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573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举例而言,第一连接器构造成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固定到电路板上,而第二连接器构造成连接至电缆。
背景技术
例如,JP-A 2008-277020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组件,其内容在此处并入用作参考。JP-A 2008-277020的连接器组件包括用于电路板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用于电缆的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一壳体构造成连接至电路板的接地部分。第二壳体构造成连接至电缆的屏蔽线。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配合时,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壳体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接触从而电缆的屏蔽线与电路板的接地部分经这两个连接器电连接。JP-A 2008-277020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具有舌形件。第一连接器的舌形件和第二连接器的舌形件彼此连接从而电缆的屏蔽线和电路板的接地部分之间的电路径(electrical path)在数量上增加。然而,当连接器组件的尺寸小时,连接器组件的这两个壳体不能彼此充分接触,这样可以减少连接器组件的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具有甚至当连接器组件尺寸小时能够使两个壳体彼此充分接触。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构造成彼此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一个第一外壳和一个第一壳体。第一接触件通过第一外壳布置并保持在间隔方向上(a pitchdirection)。第一外壳至少部分被第一壳体覆盖。第一壳体包括弹性部分和接触部分。弹性部分在间隔方向上延伸。弹性部分在间隔方向上是长的。接触部分由弹性部分支撑从而能够在垂直于间隔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至少接触部分接触从而当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配合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彼此接触。通过学习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并通过参考随附的图示,可以实现对本发明的目的的评价以及对其结构的更加全面的理解。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分开。图2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二连接器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定位在预定位置而第二连接器不与第一连接器配合。图3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彼此配合。图4是沿着图1中的IV-IV线显示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V-V线显示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3中的VI-VI线显示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从连接器组件的底部看图2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8是显示图3的连接器组件的正视图。图9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1是从第二连接器的底部看图10中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2是图3的连接器组件在间隔方向(Y方向)上的端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XII-XII线显示连接器组件的端部的剖视图。然而,本发明可以具有其它改进和替换形式,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将以示例的方式在附图中显示并会在这里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这里的附图和详细描述旨在将本发明限制成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地,意图覆盖落入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改进、等同以及替换。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至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10具有构造成彼此配合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第一连接器100为板载连接器,其被构造成能够安装在电路板(未示出)上。第二连接器200为电缆连接器,其被构造成连接至电缆50。当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配合时,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00的电缆50从第一连接器100 和第二连接器200的配合和连接部分延伸至第一连接器100的前向方向(正X方向)。图1和4中所示的第二连接器200定位在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分离的分离位置。图3和6中所示的第二连接器200定位在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 配合的配合位置。连接器组件10通过将第二连接器200在大致L形路线(route)上(即, 在连续两个方向上)相对第一连接器100从分离位置移动到配合位置而装配。具体地,如图1和4中所述的,第二连接器200首先定位在第一连接器100之上的分离位置。第二连接器200朝向第一连接器100移动(S卩,向下移动)。如图2和5中所述的,第二连接器200 与第一连接器100邻接从而第二连接器200相对第一连接器100定位在垂直方向(Z方向) 的预定位置上。接着,第二连接器200在水平方向上朝向配合位置移动。尤其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连接器200移动至第一连接器100的前向方向(即,正X方向),因而第二连接器 200与第一连接器100在配合位置处配合。在本实施例中,预定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在与配合位置相同的水平面上但是在水平方向上定位成远离配合位置。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多个第一接触件110,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外壳120和由金属制成的第一壳体130。第一接触件110通过第一外壳120布置并保持在间隔方向(Y方向)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外壳120通过插入模塑 (insert-molding)第一接触件110而形成。第一接触件110包括第一接触部分112和SMT 部分114。