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774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属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电池片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单元,太阳能电池片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一般印刷有适量的铝浆料,铝浆料干燥固化之后,形成一层镀铝背膜。镀铝背膜的作用是一,与P型的晶体硅衬底形成 P++结,减少少子复合,提高少子扩散长度;二,形成合金背场,对长波部分光线进行反射, 增加光电转换效率;三,起到导电作用。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上的镀铝背膜的设计并不成熟,直接影响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减少少子复合数量,提高少子扩散长度,提升了电池片的开路电压,最终提高了转换效率,使用效果非常理想。[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基板,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减反射膜,减反射膜上方设有纵向的主电极和横向的栅电极;基板的背面设有镀铝背膜,镀铝背膜上设置有背电极;镀铝背膜与基板的侧面间距为0. 5mm 1. 0mm。[0005]上述的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中,所述的镀铝背膜与基板的侧面间距为 0. 5mmο[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基板的下方设有镀铝背膜,现有的镀铝背膜的尺寸较不合理,尺寸过小镀铝背膜的作用受到限制,即反应有效面积较小,光电转换能力相应减小,从而减小光的吸引率;镀铝背膜的尺寸过大,即镀铝背膜与基板的侧面间距过小,则较为容易因印刷不良引起硅基板侧边短路。申请人经过反复试验、筛选、总结得到,当镀铝背膜与基板的侧面间距为0. 5mm 1. Omm时,即能保证最大的作用面积,又不容易引起侧边短路,提高了产品的高吸引率,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作为优选,申请人得到当镀铝背膜与基板的侧面间距为0. 5mm时,使用效果最为理想。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0010]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板,2-减反射膜,3-主电极,4-栅电极,5-镀铝背膜,6-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0012]实施例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板 1,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减反射膜2,减反射膜2上方设有纵向设置的主电极3和横向设置的栅电极4 ;基板1的背面设有镀铝背膜5,镀铝背膜5上设置有背电极6 ;如附图3所示,镀铝背膜5与基板1的侧面间距L为0. 5mm 1. Omm,侧面间距即镀铝背膜的侧面与基板的相应侧面的间距,上述间距是申请人经过反复试验、筛选、总结得到的,即能保证最大的作用面积,又不容易引起侧边短路,提高了产品的高吸引率,使用效果非常理想;作为优选,镀铝背膜5与基板1的侧面间距为0. 5mm。
权利要求1.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减反射膜O),减反射膜( 上方设有纵向的主电极C3)和横向的栅电极;基板⑴的背面设有镀铝背膜(5),镀铝背膜(5)上设置有背电极(6);镀铝背膜(5)与基板⑴的侧面间距为0. 5mm 1. 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铝背膜(5)与基板(1)的侧面间距为0.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减反射膜(2),减反射膜(2)上方设有纵向的主电极(3)和横向的栅电极(4);基板(1)的背面设有镀铝背膜(5),镀铝背膜(5)上设置有背电极(6);镀铝背膜(5)与基板(1)的侧面间距为0.5mm~1.0mm。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地减少少子复合数量,提高少子扩散长度,提升了电池片的开路电压,最终提高了转换效率,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文档编号H01L31/0224GK202332873SQ2011204793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新富 申请人:浙江金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