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701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中对由多个电池単元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进行支承的支承板具备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底面热抵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重合而在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I公开了如下技木,即,支承电池组构件的支承板包括散热器和划分壁,该散热器与电池组构件的下表面热抵接,该划分壁与散热器的下侧结合且在其与该散热器之间划分出冷却风流动的冷却通路,经由散热器将电池组构件的热量向冷却风散 热。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301877号公报另外,在上表面支承多个电池模块的大型的支承板通过结合两张金属板而构成,从而在内部形成冷却风流动的冷却空间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支承板的刚性,需要在金属板上设置加强突起(加强肋),并且由干支承板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弯曲载荷,因此需要配置沿多个方向延伸的加强突起。上述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明中,认为在散热器的下表面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平行地设置的冷却散热片、和在划分壁的上表面沿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的肋部起到上述加强突起的作用,但所述肋部遮挡冷却风的流动而向冷却通路内突出,因此由于肋部而妨碍冷却风的顺畅流动,从而存在冷却性能降低的问题。当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而使肋部的方向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平行时,散热器的冷却散热片的方向与肋部的方向相同,因此存在只能得到对于特定方向的弯曲载荷的刚性提高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能够使支承并冷却电池模块的支承板的刚性及冷却性并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对由多个电池単元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进行支承的支承板具备第一板,其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底面热抵接;第二板,其与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重合而在该第二板与该第一板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所述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突起,这多个第一加强突起向所述冷却空间内突出并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加强突起,这多个第二加强突起沿着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突起在接触部处与所述第一、第二板中的另一方抵接,所述电池模块的底面的端缘沿着所述接触部配置。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突起通过将所述第二板向所述第一板侧折弯成槽状而构成,在将所述支承板搭载于机动车的车身时,在所述第一加强突起的下侧形成的空间内配置车架。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在第一方面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加强突起上固定所述电池模块。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在第一方面 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池罩,该电池罩与所述支承板结合而划分出收容所述电池模块的收容空间,在所述电池罩的所述收容空间侧的面上设有第三加强关起。·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对由多个电池単元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进行支承的支承板具备第一板,其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底面热抵接;第二板,其与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重合而在该第二板与该第一板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在所述支承板上结合有划分出收容所述电池模块的收容空间的电池罩,所述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第二板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突起,这多个第一加强突起向所述冷却空间内突出并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在所述电池罩的所述收容空间侧的面上至少形成有多个第三加强突起,这多个第三加强突起沿着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中的下板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板,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加强突起,实施方式中的上板15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板,实施方式中的纵肋15d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加强突起,实施方式中的第二 第四冷却空间18B 18D对应于本发明的冷却空间,实施方式中的加强肋25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三加强突起。