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718443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端子是插入式组装在 绝缘本体的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两种类型的电连接器,它们为电连接器和反转电连接器,在结构上它们相互 对称,并且共用同一种型号的导电端子。这两种类型电连接器都包括绝缘本体与组装在绝 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和沿接 触部向后延伸的固定部,电连接器通过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上方靠近绝缘 本体的顶壁,而反转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固定部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下方靠近绝缘本体的底 壁,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电连接器在组装导电端子时就要用不同的装配治具,浪费成本,影 响工作效率。因此,鉴于前述电连接器组装方法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用来解 决上述两种类型的电连接器不能共用装配治具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种可以与反转电连接器共用装配治具的电连接器及其 组装方法。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自动机流道,将绝缘本体定位在自动机流道上;提供一个自动插针机构,自动插针机构的插入点对准绝缘本体收容空间的中心 线,然后将导电端子组装固定在收容空间的中心线处;提供一个折弯机,折弯机的定位取决于导电端子的折弯点,导电端子的折弯点位 于收容空间的中心线上。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 本体和组装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对的底壁,该顶壁和底 壁之间设有收容空间,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和沿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 部干涉固定在收容空间的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到顶壁的距离等于中心线到底壁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导电 端子的固定部干涉固定在绝缘本体收容空间的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到绝缘本体顶壁的距离 等于中心线到绝缘本体底壁的距离,这样可以使电连接器和反转电连接器在组装导电端子 时共用装配治具,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反转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反转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6为图4所示反转电连接器沿B-B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和反转电连接器利用插针机构将导电端子插入绝缘本体 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和反转电连接器利用折弯机将导电端子尾部折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和组装在绝缘本体1的 导电端子2 ;本发明还具有一种反转电连接器100’,其也包括绝缘本体1’和组装在绝缘本 体1,的导电端子2,。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和反转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在 结构上是相互对称的,并且它们的导电端子(2,2’ )是同一型号的。电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包括顶壁11、与顶壁11相对的底壁12、与顶壁11和 底壁12相邻接的插接面13以及与插接面13相对的后端面14,顶壁11、底壁12、插接面13 和后端面14围设形成一个收容空间10。收容空间10设有从插接面13贯穿至后端面14形 成的若干端子收容槽15以及自插接面13向后延伸形成的对接收容腔16。该端子收容槽 15靠近插接面13的位置设有抵靠部151,该抵靠部151可以为导电端子2提供预插入力, 有助导电端子2的插入;对接收容腔16成型且与端子收容槽15相连通。导电端子2包括接触部21、沿接触部21向前延伸形成的自由端22、沿接触部21 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部23以及沿固定部23朝向绝缘本体1底壁12弯折延伸形成的尾部 24。其自由端22抵靠在绝缘本体1的抵靠部151上,固定部23固定在绝缘本体1收容空 间10的中心线CC上,该中心线CC到绝缘本体1顶壁11的距离等于中心线CC到底壁12 的距离。反转电连接器100’与电连接器100的基本结构是一样,不同点仅在于电连接器 100的抵靠部151设置在中心线CC的下方且靠近其底壁12,导电端子2的自由端22和尾 部24均位于中心线CC下方;而反转电连接器100,的抵靠部151,设置在中心线C,C,的 上方且靠近其顶壁11’,导电端子2’的自由端22’位于中心线C’ C’上方,其尾部24’位于 中心线C’ C’下方。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组装方法如图7和图8所示。首先,准备一个自动机流道30, 其包括上安装面301和与上安装面301相对的下安装面302,将绝缘本体1定位在自动机 流道30的上下安装面(301,302)之间,其顶壁11对应上安装面301上,而底壁12对应下 安装面302上,绝缘本体1抵靠部151位于中心线CC的下方;然后,准备一个自动插针机构 31,自动插针机构31的插入点对准绝缘本体1收容空间10的中心线CC,即自动插针机构 31的中心线与收容空间10的中心线CC重合,绝缘本体1包括顶壁11和与顶壁11相对的 底壁12,收容空间10的中心线CC到顶壁11的距离等于该中心线CC到底壁12的距离,将导电端子2固定在收容空间10的中心线CC处;最后,准备一个折弯机32,折弯机32定位 在自动机流道30的下方,而折弯机32的定位坐标取决于导电端子2的折弯点设置,导电端 子2的折弯点位于收容空间10的中心线CC上。 这种组装方法也适用于反转电连接器100’,因为反转电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 2’也固定在收容空间10’的中心线C’ C’上,因此,当绝缘本体1’安装在自动机流道30上 时,自动插针机构31和折弯机32的定位没有改变,只是绝缘本体1’的抵靠部151’这时位 于收容空间10’中心线C’ C’的上方。通过将导电端子(2,2’)的固定部(23,23’)固定在 绝缘本体(1,1’ )收容空间(10,10’ )的中心线(CC,C’ C’ )上,这样可以在组装导电端子 (2,2')时达到共用自动插针机构31和折弯机32的效果,节省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自动机流道,将绝缘本体定位在自动机流道上;提供一个自动插针机构,自动插针机构的插入点对准绝缘本体收容空间的中心线,绝 缘本体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对的底壁,收容空间的中心线到顶壁的距离等于该中心线到底 壁的距离,然后将导电端子组装固定在收容空间的中心线处;提供一个折弯机,折弯机的定位取决于导电端子的折弯点,导电端子的折弯点位于收 容空间的中心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插接 面和与插接面相对的后端面,收容空间设有从插接面贯穿至后端面形成的端子收容槽,该 端子收容槽靠近插接面的位置设有抵靠部,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和沿接触部向前延伸的自 由端,该自由端抵靠在所述抵靠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机流道包括上安 装面和与上安装面相对的下安装面,折弯机定位在自动机流道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安 装在上下安装面之间,抵靠部位于收容空间中心线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安 装在上下安装面之间,抵靠部位于收容空间中心线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插接 面延伸形成的对接收容腔,该对接收容腔成L型且与端子收容槽相连通。
7.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顶壁 和与顶壁相对的底壁,该顶壁和底壁之间设有收容空间,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和沿接触部 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干涉固定在收容空间的中心线上,该中心 线到顶壁的距离等于中心线到底壁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沿接触部向前延 伸形成的自由端和沿固定部朝向底壁弯折延伸形成的尾部,所述收容空间设有若干端子收 容槽,该端子收容槽设有抵靠部,导电端子的自由端抵靠在该抵靠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设置在中心线的上方且靠 近顶壁,导电端子的自由端位于中心线上方,尾部位于中心线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设置在中心线的下方且靠 近底壁,导电端子的自由端和尾部均位于中心线下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和组装在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顶壁和与顶壁相对的底壁,该顶壁和底壁之间设有收容空间,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和沿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干涉固定在收容空间的中心线上,该中心线到顶壁的距离等于中心线到底壁的距离,这样可以使电连接器和反转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插入点处于同一位置,即达到共用端子又共用装配治具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1997259SQ20091030540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0日
发明者颜波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