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线治具及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693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线治具及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线治具及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制造行业中,为了解决高频数据传输线的传输特性问题,在集合时,一般采用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进行生产,但是,现有技术水平所制作的设备和过线治具,易出现扭曲、翻转-变形、刮伤等级不稳定的现象,导致高频数据传输线缆无法满足相关传输性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在线缆集合时可避免或减轻线缆扭曲、翻转-变形、刮伤等级不稳定现象的过线治具。本发明还意欲提供一种应用该过线治具 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线治具,包括集线分配器、过线瓷眼装置和集线眼模;所述过线瓷眼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线分配器与所述集线眼模之间;所述集线分配器上设有若干缺口和设于每ー缺口中的过线导轮;所述集线眼模包括连接部和眼模;所述眼模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中,且在所述眼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轴承或在所述眼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轴承结构。进ー步地,所述缺ロ沿着所述集线分配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集线分配器。进ー步地,所述过线瓷眼装置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集线分配器连接;所述过线瓷眼装置上设有若干过线瓷眼;所述过线瓷眼沿着所述过线瓷眼装置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过线瓷眼装置。进ー步地,所述缺ロ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所述集线分配器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所述过线瓷眼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ー个以所述过线瓷眼装置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所述过线瓷眼所在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缺ロ所在圆的直径。进ー步地,所述过线治具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基座、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开ロ ;所述开ロ用以收容所述集线分配器;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并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连接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进ー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眼模为中空管;所述眼模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中。根据本发明另ー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包括主传动装置、传动轴杆、第一集合包帯装置、第二集合包帯装置、转动引取装置、缓冲张カ过线导轮、收线装置和上述的过线治具;所述主传动装置、传动轴杆、集线分配器、过线瓷眼装置、集线眼模、第一集合包帯装置、第二集合包帯装置、转动引取装置、缓冲张カ过线导轮和收线装置沿着平行对芯线的运行路径依次排布。
进ー步地,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壳体、主机转动盘和线轴;所述主机转动盘和所述线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主机转动盘上设有若干缺口和设于每ー缺口中的过线导轮;所述主机转动盘的所述缺ロ沿着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主机转动盘;所述主机转动盘的所述过线导轮的圆周方向沿着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径向。进ー步地,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一部分所述缺ロ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另一部分所述缺ロ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并且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另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的直径。进ー步地,位于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另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上的缺ロ与位于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上的缺ロ交错设置。本发明ー实施例中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及其过线治具通过采用依次排布的集线分配器和过线瓷眼装置,可利用集线分配器上的过线导轮使平行对芯线之间的间距均匀,減少或克服平行对芯线对经过过线瓷眼装置时的摩擦力;此外,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及 其过线治具中的集线眼模中的眼模可通过轴承设置在连接部中或令眼模与连接部之间形成轴承结构,可避免对平行线对产生扭力。因此,本发明ー实施例中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及其过线治具在多对平行线集合吋,可避免或减轻线缆扭曲、翻转-变形、刮伤等级不稳定现象。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I中部分元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中集合限模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干限定本发明。图I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I和图2中所示,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100包括主传动装置110、传动轴杆120、集线分配器130、过线瓷眼装置135、集线眼模140、第一集合包帯装置150、第二集合包帯装置160、转动引取装置170、缓冲张カ过线导轮180和收线装置190。如图I中所示,主传动装置110、传动轴杆120、集线分配器130、过线瓷眼装置135、集线眼模140、第一集合包帯装置150、第二集合包帯装置160、转动引取装置170、缓冲张カ过线导轮180和收线装置190可沿着平行对芯线200的运行路径依次排布。具体地,主传动装置110主要用于驱使整机传动并进行放线。如图2和图3所示,主传动装置110可包括壳体112、主机转动盘113和线轴115。主机转动盘113和线轴115设置在壳体112中。主机转动盘113上按照预定设计分布有若干缺ロ 114和设于每ー缺ロ114中的过线导轮116。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缺ロ 114沿着主机转动盘113的厚度方向贯穿主机转动盘113,而且,一部分缺ロ 114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主机转动盘113的中心为圆心的第一圆上,另一部分缺ロ 114均勻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主机转动盘113的中心为圆心的第二圆上,并且第二圆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的直径。另外,位于第一圆上的缺ロ 114可与位于第二圆上的缺ロ 114交错设置,以更好的放线。每个缺ロ 114中设有ー个过线导轮116,且过线导轮116的圆周方向大致沿着主机转动盘113的径向。传动轴杆120可用于将主传动装置110的运动传递给其他元件。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轴杆120的一段设置在主传动装置110中用以承载安装主机转动盘113和线轴115 ;传动轴杆120的另一段位于主传动装置110的外部并与集线分配器130连接。集线分配器130、过线瓷眼装置135、集线眼模140主要用于线缆成型,为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100的过线治具。如图3所示,集线分配器130上设有若干缺ロ 131和设于每ー缺ロ 131中的过线导轮132。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缺ロ 131沿着集线分配器130的厚度方向贯穿集线分配器130,而且,缺ロ 131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ー个以集线分配器130 的中心为圆心的第三圆上。