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模块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533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模块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致涉及模块化电信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数据速率性能的模块插座。
背景技术
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模块插座(“modjack”)插孔连接器在电信行业是非常公知的。这些连接器通常用于两个电信装置之间的电连接。随着数字和通讯系统的操作频率和数据速率的不断增加和用于传输信息的编码的水平的提高,这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希望这些模块插座连接器不能负面地影响传输的信号,并且可能的话,将噪声从系统中消除。基于这些需求和期望,为了改进用于通讯或传输链路的模块插座连接器,曾提出过各种建议。当用作以太网连接器时,模块插座通常接收来自一个电子装置的输入信号,然后传输一相应的输出信号到与其连接的第二装置。当信号从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传递时,可采用磁性电路来提供信号的调节和隔离,并且通常这种磁性电路采用诸如变压器或扼流圈等元件。变压器通常是环形的并包括耦合在一起并绕环缠绕的初级和次级绕组,从而在确保电气隔离时在初级和次级电线之间提供磁耦合。扼流圈通常也用于过滤不想要的噪声, 例如共模噪音,并且可以是用在差分信号应用中的环形铁氧体设计。具有这种磁性电路的模块插座在行业中通常称为磁性插座。随着系统数据速率的增加,为了允许通过磁性插座的信号的数据速率的相应增加而不受相邻的磁性插座影响,改进磁性插座的端口之间的隔离已经变得越来越需要。随着系统速度和数据速率的增加,磁性插座的端口之间的串扰、电磁辐射和干扰可对磁性插座的性能乃至整个系统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希望改进磁性插座的屏蔽和绝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模块插座连接器的屏蔽和绝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以及插孔,所述开口被设置成多对第一和第二对准开口,每个开口被设置成沿对接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孔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内部模块; 多个导电触头,其位于所述壳体内,每个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多个开口中的一个,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个开口内时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至少一个导电内模块屏蔽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并大致朝向对接面延伸以限定多个模块接收腔室,每个腔室被设置成在其内收容内部模块;以及内部模块,其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模块接收腔室内,每个内部模块被电连接到一对
4对准开口的触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模块插座,包括大致矩形的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和插孔,所述对接面具有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开口被设置成多对第一和第二垂直对准的插座开口,每个插座开口被设置成在其内沿对接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孔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内部插座模块;至少一个导电内模块屏蔽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并大致朝向所述对接面延伸以限定多个模块接收腔室,每个腔室被设置成在其内收容内部插座模块,每个内模块屏蔽件的一部分在横向相邻的插座开口的一部分之间延伸;以及内部插座模块,其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模块接收腔室内,每个模块包括电连接到多个导电触头的多个滤波变压器,每个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一个插座开口,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个插座开口内时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模块插座,包括大致矩形的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和插孔,每个开口被设置成在其内沿对接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孔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滤波组件;多个滤波组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每个滤波组件具有磁性组件和多个导电触头, 