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058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中 电路基板及其电子构件之间连接的泛用型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小型电子设备的电路往往集成度较高,而且其电子构件也日趋微型化。电子设备 的电子构件以及电路基板通过连接器或者连接端子实现信号传输。传统的连接端子需要经 受较高的温度以及实现连接时需要较大的插拔力,由于高温或者外力的作用,容易对连接 端子或者电子构件以及电路基板一些部位造成较大的冲击力,从而致使发生扭曲变形,导 致连接端子与连接的电子构件以及电路基板连接不稳,无法精确的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中电路基板及其电子 构件之间连接的泛用型连接端子,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 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延伸弯折成型连接凸部;还包括端 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所述连接凸部优选为倒“U”型。优选的方案是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 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的吸 取部,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连接凸部;以及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 端面;所述连接凸部优选为倒“U”型。更为优选的方案是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 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 的吸取部,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的挠曲部,以及所述挠曲部延伸弯折成型的连接 凸部;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所述连接凸部优选为倒“U”型。更为优选的方案是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 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 的吸取部,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的弯折部,以及所述弯折部延伸成型的挠曲部,以 及所述挠曲部延伸弯折成型的连接凸部;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 面;所述连接凸部优选为倒“U”型。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连接凸部顶部设置有成型圆弧的凸点;所述的连接凸部前沿为向内渐缩与圆角设计。更为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的压力控制装置为连接端子顶端 向下弯折成型的凸缘部;或者为端子主体上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限高部。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端子主体沿通孔的侧面设置有过切口。[0012]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连接端子为一整体带状金属材料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一带状金属材料顶端下料形成一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其长边方向向后水平延伸一水平区域形成供吸取机器吸取的吸取部;B.吸取部继续延伸弯折形成一挠曲部,反折后经有向上弯曲通过端子顶端的通孔 形成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优选为倒“U”型;C.将长边方向两侧便向下弯曲成型后再次弯折成焊接端面。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步骤A)的通孔上端有一向下弯折成型的凸缘部;或者为端子主体上侧面延 伸弯折成型的限高部;所述步骤A)在形成吸取部之后,形成挠曲部之前,由吸取部继续延伸形成一弯折 部;所述步骤A)端子主体沿通孔的侧面及后端延长部设置有过切口 所述步骤B)的连接凸部的顶端设置有一成型圆弧的凸点;所述的连接凸部前沿 为向内渐缩与圆角设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采用冲压加工等方式,将带状金属材料弯折 成特定形状。连接端子顶端由下料加工形成一通孔,该通孔用于带状金属材料延伸弯折成 型的连接凸部穿出,所述金属材料优选采用Be-Cu 190HM合金及其可具有相同效果的可替 代金属材料。带状金属材料在其长边方向向后水平延伸出一水平区域,可供机器吸取的吸 取部(延长部),方便机械化作业;为了增加端子的弹性强度,在吸取部后面采用了增设一 弯曲部设计;其后延展成型一挠曲部,并延展反折引接成几何形状,形成作用力臂,再经由 向上弯折通过端子顶端的通孔形成连接凸部。带状金属材料长边方向两侧边向下弯曲成特定高度后(此高度可以依据电子设 备的要求,对带状金属材料进行设计开料),向内相对弯折成底部可供焊接的焊接平面(本 实用新型也可以是向外相向反折,或者一面向内,一面向外,均能实现弯折成焊接面的效 果),两侧边向下的弯曲设计除可以固定端子的接触高度外,还具备保护端子接触部的运动 以及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端子的机械强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新型端子的优选方案中,通过在端子的连接凸部顶端或 者接近于顶端设置有一成型圆弧的凸点,用来增加端子接触的稳定性;同时,在端子连接凸 部前端采用向内减缩与圆角的设计,可以减低在运动过程中左右晃动可能产生与其设备边 缘的摩擦阻力。在端子的通孔上端设计有一向下弯曲的凸缘部,可以用来调节控制端子连 接凸部的最高点位置,以及通过调节预压量来控制端子的正向力量;本优选方案也可以通 过端子主体上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限高部来替代。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的需要弯折成型的部位弯折到位,在下 料时,通孔两侧便设置有过切设计,在其后端延伸部也设置有过切设计。为了能使本实用新 型所述的泛用新型连接端子的连接凸部下压运动时顺利通过通孔,在连接凸部前缘位置与 通孔边缘位置设计有足够的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60,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 端的通孔61,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10 ;还包括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 型的吸取部(延长部)62,以及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的弯折部101,所述弯折部101延伸成 型的挠曲部63,以及所述挠曲部延伸弯折部64引接成几何形状形成作用力臂,顺延成型并 穿过通孔61形成连接凸部65,所述连接凸部65优选倒“U”型;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 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67。本实施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采用冲压加工等方式,将带状金属材料弯折成 特定形状。连接端子顶端由下料加工形成一通孔,该通孔用于带状金属材料延伸弯折成型 的连接凸部穿出,所述金属材料优选采用Be-Cu 190HM合金及其可具有相同效果的可替代 金属材料。