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6246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第3电极,一端位于源极电极(19)侧,另一端位于N型漂移层(10);以及浮动电极(17),一端位于源极电极(19)侧,另一端位于N型漂移层(10);其特征在于,设浮动电极(17)与漏极电极(18)间的电容为Cfd、浮动电极(17)与源极电极(19)间的电容为Cfs、漏极电极(18)与源极电极(19)间的电压为Vds、浮动电极(17)的阈值电压为Vth时,漏极电极(18)与源极电极(19)间的电压BV0=((Cfs+Cfd)/Cfd)×Vth小于没有浮动电极(17)而全是栅极电极(16)的情况下发生雪崩击穿的耐压BV1,在截止状态时,若向浮动电极(17)施加超过Vth的电压,则在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形成反转层。
【专利说明】半导体装置
[0001]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94678号(申请日:2013年4月26日)为基础申请并 享受其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近年来,M0SFET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除了在大电流、高耐压的开关电源市场之外,在以笔记本型PC为代表的移动 体通信设备等的节能用开关市场中的使用也急剧增加。由于在电源管理电路或锂离子电池 的安全电路等中使用,所以设计为实现能够以电池电压直接驱动的低电压驱动化、低导通 电阻化及高耐压特性等。
[0004] 这些器件有时也用于马达控制等,所以要求以电感性负载进行开关的能力。在 电感性负载的开关动作断开时,在感应电动势的影响所引起的浪涌电压超过M0SFET的耐 压的情况下,存在发生雪崩击穿的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手段,例如已知有源钳位电路。 该有源钳位电路是如下的电路:在栅极?漏极之间配置元件的额定电压以上的耐压的二 极管,在电感性负载的开关动作断开时,在漏极电压上升而成为雪崩状态之前,连接在栅 极?漏极之间的二极管击穿,由此,栅极的电压上升而沟道导通。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雪崩击穿的半导体装置。
[0006]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第 1电极,与所述第1半导体层电连接;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设置在与所述第1电极 相反的一侧;第2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选择性地设置在与所 述第1半导体层相反的一侧;第1导电型的第4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选择 性地设置在与所述第1半导体层相反的一侧;第2电极,与所述第3及第4半导体层电连 接;第3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浮动电极,一端位 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第1绝缘膜,设置在所述第3电极及所 述浮动电极的周围;以及第2绝缘膜,与所述第3电极及所述浮动电极相接,设置在与所述 第1电极相反的一侧。
[0007] 此外,该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所述浮动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间的电容为 Cfd、所述浮动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的电容为Cfs、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的电压 为Vds、所述浮动电极的阈值电压为Vth时,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的电压BV0 = ((Cfs + Cfd) / Cfd) XVth,小于没有所述浮动电极而全是所述第3电极的情况下发生雪 崩击穿的耐压BV1,在截止状态时,若向所述浮动电极施加超过阈值电压Vth的电压,则在 包围所述浮动电极的第1绝缘膜的侧部流动电子电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0009]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0010] 图3是第3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0011] 图4是第4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另外,在实施例中,以第1导电型为N 型、第2导电型为P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将两者互换而实施。作为N型杂质层,在使用 N、N +的记号的情况下,设该层中的N型杂质浓度按照N < N +的顺序由低到高。对于P型 杂质层也是同样的。另外,本实施方式不限定本发明。
[0013] (第1实施方式)
[0014] 参照图1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1 的剖视图。半导体装置1具有:N型漂移层10 (第1半导体层)、P型基极层11 (第2半导体 层)、P+型接触层12 (第3半导体层)、N+型源极层13 (第4半导体层)、栅极绝缘膜14 (第 1绝缘膜)、层间绝缘膜15 (第2绝缘膜)、栅极电极16 (第3电极)、浮动电极17、漏极电极 18 (第1电极)、及源极电极19 (第2电极)。
[0015] 漏极电极18与N型漂移层10相接而电连接地设置。P型基极层11与N型漂移层 10相接而设置在与漏极电极18相反的一侧。P+型接触层12与P型基极层11相接而设置 在与N型漂移层10相反的一侧。N+型源极层13以夹着P+型接触层12的方式,与P型基 极层11相接而选择性地设置。源极电极19与P+型接触层12及N+型源极层13相接而设 置。
