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609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绝缘材料壳体的插接连接器,该插接连接器带有至少两个并排地指向连接面并且在插接方向上延伸的、从插接连接器的连接侧通入绝缘材料壳体内腔的导体插入孔,所述导体插入孔用于导入电导体;带有至少两个并排地指向插接平面并且从插接连接器的与连接侧相对的插接侧延伸到绝缘材料壳体内腔中的配对触点接收孔,所述配对触点接收孔用于容纳配对插接连接器的配对触点;带有每个导体插入孔各一个的弹力连接元件,所述导体插入孔这样地成型并且容纳在绝缘材料壳体中,使得所述导体插入孔分别与一个对应配设的、插入导体插入孔的电导体作用连接,以便电导体电连接地连接在配对触点上;并且在绝缘材料壳体中带有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这种插接连接器的配对插接连接器,带有绝缘材料壳体, 以及带有在绝缘材料壳体中相互平行间隔地沿插接方向延伸的配对触点,并且带有用于形成对编码销的导引的导引部的导引片。
背景技术
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本身由多种实施形式充分公开。为防止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的误插而使用编码元件。DE8325310U1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次插接连接的编码装置。每个插接连接半部具有编码元件保持装置,在其凹槽中可置入可单独操纵的、重复使用并且配设有固定部段的编码元件。编码元件保持装置一体地构造在插头支架上并且与插接片直接相邻并且在侧向上不突出于保持着插接片的插头支架的端面并且在插接方向上处于延长部。类似的编码系统也记载在DE19500156A1,EP0392629A1 和 DE4102774A1 中。DE4420984A1公开了一种可编码的插接连接器,其中,为了编码,设置插头部件并且在插座部件中分别设置与各极对应配设的型槽,所述型槽在插接连接器插接在一起时相互滑动地抵靠。在型槽中可以设置编码元件。带有螺旋接线端子的、突出的导体连接部段与所述型槽相邻接。类似的实施形式也记载在DE10200705M62A1中,其中,至少一个可插入编码通道的夹紧靴一体地成型在触点插座中。EP0235339A1公开了一种多极的插接连接器,其中,如下地防止插头部件和插座部件插接在一起,即,在插接在一起时共同作用的轮廓上在中间的子区域中设置由肋或槽形成的、按照预定栅格尺寸(Rastermaii)的、可相互插接的轮廓。轮廓的端部棱边在栅格尺寸方面与中间子区域的栅格轮廓不同地构造,以便在试图误插接时避免碰撞。插头和插座部件还配设有用于编码元件的容纳部,通过编码元件能够防止插头部件和插座部件在极数相同时不希望地插接。用于容纳编码元件的编码槽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并且除了编码和卡锁之外没有其它有意义的可用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创造一种改进的用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插接连接器。该技术问题通过开头所述类型的插接连接器这样地解决,S卩,槽与导体插入孔和配对触点接收孔错开地布置,并且至少部分插入两个相邻的导体插入孔之间的间隙,并且所述槽从连接侧到插接侧延伸经过插接连接器的整个长度。本发明建议,槽不仅布置在朝向配对插接连接器的连接侧,而且一直通到相对置的导体连接侧。在此,为了改善对空间的利用,槽移入导体插入孔的平面内,并且为此以与导体插入孔错开的方式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体插入孔之间的间隙内。例如可以有利地沿宽度方向减小插接连接器的结构尺寸。所述槽不仅能够在用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连接侧用于容纳编码元件,而且在相对置的侧面也用于耦连另外的元件,如尤其是用于待连接的电导体的张力卸载元件和用于简化操纵的把手元件。为此,槽优选具有用于容纳编码销的卡锁元件的卡锁容纳部。此外,槽优选可以构造在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张力卸载元件和把手元件的连接侧并且为此与连接侧相邻地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张力卸载元件或把手元件的卡锁元件的卡锁容纳部。尤其有利的是,槽向连接侧倾斜地逐渐展宽。在此,槽的侧壁应当优选通过与连接侧相邻接的横杆相互连接并且朝横向于连接侧的支承面开口。