所述磁性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导体的变压器铁芯,部分导体被电连接到导电触头,每个导电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一个开口内,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壳体的一个开口内时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以及至少一个大致矩形的导电内组件屏蔽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以限定多个滤波组件接收腔室,每个内组件屏蔽件从大致邻近所述对接面延伸到大致邻近所述壳体的后表面, 并被插入在所述壳体的对接面上的至少一半邻近的开口之间和邻近的滤波组件之间,以将邻近的开口内的触头彼此电隔离并将邻近的滤波组件彼此电隔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屏蔽件形成了垂直的屏障,以将一对垂直对准的端口和它们的内部子组件模块与一对相邻对准的端口和与该相邻端口相关的内部子组件模块隔离。

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各种其它目的、特征和伴随的优点将被更全面地认识和更好地理解,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端口磁性插座组件的前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磁性插座组件的部分分解图,其移除了前外部屏蔽件和互连夹片;图3是图1中的磁性插座组件的后透视图;图4是图1中的磁性插座组件的部分分解的后透视图,具有内部子组件模块和在壳体内处于不同的插入阶段的内模块屏蔽件,并且为了清楚移除了外屏蔽件;图5是与图4类似的后透视图,但是每个内部模块被移除以及内模块屏蔽件被完全插入;图6是图5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透视图;图7是图1中的磁性插座组件的前透视图,为了清楚移除了外壳体;[0032]图8是大致沿图7中的线8-8绘制的壳体的局部前透视图;图9是大致沿图7中的线9-9绘制的局部前透视图,但是为了清楚具有未剖视的内部子组件模块的电路板和连接器;图10是图9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透视图;图11是与图9类似的局部前透视图,但是为了清楚具有未剖视的内模块屏蔽件、 插入的附加的内部子组件模块和延伸的屏蔽件互连夹片;图12是内部子组件模块的后透视图;图13是图12中的内部模块的分解透视图,为了清楚去掉了绕组;图14是可用于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和降噪元件的绞合线的侧视图;和图15是可用于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压器和扼流圈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说明意在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表达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这些说明旨在帮助读者,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同样地,特征或方面的参考旨在描述实施例的特征或方面,而不意味着每一个实施例必须具有这些特征。此外,应该注意到描述的细节说明例举了一些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已经被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那些特征还可用在其它没有特别公开的组合上。因此,除非另有注明,描述的组合并非意在限制。图1示出了多输入端、磁性的、层叠的插座30的前侧,插座30具有由例如合成树脂(例如PBT)等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32,该壳体32包括以垂直对准对33’设置的前侧开口或端口 33,每个端口被设置成接收以太网或RJ-45型插座(未示出)。磁性插座30被设置成安装在电路板100上。为了 RF和EMI屏蔽的目的和提供接地参考,金属或其他导电屏蔽组件50包围磁性插座壳体32。