参见图10和11,第一连接器200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多个第二接触件210,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外壳220,由金属制成的第二壳体230和由金属制成的锁杆沈0。第二接触件210通过第二外壳220布置并保持在间隔方向(Y方向)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外壳220通过插入模塑(insert-molding)第二接触件210而形成。第二接触件210包括第二接触部分212。当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时,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接触部分112 与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接触件210 (匹配接触件)接触从而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230 彼此连接。当第一连接器100安装在电路板上时,SMT部分114连接至形成在电路板上的信号图案(未示出)。第一接触部分112在)(Z平面的曲线形底部分具有U形形状横截面。 U形形状横截面的曲线形底部分面向第一连接器100的后部(即,朝向负X方向)。第一连接器100具有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第一接触部分112合并到第一连接器100的后半部分处的第一外壳120中。换言之,第一接触部分112在第一连接器100的后半部分通过第一外壳120保持。SMT部分114定位在由第一外壳120和第一壳体130围绕的区域105中。如图9和12所示,第一壳体130包括底板部分132、两个侧面部分134、两个接收部分136和两个导向部分138。底板部分132在间隔方向(Y方向)上长延伸。侧面部分 134在间隔方向上分别形成在底板部分132的相对端。侧面部分134在间隔方向上分别覆盖第一外壳120的相对端。换言之,第一外壳120(至少)部分被第一壳体130覆盖。锁定接收部分136形成在侧面部分134的后端部从而在Z方向上隆起。导向部分138从锁定接收部分136向后倾斜地延伸。底板部分132主要定位在第一连接器100的前半部分。底板部分132形成使得当第一连接器100安装在电路上时底板部分132面向电路板。锁定接收部分136具有在Z方向和Y方向限定的平直表面。换言之,锁定接收部分136具有与X方向垂直的垂直表面。导向部分138具有与X方向和Z方向倾斜的平直表面。如图9所示,底板部分132形成有两个接触件。每个接触件包括一个弹性部分140 和一个接触部分142。这两个接触件在间隔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壳体130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每个弹性部分140在间隔方向(Y方向)上延伸。弹性部分140在间隔方向上是长的。每个弹性部分140从底板部分132伸出因而弹性部分140具有自由端和固定端。自由端在间隔方向上比起固定端更靠近第一壳体130的中心。换言之,自由端在间隔方向上定位在第一壳体130的中心和弹性部分140的固定端。当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彼此配合时,接触部分142压在第二壳体230上并连接第二壳体230。接触部分142由弹性部分 140支撑从而能够在垂直于间隔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接触部分142 能够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移动。如上所述,弹性部分140沿着为第一连接器100的纵向方向的间隔方向(接点间隔方向contact pitch direction)延伸从而甚至在第一连接器 100整体小时弹性部分140能够相对长。因此,相对简单地是确保弹性部分140具有充分的弹性。根据本实施例的接触部分142由上述弹性部分140支撑从而接触部分142与第二壳体230更加安全地连接。换言之,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230彼此更加稳定地接触从而连接器组件10具有高屏蔽能力。弹性部分140形成在底板部分132上而第一壳体130不与在Z方向上与底板部分132相对的顶板部分形成,因而有可能减少第一连接器100在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高度。第一壳体130形成有从底板部分132向前延伸(至正X方向)的末端部分150。 末端部分150被构造成连接到形成在电路板上的接地部分并固定到形成在电路板上的接地部分。如图1至8所示的,当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时,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00的电缆50从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的配合部分向前延伸。末端部分150 位于底板部分132的前方。如图4所示,电缆50具有信号线(核心导体)52以传输电信号和屏蔽线(外导体)54以电屏蔽信号线52。当电缆50连接第二连接器200时,如后所述的,屏蔽线M连接至第二壳体230。参见图6,末端部分150靠近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 230的接触部分定位因而有可能将电缆50的屏蔽线M经相对短的路径电连接至电路板的接地部分。根据本实施例,每个由弹性部分140和接触部分142组成的这两个接触件定位在良平衡(well-balanced)位置从而在间隔方向上将第一壳体130的中心夹在中间。因此, 当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230彼此连接时,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230能够在间隔方向上提供电磁波的良平衡屏蔽。此外,弹性部分140和接触部分142既不形成在侧面表面也不形成在第一壳体130的上部但是形成在底板部分132。换言之,弹性部分140和接触部分142靠近第一壳体130的底部定位因而当第一连接器100和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器200配合时,第一壳体130与第二壳体230的连接部分能够靠近电路板定位。上述结构还有助于缩短从电缆50的屏蔽线M到电路板的接地部分的电路径。参见图4,第二接触件210的第二接触部分212具有钩形形状。第二接触部分212 构造成与第一接触件110的第一接触部分112接触。如图2和5所示的,当第二连接器200 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在垂直方向(高度方向或Z方向)上定位在预定位置时,第一接触部分112和第二接触部分212彼此不连接。如图3和6所示的,当第二连接器200从预定位置水平地移动时,第一接触部分112插入钩形形状第二接触部分212的凹处并连接至第二接触部分212因而第一接触件110和第二接触件210彼此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外壳220将锁杆沈0可旋转地(可翻转地)保持在它的相对端。根据本实施例的锁杆260包括主要部分沈2,两个保持部分264和两个U形形状部分 2660主要部分262在间隔方向(Y方向)上延伸。每个保持部分264在与间隔方向(Y方向)倾斜的方向上从主要部分262的每个相对端延伸。每个U形形状部分266从保持部分 264延伸并向着保持部分264弯曲从而具有大致U形形状。每个U形形状部分266具有端部分。U形形状部分沈6的端部分由第二外壳220保持因而锁杆260相对于第二外壳220 是可翻转的。参见图12,第二外壳220形成有从第二外壳220突出的两个檐部分2 从而分别面向保持部分264。檐部分2M在垂直于垂直方向(Z方向)的方向上突出。