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592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连接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等软性传输单元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ATA(AT Attachment, AT接口)为一般磁盘驱动器的接口规范,可被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上,主要作为磁盘驱动器与主机板之间的传输接口,且发展出并列先进技术连接 (Parallel ATA,简称PATA)和串行先进技术连接(Serial ATA,简称SATA)两种接口规格。 PATA接口由于传输频宽有限,无法跟上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的中央处理器,而为达到快速传输,致使目前计算机硬盘大多使用SATA接口。为了实现硬盘甚至蓝光光盘等和其它硬件的电性连接,目前可利用软性排线 (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PC)等软性传输单元,来连接透过SATA连接器与电性导通与其它接口电性导通。习知SATA连接器设有数个第一端子及数个第二端子,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设置于一绝缘本体相对应的端子槽,该些第一端子的间距相同于该些第二端子的间距。惟,当软性传输单元一端的数个第一电性接点及数个第二电性接点间距不相同时, 习知连接器即无法适用。此外,绝缘本体通常会设枢接一盖板,可将盖板盖合于绝缘本体上,使盖板压制于软性传输单元上,以加强压合对软性传输单元的电性接点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之间接触的固定,使得接触导通后的讯号传输较为稳定。若是软性传输单元包含为分开设计的第一软性传输单元与第二软性传输单元,且两者为分离的组件时,单一盖板的设计,若要同时压制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与第二软性传输单元上,则会造成操作上的不方便。缘是,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导线间距的软性传输单元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可分开使用、操作较为方便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掀盖式电连接器,该掀盖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盖板、一第二盖板、数个第一端子及数个第二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及数个第二端子槽,其中该些第一端子槽间的宽度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槽间的宽度。 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分别枢接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一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该些第一端子与该些第二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及该些第二端子槽中,且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该焊接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该些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该些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该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盖板、一第二盖板、一第一软性传输单元、一第二软性传输单元、数个第一端子及数个第二端子。该绝缘本体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及数个第二端子槽,其中该些第一端子槽间的宽度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槽间的宽度。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分别枢接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一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软性传输单元及该第二软性传输单元分别组装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中。该些第一端子与该些第二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及该些第二端子槽中,且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绝缘本体,该焊接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该些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该些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端子的间距不同于第二端子的间距,因此能适用于具有不同间距的第一电性接点及第二电性接点的软性传输单元。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可分开使用,相对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作掀开及盖合的动作,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不需同步动作,因此操作较为方便,以便利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的定位。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与软性传输单元尚未组装的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盖板掀开状态)。图6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盖板盖合状态)。图7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一)。图8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二)。图9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三)。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掀盖式电连接器与软性传输单元尚未组装的分解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盖板掀开状态)。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盖板盖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第一盖板2、一第二盖板3、数个第一端子4、数个第二端子5及两固定件6,其中绝缘本体1较佳符合SATA连接器的规范。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包含其它各种型式的连接器。以塑料材料制成的绝缘本体1具有一底板11、一顶板12及两侧板13,顶板12 位于底板11上方,两侧板13 —体成型地连接于底板11及顶板12两侧,底板11长度长于顶板12长度。当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扣合于绝缘本体1时,顶板12与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的长度总和等于底板11的长度。绝缘本体1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14及数个第二端子槽15,该些第一端子槽14及该些第二端子槽15延伸设置于底板11及顶板12,而以利每一第一端子4及第二端子5组装于对应的第一端子槽14和第二端子槽15于底板11及顶板12中。两每一该些第一端子槽14间的宽度Wl不同于两每一该些第二端子槽15间的宽度W2,亦即该些第一端子槽14 间的宽度Wl大于或小于该些第二端子槽15间的宽度W2,视需要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端子槽14间的宽度Wl较佳大于每一第二端子槽15间的宽度WZ0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分别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使盖合后的第一盖板2与绝缘本体1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16,且盖合后的第二盖板3与绝缘本体1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17。绝缘本体1另具有一间隔部18,间隔部18区隔第一容置空间16及第二容置空间17,且使该些第一端子槽14不与该些第二端子槽15相连接。