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5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轴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轴式连接器,尤指一种可快速对准公、母端子,以便于组装 并可避免错接的多轴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线连接器为许多电器用品在电路配线上极为常见的元件之一,其主要用来作电 线接设及信号传输的工作,关于电线连接器的构造通常会因为使用场所或是对应设备不同 而有极大差异,以目前市面普遍所见的电线连接器而言,概可依照电线连接器的配线数量 而分为单轴式连接器及多轴式连接器,而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多轴式连接器进行改良。请参阅图1所示(在此举双轴式连接器为例),公知双轴式连接器的构造包含一 对公、母端子10、20,其中,该公端子10具有金属材质的本体101,本体101内部设有一对绝 缘体102,该对绝缘体102内部分别包覆公针103及母针104,且该公针103及母针104用 以与外界的缆线(图未绘示)固接,该公端子10的本体101朝母端子20方向延伸而在公 针103与母针104前方形成一容置空间105,且该本体101的外壁面成型有外螺纹106 ;该 母端子20也具有金属材质的本体201,本体201内部设有一对绝缘体202,该对绝缘体202 内部分别包覆与公端子10的公针103及母针104呈对应设置的母针203及公针204,且该 母针203及公针204用以与外界的缆线(图未绘示)固接,母端子20的本体201外部套设 一可旋转的外壳205,外壳205的内壁面并设有内螺纹206。关于公知双轴式连接器的结合方式如图2所示,首先需注意令公、母端子10、20的 公针103、204对准公、母端子10、20的母针104、203,再将公端子10的本体101插入母端子 20的外壳205中,然后转动母端子20的外壳205使内螺纹206与公端子10的外螺纹106 啮合,而在母端子20的外壳205转动过程中,母端子20将产生线性位移并逐渐朝公端子10 方向位移,令母端子20的本体201进入公端子10的容置空间105,最后令公、母端子10、20 的公针103、204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母针104、203中,即完成公、母端子10、20的结合而可 进行信号传递。经上述说明可知,公知多轴式连接器的公、母端子的结合过程,主要通过操作人员 以目测方式确定角度及方位,再凭印象先令公、母端子10、20的公针103、204先行对准相对 应的母针104、203,然后再转动母端子20的外壳205使公针103、204与母针104、203插设 接合。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公、母端子10、20 二者的公针103、204及母针 104、203均被包覆在本体101及外壳205内部,造成无法确认角度及位置而容易在组装过程 中,产生公针103、204与母针104、203难以对准的现象,或是产生虽在组装前已确实对准, 但在公、母端子10、20相互螺接啮合过程中,不慎转动公端子10或母端子20造成角度偏移 而导致公针103、204与母针104、203错位的现象,此时还需略转动公、母端子10、20再度对 正后方能插设,造成组装作业极大不便。再者,若有多轴式连接器的构造为公端子都为公针、母端子都为母针(或公端子 都为母针、母端子都为公针)时,甚至会产生插错现象(即公针均未插设于正确的母针中),
3以致缆线错接而产生信号无法传递的问题。有鉴于此,设计人特地针对公知多轴式连接器的构造加以研究及改良,期以一较 佳构造改善公知多轴式连接器的问题,并在经过长期研发及不断测试、改良后有本实用新 型问世。
发明内容缘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公知多轴式连接器因为公、母针难以对准,导致 组装不易,及容易插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多轴式连接器,包含一对公、母端子,其中,该公端子具 有一本体,本体内部设有多个绝缘体,该等绝缘体内部分别包覆公针及母针,该公端子的本 体朝母端子方向延伸并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本体的外壁面成型有外螺纹;该母端子也具 有一本体,本体内部设有多个绝缘体,该等绝缘体内部分别包覆公针及母针,该本体外部套 设一可旋转的外壳,外壳的内壁面并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该公端子于容置空间的内 壁面凹设一道径向导槽,该导槽朝容置空间的底面延伸并连接成型于底面的径向插槽;该 母端子的本体前端面则凸设有对应导槽及插槽的定位销;由此,当公、母端子结合时,该定 位销将循导槽定向前进最后插设于插槽中。由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由在公端子上成型导槽及插槽,以及在母端子上成型定 位销的构造,令公、母端子可快速对准及组装,继而具有可加速组装,以及防止插错的优点 与功效。

图1为公知多轴式连接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公知多轴式连接器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双轴式连接器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双轴式连接器的组合过程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双轴式连接器的组合过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双轴式连接器的组合过程示意图三;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三轴式连接器的构造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公知10-公端子;101-本体;102-绝缘体;103-公针;104-母针;105-容置空间; 106-外螺纹;20-母端子201-本体;202-绝缘体;203-母针;204-公针;205-外壳;206-内