特别地, 根据本实施例的檐部分2M具有在倾斜于间隔方向(Y方向)和前后方向(X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边缘部分226。如后所述,当锁杆260将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锁定在配合状态时,边缘部分2 在平行于锁杆沈0的相应保持部分264延伸的方向上延伸。通常,当连接器整体小时,减小将两个待配合连接器彼此固定的力。因此,优选地是,锁杆260 具有本实施例的结构,因而防止彼此配合的连接器无意地分离并因而在连接器彼此配合时避免操作困难。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230包括上壳体240和下壳体250。第二外壳220至少部分被第二壳体230覆盖。当第二外壳220形成时,上壳体240通过插入模塑(insert-molding)而合并到第二外壳220。如图12和13所示,上壳体240的部分合并到第二外壳220的檐部分2M从而上壳体240形成有保护部分对4。保护部分244增强檐部分224的力量。根据本实施例,檐部分2M和保护部分244形成锁定维持部分270。换言之,锁定维持部分270的表面部分地通过由金属形成的保护部分244保护。如后详细所述的,锁定维持部分270构造成由锁杆 260维持配合状态的锁定。另一方面,下壳体250不像上壳体240 —样插入模塑(insert-molding)。下壳体 250构造成在电缆50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00后连接至第二外壳220的底部。详细地,电缆 50的屏蔽线M和信号线52分别连接至接地杆70和第二接触件210,从而电缆50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00。当下壳体250连接至第二外壳220底部时,下壳体250连接至上壳体M0。 下壳体250形成有焊接部分254。焊接部分邪4焊接至接地杆70。因此,第二壳体230 (下壳体250)与电缆50的屏蔽线M电连接。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解释将连接器组件10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 彼此配合的配合操作以及锁定配合状态的锁定操作。如图1和4所示,在配合操作之前,第二连接器200定位在第一连接器100之上的作为其初始位置的分离位置。第二连接器200从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连接器100移动(即, 向下移动),直至第二连接器200抵达如图2和5所示的预定位置。如图7所示,当第二连接器200定位在预定位置时,由弹性部分140支撑的接触部分142压在下壳体250上从而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230彼此连接。如图2、5和7所示的第二连接器20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沿着水平方面移动 (具体地,沿着正X方向移动)因而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彼此配合,如图3、6 和8所示。正如图7和8所示的,当第二连接器200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移动时,根据本实施例的接触部分142在下壳体250上滑行。支撑接触部分142的弹性部分140具有充分的弹性因而接触部分142和下壳体250在接触部分142的滑动期间保持彼此接触。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操作锁杆沈0,第二连接器200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移动。具体地,如图2、5和7所示,当第二连接器200定位在预定位置时,锁杆260 翻转至第一连接器100的后方。锁杆沈0的U形形状部分266与第一连接器100的导向部分138邻接并压在第一连接器100的导向部分138上因而第二外壳220沿着正X方向移动。因此,第二连接器200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00移动。当锁杆260进一步翻转时,第二连接器200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移动直至U形形状部分266抵达如图12所示的 U形形状部分266压在锁定接收部分136上的位置(即,直至第二连接器200定位在配合位置)。锁杆沈0的U形形状部分266在X方向上压在锁定接收部分136的垂直表面上(即, 垂直于垂直方向的前后方向)。接着,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的配合状态通过压在锁定接收部分136上的锁杆260锁定。根据本实施例,锁定维持部分270通过将保护部分244合并到檐部分224的边缘部分2 而形成。锁定维持部分270在与垂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外壳220突出。根据本实施例,锁杆260被构造成在锁杆260被翻转的过程中在锁杆260被压在锁定接收部分136之前暂时地变形,因而保持部分264超越(surmount)锁定维持部分270。如图3、6和13所示的,当第二连接器200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时,锁杆沈0的保持部分264定位在从锁定维持部分270向下倾斜的位置。换言之,当配合状态的锁定维持时,锁定维持部分270在与垂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定位在锁杆260之上。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锁杆沈0的U形形状部分266在前后方向(X方向)上压在锁定接收部分136上,因而锁定维持部分270构造成在至少与垂直方向(Z方向)和前后方向(X方向)两者倾斜的方向上定位于锁杆260的保持部分264之上。更具体地,保持部分264和锁定维持部分270的边缘在与间隔方向(Y方向)和前后方向(X方向)两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从而根据本实施例的锁定维持部分270在与所有垂直方向(Z方向)、间隔方向(Y方向)和前后方向(X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定位在锁杆沈0的保持部分264之上。因此,除非锁杆260再次变形,锁定维持部分270通过锁杆260维持第二连接器 200与第一连接器100的配合状态的锁定,并且,锁杆沈0的保持部分264超越即将移动回的锁定维持部分270。换言之,锁定维持部分270防止锁杆沈0隆起,因而当锁杆260压在锁定接收部分136上时,锁定维持部分270维持配合状态的锁定。而且,当锁杆沈0的保持部分264超越锁定维持部分270时,锁杆沈0的操作者能够感应由锁杆沈0的暂时变形等所产生的喀喇感觉,因而操作者能够轻易地获知锁定是否维持。特别地,保持部分沈4比弹簧等更硬(至少不具有弹性)并被形成以即刻在与间隔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当保持部分264超越形成在壳体等上的弹簧时,不会产生喀喇感觉。当保持部分264超越锁定维持部分270时,产生喀喇感觉。因此,操作者可以更容易地获知是否维持配合状态的锁定。本申请基于之前于2010年2月23日向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JP2010-37856,其内容合并在此作为参考。