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对由多个电池单元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进行支承的支承板具备第一板,其与电池模块的底面热抵接;第二板,其与第一板的下表面重合而在该第二板与该第一板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在第一、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向冷却空间内突出并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加强突起,在第一板的上表面形成沿着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加强突起,因此,利用第一加强突起及第ニ加强突起能够确保支承板的相对于ニ个方向的弯曲的刚性。并且向冷却空间内突出的第一加强突起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且第二加强突起向冷却空间外突出,因此不会由于第一、第二加强突起而妨碍冷却介质的流动,从而能够确保冷却性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第一加强突起在接触部与第一板或第二板中的另一方抵接,第一板的热量容易经由接触部而向第二板溢散,第一板的接触部的附近的吸热变得良好。当将电池模块的底面的中间部配置在所述接触部上吋,电池模块被局部冷却,各电池单元间产生温度差,从而寿命有可能缩短,但由于将电池模块的底面的端缘沿接触部配置,因此电池模块难以被局部冷却,从而能够将各电池单元间的温度差抑制为最小限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第一加强突起通过将第二板向第一板侧折弯成槽状而构成,因此在第一加强突起的下侧形成空间。当将支承板搭载于机动车的车身吋,在第一加强突起的下侧形成的空间内配置车架,因此第一加强突起不仅成为将车辆用电源装置搭载于车身时的定位的基准,还能够在避免车架与第一板的干渉的同时降低支承板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将车辆用电源装置搭载于车身所用的上下方向的空间。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在第二加强突起上固定电池模块,因此不需要用于固定电池模块的特别的构件,从而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具备与支承板结合而划分出收容电池模块的收容空间的电池罩,因此支承板与电池罩相互加强而使车辆用电源装置整体的刚性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对由多个电池单元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进行支承的支承板具备第一板,其与电池模块的底面热抵接;第二板,其与第一板的下表面重合而在其该第二板与该第一板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其中,在支承板上结合有划分出收容电池模块的收容空间的电池罩。在第一、第二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向冷却空间内突出并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加强突起,在电池罩的收容空 间侧的面上至少形成有沿着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加强突起,因此,通过第一加强突起及第三加强突起能够确保支承板的相对于ニ个方向的弯曲的刚性。并且,向冷却空间内突出的第一加强突起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且第三加强突起向冷却空间外突出,因此不会由于第一、第三加强突起而妨碍冷却介质的流动,从而能够确保冷却性能。并且,通过将第三加强突起设置在电池罩上,能够有效地利用支承板的表面,从而电池模块的搭载变得容易。


图I是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图2是从图I卸除电池罩及一部分电池模块后的图。(第一实施方式)图3是下板及上板的分解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图4是图2的4方向向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5是图I的5-5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6是图2的6-6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7是图2的7-7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8是图2的8-8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9是图2的9-9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10是图2的10-10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图11是与所述图8对应的图。(第二实施方式)图12是与所述图10对应的图。(第三实施方式)符号说明11支承板12电池模块13电池罩14下板(第二板)