应该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方向的表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等,用于解释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运动,这些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部分位于附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述是适合的。但是,如果公开的实施例的参考位置或结构改变,那么这些表述将根据公开的实施例的参考位置或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屏蔽组件50完全围绕壳体32,除了与端口 33对准的开口和壳体的底部或下部表面,并且,屏蔽组件50包括前屏蔽元件52和后屏蔽元件53。附加的屏蔽元件M被布置成邻近并且大致围绕端口 33以完成屏蔽组件50。可接合的前、后屏蔽元件形成有互锁突起部 55和开口 56,用于在屏蔽组件50被放置在磁性插座壳体32周围的位置上时将元件接合并固定在一起。各个屏蔽元件52,53分别包括接地销57、58,当安装到电路板100上时,它们延伸进入电路板100上的接地通孔102中。如图4-6所示,磁性插座壳体32的后部包括大的开口或插孔34,其具有设置在其中的三个均勻间隔的金属内模块屏蔽件60来限定四个子组件接收腔室35。每个腔室35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成接收内部子组件模块70。尽管描述了 3个内模块屏蔽件60,但是可以使用不同数目的屏蔽件来限定不同数目的腔室。更特别地,为了在每个模块70之间提供垂直的电气绝缘或屏蔽,采用在数量上比模块的期望数量小的一种屏蔽件。所示屏蔽件60 采用金属片材料冲压成形,但也可以由其它导电材料例如压铸金属或镀金塑料材料形成。[0045]最好见图8,每个内模块屏蔽件60是大致矩形的、平面部件,且包括多个用于插入到电路板100上的接地通孔102内的间隔开的尾部62。内模块屏蔽件60的引导边缘或前边缘63在壳体32的全部高度(从壳体的下表面到顶壁4 上延伸并且延伸到大致邻近壳体32的前表面36的位置。另外,内模块屏蔽件60的后表面延伸到壳体32的后表面39,内模块屏蔽件60的上表面延伸到壳体32的顶壁42,而内模块屏蔽件60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以便在将磁性插座30安装在电路板100上时与壳体32的侧壁37的下边缘大致处于一条线上,且大致邻近电路板100。因此,内模块屏蔽件60沿着插入到端口 33内的以太网插头 (未示出)的插入方向“A”(图1)在磁性插座30的全部深度上延伸,并在磁性插座的全部高度(垂直于方向“A”)上延伸。因此,屏蔽件形成了垂直的屏障以将一对垂直对准的端口和它们的内部子组件模块70与一对相邻对准的端口和与该相邻端口相关的内部子组件模块隔离。当为了在垂直对准的端口之间形成垂直屏障将屏蔽件60实质上在端口 36的全部深度上(在插入方向上)延伸时,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屏蔽件60而言有可能向着前表面36 仅延伸到一半(例如,仅延伸端口 33的后表面和前表面36之间的路程的50% )而仍能提供足够的屏蔽。这是可取的,例如,在难以模制延伸到壳体32的前表面36的必需的槽44 的情况下。每个内模块屏蔽件60包括两对导向凸起64、65,为了引导并提供支撑给模块70, 凸起64、65沿相反方向延伸到腔室35内。更特别地,每个内模块屏蔽件60包括被剪切、拉伸和成形在屏蔽件之外且在第一方向上(在图6中向左)延伸的第一对导向凸起64,和以类似方式成形且在相反方向上(图6中向右)延伸的第二对导向凸起65。共同地,多对内模块屏蔽件60的导向凸起64、65限定了导轨,导轨的尺寸被设计来接合在模块70的每侧上的通道72。每个腔室35 (由一对内模块屏蔽件60限定)包括由在腔室的一侧上的凸起 64和穿过腔室35在腔室的另一侧上的凸起65所限定的导轨。由壳体32的侧壁37和一个模块屏蔽件60所限定的两个外部腔室35’具有由模块屏蔽件的导向凸起限定的第一导轨和由沿壳体32的侧壁37的内侧延伸的凸起38限定的第二导轨。因此,不管腔室35的侧面是否由一对内模块屏蔽件60限定或由单个内模块屏蔽件60和壳体32的侧壁37限定, 模块70均被支撑在壳体32内的两侧。如所描述的,内模块屏蔽件60从壳体32的后面或后表面39插入并被收纳在槽或通道41 (图6)中,槽或通道41在大致平行于以太网或RJ-45型插头的插入方向“A”的方向上沿着壳体32的顶壁42的内表面延伸。设有端口 33的外壳32的前部43包括垂直槽 44 (图7-9),内模块屏蔽件60的前边缘63插入到垂直槽44中,以允许模块屏蔽件60的前边缘63延伸到或几乎延伸到壳体32的前表面36,以在垂直的端口对33’之间提供垂直屏蔽。换句话说,从邻近壳体32的后表面39到邻近壳体32的前表面36由内模块屏蔽件60 提供垂直屏蔽。后部凸起66从每个内模块屏蔽60的后边缘67延伸并穿过后屏蔽元件53上的槽 57,然后被折叠(最好如图3所示)以将内模块屏蔽件60和后屏蔽元件53机械地电连接在一起。前部凸起68从每个模块屏蔽件60的前边缘63延伸并穿过屏蔽互连夹片110的槽112,然后被折叠(最好如图10所示)以将内模块屏蔽件60和夹片110机械地电连接到一起。[0050]夹片110是大致伸长的导电元件,其在上、下端口 33之间沿壳体32的前表面36延伸,并被设置为将大致邻近插座30的前面部分的不同屏蔽元件机械地电互连。