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437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装配结构,特别是管式电池的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管式电池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长寿命性能的逐步认识,国内管式电池的生产规模逐渐升温。影响管式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要处理好极板的伸长问题,因为电池工作中极板的伸长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随着循环周期的增加,伸长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管式电池中管式极板的基本结构是中间为圆柱状铅芯,外围有保护层,两者之间填充活性物质。极板装配时,将铅芯装入固定件的内孔中,保护层起到限位作用。目前,管式极板铅芯的装配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为注塑封底,此种方法的实施成本较高,需要一次性投入注塑设备,而且由于管式极板本身为潮湿状态,注塑过程中废品较多,且不易返工; 另一种方式为扣式法,事先加工一种塑料注塑件,使用时轻轻扣上即可,此方法操作简便, 实用。但上述两种方式中所用铅芯固定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极板的伸长问题处理不好,影响电池寿命。这是因为极板缺少横向和纵向伸长的余地,容易挤破作为固定件的塑料件或顶破电池上盖,导致电池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极板伸长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的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由多个带有内孔的圆柱形注塑件连成一体,其改进之处是所述注塑件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多条沿内孔轴线方向的凸筋,内孔深度比极板铅芯装入固定件的长度长3 6mm。所述凸筋为4 12条,平行均布,凸筋高1 2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该铅芯固定件的内孔中设有多条轴向凸筋,凸筋具有一定弹性,使铅芯装入后具有横向伸长的余地,同时固定件内孔深度比铅芯装入长度长出3 6mm,使铅芯具有纵向伸长的余地。这样不会因为极板的伸长而挤破固定件或顶破电池上盖,从而有效解决极板伸长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由多个带内孔的圆柱形注塑件1连成一体,内孔的孔壁上设有沿内孔轴线方向的凸筋2,本例中,凸筋为8条,平行均布,凸筋高1. 5mm,内孔深度比极板铅芯装入固定件的长度长4mm。
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由多个带有内孔的圆柱形注塑件连成一体,其特征是所述注塑件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多条沿内孔轴线方向的凸筋,内孔深度比极板铅芯装入固定件的长度长3 6mm。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凸筋为4 12条,平行均布, 凸筋高1 2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极板铅芯固定件,涉及铅酸蓄电池极板装配结构。该固定件内孔孔壁上设有多条沿内孔轴线方向的凸筋,内孔深度比极板铅芯装入固定件的长度长3~6mm,所述凸筋为4~12条,平行均布,凸筋高1~2mm。本实用新型用于管式电池的管式极板装配,铅芯装入后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伸长余地,不会因极板的伸长而挤破固定件(注塑件)或顶破电池上盖,从而有效解决极板伸长问题,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M10/16GK201994386SQ20102067189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陆网珍 申请人:江苏富思特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