[0016] N型漂移层10例如能够使用硅(Si)、碳化硅(SiC)及氮化镓(GaN)等。源极电极 19和漏极电极18例如由多晶硅构成。
[0017] 栅极电极16及浮动电极17的一端位于源极电极19侧、另一端位于N型漂移层10 而设置。浮动电极17相对于栅极电极16以间隔1条等方式规则地配置。第1绝缘膜包围 栅极电极16及浮动电极17而设置。
[0018] 此外,在栅极电极16及浮动电极17的侧部设有P型基极层11,在一端区域设有 N+型源极层13。
[0019] 栅极绝缘膜14例如能够使用通过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印osition)或热氧化等形成的氧化硅,但是也可以使用氮化硅(SiN)、氧化铝(A120 3)、氧 化铪(Hf02)、氧化锆(Zr02)等的绝缘膜。栅极电极16及浮动电极17例如使用P型或N型 的多晶硅。也可以使用多晶硅以外的导电率高的材料。
[0020] 层间绝缘膜15以覆盖栅极电极16或浮动电极17的上部的方式设置。层间绝缘 膜15例如可以使用与栅极绝缘膜14相同的氧化硅,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SiN等的绝缘膜。
[0021] 源极电极19与P+型接触层12、N+型源极层13及层间绝缘膜15相接而设置在与 P型基极层11相反的一侧。源极电极19通过层间绝缘膜15与栅极电极16及浮动电极17 绝缘。源极电极19与N +型源极层13电连接,与P型基极层11经由P+型接触层12电连 接。通过P+型接触层12,能够降低接触电阻,但是也可以不形成该层而通过将源极电极19 和P型基极层11直接接合来电连接。
[0022] 源极电极19例如使用P型或N型的多晶硅。也可以使用多晶硅以外的导电率高 的材料。
[0023] 将浮动电极17与漏极电极18之间的电容设为Cfd、将浮动电极17与源极电极19 之间的电容设为Cfs、将源极电极19与漏极电极18之间的电压设为Vds时,浮动电极17的 电位Vfs通过下式(1)表示。
[0024] Vfs = (Cfd/ (Cfs+Cfd)) XVds · · ·(〇
[0025] 设浮动电极17的阈值电压为Vth时,成为下式(2)。
[0026] Vfs = Vth · · · (2)
[0027] 这时,设源极电极19与漏极电极18之间的电压为BV0时,通过下式(3)表示。
[0028] BVO = ((Cfs + Cfd) /Cfd) XVth · · · (3)
[0029] 设没有浮动电极17而全是栅极电极16的情况下发生雪崩击穿的耐压设为BV1 时,以满足下式(4)的方式设计各层的材料、厚度、形状。
[0030] BVO < BV1 · · · (4)
[0031] 接下来说明半导体装置1的动作。
[0032] 半导体装置1例如在相对于源极电极19向漏极电极18施加正电位的状态下,向 栅极电极16施加比阈值电压更大的正电压时,在包围栅极电极16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 形成反转层。由此,半导体装置1成为导通状态,流动电子电流。该电子电流经由N+型源 极层13、形成于P型基极区域11的N型反转层(即半导体装置1的沟道)、N型漂移层10, 从源极电极19流向漏极电极18。
[0033] 这时,在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不形成反转层,电子电流不从源 极电极19向漏极电极18流动。
[0034] 接着,通过使栅极电极16的施加电压为零或施加负电压,包围栅极电极16的第1 绝缘膜14的侧部的反转层消失,来自源极电极19的电子电流被切断,半导体装置1成为截 止状态。负载为电感器的情况下,使半导体装置1为截止状态时,成为相对于源极电极19 向漏极电极18施加正电位的状态,所以在半导体装置1中没有浮动电极17的情况下,可能 会由于N型漂移层10与P型基极层11的PN接合而发生绝缘破坏(雪崩击穿)。
[0035] 接下来说明半导体装置1的效果。
[0036]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浮动电极17与漏极电极18之间的电容为Cfd、浮动电极17与 源极电极19之间的电容为Cfs、浮动电极17的阈值电压为Vth时,在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 1绝缘膜14的侧部形成有反转层时的、源极电极19与漏极电极18间的电压BV0通过前述 的式(3)表不。
[0037] 设没有浮动电极17而全是栅极电极16的情况下发生雪崩击穿的耐压为BV1时, 半导体装置1被设计为满足前述的式(4),所以在半导体装置1为截止状态时,若向浮动电 极17施加超过阈值电压Vth的电压,则如前述那样,仅在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 的侧部形成反转层,在半导体装置1中流动电子电流。这时,在包围栅极电极16的第1绝 缘膜14的侧部不形成反转层。
[0038] 该电子电流经由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侧部的N +型源极层13、形成 于P型基极区域11的N型反转层(即半导体装置1的沟道)、N型漂移层10,从源极电极19 流向漏极电极18,能够避免发生雪崩击穿。
[0039](第2实施方式)
[0040] 以下,使用图2说明第2实施方式。另外,关于第2实施方式,对于与第1实施方 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0041]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2的剖视图。半导体装置2与第1实施方式的 半导体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在N型漂移层10与漏极电极18之间,设置有N型杂质浓度比 N型漂移层10更高的N+型漏极层10b (第5半导体层)。N+型漏极层10b例如可以使用硅 (Si)、碳化硅(SiC)及氮化镓(GaN)等。上述层构造可以通过在N+型漏极层10b上依次进 行外延生长、或利用使用了离子注入的杂质扩散等来形成。关于其他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 的半导体装置1相同。