更特别地, 夹片110的伸长部113包括在数量上与插座30的内模块屏蔽件60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槽 112和在数量上与垂直对准的成对端口 33的数量相对应的设置在槽112之间的多个对准孔 114。夹片110的大小被设计为布置在壳体32的前表面36上的壳体凹进区域45内,对准凸起46从凹进区域45延伸进入对准孔114以相对于壳体32安置夹片110。一对垂直对准的、可偏斜的触头臂115设置在每个槽112的相对两侧上。每个触头臂的大小和构造被设计为接合内部子组件模块70的电路板74上的导电接地接触焊盘73。 一旦前屏蔽件52被安装到壳体32的前面部分上,放大的屏蔽接合部116绕壳体32的每个侧壁37延伸来接合前屏蔽件。隆起的凸起117从接合部116朝外延伸以提供增加接触压力区域来在夹片110和前屏蔽件52之间产生可靠的电连接。每个内模块屏蔽件60在三个表面上被固定在磁性插座30中。前边缘63设置在壳体32上的垂直槽44内,并且凸起68延伸穿过屏蔽互连夹片110的槽112。屏蔽件60的上表面设置在外壳32的上壁42中的通道41内,且屏蔽件60的后边缘67通过后部凸起66 固定,该后部凸起66延伸穿过后屏蔽元件53上的槽57。因此,每个屏蔽件60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后屏蔽元件53并且通过夹片110电连接到前屏蔽元件52和每个电路板74上。最好如图8所示,内模块屏蔽件60完全分开或隔离插孔34,并从壳体32的前表面 36延伸到壳体32的后边缘39,且从上壁42延伸到壳体32的下安装表面。因此,每个模块屏蔽件60在上、下端口 33的相邻对33’和以太网或RJ-45型插头(未示出)之间提供垂直屏蔽,该插头被插入其中且子组件模块70被插入到子组件接收腔35中。参考图12-13,内部子组件模块70包括其内具有变压器电路和滤波元件的组件壳体75。上部电路板74大致邻近组件壳体75的上表面安装且包括机械地电连接到其上的上、下接触组件76、77。下部电路板78大致邻近组件壳体75的下表面安装。上部、下部电路板74、78包括与设置在组件壳体75内侧的变压器和扼流圈相关的电阻器、电容器和其他元件。为了提供层叠的插座或双层插座的功能性,子组件模块70包括上接触组件76和下接触组件77。上接触组件76被安装到上部电路板74的上表面并提供物理电接口,其包括朝上延伸的接触端子79,用于连接到插入端口上排的端口 33内的以太网插头。下接触组件77被安装到上部电路板74的下表面且包括朝下延伸的导电接触端子81,用于连接到插入端口下排的端口 33内的以太网插头。上接触组件76通过焊接的导线电连接到上部电路板74,或通过诸如焊接或导电粘合等方式电连接到一排电路板焊盘82,该焊盘82大致邻近组件壳体75的前边缘沿着上部电路板74的顶表面布置。下接触组件77类似地安装在上部电路板74的下表面上,并被连接到上部电路板74的下表面上的第二排类似的电路板焊盘(未示出)。参照图13,组件壳体75是两片式组件,其具有左半壳体7 和右半壳体75b,一个用于保持上端口的磁性元件120a,而另一个用于保持每对垂直对准端口的下端口的磁性元件120b。左、右半壳体75a、75b由合成树脂例如LCP或其它类似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在物理上相同的,以降低制造成本和简化装配。锁定凸起84从每个半壳体的左侧壁(如图13所示)延伸。锁定凹部85设置在每个半壳体的右侧壁上并在其中闭锁地接纳锁定凸起84。[0057]每个半壳体75a,7 形成有其中接纳滤波磁性元件120的大的盒状插孔或开口 86。两个半壳体72a、72b的插孔86沿相反的方向面对并且具有位于两半壳体之间的内部伸长的屏蔽部件190。每个半壳体与伸长的屏蔽部件190相对的表面包括这样布置的凸起 87和插孔88,使得当两个半壳体72a、72b被组装在一起时,每个半壳体的凸起将插入到另一个半壳体的插孔中。伸长的屏蔽部件190包括一对与凸起87和插孔88对准的孔192,从而在组装半壳体72a、72b和屏蔽部件190时,每个凸起87将通过一个孔192延伸到其插孔 88内,以将屏蔽部件190相对于半壳体固定在位置上。第一组导电插针或尾部91延伸出半壳体75a、75b的下表面并通过孔78a插入下部电路板78并焊接到其上。插针91是足够长的,来延伸越过下部电路板78,并且被设置为随后被插入并焊接到电路板100上的孔(未示出)内。第二组较短的插针92也延伸出半壳体75a、75b的下表面。第三组导电插针93延伸出半壳体75a、75b的上表面并被插入并焊接到上部电路板74的孔74a内。磁性元件120提供阻抗匹配、信号整形和调节、高电压绝缘和共模噪音减小。这在采用具有非屏蔽双绞线(“UTP”)传输线的电缆的以太网系统中是特别有益的,因为这些线相比于屏蔽传输线更易于传感噪声。磁性元件有助于过滤掉噪音并提供良好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气绝缘性。磁性元件包括与每个端口 33相关联的4个变压器和扼流圈子组件121。 扼流圈被构造为对共模噪音呈现为高阻抗而对差分模式信号呈现低阻抗。扼流圈被设置用于每个发射和接收通道且每个扼流圈可直接用电线连接到RJ-45连接器。参照图13,伸长的屏蔽部件190是大致矩形的板,其包括7个向下悬垂的焊接尾部193,这些焊接尾部被设置用于插入并焊接到下部电路板78的孔78a内。尾部193是足够的长,来延伸越过下部电路板78且随后被插入并焊接到电路板100的孔(未示出)内。 