这样,集线分配器130可将若干平行对芯线有规则的排列在各个过线导轮132上。过线瓷眼装置135可通过连接轴400与集线分配器130连接。过线瓷眼装置135上设有若干过线瓷眼136。过线瓷眼136沿着过线瓷眼装置135的厚度方向贯穿过线瓷眼装置135,而且,过线瓷眼136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过线瓷眼装置135的中心为圆心的第四圆上。第四圆的直径小于第三圆的直径。集线眼模140主要用于使平行芯线有序的集中从模具中经过并成型。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集线眼模140通过支架300设置在集线分配器130附近,且过线瓷眼装置135位于集线分配器130与集线眼模140之间。如图2所示,支架300包括基座320、第一安装部330和第二安装部350。基座320可安装在地面或其他基础上。第一安装部330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座320上,第一安装部330上设有开ロ 332。开ロ 332用以收容安装在传动轴杆120上的集线分配器130。第二安装部350大致垂直地设置在第一安装部330上,并位于连接轴400与基座320之间。如图4和图5所示,集线眼模140包括连接部142和眼模143。连接部142大致垂直地设置在第二安装部350上,并令瓷眼装置135位于集线分配器130与集线眼模140之间。连接部142上设有安装孔145。眼模143可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145中,也可将眼模143如中空管设置在安装孔145中并令眼模143与连接部142之间形成轴承结构,可避免对平行线对产生扭力。第一集合包帯装置150主要用于方便地对线缆进行包带以起到屏蔽的效果。第二集合包帯装置160主要用于坚固和保护线缆包带以起到更稳定屏蔽的作用。转动引取装置170可包括两个导轮,将集合芯线有序绕在两个导轮上并按一定方向向前运转,起到牵引拉力的作用。缓冲张カ过线导轮180主要用于在集合芯线从导轮上经过时,通过电流的大小调节张カ使得芯线在缓冲张カ过线导轮180上运转时受到ー个均匀的缓冲力,防止芯线拉细和损伤。收线装置190将集合后芯线通过均匀的拉力有序地收在线轴上,起着向前运转并有一定的牵引力和收线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发明ー实施例中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100及其过线治具通过采用依次排布的集线分配器130和过线瓷眼装置135,可利用集线分配器130上的过线导轮132使平行对芯线之间的间距均匀,減少或克服平行对芯线对经过过线瓷眼装置135时的摩擦力;此外,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100及其过线治具中的集线眼模140中的眼模143可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145中或令眼模143与连接部142之间形成轴承结构,可避免对平行线对产生扭力。因此,本发明ー实施例中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100及其过线治具在多对平行线集合时,可避免或减轻线缆扭曲、翻转-变形、刮伤等级不稳定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过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线分配器、过线瓷眼装置和集线眼模;所述过线瓷眼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线分配器与所述集线眼模之间;所述集线分配器上设有若干缺口和设于每ー缺口中的过线导轮;所述集线眼模包括连接部和眼模;所述眼模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中,且在所述眼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有轴承或在所述眼模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轴承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ロ沿着所述集线分配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集线分配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治具,其特征在干,所述过线瓷眼装置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集线分配器连接;所述过线瓷眼装置上设有若干过线瓷眼;所述过线瓷眼沿着所述过线瓷眼装置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过线瓷眼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ロ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所述集线分配器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所述过线瓷眼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ー个以 所述过线瓷眼装置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所述过线瓷眼所在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缺ロ所在圆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治具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基座、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开ロ ;所述开ロ用以收容所述集线分配器;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并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连接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眼模为中空管;所述眼模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孔中。
7.一种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包括主传动装置、传动轴杆、第一集合包帯装置、第二集合包帯装置、转动引取装置、缓冲张カ过线导轮、收线装置和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过线治具;所述主传动装置、传动轴杆、集线分配器、过线瓷眼装置、集线眼模、第一集合包帯装置、第二集合包帯装置、转动引取装置、缓冲张カ过线导轮和收线装置沿着平行对芯线的运行路径依次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装置包括壳体、主机转动盘和线轴;所述主机转动盘和所述线轴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主机转动盘上设有若干缺口和设于每ー缺口中的过线导轮;所述主机转动盘的所述缺ロ沿着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主机转动盘;所述主机转动盘的所述过线导轮的圆周方向沿着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径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一部分所述缺ロ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另一部分所述缺ロ均匀且相互间隔地分布在一个以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并且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另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的直径大于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机转动盘的另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上的缺ロ与位于所述主机转动盘的一部分所述缺ロ所在圆上的缺ロ交错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线治具及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该过线治具包括集线分配器、过线瓷眼装置和集线眼模;过线瓷眼装置设置在集线分配器与集线眼模之间;集线分配器上设有若干缺口和设于每一缺口中的过线导轮;集线眼模包括连接部和眼模;眼模设置在连接部中,且在眼模与连接部之间设有轴承或在眼模与连接部之间形成轴承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扭绞线缆集合装置,包括主传动装置、传动轴杆、第一集合包带装置、第二集合包带装置、转动引取装置、缓冲张力过线导轮、收线装置和上述过线治具。采用上述方案,在多对平行线集合时,可避免或减轻线缆扭曲、翻转-变形、刮伤等级不稳定现象。
文档编号H01B13/00GK102856004SQ2012103128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陈华 申请人:深圳市领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