因此,张力卸载元件的自由端上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的一部分可以弹性压入邻接横杆的孔中并且该张力卸载元件与顶在横杆上的部分卡锁。也有利的是,槽从可连接配对插接连接器的插接侧朝连接侧向横向于外侧的支承面开口。槽在该实施形式中不是设计为横截面闭合的通道,而是设计为横截面朝一侧开口的通道。该通道具有用于容纳和保持插入通道中的编码元件的卡锁和导引部段。然而,在本发明中,槽不仅可理解为这种一侧开口的通道,而且可以理解为包括四周闭合的、适于容纳编码元件的通道在内的所有其它可考虑的横截面。本发明还通过开头所述类型的配对插接连接器由此解决,S卩,这样布置导引片,使得导引片在分别两个相邻的配对触点之间平行于由配对触点张成且指向插接方向的插接面地由导引片导引和保持。在此,导引片也与配对触点错开地布置,并因此与插接连接器的槽的节约空间的布置相适应。特别有利的是,在导向件中设置夹紧突起,所述夹紧突起分别与编码销的自由端上的带有两个相互间隔的夹紧臂的叉子这样共同作用,使得叉子的夹紧臂在两侧包围夹紧突起并且将编码销固定在夹紧突起上。借助于这种两侧可包围的夹紧突起,可以用简单并且节约空间的方式将编码销固定在配对插接连接器上。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通过由上述类型的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组成的组件解决。有利的是,用于插接连接器的编码销与用于配对插接连接器的编码销不同地构造,以便实现相互协调一致并且与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的不同空间要求最佳适应的编码。在此,用于编码销的槽的轮廓、编码销的轮廓和/或设计用于卡锁在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上的卡锁元件或者编码销以及用于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相应匹配的结构相互不同地构造。


以下根据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图1是插接连接器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2a)是图1所示的插接连接器的连接侧的前视图;图2b)是插接连接器插接侧的前视图;图3是插接连接器的连接侧在设置在两个导体插入孔之间的槽的区域内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带有部分插上的插接连接器和编码销的配对插接连接器从背侧看的透视剖视图;图5是配对插接连接器和图3所示的插接连接器从前侧看的透视剖视图;图6是插接连接器以及在连接侧插入槽中的张力卸载单元的俯视图;图7是张力卸载元件和编码销在插接连接器的卡锁区域中的搭接的局部剖切视图;图8是张力卸载单元的一种实施形式的侧视图;图9是图12所示的张力卸载元件的底侧的俯视图;图10是图12所示的张力卸载元件的顶侧的俯视图;图11是带有插入的张力卸载元件和靠在其上的编码销的插接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12a)_图12c)是带有张力卸载元件的插接连接器在插入过程中在连接侧的侧向剖视图;图13a)_图13c)是配对插接连接器的张力卸载元件的卡锁区域内的局部剖切视图;图14是安装在插接连接器上的张力卸载单元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图15是带有编码销的配对插接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带有插入的编码销的配对插接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带有插入的编码销的配对插接连接器的正面局部剖视图;图18是带有编码销的配对插接连接器在夹紧突起上的卡锁区域中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可见插接连接器1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其具有用于连接电导体的连接侧A和用于插入配对插接连接器的、对置的插接侧S。在插接连接器1的背侧(左)设置有从连接侧A延伸到插接侧S的槽2,所述槽朝连接侧A和插接侧S开口。槽2在连接侧A展宽到卡锁区域3,在该区域中形成有上升坡面4和卡锁孔5。在邻接连接侧A的区域内,槽2通过横杆6分别局部封闭。侧面F上的孔31连接在横杆6上。图2a)可见图1所示的插接连接器1的连接侧A的前视图。由图可清楚地看出,在插接连接器1的绝缘材料壳体7中安置有多个并排布置的导体插入孔8,所述导体插入孔以本身公知的方式汇入导体连接空间。在导体连接空间中,分别设置一个夹持弹簧,用于将插入导体插入孔8的电导体夹紧到触销上,该触销从插接侧S向插接连接器1内伸入到对应配设的导体连接空间中。