14c第一横肋(第一加强突起)14d第二横肋(第一加强突起)15上板(第一板)15d纵肋(第二加强突起)18B 18D第二 第四冷却空间(冷却空间)19电池单元25加强肋(第三加强突起)27横梁(车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图I 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向电动机动车的行驶用驱动源即电动发电机供电的车辆用电源装置通过在安装于车身的支承板11的上表面搭载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4个)电池模块12,并由电池罩13覆盖其上方而构成。如图3所示,沿车身前后方向细长地形成的支承板11通过将下侧的下板14和上侧的上板15重合,并利用点焊将下板与上板的周缘部结合而构成,其中,下板I通过对铝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上板15通过对铝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下板14为浅碟状的构件,具备将平坦的主体部14a的周缘部向上及向外折弯而成的凸缘部14b,在该凸缘部14b…处点焊于上板15的周缘部。在下板14的主体部14a向上地突出设置有九根第一横肋14c···,该第一横肋14c…具有倒U字状的截面且沿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它们的两端部与凸缘部14b连接。在从前方开始算起第三根及第四根第一横肋14c、14c之间,向上地突出设置有一根第二横肋14d,该第二横肋14d具有比上述第一横肋14c、14c更宽幅的倒U字状的截面且沿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第二横肋14d的两端部与凸缘部14b连接。在主体部14a的前部向上地突出设置有一根纵肋14e,该纵肋14e具有倒U字状的截面且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在主体部14a的纵肋14e的右側,向上地突出设置有直角三角形形状的分流肋Hf。纵肋14e及分流肋14f不与凸缘部14b、第一横肋14c…及第ニ横肋14d中的任ー个连接而独立。在下板14的前部右侧的凸缘部14b形成有与分流肋14f的斜边对置的冷却风入ロ开ロ 14g,且在比最后方的第一横肋14c靠后方右侧的凸缘部14b上形成有冷却风出ロ开ロ 14h。第一横肋14c···、第二横肋14d及纵肋14e的顶面的高度比凸缘部14b的高度低,但分流肋14f的顶面的高度比第一横肋14c···、第二横肋14d…及纵肋14e的顶面的高度高,与凸缘部14b的高度大体一致。上板15也为浅碟状的构件,在沿其周缘部形成的平坦的主体部15a的内侧划分出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 (I) 15b (9)。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 (I) 15b (9)比主体部15a低ー级,在相邻的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l) 15b(9)间形成具有倒U字状的截面的四根横肋15c…及五根纵肋15d···。上述横肋15c…及纵肋15d…的顶点的高度与主体部15a的高度一致。在从前方算起第二根及第三根横肋15c、15c之间形成有细长的凹部15e,该凹部15e具有与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l) 15b(9)相同的深度而沿车宽方向延伸。
如图4所示,在下板14的上表面重合上板15并进行了点焊后的状态下,下板14的第一横肋14c…及纵肋14e的顶面与上板15的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 (I) 15b (9)的下表面抵接(參照图7),下板14的第二横肋14d的顶面与上板15的凹部15e的下表面抵接(參照图8及图9)。其结果是,在下板14的主体部14a与上板15的主体部15a之间形成具有高度H I (參照图5)的第一 第六冷却风通路17A 17F,并且在下板14的主体部14a与上板15的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 (I) 15b (9)之间形成具有比所述高度H I小的高度H2(參照图5及图10)的第一 第四冷却空间18A 18D。需要说明的是,第一 第六冷却风通路17A 17F及第一 第四冷却空间18A 18D在图4中通过对表示冷却风流动方向的箭头标注符号来进行表示。如图I、图5及图10所示,各电池模块12通过将多个电池单元19…层叠,利用一对端板20、20来夹持其层叠方向的两端部并一体紧固而成,在各端板20上突出设置有两个固定用凸缘20a、20a。在上板15的横肋15c及纵肋15d的下表面、及面向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 (I) 15b (9)的主体部15a的下表面设有焊接螺母21···,且通过将贯通电池模块12…的固定用凸缘20a…的螺栓22…与焊接螺母21…螺合,从而将电池模块12…固定在支承板11上。在该状态下,电池模块12…的下表面与上板15的第一 第九支承部15b (I) 15b (9)的上表面以能够热交换的方式抵接。如此,利用上板15的横肋15c…及纵肋15d…来固定电池模块12…,因此不需要用于固定电池模块12…的特别的构件,能够使构造简化。如图I及图5所示,电池罩13为将铝板冲压成型而成的构件,在其外周形成的凸缘部13a隔着密封构件28而与支承板11的上板15的主体部15a的外周部重合,并通过多根螺栓23…及焊接螺母24…来固定。为了提高电池罩13的刚性,在其内表面通过焊接等而固定有纵横的金属制的加强肋25…。如图I及图8所示,在将车辆用电源装置搭载于车身的状态下,由管材构成的九根横梁27…带有间隙地嵌合于在下板14的第一横肋14c…的下表面形成的空间中,其中,所述横梁27在车宽方向上将在车身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框架(未图示)连接。由此,横梁27…不仅成为将车辆用电源装置搭载于车身时的定位基准,还能够在避免横梁27…与下板14的干渉的同时降低支承板11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少将车辆用电源装置搭载于车身所用的上下方向的空间。接下来,对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图3及图4中,当由未图示的冷却风扇单元来吸引车辆用电源装置的支承板11的冷却风出口开ロ 14h时,冷却风从支承板11的冷却风入口开ロ 14g流入在下板14及上板15间形成的第一冷却风通路17A。流入第一冷却风通路17A后的冷却风与分流肋14f碰撞,而向第二冷却风通路17B侧及第三冷却风通路17C侧分流为二股。分流到第二冷却风通路17B侧的冷却风在其中途流过在上板15的第一支承部15b (I)的下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冷却空间18A,之后经过第二冷却风通路17B而流入第四冷却风通路17D的前端。另外,分流到第三冷却风通路17C侧的冷却风在第三冷却风通路17C中朝向后方流动的期间方向改变90°,沿车宽方向流过在上板15的第二 第四支承部15b (2) 15b (4)的下表面及第五 第七支承部15b (5) 15b (7)的下表面形成的第二冷却空间18B(參照图5、图8及图9)及第三冷却空间18C(參照图6),之后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四冷却风通路17D合流且方向改变90°而向后方流动。