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609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高频输送的基板安装型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基板安装型电连接器,例如已知在特开2000-30815号公报中公开的相互组合的零插入力连接器。该基板安装型电连接器,对基板的导电垫片弹簧加载以便弹性地接触,具有不焊接在基板上的端子。该端子的齿即基板的与导电垫片接触的部分的尺寸较长,使其具有弹性。
并且,具有永久地焊到基板上的端子的电连接器,过去已知有表面安装型(SMT)的连接器或通孔型连接器。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的端子,具有直接锡焊到形成于基板表面上的导电垫片上的齿。并且,通孔型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具有贯穿基板的通孔(贯通孔)直接进行锡焊的齿。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个人电脑等中使用的CPU(中央处理器)具有很高的性能,输送频率(时钟频率)达到1.5~3GHz的高频。在传送通路中使用的电连接器也相应地要求可以进行高速传送。具有前述弹簧加载的端子的电连接器,包含有端子的电气部件加长,不能应对高速传输。
并且,在后者的现有技术、即表面安装型的连接器和通孔型的连接器中,必须进行锡焊,增加了作业工序。并且,为了进行锡焊,对于缩短端子间隔的间距存在限制。并且,在表面安装型的连接器中,为了可以检查锡焊是否适当,有必要将被锡焊的齿配置在电连接器的外形轮廓的外侧,以便从外部可以确认锡焊部。为此,由于作为锡焊部需要比电连接器的外形大的安装区域,所以存在电连接器的安装面积增大的问题。由于电子仪器进一步小型化、可以安装电连接器的空间有越来越狭小的倾向,所以增加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进行高频率输送、安装面积小、且可以高密度地配置触点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在安装于具有至少一个电触点和保持该电触点的绝缘壳的、形成导电垫片的基板上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绝缘壳具有将绝缘壳安装到基板上的安装构件,同时,具有在绝缘壳底面的对应于导电垫片的位置上与触点连接的粒状导电性弹性体,在将绝缘壳安装到基板上时,电触点通过导电性弹性体与对应的导电垫片电连接。
粒状的导电性弹性体,优选具有保持在安装于绝缘壳上的绝缘层的结构。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绝缘壳具有将绝缘壳安装到基板上的安装构件,同时,具有在绝缘壳底面的与导电垫片对应的位置上与触点连接的粒状导电性弹性体,电触点通过导电性弹性体电连接到对应的导电垫片上,因而,具有以下效果。
电连接器,由于不必将触点锡焊到基板上,所以可以减少安装到基板上的工序,同时,不会因锡焊时的加热而造成壳体和触点的恶化。并且,由于不必对锡焊部进行鉴定,所以不用确保用于将连接器的外形安装到外侧上的区域,可以减小安装面积。并且,由于不需要进行必须占用一定面积的锡焊部,所以在基板上可以高密度地配置触点。进而,不需要对触点进行锡焊,可以形成尺寸较短的触点,可以缩短电气部件的长度,因而,可以获得适于高频传送的电连接器。
粒状的导电性弹性体,在利用安装在绝缘壳上的绝缘层进行保持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成批进行向导电性弹性体的电连接器上的组装。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形式的电连接器和第二个实施形式的电连接器在配合前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两个电连接器的沿A-A线的配合前的剖视图。
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图1的两个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图1的两个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5是与基板一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形式的凸连接器和第二个实施形式的凹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是与对象方电连接器一起表示的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形式的连接器的剖视图,(a)是在交替配置的触点中,沿短触点的部分的剖视图、(b)是沿长触点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与基板和对象方的连接器一起表示在将第三个实施形式的电连接器安装到基板上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符号说明1、100、200电连接器3、102、202绝缘壳8、108、208电触点12、112、212 基板20、120、220 导电性弹性体22、122、222 绝缘层36、136、236 安装构件112b、212a 导电垫片发明的实施形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以下简称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相互组合的两种连接器、即第一个实施形式的连接器1和第二个实施形式的连接器100配合前的正视图,图2是沿图1的两个连接器A-A线的配合前的剖视图,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图1的两个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两个连接器的透视图。以下,参照图1至图4进行说明。