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各具有一枢轴21和31及与枢轴21和31相邻接的数个枢轴孔22及32,枢轴21及31分别形成设置于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的一长侧,且枢轴 21及31两侧分别凸设有枢轴柱211及311,供与对应的绝缘本体1的第一容置空间16及第二容置空间17的侧壁卡接。亦即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的枢轴柱211及311可枢接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容置空间16及第二容置空间17的两侧壁相对应的轴孔19,使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得以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可相对于绝缘本体1作一掀开或盖合的动作。绝缘本体1的顶板12朝向第一容置空间16及第二容置空间17各设有数个凸出部121,该些凸出部121彼此相间隔的设置,该些凸出部121末端的下方,另具有一呈圆凹弧状的接触面122,枢轴21及31与该些接触面122相接触,以利用该些接触面122承接枢轴21及31,使第一盖板2的枢轴21及第二盖板3的枢轴31不至因长度过长而有太大的变形,且可稳固的枢接于绝缘本体1。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两侧,在相对于该些枢轴柱211及31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相对于该些枢轴柱211及311另一端的卡接部23及33,且卡接部23及33凸起于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两侧。当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盖合于绝缘本体1时,透过该些卡接部23及33则可来卡接定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6及第二容置空间17两侧壁,以固定使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于绝缘本体1上,而可以维持盖合的状态稳定的盖合于绝缘本体1上。该些第一端子4及该些第二端子5为符合SATA规范的构件,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或其合金材料制成。该些第一端子4各具有一固定部41、一接触部42及一焊接部43,该些第二端子5相似于第一端子4,且各具有一固定部51、一接触部52及一焊接部53。第一端子4的接触部42由固定部41 一端朝向第一容置空间16方向弯折形成,第二端子5的接触部52由固定部51 —端朝向第二容置空间17方向弯折形成。第一端子4与第二端子5的焊接部43、53由固定部41、51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该些第一端子4及该些第二端子5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14及该些第二端子槽15中,且以该固定部41、51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第一端子4的接触部42暴露于第一容置空间16中,第二端子5的接触部52暴露于第二容置空间17中,焊接部43、53伸出绝缘本体1外。由于该些第一端子槽14间的宽度Wl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槽15间的宽度W2,使同时该些第一端子4的间距Pl也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5的间距P2。也就是说,每一第一端子槽14间的宽度Wl较佳大于每一第二端子槽15间的宽度W2,如此使得每一第一端子4 的间距Pl亦大于每一第二端子5的间距P2。两固定件6各具有一固定段61及一焊接段62,焊接段62由固定段61 —端弯折之后延伸形成,两固定件6的固定段61固定于绝缘本体1两侧相对应的固定槽131 (参见图 3),焊接段62则伸出绝缘本体1外,使两固定件6分别设于绝缘本体1两侧并邻近于第一端子4及第二端子5。两固定件6的焊接段62可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以增加电连接器的固定性。〔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掀盖式电连接器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的组合,两软性传输单元7、8可为软性排线(FFC)或软性印刷电路板(FPC), 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 —端设有数个第一电性接点71 (如图4所示),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 一端设有数个第二电性接点81,该些第一电性接点71的间距不同于该些第二电性接点81的间距。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 一端可分别进一步地连接一加强板72、 82,加强板72、82为一可容纳于第一容置空间16、第二容置空间17的硬质板体,该些第一、 第二电性接点71、81延伸外露于加强板72、82的另一面上,由图4观之,亦即位于加强板 72,82的底面上。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 —端可容纳于第一容置空间16内(如图5所示),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 —端可容纳于第二容置空间17内,使该些第一电性接点71及该些第二电性接点81分别与该些接触部42、52相接触导通。另可将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盖合于绝缘本体1上(如图6至图9所示),使第一盖板2及第二盖板3分别透过加强版72和82压制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上,可加强对压合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的第一、第二电性接点71、81与第一端子4及第二端子5的接触部42、52 之间的固定接触,使得接触导通的讯号传输较为稳定。〔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10至图12,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地在绝缘本体1的底板11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11及至少一第二定位部112,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为一凸起于底板11的结构,第一定位部111设置于伸入第一容置空间16内,第二定位部112设置于伸入第二容置空间17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较佳为一多边形凸柱;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亦可为圆形、三角形或各种公母配等适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的数量较佳为包含但不限于两个。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 —端设有与第一定位部111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一定位孔73,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 —端设有与第二定位部112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定位孔83。当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 一端分别容纳于第一容置空间16及第二容置空间17 内时,第一定位孔73组装于第一定位部111,第二定位孔83组装于第二定位部112,使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得以定位于电连接器上。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端子4的间距不同于第二端子5的间距,因此能适用于第一电性接点71的间距及第二电性接点81的间距不同的软性传输单元7、8。其次,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分别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 可分开使用,相对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作掀开及盖合的动作,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不需同步动作,因此操作较为方便,以便利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的定位。另,本实用新型底板11上可进一步设有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可穿设于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73及第二定位孔83,使得第一软性传输单元7及第二软性传输单元8在安装于电连接器后,抗拉扯的能力较佳,且其定位结构由第一定位部111、第二定位部112及第一定位孔73、第二定位孔83构成,构造大幅的简化。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46]1绝缘本体[0047]11底板[0048]111第一定位部[0049]112第二定位部[0050]12顶板[0051]121凸出部[0052]122接触面[0053]13侧板[0054]131固定槽[0055]14第一端子槽[0056]15第二端子槽[0057]16第一容置空间[0058]17第二容置空间[0059]18间隔部[0060]19轴孔[0061]2第一盖板[0062]21枢轴[0063]211枢轴柱[0064]22枢轴孔[0065]23卡接部[0066]3第二盖板[0067]31枢轴[0068]311枢轴柱[0069]32枢轴孔[0070]33卡接部[0071]4第一端子[0072]41固定部[0073]42接触部[0074]43焊接部[0075]5A-A; ~·丄山第一《子[0076]51固定部[0077]52接触部[0078]53焊接部[0079]6固定件[0080]61固定段[0081]62焊接段[0082]7第一软性传输单元[0083]71第一电性接点[0084]72加强板[0085]73第一定位孔[0086]8第二软性传输单元[0087]81第二电性接点[0088]82加强板[0089]83第二定位孔[0090]Wl宽度[0091]W2宽度[0092]Pl间距[0093]P2间距