从第四冷却风通路17D的后端流入到第五冷却风通路17E的前端的冷却风在第五冷却风通路17E中朝向后方流动的期间,方向改变90°,沿车宽方向流过在上板15的第八、第九支承部15b(8)、15b(9)的下表面形成的第四冷却空间18D,之后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六冷却风通路17F合流且方向改变90°而向后方流动,并从冷却风出口开ロ 14h排出。当冷却风流过第一冷却空间18A吋,由于第一冷却空间18A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根纵肋He分割为ニ部分,且纵肋14e配置于在第一冷却空间18A的上方的第一支承部15b (I)上搭载的两个电池模块12、12之间,因此第一冷却空间18A的冷却风能够沿着两个电池模块12、12的底面均等且顺畅地流过,从而提高冷却效果。此外,当冷却风流过第二冷却空间18B及第三冷却空间18C吋,由于第二、第三冷却空间18B、18C被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六根第一横肋14c…及ー根第二横肋14d分割为八部分,且第一、第二横肋14c…、14d配置于在第二、第三冷却空间18B、18C的上方的第二 第七支承部15b (2) 15b (7)上搭载的24个电池模块12…之间,因此第二、第三冷却空间 18B、18C的冷却风能够沿着24个电池模块12…的底面均等且顺畅地流过,从而提高冷却效果O同样,当冷却风流过第四冷却空间18D吋,由于第四冷却空间18D被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三根第一横肋14c…分割为四部分,且第一横肋14c…配置于在第四冷却空间18D的上方的第八、第九支承部15b(8)、15b(9)上搭载的八个电池模块12…之间,因此第四冷却空间18D的冷却风能够沿着八个电池模块12…的底面而均等且顺畅地流过,从而提高冷却效
果O这样,冷却风流过在对多个电池模块12…的底面进行支承的上板15的下方划分出的第一 第四冷却空间18A 18D,由此电池模块12…的热量经由上板15和与其接触的下板14而传递给冷却风,从而能够抑制电池模块12…的电池単元19…的温度上升并实现寿命的延长。另外,如图8所示,由于下板14的第一、第二横肋14c" 、14d及纵肋14e的顶部在接触部16…处与上板15的底面接触,因此下板14及上板15的接触部16…的吸热变得良好,易夺去电池模块12…的热量。因此,当所述接触部16…与电池模块12…的底面对置的情况下,仅电池模块12…的底面中的与所述接触部16…对置的部分被较强冷却,而在该部分与未同所述接触部16…对置的部分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有可能对电池単元19…的寿命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下板14及上板15的接触部16…不与电池模块12…的底面对置,而是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12、12之间对置,因此能够防止电池模块12…的底面的一部分被局部冷却而成为劣化的原因。此外,在下板14上形成沿着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横肋14c…及第二横肋14d,在上板15的上表面形成沿着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肋15d···,因此通过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及纵肋15d…能够确保支承板11相对于ニ个方向的弯曲刚性。并且,向第二 第三冷却空间18B 18D内突出的下板14的第一、第二横肋14c···、14d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延伸,且上板15的纵肋15d···向冷却空间外突出,因此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及纵肋15d…不会妨碍冷却风的流动而能够确保冷却性能。
此外,由于具备与支承板11结合而划分出收容电池模块12…的收容空间的电池罩13,不仅能够保护电池模块12…不受尘埃、水、与其他物体的冲撞而导致损伤等,且通过支承板11与电池罩13相互加强而使车辆用电源装置整体的刚性提高。尤其是电池罩13的加强肋25…沿着与平行于第二 第三冷却空间18B 18D内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成格子状,因此利用沿着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延伸的下板14的第一、第二横肋14c-、14d,能够提高支承板11的相对于ー个方向的弯曲的刚性,并且利用沿着与冷却风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电池罩13的加强肋25···,能够提高支承板11的相对于另一方向的弯曲的刚性。此夕卜,向第二 第三冷却空间18B 18D内突出的第一、第二横肋14c···、14d沿着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延伸,且加强肋25…向第二 第三冷却空间18B 18D外突出,因此不会由于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及加强肋25…而妨碍冷却风的流动,从而能够确保冷却性能。并且,通过将加强肋25…设置于电池罩13上,能够有效利用支承板11的表面,从而使电池模块11…的搭载变得容易。