两个向上延伸的焊接尾部194、195从屏蔽部件190的顶表面或边缘196延伸并被设置用于插入且焊接到上部电路板74的孔74a内。为了将下端口的电路与其垂直对准的上端口的电路隔离开并在上部电路板74和下部电路板78之间提供导电接地或参考通道,屏蔽部件 190被设置来将变压器130和扼流圈140以及每个半壳体的其它电路元件与其相邻的半壳体的这些元件隔离开。 如上所述,与连接器的每个端口 33相关联的磁性元件120包括4个变压器和扼流圈子组件121。参照图15,可以看到变压器和扼流圈子组件121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磁性铁氧体变压器铁芯130、磁性铁氧体扼流圈铁芯140、变压器绕组160和扼流圈绕组170。变压器铁芯130为环形或圆环形,其可包括基本平坦的顶部和底部表面132、133、 限定了平滑的圆柱形内表面的中心孔或开口 134和平滑的圆柱形外表面135。该环形关于穿过它的中心孔134的中心轴线对称。扼流圈铁芯140可相似地成形。如果需要,变压器铁芯130和/或扼流圈铁芯140可以是矩形、圆柱形、直线形、E形或其他方式的形状,只要它们运作来有效地耦合初级和次级绕组合。图14示出了最初被绞合在一起并绕变压器的环形铁芯130缠绕的一组四根电线 150。四根电线中的每一根被薄的色彩编码绝缘体覆盖以帮助装配过程。如在此描述的,四根电线150以红线150r、自然或铜色线150η、绿线150g和蓝线150b的重复模式被绞合在一起。每单位长度绞合线的数量、单根电线的直径、绝缘的厚度以及环形铁芯130和140的尺寸和磁性特征、电线绕环形铁芯缠绕的次数和磁性元件周围的材料的介电常数都是为了建立系统磁性元件的所需电气性能而采用的设计因素。如图15所示,四根绞合线150被插入到环形铁芯130的中心孔或开口 134中,并绕环形铁芯的外表面135缠绕。绞合线150通过中心孔134重复地穿线,且这个过程一直重复直到绞合线组150已经通过中心孔穿线预定次数。邻近环形铁芯130的下表面133的绞合线的端部沿着环形铁芯130的外表面135向上弯曲,并绕绞合线的另一端部缠绕,以形成包括绕第一端的所有电线缠绕的第二端的所有电线的单个绞合线152。来自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独立电线在单个绞合线152之外(或如图15所示在其之上)被立即松开。来自该组绞合线的第一端的一根电线与来自该组电线的另一端的电线绞合在一起以形成绞合线部153。扼流圈绞合线部巧4滑进扼流圈环形铁芯140的中心开口 142内,并绕扼流圈环形铁芯环绕需要的次数。4个变压器和扼流圈组件121插进每个插孔86,然后电线被焊接到或以其它方式连接到插针92、93。然后将一减震泡沫插入件94在变压器和扼流圈组件121 上方插入每个插孔86中以将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盖95被固定到每个半壳体75a、 75b将泡沫插入件94固定在各个半壳体内并向插针92、93提供屏蔽。在组装期间,模块屏蔽件60插入到壳体32中并向前滑动(图1中的箭头“A”的相反方向),从而使屏蔽件被收纳在通道41中(图6),该通道41沿壳体32的顶壁39的内表面延伸并进入壳体的前面部分43的垂直槽44(图7-9)中以限定多个子组件接收腔室 35。然后,子组件模块70被插进每个腔室35 (如图4所示),每个模块的侧面上的通道72 接合由从模块屏蔽件60延伸的凸起64、65或壳体32的侧壁37的凸起38形成的导轨。夹片110然后滑到壳体32的前表面36上,壳体32的凸起46延伸进入夹片上的对准孔114内,并且前凸起68从每个模块屏蔽件60延伸进入夹片上的槽112内。可偏斜的触头臂115滑到上部电路板74上并与接触焊盘73接合。然后将前凸起68弯折以将凸起68固定到夹片110。然后,前屏蔽元件52被滑到壳体32上,前屏蔽元件52的内侧表面与放大的屏蔽接合部115的隆起的凸起116相接合,从而实现内模块屏蔽件60、上部电路板74、夹片110和前屏蔽件52之间的电连接。然后将后屏蔽件53滑动并固定到前屏蔽件 52上。后凸起67从每个内模块屏蔽件60的后边缘延伸并通过后屏蔽件53上的槽57,然后最好如图2所示被折叠以将内模块屏蔽件60固定到后屏蔽件53。通过这样的结构,每个内模块屏蔽件60沿其上边缘通过壳体32的上壁42上的通道41并沿其后边缘通过与后屏蔽件53接合的后凸起67在其位于壳体32上的垂直槽44 内的前边缘63处被固定在磁性插座30中。模块屏蔽件60将开口 34完全分开,并从壳体 32的前表面36延伸到壳体32的后边缘39,并从上壁42延伸到壳体32的下安装表面。因此,每个模块屏蔽件60在相邻对的上、下端口 33和插入其中的以太网或RJ-45型插头以及插入子组件接收腔室35中的子组件模块70之间提供了垂直屏蔽。尽管提供的公开内容已经以举例实施例的方式加以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公开的内容不能解释为用于限制。在阅读了上述公开的内容后一些变形和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毫无疑问变得显而易见。例如,描述的磁性插座为直角连接器,其还可垂直定向。此外, 在一些情形下,可能需要排除与每个模块70关联的磁性元件120,而仍然采用内模块屏蔽件60来屏蔽和支撑模块70。