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805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背景技术
一种业界普遍使用的板间连接器包含有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部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上下表面贯通设有若干收容槽道,收容槽道内部设有相互平行的顶面和底面。导电端子包括一个平行于收容槽道底面并且卡持于收容槽道两侧壁的平板状卡持部,卡持部的两个自由末端分别连接有焊接部和弹性弯折部,该弹性弯折部呈U型弯折,并 且弹性弯折部的末端设有平行于收容槽道顶面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弹性弯折部相对的末端设有弧形弯折的接触部。由于业界对于此类电连接器小型化的需求,如何在减小电连接器高度的同时保持导电端子良好的弹性力,已成为一个难题。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克服前述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有利于降低整个电气系统的高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延伸的第一、第二弹性臂,第一弹性臂自由末端形成第一接触部,第二弹性臂自由末端形成第二接触部。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定义了对接端、形成于对接端且高度不同的第一、第二配合面及位于第一、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固持槽,导电端子包括向第一配合面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向第二配合面延伸的第二弹性臂,第一、第二弹性臂的末端形成突伸于第一、第二配合面的第一、第二接触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有如下功效两个接触部在同一平面与不同电路板对接,可降低整个电气系统的高度。

图I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分解图。图3是图I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20。电连接器可实现两个电路板(未图示)的讯号转接。参看图2及图3,绝缘本体10呈矩形,其定义了安装面(即下表面)101及与安装面相对的对接端102,对接端102定义了高度不相同的第一配合面102a及第二配合面102b。绝缘本体10设有若干贯穿安装面101及两配合面的若干端子槽11,该端子槽包括贯穿第一配合面102a的第一端子槽Illa及贯穿第二配合面102b的第二端子槽111b,端子槽11沿绝缘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绝缘本体10在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设有固持槽112。固持槽112下方还设有与固持槽连通且贯穿安装面101的收容空间15。绝缘本体在其纵长方向的一端设有定位部13及位于定位部两侧的滑槽14,用于将整个电连接器固定于其它装置(未图示),定位部13邻近且平行于两个配合面,滑槽14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正交于定位部13。结合图2,导电端子20大致呈“山”字形,其包括竖直的固定部21及自固定部两侧延伸的第一、第二弹性臂22,第一、第二弹性臂22的自由末端形成平行于固定部的第一接触部23b及第二接触部23a。本实施例中,两个接触部的竖直高度是不相等的。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来决定两个接触部的高度。所述固定部21的竖直高度低于任一接触部。参照图3,导电端子20自安装面101向上安装于绝缘本体10。固定部21收容于固持槽112,固定部上设有的倒刺干涉配合于固持槽的内壁,藉此将导电端子20稳定固定于绝缘本体10上,固定部的根部则收容于收容空间15,而不会突出于安装面101。第一、第二弹性臂22收容于端子槽内,但不与端子槽的内壁面接触,这样可减小对接时弹性臂22与内壁发生摩擦。第一接触部23b突伸于第一配合面102a,第二接触部23a突伸于第二配合 面102b。固定部21未突伸出对接端。在最佳实施例中,绝缘本体沿纵长方向的两部分高低不同,导致配合面呈台阶状,其中靠近定位部13—侧的第一配合面102a高于远离定位部的第二配合面102b,远离定位部的第二配合面102b的一侧设有凸台16,凸台16高于第一配合面102a,第二端子槽Illb延伸至凸台16。第二接触部23a高度大于第一接触部23b,且第二接触部23a突出于凸台16。这样第一接触部23b及第二接触部23a就可以在第一、第二配合面102a、102b上,与不同高度的两个电路板对接。与电路板对接时,电路板挤压两个接触部,从而对整个导电端子2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两个弹性臂可在端子槽IllaUllb中上下弹性摆动;而两个接触部可随弹性臂在端子槽内弹性摆动。同时,弹性臂的弹性力,可作为导电端子20对接时的保持力。由于两个电路板均位于对接端102上方(即电连接器的同侧),可以有效降低整个电气系统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端子,其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延伸的第一、第二弹性臂,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臂自由末端形成第一接触部,第二弹性臂自由末端形成第二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高度小于两个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高度小于第二接触部。
4.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定义了对接端、形成于对接端且高度不同的第一、第二配合面及位于第一、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固持槽,导电端子包括向第一配合面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向第二配合面延伸的第二弹性臂,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弹性臂的末端形成突伸于第一、第二配合面的第一、第二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于固持槽的固定部,第一、第二弹性臂是自固定部延伸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接触部分别在第一、第二配合面与不同电路板对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未突出于对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贯穿第一配合面的第一端子槽及贯穿第二配合面的第二端子槽,第一弹性臂收容于第一端子槽,第二弹性臂收容于第二端子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定义了与对接端相对的安装面,导电端子自安装面装入绝缘本体,固持槽下方还设有连通固持槽且贯穿安装面的收容空间,固定部的根部收容于该收容空间。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定义了对接端、形成于对接端且高度不同的第一、第二配合面及位于第一、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固持槽,导电端子包括向第一配合面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向第二配合面延伸的第二弹性臂,第一、第二弹性臂的末端形成突伸于第一、第二配合面的第一、第二接触部。两个接触部在同一平面与不同电路板对接,可降低整个电气系统的高度。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2957018SQ2011102544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袁伟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