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341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缩写PEMFC)是一 种将氢燃料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转化 效率高、常温启动快、对环境污染小、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分布式发电、航空航天 等领域。双极板是PEMFC及其电池堆的主要和重要部件之一。在电池堆中每块双极板与两个 单电池有关,它的一个侧面为一个单电池的阳极流场,另一个侧面为相邻单电池的阴极流场。 双极板的作用如下(1)分配电池放电所需的燃料与氧化剂;(2)排出电池堆内各个单电池电 化学反应生成的水;(3)在电池堆中分离各个单电池,收集每节单电池电流;(4)传导每节单 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流场是在双极板上加工的各种形状的沟槽,为反应剂与生成物提供 进出通道,流场结构决定反应剂与生成物在流场内的流动状态,要保证PEMFC正常运行,必须 使电极各处均能获得充足的反应剂、并及时将电池生成的水排出,因此,流场结构对PEMFC的 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据报道,合适的流场结构能使电池性能提高50%左右。PEMFC双极板的流场常见有蛇型流场和平行流场等。其中蛇形流场只有一条通道, 其截面多采用矩形。其主要优点是能迅速排除生成的液体水,不易出现堵塞通道的情况。但 是,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双极板,会因为通道过长而造成电池内的气体浓度分布不均勻,而引 起电流密度的不均勻,不能充分利用催化层,并且流道内的压降较大,流道出口处因气压降 低,存在液体水积累而可能造成水淹现象,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平行流场相对于蛇型流场来说,通道数目较多而短,而且通道之间相互并联。因此 平行流场具有流动阻力小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压力损失,提高电池的整体效率。 然而,在电池持续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通道数目多,气流流速一般不大,水不易被排出,在通 道间的肋条下和通道的边缘聚集,从而造成部分电极水淹的情况。实际应用中还发现,由 于通道数目较多,各通道中气体的流动和反应情况的细微差别会对电池的整体性能造成扰 动,出现电池性能不稳定的情况。近年来,仿生研究层出不穷。纵观自然界,树木、河流、动物血管、动物肺等生命和 非生命系统都可视为物质流动与能量输送系统,尽管它们的生长条件和具体背景各不相 同,但它们在结构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呈树状分布。这些结构是长时间演化而成,由进 化论的观点,其结构应该是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结构,其能量消耗最小或传热、传质性能最佳 等。将自然界中这种优良的传热、传质结构应用于PEMFC双极板的流道设计,形成新的流场 结构。能弥补现有流场结构的不足,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平行流场和蛇型流场的不足,提出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这种新型的流场结构,可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 性。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它 包括阳极板1、阴极板3、支撑框架2,阳极板1与阴极板3由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支撑框 架2位于阳极板1与阴极板3之间,阳极板1的左侧面设有阳极流场,阴极板3的右侧面设 有阴极流场,阳极板1、阴极板3上均设有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分别是燃料气体进口 7、燃 料气体出口 7'、氧化剂进口 8、氧化剂出口 8'、冷却液进口 6、冷却液出口 6';其特征在 于阳极板1上的燃料气体进口 7处设有一段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阳极板1上的燃料 气体出口 7'处设有一段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燃料气体进口 7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 流场4的流道的首端相连,燃料气体出口 7'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首端相 连通,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之间为气体平行流场5,气体 平行流场5的流道分别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末端、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 4'的流道的末端相连通;阴极板3上的氧化剂进口 8处设有一段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阴极板3上的 氧化剂出口 8'处设有一段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氧化剂进口 8与氧化剂进口树状 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首端相连,氧化剂出口 8'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首 端相连通,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之间为氧化剂平行 流场10,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分别与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末端、氧化 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末端相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阳极流场、阴极流场的两端部均为树状结构流场,中间为平行流场(阳极板上 的燃料气体进口、燃料气体出口处各设有一段树状结构流场,阴极板的氧化剂进口、氧化剂 出口处各设有一段树状结构流场),这种新型的流场结构,能够有效地均勻分配反应气体到 各分支流道,使反应气体能均勻地分布在反应流场,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气体从进气口 进入流道及流道通入出气口的阻力;从而减少了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压力损失,提高了燃料 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阳极板、阴极板上的燃料气体进口、燃料气体出口处各设有一段树状结构流场,主 干流道进口流道尺寸较大,有利于减少进口与流道的阻力,从而降低进口与出口的压力损 失,使出口的压降减少,有利于气体流通,提高电池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双极板使燃料气体进口与燃料气体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减少,反应气体从 主干流道进入分支流道的流量基本相同;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分布显著改善,在相同的放 电电压下,电流密度提升,使得电池的输出功率得到提高。2、由于主干流道和分支流道的尺寸和角度满足Murray定律,使得气体通入各流 道的阻力基本相等,当气体通过树状结构流场的各分支流道到达中间平行流场时,可以获 得相同的流速,使气体在平行流场均勻地分布,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3、本发明的双极板的中间采用平行流场结构,相对于蛇型流场而言,进口到出口 流道的长度大为减少,降低气体在流道中传输的阻力,使进口、出口之间的压差减少,因此 燃料电池的密封性加强,外界加压装置要求降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 (双极板的树状多重分支流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平行流场和树状分支结构流场单电池极化曲线图。