从对本公开内容的研究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想到在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之内的许多其它实施例、改进和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以及插孔,所述开口被设置成多对第一和第二对准开口,每个开口被设置成沿对接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孔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内部模块;多个导电触头,其位于所述壳体内,每个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多个开口中的一个,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个开口内时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至少一个导电内模块屏蔽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并大致朝向对接面延伸以限定多个模块接收腔室,每个腔室被设置成在其内收容内部模块;以及内部模块,其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模块接收腔室内,每个内部模块被电连接到一对对准开口的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部模块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变压器铁芯的变压器组件,所述变压器铁芯具有绕其缠绕的多根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部模块还包括邻近所述变压器铁芯的扼流圈铁芯,绕所述变压器铁芯缠绕的多根电线中的一部分还绕所述扼流圈铁芯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内模块屏蔽件沿着平行于所述对接方向的方向大致从所述对接面延伸到与所述对接面相对的内模块屏蔽件的插入面。
5.一种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致矩形的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和插孔,所述对接面具有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开口被设置成多对第一和第二垂直对准的插座开口,每个插座开口被设置成在其内沿对接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孔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内部插座模块;至少一个导电内模块屏蔽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并大致朝向所述对接面延伸以限定多个模块接收腔室,每个腔室被设置成在其内收容内部插座模块,每个内模块屏蔽件的一部分在横向相邻的插座开口的一部分之间延伸;以及内部插座模块,其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模块接收腔室内,每个模块包括电连接到多个导电触头的多个滤波变压器,每个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一个插座开口,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个插座开口内时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表面、上表面、后表面和下表面,每个内模块屏蔽件基本上延伸到前表面、上表面、后表面和下表面以垂直地屏蔽每个模块接收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个内模块屏蔽件为大致矩形,且大致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延伸,每个插座开口具有后表面以限定所述插座开口的深度,所述内模块屏蔽件的前边缘在所述壳体的对接面和所述插座开口的后表面之间延伸至少一半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个内模块屏蔽件的前边缘大致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对接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本上围绕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侧表面、顶表面和后表面的屏蔽元件,每个内模块屏蔽件邻近至少一个表面被电连接到屏蔽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屏蔽件邻近至少两个所述壳体的表面被电连接到屏蔽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屏蔽件的后部邻近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屏蔽元件,所述内模块屏蔽件的前部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屏蔽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屏蔽件大致平坦,其具有相对的侧表面,每个侧表面被设置成接合一个所述内部插座模块的具有互补形状的外表面来帮助所述内部插座模块插入到所述模块接收腔室内。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块屏蔽件包括多个沿其下表面间隔的尾部,用于与电路元件互连。