明显可看出的是,通过横杆6局部封闭的槽2带有卡锁孔5。该槽2与两个相邻的导体插入孔8错开布置,并且通过其卡锁孔5部分插入两个相邻的导体插入孔8之间的间隙,使得插接连接器1可用的空间被最佳利用。此外由图2a)可见,张力卸载元件9设置在相邻的槽中并且在卡锁区域3中与各自的槽卡锁。在图2b)中可以看见插接连接器1在插接侧5的视图。可清楚看见配对触点接收孔38,所述配对触点接收孔分别汇入对应配设的导体连接空间中。在图3中可以看见插接连接器1的连接侧A在槽2的区域内的局部剖视图。在此明显可看出,槽2局部伸入两个相邻的导体插入孔8之间的间隙,以便空间上最佳地容纳在插接连接器1的绝缘材料壳体7中。由图4可见带有图1和图2所示的、部分插入的插接连接器1的配对插接连接器 10的透视剖切视图。显然,编码销1从插接侧S朝连接侧A插入插接连接器1的槽2中。 编码销11具有向朝连接侧A的自由端倾斜收缩的支承面12以及在相对置的自由端侧向突出的突起13,用于插入和必要时卡锁到槽2中的相应凹部中。由图可见,配对插接连接器 10具有相应的编码销14,插接连接器1的编码销11插在该相应的编码销上并且防止插接连接器1进一步插入配对插接连接器10并因此防止误插接。编码销14在侧面通过与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绝缘材料壳体16的与导引片(参见图15中的附图标记32)上的突出的导轨15相匹配的轮廓导引在导轨15上。在图5中再次可见在图4中所示的安装位置,图5示出了配对插接连接器10和插接连接器1从前侧看的剖视图。在此明显可看出,用于插接连接器1的编码销11与用于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编码销14不同地构造。然而,用于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编码销14也具有两个相对并且在侧向相对编码销14的邻接轮廓突出的突起部17,用于在编码销14的自由端固定完全插入插接连接器10的编码销。由图6可见带有插入的图2所示张力卸载元件9的插接连接器1的俯视图。显然, 张力卸载元件的突出于张力卸载元件9的自由端的卡锁元件18从连接侧A插入对应配设的槽2中,并且在各自的横杆6后面与插接连接器1卡锁。为此,卡锁元件18的卡锁突起 19在横杆6后面伸出到槽中并且与横杆6 —起共同形成止挡,该止挡防止张力卸载元件9 被从插接连接器1抽出。还可见的是,槽2在设计用于插接配对插接连接器的插接侧S分别延伸通过展宽的凹部20。用于插接连接器1的编码销11的相应突起部13插入所述凹部20中。这被根据布置在右边的槽2上的编码销11示出。还可见的是,编码销11的与连接侧A相邻的自由端局部与张力卸载元件9的卡锁元件18重叠。图7中可见编码销11和张力卸载元件9的重叠区域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示出,编码销11的支承斜部12与张力卸载元件9的卡锁元件18的支承斜部21相邻接。卡锁元件18的支承斜部21通过卡锁元件18锥形收缩的自由端形成。还可以看出,卡锁元件18具有局部插入槽2的卡锁孔5内的拱起部22,该拱起部在两侧通过上升斜部23a,2 过渡到卡锁部段25中。该拱起部22与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 25的和插接连接器1的绝缘材料壳体7的横杆6卡锁在一起的凸肩M相对置。拱起部22 首先允许卡锁部段25容易地插入卡锁孔5,其中,通过槽2的上升斜部4和通过拱起部22 将卡锁部段25在横杆6的后面(左边)压入槽的自由区域中并且因而将张力卸载元件可靠地卡锁在插接连接器1上。由图8可见张力卸载元件的侧视图。明显可看出锥形收缩的卡锁部段25。与此相对地在侧面设置朝自由端锥形收缩的部段26。突起22与卡锁部段25相对置并且相对自由端向后错移地布置,该突起过渡到相对置的突起部27中。图9可见张力卸载元件9从底侧看的俯视图。显然,以在与插接连接器1的槽2 的间隔相适应的间隔存在相互指状突出的卡锁元件18,在卡锁元件的底侧设置有突起22。图10可见张力卸载元件9从另一侧看的视图。明显可看出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 25以及位于卡锁部段旁边的、相反地楔形收缩的部段26。图11再次示出了带有插入的张力卸载元件9和编码销11的插接连接器1的侧视图。由此并结合图7可得出张力卸载元件9在横杆6上的卡锁和编码销11和卡锁元件18 的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25的搭接。也可看出的是,编码销11在相对置的自由端通过突出的突起部13插入槽2的凹部20中。图12a)至c)示出了张力卸载元件9插入槽2并卡锁在横杆6上的过程。张力卸载元件9相邻布置的卡锁元件18被插入插接连接器1连接侧A上的槽2的对应配设的卡锁孔5中(图12a)和12b))。