臂部442末端设有向基部41所在的方向弯折的接触部45,两接触部45之间设有一定间距以供 芯片模块的针脚(未图示)插入,实现芯片模块与导电端子4之间的电性连接。两接触部45 之间的间距自连接于第二臂部442的端部向其自由端由大逐渐变小。焊接部43与臂部44之间 的基部41两侧还设有倒刺46,倒刺46向下延伸至焊接部43所在的水平面内,倒刺46与基部 41在同一竖直面内。导电端子4的臂部44、接触部45及倒刺46关于基部41纵向的轴线T对称设 置。两臂部44之间的基部41上边缘设有一水平面411,由于接触部45并未延伸超出基部41的 外侧,所以在基部41外侧设有一相对于该水平面441倾斜设置的一引导面412,以引导导电端 子4的组装。
导电端子4收容于基体2的端子收容槽21内,该端子收容槽21呈阵列设置。端子收容槽21根据导电端子4的形状设置成对称结构。端子收容槽21—侧具有与导电端子4的基部41平行 的竖直侧壁211,基部41贴靠于该竖直侧壁211旁,端子收容槽21与竖直侧壁211相对的另一 侧设有挡块212,挡块212底部为水平阻挡面2120,导电端子4组装入端子收容槽21后焊接部 43抵接于阻挡面2120上。竖直侧壁211上部向基体2内凹陷形成容置导电端子4臂部44的容纳 空间2110,其底部22设有引导导电端子4插入的斜面2111。端子收容槽21内与竖直侧壁211相 邻的两侧壁设有向端子收容槽21内突出的突出部213,突出部213截面为三角形,其与竖直侧 壁211相对的一侧平行于竖直侧壁211 ,两者之间的空间用于固持导电端子4的倒刺46 。
将导电端子4组装于基体2时,由于导电端子4的倒刺46底部两侧与端子料带(未图示) 连接,所以导电端子4必须从其上端的臂部44开始组装于基体2中,其臂部44从基体2的底部 22开始插入,然后基部41再插入,导电端子4的焊接部43则被挡块212的阻挡面2120阻挡。在 插入过程中,由于基部41上端具有引导面412,其具有引导作用,所以导电端子4在插入过程 中阻力会被减小,因此提升了导电端子4组装的良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本实施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进变换也应当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基体、组设于基体上并设有若干通孔的盖体、置于基体和盖体之间以驱动盖体相对于基体滑动的驱动装置及若干收容于端子收容槽中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括平板状基部、自基部两侧向上延伸的一对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垂直于所 述基部,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两臂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一侧 具有与导电端子的基部平行的竖直侧壁,所述基部贴靠所述竖直侧壁,所述竖直侧壁上部向 基体内凹陷形成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与所 述竖直侧壁相对的一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底部为水平阻挡面,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抵接 于所述水平阻挡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竖直侧壁相邻的两 侧壁设有向端子收容槽内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竖直侧壁相对的一侧与竖直侧壁 平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基部两 侧设有倒刺,所述倒刺与所述基部在同一竖直面内,所述倒刺向下延伸至所述焊接部所在的 水平面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臂部 末端弯折设有朝向基部的接触部,所述两接触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该间距自靠近臂部至接 触部自由端由大变小,所述臂部、接触部及倒刺关于基部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侧壁底部设 有引导导电端子插入的斜面,导电端子组装入基体时,导电端子的臂部从基体的底部装入。
9. 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包括位于竖直方向上的平板状基部、自基部 两侧向上延伸的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垂 直于所述基部,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两臂部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包括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基体、组设于基体上并设有若干通孔的盖体、置于基体和盖体之间以驱动盖体相对于基体滑动的驱动装置及若干收容于端子收容槽中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包括平板状基部、自基部两侧向上延伸的一对臂部及自基部底部弯折的焊接部,所述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其中,基部的上边缘设有引导面。组装导电端子时引导面可以减小其组装于基体内的阻力,从而提升导电端子的组装良率。
文档编号H01R13/11GK201252216SQ20082030155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1日
发明者文 何, 张杰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