连接器被表示为可以相互耦合起来的凸连接器1和凹连接器100两种。首先,说明第一实施形式的凸连接器1。凸连接器1具有矩形的绝缘性基座壳体2、和与该基座壳体2组合的绝缘性导向壳体4。由基础壳体2和导向壳体4组成凸连接器1的绝缘壳3。基础壳体2和导向壳体4分别具有安装到后面所述的基板12(图5)上的安装面14、15。这些安装面14、15形成相互平齐的面。基础壳体2,沿其长度方向在与安装面14相反侧的中央部具有凸部6(图2)。
在基础壳体2的凸部6上,如图2最清楚示出的在前端附近具有弯曲部10的电触点(以下简称触点)8成两列植设在弯曲部10的外侧.触点8通过插入成型或压入而植设在基础壳体2上。在基础壳体2的安装面14上,在与凸部6对应位置处形成较浅的平坦凹部16(图2)。而且,在该凹部16中,进一步在对应于触点8的位置上,形成比凹部16深的凹槽18。在基础壳体2的两侧上,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三对孔37,后面所述的螺栓36贯穿插入到所述三对孔37中。
最佳如图2所示的那样,触点8的齿、即埋入到基础壳体2中或侧面的端部,以突出的方式植设于该凹槽18中。而且,在前述各凹部16中,分别配置构成用于将触点8和基板12电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的粒状导电性弹性体20。各导电性弹性体20呈将两个圆锥台体合在一起的形状。在本实施形式中,该导电性弹性体20的最大中央部分的直径为0.8mm。这些导电性弹性体20被保持在聚酰亚胺层(绝缘层)22中,构成副组装体21。各导电性弹性体20对应于各触点8配置在副组装体21中。
聚酰亚胺层22配置在前述凹部16中,例如,通过热压安装到基础壳体2中。而且,导电性弹性体20分别配置在凹槽18中。当将导电性弹性体20安装到基础壳体2中时,其一部分从基础壳体2的安装面14突出。而且,触点8的齿8a因咬入而与导电性弹性体20接触,将触点8和导电性弹性体20之间电连接起来。另外,导电性弹性体20在基板安装时被压缩变形,但是为了吸收变形的部分,凹槽18的尺寸被设定为比导电性弹性体20略大。
导向壳体4是具有与基础壳体2相同的宽度、具有比基础壳体2长的尺寸的矩形构件。导向壳体4,在后面具有承载基础壳体2的承载部24,同时,在前面与导向板28成一体地具有保持触点8的触点保持部26。触点保持部26对应于触点8具有对触点8进行定位保持的触点保持槽30。另外,在图1、图3、图4中所示的触点保持槽30中,仅在一部分触点保持槽30内配置触点8,在其它触点保持槽30中省略了配置的触点8。在触点保持部26的前端,形成盖住成两列的触点8的前端部8b(图2)的触点保护部27。
在触点保持部26长度方向的两侧,前述导向板28与触点保持部26相隔离地与导向壳体4成一体突出设置。在导向板28的前端形成倾斜面28a,在与后面所述的凹连接器100进行配合时进行引导。在导向壳体4的基部32的两侧,对应于基础壳体2的前述孔37贯穿设置三个孔34。当将基础壳体2和导向壳体4组合起来时,将螺栓(安装构件)36贯穿插入到这些孔34中,利用所述螺栓36和螺母(图中未示出)螺纹固定到基板12上。
在将凸连接器1安装到基板12上时,导电性弹性体20与基板12的图中未示出的导电垫片紧密接触,以便与基板12电连接。即,触点8通过导电性弹性体20与基板12的导电垫片电连接。由于有必要将多个导电性弹性体20按压在基板12上,所以利用保持力大的前述金属制成的螺栓36和螺母,将绝缘壳3安装到基板12上。这些螺栓36也可以是金属制成的铆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第二个实施形式的凹连接器100。该凹连接器100由细长的正方形绝缘性壳体102和由该壳体102保持的触点108(图2)构成。该壳体102包括承载凸连接器1的触点保持部26的细长配合凹部126,和在该配合凹部126两侧、与配合凹部126间隔开的位置上对应于导向板28形成的一对导向凹孔128(图3)。导向凹孔128与导向板28协同动作,以便进行导向,以使凸连接器1平滑地配合到凹连接器100中。
触点108通过插入成型或压入安装到沿着形成于配合凹部126的内壁129上的凸连接器1的插拔方向的槽130中(图2、图3)。在壳体102的向着基板112(图5)的安装面114上,与凸连接器1的基础壳体2的情况一样,成两列形成凹部116。该凹部116在其两端上被连接起来,形成围绕后面所述的铆钉136的框形。并且,在该凹部116中,在对应于触点108的位置上形成与前述凹槽18一样的凹槽118。在这些凹部116和凹槽118中,配置聚酰亚胺层(绝缘层)122、和由其保持的粒状导电性弹性体120。
凹槽118,由于与第一个实施形式的情况相同的理由,形成得比导电性弹性体120的尺寸稍大。聚酰亚胺层122的结构,保持着形成一列的导电性弹性体120的细长层形成在两端连接成一体的形状,保持导电性弹性体120并构成副组装体121(图2、图4)。利用该副组装体121,使得导电性弹性体120安装到绝缘壳102上变得容易。
在这些导电性弹性体120的安装之后,从壳体102的安装面114突出。在配合凹部126的底壁150上,沿着壳体102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五个图中未示出的孔,经由金属板152将铆钉(安装构件)136贯穿插入到所述孔中。凹连接器100由这些铆钉136固定到基板112上。另外,金属板152也可以采用垫圈,而以贯穿插入多个铆钉136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延伸可以分散安装时的紧固力,防止绝缘壳102的变形,因此是优选的。关于将凹连接器100安装到基板112上时的导电性弹性体120的作用,由于与第一个实施形式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另外,铆钉136也可以是螺栓。