权利要求1.一种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掀盖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及数个第二端子槽,其中该些第一端子槽间的宽度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槽间的宽度;一第一盖板与一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与一第二盖板分别枢接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一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以及数个第一端子与数个第二端子,该些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及该些第二端子槽中,且任一该些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并将该焊接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该些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该些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底板、一顶板、两侧板及一间隔部,该两侧板分别连接于该顶板及该底板两侧,该底板长度长于该顶板长度,该间隔部区隔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且使该些第一端子槽不与该些第二端子槽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一顶板朝向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各设有数个凸出部,该些凸出部另具有对应的数个一接触面,该第一盖板及该第二盖板则分别各具有一枢轴及与该枢轴相邻接的数个枢轴孔,该两枢轴与该些接触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枢轴两侧分别凸设有枢轴柱,供与对应的该绝缘本体的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的侧壁卡接。
5.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盖板及该第二盖板两侧分别进一步设有相对于该些枢轴柱另一端的一卡接部,以分别定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的两侧壁。
6.如权利要求第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由该固定部一端朝向该第一容置空间方向弯折形成,该些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由该固定部一端朝向该第二容置空间方向弯折形成,该些第一端子与该些第二端子的该焊接部由该固定部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
7.如权利要求第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一底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及至少一第二定位部,该至少一第一定位部设置于伸入该第一容置空间内,该至少一第二定位部设置于伸入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8.—种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及数个第二端子槽,其中该些第一端子槽间的宽度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槽间的宽度;一第一盖板与一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分别枢接于该绝缘本体,该第一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盖板与该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一第一软性传输单元及一第二软性传输单元,该第一软性传输单元及该一第二软性传输单元分别组装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以及数个第一端子与数个第二端子,该些第一端子与该些第二端子各具有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及该些第二端子槽中,且任一该些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以该固定部固定于该绝缘本体上,并将该焊接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该些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该些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暴露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
9.如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软性传输单元设有数个第一电性接点,该些第一电性接点与该些第一端子的该接触部相接触导通,该第二软性传输单元设有数个第二电性接点,该些第二电性接点与该些第二端子的该接触部相接触导通。
10.如权利要求第8或9项所述的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一底板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及至少一第二定位部,该至少一第一定位部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于伸入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第一软性传输单元设有与该至少一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一定位孔,该至少一第一定位孔组装于该至少一第一定位部,该第二软性传输单元设有与该至少一第二定位部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定位孔, 该至少一第二定位孔组装于该至少一第二定位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掀盖式电连接器和掀盖式电连接器组合。掀盖式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盖板、一第二盖板、数个第一端子及数个第二端子,绝缘本体具有数个第一端子槽及数个第二端子槽,该些第一端子槽间的宽度不同于该些第二端子槽间的宽度。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枢接于绝缘本体,第一盖板与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第二盖板与绝缘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该些第一端子及该些第二端子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一端子槽及该些第二端子槽中,且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分别暴露于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第一电性接点的间距及第二电性接点的间距不相同的软性传输单元,且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可分开使用。
文档编号H01R13/62GK202145496SQ20112017988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薛志煜 申请人: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