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平行流场和树状分支结构流场单电池功率密度曲线 图。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在电流密度I = 1. 3A/m2时,平行流场和树状分支结 构流场流道内气体速度分布图。图9为现有极板结构示意图(作为实施例1中的对比参照,对比实验用的对比结 构)。图中1-阳极板,2-支撑框架,3-阴极板,4-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5-气体平 行流场,6-冷却液进口,7-燃料气体进口,8-氧化剂进口,9-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 10-氧化剂平行流场,4'-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6'-冷却液出口,7'-燃料气体出口, 8' _氧化剂出口,9'-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它 包括阳极板1、阴极板3、支撑框架2,阳极板1与阴极板3由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支撑框架 2位于阳极板1与阴极板3之间,阳极板1的左侧面设有阳极流场,阴极板3的右侧面设有 阴极流场,阳极板1、阴极板3上均设有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分别是燃料气体进口 7、燃料 气体出口 7'、氧化剂进口 8、氧化剂出口 8'、冷却液进口 6、冷却液出口 6';阳极板1上 的燃料气体进口 7处设有一段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阳极板1上的燃料气体出口 7'处 设有一段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 ‘,燃料气体进口 7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 首端相连,燃料气体出口 7'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首端相连通,气体进口 树状结构流场4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之间为气体平行流场5,气体平行流场5的流 道分别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末端、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末 端相连通(阳极流场由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气体平行流场5、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 4'组成);阴极板3上的氧化剂进口 8处设有一段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阴极板3上的 氧化剂出口 8'处设有一段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氧化剂进口 8与氧化剂进口树状 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首端相连,氧化剂出口 8'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首 端相连通,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之间为氧化剂平行 流场10,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分别与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末端、氧化 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末端相连通(阴极流场由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氧 化剂平行流场10、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组成)。
支撑框架2上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分别与冷却液进口 6和冷却液出口 6 ‘相连
ο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面积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面积相等。氧化 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面积相等。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由一条气体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进口分支流道组 成(所述多个为6-100个,具体个数根据需要确定),气体进口主干流道与燃料气体进口 7 相连通,气体进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气体进口分支流道,气体进口分支流道与气体平行 流场的流道相连通;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由一条气体出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出口 分支流道组成(所述多个为6-100个,具体个数根据需要确定),气体出口主干流道与燃料 气体出口 7'相连通,气体出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气体出口分支流道,气体出口分支流道 与气体平行流场的流道相连通。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由一条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进口分支 流道组成(所述多个为6-100个,具体个数根据需要确定),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与氧化剂 进口 8相连通,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氧化剂进口分支流道,氧化剂进口分支流 道与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相连通;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由一条氧化剂出口主 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出口分支流道组成(所述多个为6-100个,具体个数根据需要确定), 氧化剂出口主干流道与氧化剂出口 8'相连通,氧化剂出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氧化剂出 口分支流道,氧化剂出口分支流道与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相连通。气体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进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气体进口 主干流道和气体进口分支流道之间的关系满足+2式Δ,Δ为直径指数,d为气体进口 主干流道直径,Cl1为分支后分支流道直径、d2为分支后次主干流道的直径;同时,气体进口 主干流道与其气体进口分支流道的夹角为Murray最优角度,气体进口主干流道与气体进
口分支流道的夹角满足⑶…=…2_f_h23)l)/>22,θ为气体进口主干流道与气体进口分