在此,凸起22还在侧面伸出卡锁孔5并首先防止张力卸载元件9的继续插入。为此,张力卸载元件9必须通过压力向下移动,并且在此略微侧向倾斜, 使得突起22借助于进入斜部23a插入卡锁孔5。在此,卡锁孔5的进入斜部4上的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18的自由端朝槽2的开口方向滑动并且将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18导引到横杆6后面。通过这种方式,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的凸肩M位于横杆6的后面并且防止张力卸载元件9从分别通过带有横杆6和卡锁孔的槽2形成的卡锁容纳部抽出。为了将张力卸载元件9从插接连接器1抽出,需要用工具,通过该工具利用张力卸载元件9的塑料材料的弹性将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18的凸肩24向下压,以便使得能够抽出张力卸载元件9。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在图12b)和图12c)所示张力卸载元件9插入时卡锁区域的局部剖视图。图13c)示出了带有插入的张力卸载元件9的插接连接器1从背侧看的俯视的局部剖视图。在此明显可看出,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18的凸肩M如何卡锁在横杆 6后面。也显然的是,槽2不是在整个宽度上朝下开口成卡锁孔,以形成卡锁孔5,而是具有与侧面的部段26相邻接的部段观。由图14可见张力卸载元件9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立体视图。这种张力卸载元件在插接连接器1上的卡锁以上述的方式实现。然而,张力卸载元件9通过前壁和后壁以及侧壁侧向闭合,并且在与插接连接器1相对的侧面具有用于至少一个电导体或导体束的导体插入孔。张力卸载元件9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一种插头,在该插头上,在插接连接器1中导引的电导体能够被集束。为此,在壁上设置由两个孔四和所述孔之间的横杆30形成的电缆束套管。电缆束可以围绕横杆30穿过两个相对置的孔四,以便然后将位于张力卸载元件 9的内腔中的电导体固定在张力卸载元件9上。由图15可见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立体视图,配对插接连接器在绝缘材料壳体16 的后壁31上具有导引片32。导引片32在此直接与对应配设的配对触点或用于插入配对触点的孔33相邻接地这样布置,使得导向片32之间的空间位于两个相邻的配对触点或相邻的配对触点孔33之间的间隙中。导引片32例如构造为燕尾导引件的形状,使得在两个导引片32之间可以插入编码销14。编码销14因此在分别两个相邻的配对触点或配对触点孔 33之间平行于由配对触点张成且指向导引片方向的插接面之间由导引片32导引并保持。反之,由图16可以看到带有完全插入的编码销14的、按图15所示的插接连接器 10。图17在前视图中以部分剖切的形式示出了这种安装状态。图中示出,编码销14 在下面的自由端具有叉形部,该叉形部在朝向壳壁的侧面带有两个相互间隔的夹紧臂34a, 34b,该夹紧壁在两侧环绕接合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导引片32之间的间隙上的夹紧突起35 上。夹紧壁34a,34b上的突起形成止挡并防止编码销14脱落。相反,以这种方式将编码销 14固定在夹紧突起。这由图18中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再次示出。在此可以更好地看出两个相互相邻的夹紧臂34a,34b上的突起36a,36b。也明显可看出的是,夹紧臂34a,34b在两侧包围夹紧突起并且借助于突起36a,36b将编码销14固定在夹紧突起35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绝缘材料壳体(7)的插接连接器(1),该插接连接器(1)带有至少两个并排地指向连接面并且在插接方向上延伸的、从插接连接器⑴的连接侧㈧导引到绝缘材料壳体(7)的内腔的导体插入孔(8),所述导体插入孔(8)用于插入电导体;带有至少两个并排地指向插接平面并且从插接连接器(1)的与连接侧(A)相对的插接侧( 延伸到绝缘材料壳体(7)的内腔中的配对触点接收孔(38),用于容纳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配对触点;带有每个导体插入孔(8)各一个的弹力连接元件,该导体插入孔这样地成型并且容纳在所述绝缘材料壳体(7)中,使得所述绝缘材料壳体分别与一个对应配设的、插入导体插入孔(8)的电导体作用连接,以便将所述电导体导电地连接在配对触点上;并且带有在绝缘材料壳体(7)中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槽O),其特征在于,所述槽O)与导体插入孔(8) 