螺纹;本实用新型1-公端子;11-本体;12-绝缘体;13-公针;14-母针;15-容置空间;16-导槽; 17-插槽;18-外螺纹;2-母端子;21-本体;22-绝缘体;23-母针;24-公针;25-外壳; 26-内螺纹;27-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兹举一种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图式于下文进行详细 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样举双轴式连接器为例,主要包含一对呈相对应设置的 公端子1与母端子2,其中该公端子1具有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本体11,本体11内部设有一对绝缘体12,该对 绝缘体12内部分别包覆公针13及母针14,该公针13及母针14用以与外界的缆线(图未 绘示)固接,该公端子1的本体11朝母端子2方向延伸并形成一容置空间15,该容置空间 15的内壁面凹设一道径向导槽16,该导槽16朝容置空间15的底面延伸并连接成型于底面 的径向插槽17,且该本体11的外壁面成型有外螺纹18 ;该母端子2也具有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本体21,本体21内部设有一对绝缘体22,该 对绝缘体22内部分别包覆母针23及公针24,且该母针23及公针24与公端子1的公针13 及母针14呈对应设置,并用以与外界的缆线(图未绘示)固接,该本体21外部套设有同样 由金属材质制成且可旋转的外壳25,外壳25的内壁面并设有内螺纹26,该本体1前端面凸 设一定位销27,该定位销27的长度略小于插槽17深度并与本体21为偏心设置,且定位销 27的外围超出本体21的圆周。关于上述公、母端子1、2的组装过程及结合状态请参阅图4-6所示;首先令母端子 2以其定位销27对准公端子1的导槽16,并将母端子2的外壳25套设于公端子1的本体 11外部,此时母端子1的定位销27将嵌入公端子1的导槽16中(如图4所示),而当转动 母端子2的外壳25以内螺纹26与公端子1的外螺纹18啮合时,母端子2将产生线性位移 并逐渐朝公端子1方向位移,此时,由于定位销27嵌设于导槽16的缘故,因此导槽16将引 导定位销27连同本体21定向前进并朝插槽17方向位移(如图5所示),令母端子2的本 体21逐渐进入公端子1的容置空间15,最后当母端子2的外壳25旋紧以后,该母端子2的 定位销27将插设于公端子1的插槽17内,而公、母端子1、2的公针13、24也正好分别插设 于相对应的母针14、23中(如图6所示),如此一来,遂完成公、母端子1、2的结合而可进行 信号传递。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在公、母端子1、2成型导槽16与定位销 27,以及令定位销27嵌入导槽16的设置,使公、母端子1、2在组装前即产生初步定位效果, 继而当母端子2的外壳25转动并带动公、母端子1、2相互靠近时,由于定位销27仅能循导 槽16作定向前进及位移,因此可令公、母端子1、2的本体11、21无法相对转动,进而令公针 13,24顺利且正确插设于相对应的母针14、23内,是知,由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确实可简化 公、母端子1、2的组装过程及加快组装速度,同时更可避免插错意外。此外,设计人在此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除可运用于上述双轴式连 接器以外,当然也可运用于其他多轴式连接器,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槽16、 插槽17及定位销27运用于三轴式连接器的实施例(由于三轴式连接器与双轴连接器二者 仅为轴数多寡不同而已,其他构造完全相同,故在此不予赘述),足见本实用新型利用导槽 16、插槽17及定位销27相互配合的设计,确实具有可以产生引导公、母端子1、2正确插接 的作用及功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轴式连接器,包含一对公、母端子,其中该公端子具有一本体,本体内部设有多个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内部分别包覆公针及母针,该公端子的本体朝母端子方向延伸并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本体的外壁面成型有外螺纹;该母端子也具有一本体,本体内部设有多个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内部分别包覆公针及母针,该本体外部套设一可旋转的外壳,外壳的内壁面并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该公端子于容置空间的内壁面凹设一道径向导槽,该导槽朝容置空间的底面延伸并连接成型于底面的径向插槽;该母端子的本体前端面则凸设有对应导槽及插槽的定位销;由此,当公、母端子结合时,该定位销将循导槽定向前进最后插设于插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轴式连接器,包含一对公、母端子,该对公、母端子分别具有一本体,本体内部设有多个绝缘体及相对应的公针及母针,该公端子的本体延伸形成一容置空间,且其本体成型有外螺纹,而母端子的本体外部套设一可旋转的外壳,外壳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此外,该公端子于容置空间的内壁面及容置空间凹设有相连接的径向导槽及插槽,而该母端子的本体则凸设有定位销;当公、母端子结合时,该定位销将循导槽定向前进最后插设于插槽中,由此具有可快速对准与组装,以及防止插错的优点及功效。
文档编号H01R13/642GK201726002SQ20102017321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7日
发明者叶必坚, 朱茂昌 申请人:帛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