支流道的夹角,r为气体进口主干流道的半径,r2为气体进口分支流道的半径。同样,气体出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出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同样,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进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 氧化剂出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出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因树状结构流场的流道满足Murray定律,反应气体从燃料气体进口 7进入气体进 口树状结构流场4,进入气体进口主干流道的反应气体能均勻地流入各气体进口分支流道, 最后到达气体平行流场5参与化学反应,反应后的产物通过多个气体出口分支流道汇入气 体出口主干流道,经燃料气体出口 7'排出。树状结构流场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为反应区的平行流场提供了均勻的反应气体,另一方面,及时排出反应产物及热 量,减少燃料电池的“水淹”。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采用石墨材料铣削或雕刻制成,或采用表面改性 金属板冲压制成。实验对比本实施例1中阳极板1的结构如图3所示,阴极板3的结构如图4所 示,两种流场的几何参数及操作参数如表1 表1流场计算参数
权利要求
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它包括阳极板(1)、阴极板(3)、支撑框架(2),阳极板(1)与阴极板(3)由支撑框架(2)固定连接,支撑框架(2)位于阳极板(1)与阴极板(3)之间,阳极板(1)的左侧面设有阳极流场,阴极板(3)的右侧面设有阴极流场,阳极板(1)、阴极板(3)上均设有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分别是燃料气体进口(7)、燃料气体出口(7′)、氧化剂进口(8)、氧化剂出口(8′)、冷却液进口(6)、冷却液出口(6′);其特征在于阳极板(1)上的燃料气体进口(7)处设有一段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阳极板(1)上的燃料气体出口(7′)处设有一段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燃料气体进口(7)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首端相连,燃料气体出口(7′)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首端相连通,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之间为气体平行流场(5),气体平行流场(5)的流道分别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末端、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流道的末端相连通;阴极板(3)上的氧化剂进口(8)处设有一段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阴极板(3)上的氧化剂出口(8′)处设有一段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氧化剂进口(8)与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首端相连,氧化剂出口(8′)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首端相连通,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之间为氧化剂平行流场(10),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分别与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末端、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流道的末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 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面积与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的面积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 于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与氧化剂出口树状结构流场(9')的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 于气体进口树状结构流场(4)由一条气体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进口分支流道组成, 气体进口主干流道与燃料气体进口(7)相连通,气体进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气体进口分 支流道,气体进口分支流道与气体平行流场的流道相连通;气体出口树状结构流场(4') 由一条气体出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出口分支流道组成,气体出口主干流道与燃料气体出 口(7')相连通,气体出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气体出口分支流道,气体出口分支流道与 气体平行流场的流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 于氧化剂进口树状结构流场(9)由一条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进口分支流道 组成,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与氧化剂进口(8)相连通,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氧 化剂进口分支流道,氧化剂进口分支流道与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相连通;氧化剂出 口树状结构流场(9')由一条氧化剂出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出口分支流道组成,氧化 剂出口主干流道与氧化剂出口(8')相连通,氧化剂出口主干流道上设有多个氧化剂出口 分支流道,氧化剂出口分支流道与氧化剂平行流场(10)的流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 于气体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气体进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气体出口主干流 道和多个气体出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氧化剂进口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进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氧化剂出口 主干流道和多个氧化剂出口分支流道的尺寸满足Murray定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一种树状结构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它包括阳极板、阴极板、支撑框架,阳极板与阴极板由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支撑框架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阳极板的左侧面设有阳极流场,阴极板的右侧面设有阴极流场;其特征在于阳极流场、阴极流场的两端部均为树状结构流场,中间为平行流场。该双极板可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M4/86GK101944618SQ20101029949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乔运乾, 李昌平, 谷云飞, 陈涛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