接下来,根据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各横梁27的位置而设置下板14的第一横肋14c,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一对横梁27、27之间还追加两根第一横肋14c、14c。如此,当增加第一横肋14c…个数时,由于下板14及上板15在较多的接触部16…接触,因此从下板14向上板15的吸热变得良好,从而电池模块12…的冷却性能提高。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当接触部16位于电池模块12的底面的中央部时,电池模块12被局部冷却而温度分布变得不均匀,使电池单元19…的寿命变短的情况,但如第二实施方式,若使多个接触部16位于各电池模块12的底面,则能够消除上述温度分布的不均匀,从而避免电池单元19…的寿命缩短。接下来,根据图12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上板15的纵肋15cl···与主体部15a—体冲压成型,但第三实施方式中由单独构件来构成纵肋15d…并焊接于平坦的主体部15a。由此,第二 第四冷却空间18B 18D变得平坦而阻カ减小,因此冷却风的流动变得顺畅,其结果是,电池单元19···的冷却效率提高。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g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实施方式中在下板14上形成向第二 第四冷却空间18B 18D内突出并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延伸的横肋14c*“、14d,但也可将该横肋14c*“、14d形成在上板15侧。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下板14的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及纵肋14e与下板14的主体部14a—体地冲压成型,但也可由单独构件来构成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及纵肋He,并焊接于平坦的主体部14a。第一、第二横肋14c…、14d及纵肋14e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倒U字状,也可为矩形等封闭截面。由此,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对由多个电池单元(19)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12)进行支承的支承板(11)具备第一板(15),其与所述电池模块(12)的底面热抵接;第二板(14),其与所述第一板(15)的下表面重合而在该第二板(14)与该第一板(15)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18B 18D), 所述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第二板(15、14)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突起(14c、14d),这多个第一加强突起(14c、14d)向所述冷却空间(18B 18D)内突出并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板(15)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加强突起(15d),这多个第二加强突起(15d)沿着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突起(14c、14d)在接触部(16)处与所述第一、第二板(15、14)中的另一方抵接,所述电池模块(12)的底面的端缘沿着所述接触部(16)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突起(14c、14d)通过将所述第二板(14)向所述第一板(15)侧折弯成槽状而构成,在将所述支承板(11)搭载于机动车的车身时,在所述第一加强突起(14c)的下侧形成的空间内配置车架(27)。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加强突起(15d)上固定所述电池模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电池罩(13),该电池罩(13)与所述支承板(11)结合而划分出收容所述电池模块(12)的收容空间,在所述电池罩(13)的所述收容空间侧的面上设有第三加强突起(25)。
6.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对由多个电池单元(19)的集合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12)进行支承的支承板(11)具备第一板(15),其与所述电池模块(12)的底面热抵接;第二板(14),其与所述第一板(15)的下表面重合而在该第二板(14)与该第一板(15)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18B 18D), 在所述支承板(11)上结合有划分出收容所述电池模块(12)的收容空间的电池罩(13), 所述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第二板(15、14)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突起(14c、14d),这多个第一加强突起(14c、14d)向所述冷却空间(18B 18D)内突出并沿着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在所述电池罩(13)的所述收容空间侧的面上至少形成有多个第三加强突起(25),这多个第三加强突起(25)沿着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使支承并冷却电池模块的支承板的刚性及冷却性并存。对电池模块进行支承的支承板11具备上板(15),其与电池模块的底面热抵接;下板(14),其与上板(15)之间划分出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空间。在下板的上表面形成向冷却空间内突出并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突起(14c、14d),在上板(15)的上表面形成沿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突起(15d),因此通过第一、第二加强突起能够确保相对于二个方向的弯曲的刚性,并且向冷却空间内突出的第一加强突起沿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延伸,且第二加强突起(15d)向冷却空间外突出,因此不会妨碍冷却介质的流动,从而能够确保冷却性能。
文档编号H01M2/10GK102820439SQ2012100930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藤原秀智, 樱井敦, 因和久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