14.一种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致矩形的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位于其上的多个开口和插孔,每个开口被设置成在其内沿对接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插孔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滤波组件;多个滤波组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每个滤波组件具有磁性组件和多个导电触头,所述磁性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导体的变压器铁芯,部分导体被电连接到导电触头,每个导电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一个开口内,用于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壳体的一个开口内时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以及至少一个大致矩形的导电内组件屏蔽件,其位于所述插孔内以限定多个滤波组件接收腔室,每个内组件屏蔽件从大致邻近所述对接面延伸到大致邻近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并被插入在所述壳体的对接面上的至少一半邻近的开口之间和邻近的滤波组件之间,以将邻近的开口内的触头彼此电隔离并将邻近的滤波组件彼此电隔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个内组件屏蔽件具有前边缘,所述前边缘大致在所述壳体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延伸并基本上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对接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表面、上表面、后表面和下表面,每个内组件屏蔽件基本上延伸到前表面、上表面、后表面和下表面以垂直屏蔽相邻的滤波组件接收腔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本上围绕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侧表面、顶表面和后表面的屏蔽元件,每个内组件屏蔽件邻近至少一个表面被电连接到屏蔽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个内组件屏蔽件邻近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个表面被电连接到所述屏蔽元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块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个内组件屏蔽件的后部邻近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屏蔽元件,每个内组件屏蔽件的前部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被机械地电连接到屏蔽元件。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具有对接面、位于其上的被设置成多对对准开口的多个开口和用于在其内收容多个内部模块的插孔。多个导电触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每个触头的一部分延伸进入一个开口内,用于接合对接连接器的触头。至少一个导电内模块屏蔽件设置在插座中并大致朝向对接面延伸以限定多个模块接收腔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插座,包括大致矩形的绝缘壳体;至少一个导电内模块屏蔽件以及内部插座模块。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插座,包括大致矩形的绝缘壳体;多个滤波组件以及至少一个大致矩形的导电内组件屏蔽件。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2094407SQ2010206863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肯特·E·雷尼尔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