上述说明的第一个实施形式的凸连接器1和第二个实施形式的凹连接器100与基板一起采用透视图表示于图5中。如图5所示,凸连接器1安装在上侧的基板12上。在基板12上贯穿设置安装螺栓36的两列贯通孔12a。并且,凹连接器100安装在下侧基板112上。如图所示,基板112上贯穿设置有一列贯通插入铆钉136的贯通孔112a。在贯通孔112a的两侧,沿着贯通孔112a的列、即对应于触点108配置多个导电垫片112b。在将凹连接器100安装到基板112上时,各导电性弹性体120按压接触与它们对应的导电垫片112b。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形式的连接器200。图6是同时表示第三个实施形式的连接器200和对象方的连接器的剖视图,(a)是在交替配置的触点中沿短触点的部分的剖视图,(b)是沿长触点部分的剖视图。并且,图7是同时表示将连接器200安装到基板上之前的状态和基板及对象方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连接器200是与第二个实施形式中说明的连接器100类似的凹连接器,对于相同的构件采用对应的参考标号进行说明。连接器200具有正方形的绝缘性壳体202、和触点208。触点208配置在与第二个实施形式相同的形成于壳体202的嵌合凹部226的内壁229(图7)上的槽230中。触点208由连接器200的插拔方向的尺寸较短的触点208a、和较长的触点208b构成。
触点208a和触点208b交替配置,触点208a的齿的下端部209a,如图6(a)所示向内大致呈直角地弯曲,触点208b的齿的下端部209b如图6(b)所示大致呈直角地向外弯曲。并且,触点208a的向外侧弯曲的前端部211a位于从壳体202的配合面213向内的部位上,触点208b的向外侧弯曲的前端部211b到达配合面213。
按照这种方式改变触点208的长度、改变前端部211a、211b的位置,在与对象方的连接器300配合时,由于触点彼此接触而产生的接触压,是用来避免一旦达到较大的峰值而使配合力变大的。即,通过在时间上错开配合时的接触压的峰值,用以降低配合时的配合力。而且,在壳体202的安装面214上,沿触点208的列形成阶梯部255。在对应于触点208a、208b各自的下端部209a、209b的位置上,利用保持粒状导电性弹性体220的聚酰亚胺层(绝缘层)222构成副组装体221。在前述阶梯部255上配置该副组装体221。
这些导电性弹性体220,在安装到壳体202上时,与对应的触点208的下端部209a、209b接触,同时,导电性弹性体120的一部分从安装面214突出,即,在基板212侧突出。另外,对于铆钉(安装构件)236和金属板252,由于与第二个实施形式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另外,在图7中,被连接到触点208上的基板212侧的导电垫片212a,被明显地表示为对应于触点208的齿的下端部209a、209b成千鸟足状(齿状)配置。利用这种配置,相邻触点208的下端部209a、209b相互反向,从而避免下端部209a、209b彼此相互接触。借此,沿长度方向的触点208的间距例如可以形成0.8mm的狭窄间距。并且,由于水平弯曲的齿的下端部209a、209b与导电性弹性体220接触,所以可以确保接触面积较大,在提高接触的可靠性的同时,可以减少压缩的导电性弹性体的损伤。
另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1、100、200中使用的导电性弹性体200、120、220,分别由聚酰亚胺层22、122、222保持,但是,也可以单独使用粒状的各导电性弹性体。例如,可以在绝缘壳底面的与触点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凹部,在各凹部内以与触点接触的方式埋入粒状导电性弹性体。
其次,对与连接器200配合的对象方的连接器300进行说明。连接器300包括植设有触点308的基础壳体302、和承载该基础壳体302的导向壳体304。导向壳体304包括用于安装到基板312上的安装脚357和与第一个实施形式相同的触点保持部326、导向板328。基板312,如图7所示,配置在对向的安装脚357之间,利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这时,触点308与基板312的导电垫片312a锡焊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在安装于具有至少一个电触点和保持该电触点的绝缘壳的、形成导电垫片的基板上的电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绝缘壳具有将绝缘壳安装到所述基板上的安装构件,同时,具有在所述绝缘壳底面的对应于所述导电垫片的位置上与所述触点连接的粒状导电性弹性体,在将绝缘壳安装到所述基板上时,电触点通过导电性弹性体与对应的导电垫片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的导电性弹性体保持在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上的绝缘层中。
全文摘要
基板安装型的电连接器,适于高频输送、安装面积小、且可以高密度地配置触点。电连接器(1、100)具有各绝缘壳(3、102)和植设于其上的触点(8、108)。触点(8、108)的齿部的下端分别咬入到粒状的导电性弹性体(20、120)中,以便进行电连接。在将电连接器(1、100)安装到基板上时,导电性弹性体(20、120)与基板的导电垫片接触,触点(8、108)和基板通过各导电性弹性体(20、120)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11/01GK1433108SQ0310165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1日
发明者长谷川严水, 武正英一郎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