当已经描述了的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前提下可以实现对其的其它和进一步改进,并且旨在请求保护落入本发明实际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构造成彼此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第一外壳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接触件在间隔方向上由第一外壳布置并保持,所述第一外壳至少部分被所述第一壳体覆盖;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弹性部分和接触部分,所述弹性部分在所述间隔方向上延伸,所述弹性部分在所述间隔方向上是长的,所述接触部分由所述弹性部分支撑从而能够在垂直于所述间隔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至少接触部分接触,从而当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器配合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彼此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构造成能够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部分,所述底板部分构造成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时面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弹性部分形成在所述底板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从所述底板部分延伸的末端部分,所述末端部分构造成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并固定至所述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所述第一外壳将所述第一接触件主要保持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后半部分;和所述底板部分主要定位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前半部分从而在所述间隔方向上长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至少两个接触件,每个接触件包括一个弹性部分和一个接触部分;和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线对称地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接触部分由所述弹性部分支撑从而能够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锁定接收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二接触件、一个第二外壳和一个锁杆,所述第二接触件由所述第二外壳保持,所述锁杆由所述第二外壳保持从而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外壳翻转,所述第二外壳至少部分被所述第一壳体覆盖;以及当所述锁杆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器的配合状态下翻转时,所述锁杆压在所述锁接收部分从而所述锁杆锁定所述配合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锁定维持部分,当所述锁杆压在所述锁定接收部分上时,所述锁定维持部分防止所述锁杆隆起以维持所述配合状态的锁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锁定所述配合状态时,所述锁杆在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方向上压在所述锁定接收部分上;和当维持所述配合状态的锁定时,所述锁定维持部分在与所述垂直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定位在所述锁杆之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锁定所述配合状态时,所述锁杆在所述锁定接收部分的前后方向上压在所述锁定接收部分上;和当维持所述配合状态的锁定时,所述锁定保持部分在与所述垂直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定位在所述锁杆之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当维持所述配合状态的锁定时,所述锁定维持部分在与所述垂直方向、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间隔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定位在所述锁杆之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锁定维持部分在与所述垂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二外壳突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锁定维持部分的表面至少部分通过由金属形成的保护部分保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保护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二壳体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锁杆构造成能够变形从而在锁杆翻转时超越所述锁定维持部分。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器以这样的方式配合通过将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上移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定位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以后,所述第二连接器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构造成彼此以这样的方式配合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定位在所述预定位置的状态下,通过翻转所述锁杆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沿着所述水平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锁杆将所述锁定接收部分压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
18.—种能够用作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
19.一种能够用作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构造成彼此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第一外壳和第一壳体。第一接触件在间隔方向上由第一外壳布置并保持。第一外壳至少部分被第一壳体覆盖。第一壳体包括弹性部分和接触部分。弹性部分在间隔方向上延伸。弹性部分在间隔方向上是长的。接触部分由弹性部分支撑从而能够在垂直于间隔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至少接触部分接触,从而当第二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器配合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彼此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2195198SQ20111004858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3日
发明者山路崇洋, 林耕司, 进藤健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