和配对触点接收孔错开地布置,并且至少部分插入两个相邻的导体插入孔(8)之间的间隙内,并且所述槽( 从连接侧(A)到插接侧延伸经过插接连接器(1)的整个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编码销(11)的卡锁元件的卡锁容纳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从所述连接侧 (A)出发设计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张力卸载元件或把手元件(9),并且与连接侧(A)相邻地具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张力卸载元件或把手元件(9)的卡锁元件(18)的卡锁容纳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在连接侧(A)倾斜地逐渐加深,并且在将所述槽O)的侧壁相互连接并且与连接侧(A)相邻接的横杆(6)后面朝横向于连接侧(A)的侧面(F)开口,使得楔形收缩的卡锁部段05)的凸肩04)在张力卸载元件或把手元件(9)的自由端弹性地压入与所述横杆(6)相邻接的孔(31)中,并且所述张力卸载元件或把手元件(9)可与靠在所述横杆(6)上的凸肩04)卡锁。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 从所述插接侧 ⑶朝连接侧㈧向横向于所述连接侧㈧的侧面(F)开口。
6.一种用于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的配对插接连接器(10),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0)带有绝缘材料壳体(16)和在所述绝缘材料壳体(16)中相互平行间隔地沿插接方向(R)延伸的配对触点,以及带有用于形成导引的导引片(32),其特征在于, 这样布置导引片(32),使得编码销(14)在分别两个相邻的配对触点之间平行于由配对触点张成的、并且指向插接方向(R)的插接面地由导引片(32)导引和保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引件中设置有夹紧突起(3 并且所述编码销(14)在自由端具有叉形部,所述叉形部带有两个相互间隔的夹紧臂(3 ,34b),所述夹紧臂这样地与所述夹紧突起(3 协调一致,使得一个叉形部的夹紧臂(34a,34b)在两侧包围夹紧突起(35)并且将编码销固定在夹紧突起(35)上。
8.一种由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插接连接器(1)和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配对插接连接器(10)组成的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插接连接器(1)的编码销(11)和用于所述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编码销(14)不同地构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编码销(11,14)的槽(2)和导引片 (32)的轮廓以及编码销(11,14)的轮廓和/或编码销的、设计用于卡锁在插接连接器和配对插接连接器上的卡锁元件以及用于插接连接器(1)和配对插接连接器(10)的相应匹配的结构相互不同地构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绝缘材料壳体的插接连接器,其带有至少两个并排指向连接面并在插接方向上延伸、从插接连接器连接侧导引到壳体内腔的用于插入电导体的导体插入孔;至少两个并排指向插接平面且从插接连接器的与连接侧相对的插接侧延伸到壳体内腔中、用于容纳配对插接连接器配对触点的配对触点接收孔;每个导体插入孔各一个的弹力连接元件,该导体插入孔这样地成型并且容纳在壳体中,使壳体分别与一个插入导体插入孔的电导体作用连接,以使其导电地连接至配对触点;以及在壳体中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槽,其中,槽与导体插入孔和配对触点接收孔错开地布置并至少部分插入两个相邻导体插入孔之间的间隙,且槽从连接侧到插接侧延伸经过插接连接器整个长度。
文档编号H01R13/64GK102195212SQ2011100512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斯蒂芬·加索尔, 詹斯·弗罗宾 申请人: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