带状金属材料在其长边方向向后水平延伸出一水平区域,可供机器吸取的吸取 部(延长部),方便机械化作业;为了增加端子的弹性强度,在吸取部后面采用了增设一弯 曲部设计;其后延展成型一挠曲部,并延展反折引接成几何形状,形成作用力臂,再经由向 上弯折通过端子顶端的通孔形成连接凸部。带状金属材料长边方向两侧边66向下弯曲成特定高度后(此高度可以依据电子 设备的要求,对带状金属材料进行设计开料),向内相对弯折成底部可供焊接的焊接平面 67(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是向外相向反折,或者一面向内,一面向外,均能实现弯折成焊接面 的效果),两侧边向下的弯曲设计除可以固定端子的接触高度外,还具备保护端子接触部的 运动以及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端子60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泛用新型端子的优选方案中,通过在端子的连接凸部顶端或者接近于顶端设置有一成型圆弧的凸点71,用来增加端子接触的稳定性;同时,在端子连接 凸部前端采用向内减缩与圆角72的设计,可以减低在运动过程中左右晃动可能产生与其 设备边缘的摩擦阻力。在端子的通孔上端设计有一向下弯曲的凸缘部81,可以用来调节控 制端子连接凸部的最高点位置,以及通过调节预压量来控制端子的正向力量。为了使本实施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的需要弯折成型的部位弯折到位,在下料 时,通孔两侧便设置有过切91设计,在其后端延伸部也设置有过切设计。为了能使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泛用新型连接端子的连接凸部下压运动时顺利通过通孔,在连接凸部前缘位置与通孔边缘位置设计有足够的空间。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的吸取部 (延长部),吸取部延伸成型的挠曲部63’ (本实施例也可以在吸取部之后延伸弯折成型的 弯折部,通过弯折部延伸成型的挠曲部63’),以及所述挠曲部延伸弯折部引接成几何形状 形成作用力臂,顺延成型并穿过通孔形成连接凸部65’,所述连接凸部65’优选为倒“U”型; 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本实施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采用冲压加工等方式,将带状金属材料弯折成 特定形状。连接端子顶端由下料加工形成一通孔,该通孔用于带状金属材料延伸弯折成型 的连接凸部穿出,所述金属材料优选采用Be-Cu 190HM合金及其可具有相同效果的可替代 金属材料。带状金属材料在其长边方向向后水平延伸出一水平区域,可供机器吸取的吸取 部(延长部),方便机械化作业;为了增加端子的弹性强度,可以在吸取部后面采用增设一 弯曲部的设计;其后延展成型一挠曲部,并延展反折引接成几何形状,形成作用力臂,再经 由向上弯折通过端子顶端的通孔形成连接凸部。带状金属材料长边方向两侧边向下弯曲成特定高度后(此高度可以依据电子设 备的要求,对带状金属材料进行设计开料),向内相对弯折成底部可供焊接的焊接平面(本 实用新型也可以是向外相向反折,或者一面向内,一面向外,均能实现弯折成焊接面的效 果),两侧边向下的弯曲设计除可以固定端子的接触高度外,还具备保护端子接触部的运动 以及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端子的机械强度。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泛用新型端子的优选方案中,通过在端子的连接凸部顶端或者 接近于顶端设置有一成型圆弧的凸点71’,用来增加端子接触的稳定性;同时,在端子连接 凸部前端采用向内减缩与圆角的设计,可以减低在运动过程中左右晃动可能产生与其设备 边缘的摩擦阻力。通过端子主体上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限高部82’来调节控制端子连接凸 部的最高点位置,以及通过调节预压量来控制端子的正向力量。为了使本实施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的需要弯折成型的部位弯折到位,在下料 时,通孔两侧便设置有过切91’设计,在其后端延伸部也设置有过切设计。为了能使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泛用新型连接端子的连接凸部下压运动时顺利通过通孔,在连接凸部前缘位置 与通孔边缘位置设计有足够的空间。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延伸弯折成型连接凸部;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
2.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 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的吸取部, 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连接凸部;以及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
3.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 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的吸取部, 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的挠曲部,以及所述挠曲部延伸弯折成型的连接凸部;还包 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
4.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 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的吸取部, 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的弯折部,以及所述弯折部延伸成型的挠曲部,以及所述挠 曲部延伸弯折成型的连接凸部;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
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凸部顶部 设置有成型圆弧的凸点;所述的连接凸部前沿为向内渐缩与圆角设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的压力 控制装置为连接端子顶端向下弯折成型的凸缘部;或者为端子主体上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 限高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端子主体沿通孔的侧面设 置有过切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端子为一整体带状金 属材料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泛用型连接端子,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包括端子主体,设置于该连接端子顶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前端为料带连接部;还包括所述端子顶端背对通孔一端水平延伸成型的吸取部,以及所述吸取部延伸弯折成型的弯折部,以及所述弯折部延伸成型的挠曲部,以及所述挠曲部延伸弯折成型的连接凸部;还包括端子主体下侧面延伸弯折成型的焊接端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泛用型连接端子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中电路基板及其电子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连接件之间具备稳固的连接,连接件之间可以精确的组装。
文档编号H01R13/60GK201590527SQ20092026212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黄建森 申请人:松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