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卡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444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盖卡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卡持金属电池盖的电池盖卡 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 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装置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多地便携式电 子装置采用金属材料的电池盖,如铝合金、不锈钢等。然而,当上述的金属电池盖安装到壳体上后,由于金属电池盖的刚度较大,电池盖 两侧与壳体两侧之间易存在间隙,而难以扣紧,从而导致电池盖与壳体之间容易产生松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卡合较为紧密的电池盖卡锁结构。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一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上的盖体及二卡持 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二侧壁,所述盖体包括与二侧壁相配合的二侧板,所述二卡持组件分别 固定地安装于二侧壁上,每一卡持组件包括一卡柱,每一所述侧壁上开设一通孔,每一所述 侧板上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柱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卡扣相卡持。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在壳体的二侧壁上分别固定装设一卡持组 件,并通过设于卡持组件上的卡柱与设于盖体侧板上的卡扣相卡持,以实现盖体与壳体上 的紧密卡合。该电池盖卡锁结构卡合牢固,盖体与壳体之间不易出现松动。


图1是本发明电池盖卡锁结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电池盖卡锁结构的部分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池盖卡锁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池盖卡锁结构沿IV-IV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适用卡持由金属制成的盖体。在本实施例 中,以移动电话电池盖为例加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的电池盖卡锁结构100包括一壳体10、二卡持组件20 及一盖体40。该卡持组件20安装于壳体10上并抵持于盖体40上。所述壳体10由塑性材料制成,其内装设有电路板(图未示)等移动电话组件,壳 体10包括一第一端部12、一第二端部14、一底壁16及相对设置的二侧壁18。壳体10上开 设有一电池槽122,该电池槽122用于容置移动电话的电池。第一端部12上设有二第一卡 锁孔(图未示)。第二端部14与第一端部12相对设置,且该第二端部14上开设有二第二卡锁孔142。所述二侧壁18连接于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之间,每一侧壁18包括一第一 侧面182和一与第一侧面182相反的第二侧面184。第一侧面182上凹设有一大致呈长方 形的凹槽186,该凹槽186的底壁于两端分别延伸有一凸柱1862,该凸柱1862与该壳体10 一体成型。第二侧面184上开设一与凹槽186中间位置相对准的滑槽1842,该滑槽1842呈 楔形状,其靠近底壁16的一端的深度略小于远离底壁16的一端,以便于盖体40与壳体10 相配合。该滑槽1842的底壁上开设有一通孔188,该通孔188贯通凹槽186和滑槽1842。每一卡持组件20包括一弹片22及一卡柱24。弹片22由弹性材料制成,其本体大 致呈狭长的条状,两端及中间均与该本体弧形相接。该弹片22上开设有二装配孔26及一 定位孔28。二装配孔26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弹片22的两端,并与二凸柱1862相配合。定位 孔28位于弹片22的中间,当该弹片22容置在凹槽186时,该定位孔28与通孔188相对。 卡柱24 —端径向尺寸略小于通孔188的径向尺寸,该端可通过过盈配合装配于定位孔28 内,以使该卡柱24固定于弹片22上。卡柱24的另一端直径与通孔188的直径大小相当, 以便该端可滑动容置在该通孔188内。在本实施例中,卡柱24可由一现有的钢珠经加工而 成,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弹片22的中部;该弹片22的两端可通过热熔的方式分别固定 于二凸柱1862上。可以理解,卡柱24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圆台体等,相应的定位孔28也可 以省略,该卡柱24可直接焊接于弹片22上。所述盖体40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底壁42及由底壁42相对的二边缘延伸弯 折形成的二侧板44。底壁42未设侧板44的一端设有与二第一卡锁孔相配合的二第一卡 钩46,另一端设有与二第二卡锁孔142相配合的二第二卡钩48。二侧板44分别与二侧壁 18相配合,该二侧板44的内表面分别相对凸设有一卡扣442,该卡扣442相对靠近第二卡 钩48设置并与所述卡柱24相卡持。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组装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100时,首先将卡柱24的一端 穿过弹片22的定位孔28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弹片22上,再使弹片22的二装配孔26 穿过二凸柱1862,并通过热熔等方式使卡持组件20固定于二凸柱1862上,同时,使卡柱24 较大直径一端穿过通孔188。然后,将设于盖体40上的二第一卡钩46插入二第一卡锁孔,再以二第一卡钩46 为支点向下按压盖体40。当盖体40的二侧板44靠近二侧壁18时,卡柱24将阻挡卡扣442, 继续用力按压盖体40,卡扣442将挤压卡柱24,卡柱24作用于所述弹片22并使弹片22发 生弹性形变,继而带动卡柱24向壳体10的内侧方向缩回,使卡扣442越过卡柱24。弹片 22恢复弹性形变使得卡柱24伸出通孔188,使卡扣442与卡柱24 —侧相卡持。同时,设于 盖体40上的二第二卡钩48将与二第二卡锁孔142相配合。如此,即将盖体40固定装设于 壳体10上。拆卸盖体40时,沿向二第二卡锁孔142的方向向盖体40施加一作用力,使得第二 卡钩48与第二卡锁孔142分离。继而以二第一卡钩46为支点向上拉动盖体40,此时卡扣 442挤压卡柱24使弹片22发生形变,该弹片22带动卡柱24沿所述第一侧面182的方向缩 回,使卡扣442通过所述卡柱24。最后再将盖体40上的第一卡钩46从所述第一卡锁孔中 脱出,至此,可取下盖体40。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100通过设于盖体40上的卡扣442与装设于壳体10侧壁上的卡持组件20相配合,实现盖体40与壳体10的紧密卡合。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100可防 止盖体40相对壳体10出现松动的现象,且操作方便,卡合牢固。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及一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上的盖体,所述壳体 包括二侧壁,所述盖体包括与二侧壁相配合的二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卡锁结构还 包括分别固定地安装于二侧壁上的二卡持组件,每一卡持组件包括一卡柱,每一所述侧壁 上开设一通孔,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柱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卡扣相 卡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组件还包括一弹片,所 述弹片为卡柱的滑动提供弹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一第一侧面,所述 第一侧面凹设有一凹槽,所述弹片固定于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两端设置有二 凸柱;所述弹片两端设有二装配孔,所述二装配孔分别与所述二凸柱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两端通过热熔的方 式固定于所述二凸柱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包括一与第一侧面 相反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一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的滑槽,所述滑槽呈楔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凹槽和滑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上还设有一与所述通 孔位置相对的定位孔;所述卡柱一端装配于定位孔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弹片 上,另一端滑动地容置于通孔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卡锁结构,其包括一壳体、一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上的盖体及二卡持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二侧壁,所述盖体包括与二侧壁相配合的二侧板,所述二卡持组件分别固定地安装于二侧壁上,每一卡持组件包括一卡柱,每一所述侧壁上开设一通孔,每一所述侧板上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柱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卡扣相卡持。本发明所述的电池盖卡锁结构卡合牢固,盖体与壳体之间不易出现松动。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997096SQ2009103055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张羽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