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48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中的合片工艺,具体地讲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通过植入RFID芯片来达到防盗的目的。适用于所有的太阳能制造工程,包括单晶电池,多晶电池,非晶电池,CIGS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的短缺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如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和光化学利用等。1%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从此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诞生,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和效率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范围的扩大,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相对较高,并且太阳能组件安装的环境一般为较偏僻的地方,这就为太阳能组件的安全带来了隐患。鉴于此,探索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太阳能组件的防盗技术具有巨大的实用意义。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工艺非常复杂,尤其是CVD和PVD工序的工作区内不允许有其它物质的存在,因此如何将RFID耦合入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大范围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就一定要考虑到太阳能电池的防盗问题,因此既要解决防盗的问题,也要解决RFID植入的问题,一直困扰的本技术领域的研发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将RFID芯片植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技术难题,植入工序应该如何进行,以及在哪两个步骤之间插入本工序,都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 因此提供了一种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在合片工艺中的清边处理后增加RFID植入工序,之后再覆盖封装材进行合片。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以上工艺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合片工序中完成的,合片工序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贴绝缘胶带,然后在绝缘胶带上贴汇流带,借助超声波焊接机焊接两边的引流带,对基板玻璃上的金属导电层进行清边处理,之后借助封装材将背板玻璃与基板玻璃在合片机中封装合片,在清边处理后植入RFID芯片,具体步骤包括a、将玻璃基板在传送带上定位;b、将RFID芯片设置在清边处理后的玻璃设计区域上;c、覆盖封装材并进行后续合片步骤。现有技术中的合片工艺一般采用超声波焊接机及合片机的一套完整的工序下来, 粘贴绝缘胶带、汇流带、引流带后用超声波焊接机焊接,清边处理后直接涂覆封装材借助合片机进行合片。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在合片前,首先在清边的区域上植入RFID芯片, 将玻璃基板定位好后,借助机械臂垂直向下将RFID芯片固定在玻璃上,这样就可以将RFID 芯片植入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不会影响到其它工序,操作简单,一旦植入RFID芯片,就可以通过配套的阅读器进行查找,只要在阅读器的查询范围内就可以得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位置,实现防盗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以上工艺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合片工序中完成的,合片工序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贴绝缘胶带,然后在绝缘胶带上贴汇流带, 借助超声波焊接机焊接两边的引流带,对基板玻璃上的金属导电层进行清边处理,之后借助封装材将背板玻璃与基板玻璃在合片机中封装合片,在清边处理后植入RFID芯片,具体步骤包括a、将玻璃基板在传送带上定位;b、将RFID芯片设置在清边处理后的玻璃设计区域上;C、覆盖封装材并进行后续合片步骤。在设置RFID芯片前,首先在RFID芯片底端面上涂一层硅胶。目的是将RFID芯片可以粘接的更加牢固。上述的引流带为Al、Ag、Sn、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上述的汇流带为Al、Ag、Sn、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上述的绝缘胶带材质为PET或者PVC。上述的RFID 芯片为厚度 0. 1 0. 14mm,大小为(5mmX5mm) (IOmmX 10mm)。上述的封装材的材质是PVB或者EVA。上述的基板玻璃或背板玻璃中用的玻璃是普通超白玻璃、或是钢化玻璃、或是半钢化玻璃。所述的RFID芯片是有源RFID芯片或是无源RFID芯片,如果是无源RFID芯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源端引出引线连接无源RFID芯片的电源端。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批量化生产,可以要求RFID芯片制造厂家为我们单独生产无源RFID芯片。已镀好背电极的电池板自动进入贴绝缘胶带机后自动检测,并准确于定位于自动贴绝缘胶系统工作部位,机器将在宽度方向上自动将绝缘胶带贴于电池板设定位置,并将双面胶隔离纸自动分离回收。而后电池板自动输送贴汇流条机,准确定位于贴铜汇流条工作部位,机器自动将铜汇流条贴于双面胶上,并自动将铜汇流条于中间位置折起,形状类似于倒V字用于电流的导出,完成后电池板自动进下一工序。电池板在前接驳台上初定位,经过感应器后中间输送轮片升起后带动电池板前行至原点处,左右导向气缸打开定位,铝带拉出导向拉紧,移载平台前行,模头压下并超声轮压下,滚焊完毕,切刀切断,压轮上升,电池板前行,经过感应器-后接驳台支承轮转动,带动电池板进入下一工序。由机器定位电池板,将RFID芯片贴合在定位位置,然后是PVB或EVA覆膜,背板玻璃上料合片后进入下一工序。本发明对电池生产的工艺改动较少,并且工艺的适用性广泛,对于各类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都可加入此工艺流程。对电池的生产工艺影响小。防盗效果好,不用专人负责,节约人力。追踪性能优异。不同于传统的防盗技术对人力要求高,或要求经常维护。并且一旦丢失很难找回。而本发明的技术配套好的RFID芯片与询问器,可以在大范围内找到被盗目标。
权利要求
1.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以上工艺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合片工序中完成的,合片工序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贴绝缘胶带,然后在绝缘胶带上贴汇流带,借助超声波焊接机焊接两边的引流带,对基板玻璃上的金属导电层进行清边处理,之后借助封装材将背板玻璃与基板玻璃在合片机中封装合片,其特征在于在清边处理后植入RFID 芯片,具体步骤包括a、将玻璃基板在传送带上定位;b、将RFID芯片设置在清边处理后的玻璃设计区域上;c、覆盖封装材并进行后续合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设置RFID芯片前,首先在RFID芯片底端面上涂一层硅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带为Al、Ag、Sn、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带为Al、Ag、Sn、Cu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胶带材质为PET或者PV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芯片为厚度0. 1 0. 14mm,大小为(5mmX5mm) (IOmmX 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材的材质是PVB或者EV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玻璃或背板玻璃中用的玻璃是普通超白玻璃、或是钢化玻璃、或是半钢化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芯片是有源RFID芯片或是无源RFID芯片,如果是无源RFID芯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源端引出引线连接无源RFID芯片的电源端。
全文摘要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植入RFID芯片的工艺,解决如何将RFID芯片植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技术难题,以上工艺是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合片工序中完成的,合片工序包括在基板玻璃上贴绝缘胶带,然后在绝缘胶带上贴汇流带,借助超声波焊接机焊接两边的引流带,对基板玻璃上的金属导电层进行清边处理,之后借助封装材将背板玻璃与基板玻璃在合片机中封装合片,在清边处理后植入RFID芯片,不会影响到其它工序,操作简单,一旦植入RFID芯片,就可以通过配套的阅读器进行查找,只要在阅读器的查询范围内就可以得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位置,实现防盗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L31/20GK102315322SQ20111021456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李兆廷, 李解, 陈启聪, 高娟 申请人: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