[0042] 说明半导体装置2的动作。
[0043] 半导体装置2的动作与半导体装置1相同。
[0044] 说明半导体装置2的效果。
[0045] 半导体装置2的效果为,通过将N型漂移层10的一部分作为杂质浓度高的N+型 漏极层l〇b,能够降低导通电阻。此外,使半导体装置2成为截止状态时,通过在漏极电极 18与源极电极19之间施加的电压,在N型漂移层10与P型基极层11的界面附近形成耗尽 层,但是N型漂移层10的杂质浓度与半导体装置1相同,所以耗尽层宽度不变化,能够在维 持高耐压的同时,实现导通电阻的降低。
[0046] (第3实施方式)
[0047] 以下,使用图3说明第3实施方式。另外,关于第3实施方式,对于与第1实施方 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0048] 图3是第3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3的剖视图。半导体装置3与第1实施方式的 半导体装置1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源极电极19a。
[0049] 栅极电极16、源极电极19a、浮动电极17相互隔着栅极绝缘膜14而不电连接,但 是源极电极19a与源极电极19电连接。栅极电极16、源极电极19a、浮动电极17例如使用 P型或N型的多晶硅。也可以使用多晶硅以外的导电率高的材料。
[0050] 关于其他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1相同。
[0051] 说明半导体装置3的动作。
[0052] 半导体装置3的动作为,在导通状态下,在包围栅极电极16的第1绝缘膜14的侧 部形成反转层而流动电子电流。该电子电流经由N +型源极层13、形成于P型基极区域11 的N型的反转层(即半导体装置1的沟道)、N型漂移层10,从源极电极19流向漏极电极18。 这时,在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不形成反转层。
[0053] 使半导体装置3成为截止状态时,在包围栅极电极16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及 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不形成反转层,不从源极电极19向漏极电极18 流动电子电流。
[0054] 此外,通过在源极电极19a与漏极电极18之间施加的电压,从N型漂移层10与P 型基极层11的界面朝向N型漂移层10形成耗尽层。
[0055] 源极电极19a相对于漏极电极18为负电位,N型漂移层10与漏极电极18为同电 位,载流子主要是电子。因此,在源极电极19a附近,电子被排出而耗尽化,从N型漂移层10 与栅极绝缘膜14的界面朝向N型漂移层10形成耗尽层。即,在N型漂移层10中,从P型 基极层11侧以及2个源极电极19a侧面、共3个方向形成耗尽层。
[0056] 这样,通过形成源极电极19a,如上述那样相对于N型漂移层10从3个方向形成耗 尽层,其结果,能够提高半导体装置3的耐压。
[0057] 如上述那样,半导体装置3也通过控制栅极电极16的电压,在导通状态和截止状 态之间切换动作。
[0058] 说明半导体装置3的效果。
[0059] 半导体装置3的效果与半导体装置1相同。即,源极电极19与漏极电极18间的 电压BV0与没有浮动电极17而全是栅极电极16的情况下发生雪崩击穿的耐压BV1被设计 为满足前述的式(4),所以在半导体装置3为截止状态时,若向浮动电极17施加超过阈值电 压Vth的电压,则在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形成反转层,在半导体装置3 中流动电子电流。这时,在包围栅极电极16的第1绝缘膜14的侧部不形成反转层。
[0060] 该电子电流经由包围浮动电极17的第1绝缘膜14侧部的N+型源极层13、形成于 P型基极区域11的N型反转层(即半导体装置1的沟道)、N型漂移层10,从源极电极19流 向漏极电极18,能够避免发生雪崩击穿。
[0061]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形成源极电极19a,在半导体装置3为截止状态时,通过 在源极电极19a与漏极电极18之间施加的电压,从N型漂移层10与P型基极层11的界面 朝向N型漂移层10地形成耗尽层。
[0062] 此外,源极电极19a相对于漏极电极18为负电位,N型漂移层10与漏极电极18为 同电位,载流子主要是电子。因此,在源极电极19a附近,电子被排出而耗尽化,所以从N型 漂移层10与栅极绝缘膜14的界面朝向N型漂移层10也形成耗尽层。
[0063] 即,在N型漂移层10中,从P型基极层11侧和2个源极电极19a的侧面、共3个 方向形成耗尽层。其结果,能够提高半导体装置3的耐压。
[0064] (第4实施方式)
[0065] 以下,使用图4说明第4实施方式。另外,对于第4实施方式,对于与第3实施方 式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0066] 图4是第4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4的剖视图。半导体装置4与第3实施方式的 半导体装置3的不同点在于,在N型漂移层10与漏极电极18之间,设置有N型杂质浓度比 N型漂移层10更高的N+型漏极层10b (第5半导体层)。N+型漏极层10b例如可以使用硅 (Si)、碳化硅(SiC)及氮化镓(GaN)等。上述层构造可以通过在N+型漏极层10b上依次进 行外延生长、或利用使用了离子注入的杂质扩散等来形成。关于其他构造,与第3实施方式 的半导体装置3相同。
[0067] 说明半导体装置4的动作。
[0068] 半导体装置4的动作与半导体装置3相同。
[0069] 说明半导体装置4的效果。
[0070] 半导体装置4的效果为,通过将N型漂移层10的一部分作为杂质浓度高的N+型 漏极层l〇b,能够降低导通电阻。此外,使半导体装置4成为截止状态时,通过在漏极电极 18与源极电极19、19a之间施加的电压,在N型漂移层10与P型基极层11的界面附近,从 P型基极层11侧和2个源极电极19a侧面、共3个方向形成耗尽层,但是N型漂移层10的 杂质浓度与半导体装置3相同,所以耗尽层宽度不变化,能够在维持高耐压的同时,实现导 通电阻的降低。
