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645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中的插座。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由相互插配连接的插头和插座组成,其中插座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组装的带插孔导电体、绝缘体和外壳。目前,上述导电体的插孔主要有片簧插孔、线簧插孔和变形冠簧插孔三种结构,特别是变形冠簧插孔,它既可以有效地克服当前广泛使用的片簧插孔插拔次数少的缺点,又能有效的解决线簧插孔体积大、过载能力差、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还具有接触稳定可靠、接触电阻低、插拔柔和、抗振动冲击性能好、插拔寿命达5000次以上、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的特点,并在大电流应用领域具有更好的优越性。因此,变形冠簧插孔是目前可以取代片簧插孔和线簧插孔最理想的新产品。正因为如此,该变形冠簧系列插孔正在被广泛地用于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及民用接插件上。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534690Y的《电连接器冠簧插?L》就披露了这样一种冠簧插孔结构,该电连接器冠簧插孔是由有带点铆槽的铜基体、套管与冠簧簧片组成,冠簧簧片为腰鼓形,即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而且有多条簧片,簧片与冠簧圆周直母线成一扭角;冠簧簧片置于带点铆槽的铜基体的阶梯轴上,用套管过盈将簧片压紧在铜基体上,最后用点铆套管,将其紧固于铜基体上。带有该冠簧插孔的电连接器插座虽然也具有接触电阻小,插拔柔和、抗振动、耐冲击等优点,但它组装起来较费劲,装配效率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作成本,降低了成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同样具有冠簧插孔的特点且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的电连接器插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组装的带插孔的导电体、绝缘体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侧壁上至少开有三条轴向缝隙,相邻轴向缝隙之间的插孔侧壁内凹后形成腰鼓形结构;同时对应所述插孔的外壳侧壁上至少开有三组轴向孔,每组轴向孔又由两个并列分布的长孔组成,且每组轴向孔的两长孔之间的外壳侧壁内凹后也形成腰鼓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轴向缝隙可以沿所述插孔周面均匀分布,所述的轴向孔同样也可以沿所述外壳周面均匀分布,使得该插座与插头插接后,两者之间的接触性能更好。 轴向缝隙可以三个、五个或六个,同样所述的轴向孔也可以有四组或五组;但为了方便加工,同时又能满足电性能,所述的轴向缝隙最好设计有四个,而轴向孔可以采用三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插孔侧壁、外壳侧壁上分别开设轴向缝隙和轴向长孔,并将插孔侧壁、外壳侧壁内凹后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腰鼓形结构,利用该内凹后的侧壁所具有的弹性,使插座插孔与插头插针、插座的外壳与插头的外壳相可靠接触,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簧片及套管等零件,同样可以达到接触电阻小、插拔柔和、抗振动、耐冲击、可带电插拔的变形冠簧插孔所具有的特点,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装配容易、成品率高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导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导电体其中一端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面图; 图6为图1中外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B-B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插头插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插入到插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该电连接器插座有由内而外依次组装的带插孔的导电体1、绝缘体2和外壳3,其中,导电体1用普通黄铜制成U形结构,导电体的两端部均为中空而形成供插头中的插针插入的插孔ll,各插孔的侧壁铣销有四条轴向缝隙12,去毛剌后,将相邻轴向缝隙之间的插孔侧壁点铆收口 ,即内凹而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腰鼓形结构,也就是插孔11的中部孔径小,两端孔径大,以使插孔侧壁具有弹性。所述的绝缘体2也制成U形结构,使上述导电体1的底部坐落在该绝缘体2内,确保导电体1与外壳3之间绝缘性能。而插座外壳采用分体结构,即由锌合金材质的座体31和两个管体32组装而成,两管体32分别对应地套设在导电体的两直臂部分之外,使管体的内壁与导电体外壁之间形成供插头外壳端部插入的空腔4,同时对应插孔的管体侧壁上铣销有三组轴向孔33,每组轴向孔又由两个并列分布的长孔34组成,同样,在去毛剌后,将每组轴向孔的两长孔之间的外壳侧壁点铆收口即内凹后也形成两端大、中间小的腰鼓形结构,也就是,上述空腔4也为中部孔径小,两端部孔径大,使内凹后的管体侧壁也具有弹性。 为了确保与插头的可靠插接,上述轴向缝隙12沿插孔周面均匀分布,即相互之间的圆心角为90。,请参见图3至图5 ;而轴向孔33也沿管体周面均匀分布,即相邻组的轴向孔之间的圆心角度为120° ,请参见图6和图7。 使用时,上述插座与插头相插接,插头为常规结构,由内而外依次由插针5、绝缘子6、插头外壳7和塑料支架8组成。插入前,先使插座的插孔对应插头的插针,插座的管体对应插头的外壳端部,如图8所示;然后,使插头和插座相对移动,插针在插入到插孔的过程中,会迫使插孔侧壁外张,此时,在相邻轴向缝隙之间的插孔侧壁回复力的作用下,使插针可靠地与插座的导电体相接触,如图9所示。同理,当插头的外壳插入到管体中后,会迫使管体侧壁外张,此时,在两长孔之间的管体侧壁的回复力作用下,插头外壳端部与插座管体
4内壁之间也会紧密接触。可见,这种多簧面接触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接触可靠性高,电性能好的优点。经试验,用它作电源连接器时,可以允许超过额定的大电流冲击,使用寿命至少在单孔5000次以上,因而它更适合需要插拔多次且带电插拔的场合上。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组装的带插孔的导电体、绝缘体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侧壁上至少开有三条轴向缝隙,相邻轴向缝隙之间的插孔侧壁内凹后形成腰鼓形结构;同时对应所述插孔的外壳侧壁上至少开有三组轴向孔,每组轴向孔又由两个并列分布的长孔组成,且每组轴向孔的两长孔之间的外壳侧壁内凹后也形成腰鼓形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缝隙沿所述插孔周面均匀分布,所述的轴向孔也沿所述外壳周面均匀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缝隙有四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孔有三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组装的带插孔的导电体、绝缘体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侧壁上至少开有三条轴向缝隙,相邻轴向缝隙之间的插孔侧壁内凹而形成腰鼓形结构;同时对应插孔的外壳侧壁上至少开有三组轴向孔,每组轴向孔又由两个并列分布的长孔组成,且每组轴向孔的两长孔之间的外壳侧壁内凹后也形成腰鼓形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直接在插孔侧壁、外壳侧壁上分别开设轴向缝隙和轴向长孔,利用内凹后的侧壁所具有的弹性,使插座与插头插接后能可靠接触,因而本实用新型无需簧片及套管等零件,同样可以达到接触电阻小、插拔柔和、抗振动、耐冲击、可带电插拔的特点,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装配容易、成品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R13/11GK201503941SQ20092019566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
发明者叶时良, 方人根, 詹昌吉 申请人:宁波吉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