[0071]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提出,不意 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 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 主旨中,也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 第1电极,与所述第1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设置在与所述第1电极相反的一侧; 第2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选择性地设置在与所述第1半 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第1导电型的第4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选择性地设置在与所述第1半 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第2电极,与所述第3及第4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3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 浮动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 第1绝缘膜,设置在所述第3电极及所述浮动电极的周围;以及 第2绝缘膜,与所述第3电极及所述浮动电极相接,设置在与所述第1电极相反的一 侧; 该半导体装置,在截止状态下向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施加了电压时,在包 围浮动电极的第1绝缘膜的侧部流动电子电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浮动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之间的电容为Cfd、所述浮动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 的电容为Cfs、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为Vds、所述浮动电极的阈值电压 为Vth、没有所述浮动电极而全是所述第3电极的情况下发生雪崩击穿的耐压为BV1时, 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的电压BVO =((Cfs + Cfd) / Cfd)XVth,小于BV1。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杂质浓度比所述第1半导体层高的第1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 型的第1半导体层与所述第1电极之间。
4.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 第1电极,与所述第1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2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设置在与所述第1电极相反的一侧; 第2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选择性地设置在与所述第1半 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第1导电型的第4半导体层,与所述第2半导体层相接,选择性地设置在与所述第1半 导体层相反的一侧; 第2电极,与所述第3及第4半导体层电连接; 第2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 第3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 浮动电极,一端位于所述第2电极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1半导体层; 第1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2电极、所述第3电极及所述浮动电极的周围;以及 第2绝缘膜,与所述第2电极、所述第3电极、及所述浮动电极相接,设置在与所述第1 电极相反的一侧; 该半导体装置,在截止状态下向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施加了电压时,在包 围浮动电极的第1绝缘膜的侧部流动电子电流。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所述浮动电极与所述第1电极之间的电容为Cfd、所述浮动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 的电容为Cfs、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的电压为Vds、所述浮动电极的阈值电压为 Vth、没有所述浮动电极而全是所述第3电极的情况下发生雪崩击穿的耐压为BV1时, 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BVO = ((Cfs + Cfd) / Cfd) XVth,小于 BV1。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杂质浓度比所述第1半导体层高的第1导电型的第5半导体层被设置在所述第1导电 型的第1半导体层与所述第1电极之间。
【文档编号】H01L29/40GK104124269SQ201310356402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川口雄介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