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和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636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和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以及具有这种壳体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为便于操作,通常需要使用连接器组件实现例如电源信号、驱动信号之类的大电流信号在两条导线、或者导线与电子线路之间的传输。图1示出了一种连接器组件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该连接端子200 —般为母端子,并包括主体部201、从主体部201的第一端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一导线(未示出)的导线连接部202、从主体部的两侧相向卷曲形成的卷曲部203、以及舌形部204。在舌形部204上设有突起2041、以及位于舌形部204的自由端的释放部2042。图2示出了一种与连接端子200结合的配对端子300的立体示意图。配对端子300包括插接部301和与形成在插接部301上的通孔302。插接部301可插入到由主体部201和卷曲部203限定成的空间中,并且通过形成在卷曲部203自由端的接触部2031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弹性地保持在主体部201上。当配对端子300插入连接端子200中时,连接端子200的突起2041结合到配对端子300的通孔302中,从而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端301锁定在连接端子200中。当需要将配对端子300脱离连接端子200时,驱动释放部2042使其远离插接部301偏移,从而解除突起2041与通孔302之间的锁定,允许将将配对端子300拔出连接端子200。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以及包括这种壳体的连接器组件,以从连接端子方便地释放配对端子。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以及包括这种壳体的连接器组件,可以确保连接端子的释放部产生可复位的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可安装在一个壳体中,该连接端子包括:一个框架主体;两个卷曲部,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以将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插入的一个配对端子弹性地保持在所述卷曲部和框架主体之间;一个舌形部,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并在所述配对端子的插入方向上延伸,所述舌形部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所述舌形部的自由端通过弯曲形成一个释放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第一限制部被构造成在所述配对端子通过所述锁定部锁定在所述连接端子中时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距离。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弯曲形成的凸缘。
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表面形成的突起。[0013]在上述连接端子中,所述锁定部为突起、凹槽和通孔中的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的壳体,包括:一个上壁、一个下壁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两个侧壁;一个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从所述上壁向下延伸以与所述连接端子的释放部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限制部,从所述上壁、下壁和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所述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距离D,以在所述配对端子锁定在所述连接端子中时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最大距离。在上述壳体中,两个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从两个所述侧壁朝向两个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在上述壳体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释放部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倾斜面。在上述壳体中,所述锁定部为突起、凹槽和通孔中的一种。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连接端子和壳体。连接端子包括:一个框架主体;
两个卷曲部,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以将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插入的配对端子弹性地保持在所述卷曲部和框架主体之间;一个舌形部,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在所述配对端子的插入方向上延伸,所述舌形部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所述舌形部的自由端通过向上弯曲形成一个释放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制部,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壳体包括:一个上壁、一个下壁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两个侧壁;一个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从所述上壁向下延伸以与所述连接端子的释放部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限制部),从所述上壁、下壁和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所述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距离D,以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最大距离。在所述连接器组件中,两个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从两个所述侧壁朝向两个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在所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释放部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倾斜面。在所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弯曲形成的凸缘。在所述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表面形成的突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以及包括这种壳体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壳体的驱动部驱动连接端子的释放部,可释放连接端子与配对端子的锁定,从而可将配对端子从连接端子移除。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示出一种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示出一种与连接端子结合的配对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示出图3中的连接器组件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示出沿图4的线A-A在水平方向上的剖视图,其中线A-A位于壳体侧壁的沿长度方向的中线之上的位置;图6是示出图3中的连接器组件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7是示出沿图3的线B-B在水平方向上的剖视图,其中线B-B位于壳体侧壁的沿长度方向的中线之上的位置;图8是示出沿图3的线C-C在水平方向上的剖视图,其中线C-C位于壳体侧壁的沿长度方向的大致中线的位置;图9是示出图3中的连接器组件与配对端子连接之后沿线C-C在水平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图3中的连接器组件与配对端子连接之后沿线D-D在垂直方向上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线D-D位于壳体顶壁的沿长度方向的大致中线的位置;以及图11是示出图3中的连接器组件与配对端子连接之后沿线D-D在垂直方向上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图3是示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100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用于与例如图2所示的配对端子300结合,实现例如电源信号、驱动信号之类的大电流信号在两条导线、或者导线与电子线路之间的传输。该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壳体10和安装在壳体10中的连接端子2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下文的描述中,将连接器组件100的接收配对端子300的一端称为前端,即配对端子300从连接器组件的前端插入到连接器组件中,将与前端相对的一端称为后端。图6是示出图3中的连接器组件100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端子20的立体示意图。连接端子20可安装在如图4所示的壳体上,并包括:一个框架主体21、两个卷曲部23、一个舌形部24和两个第一限制部24。从框架主体2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用于连接一导线(未示出)的导线连接部22。两个卷曲部23都形成在框架主体21上,以将在配对端子的插入方向(第一方向)上插入的例如如图2所示的配对端子300弹性地保持在卷曲部23和框架主体21之间。舌形部24设置在框架主体21上沿第一方向延伸,舌形部24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241,舌形部24的自由端通过向上弯曲形成一个弹性的释放部242。两个第一限制部243分别形成在框架主体21上,并被构造成在配对端子300通过锁定部243锁定在连接端子20中时限制连接端子20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0的移动距离。在一种实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卷曲部23分别从框架主体21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两个侧壁的内侧向上弯曲并相向延伸形成,以将如图2所示的配对端子300弹性地保持在卷曲部23和框架主体21之间。配对端子300具有大致的平坦形状,并包括插接部301和形成在插接部301是的通孔302。插接部301可插入到由两个卷曲部23和框架主体21限定的空间中,并利用卷曲部23的弹性力而保持在卷曲部23和框架主体21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端子20可以由铜之类的单个导电金属片通过剪切、冲压、弯曲等工艺制成。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舌形部24上形成有锁定部41,用于锁定插入到连接端子20中的配对端子300。具体而言,锁定部41为形成在舌形部24上的突起,相应地,在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上形成通孔303。当插接部301插入到卷曲部23和框架主体21之间时,舌形部24上的作为锁定部241的突起正好结合到配对端子上的通孔302中。一般地,舌形部上的突起被设置成在插入方向上逐渐升高的斜坡形状,以便于插接部301的插入,同时阻挡结合到通孔302中的突起脱离通孔302,进而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保持在连接端子20中。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舌形部4上的锁定部41也可以设置成凹槽或者通孔,相应地,在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301上设置与所述凹槽或者通孔结合的突起,这样也能够将配对端子300的插接部保持在连接端子100中。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限制部243为在框架主体21的两侧弯曲形成的凸缘。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限制部243为在框架主体21的表面形成的突起(未示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如上面的各种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端子20的壳体
10。参见图3-5,壳体10包括:一个上壁11、一个下壁12以及连接在上壁11和下壁12之间的两个侧壁13 ;—个驱动部14,所述驱动部14从上壁11向下延伸以与连接端子20的释放部242接触;以及两个第二限制部15,所述第二限制部15从两个侧壁13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参见图7和8,当连接端子20安装在壳体10中时,第一限制部243与第二限制部15之间在第一方向(插入方向)上具有距离D,以在配对端子300锁定在连接端子20中时限制连接端子20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0移动的最大距离。在上壁11上向下延伸形成多个用于将连接端子20保持在壳体10中保持部16,保持部16相对于下壁12是悬空的。具体而言,参见图7-11,通过将连接端子20在壳体10的后端沿第二方向插入到壳体10中,连接端子的卷曲部23在保持部16的下部通过并发生收缩变形,当连接端子20在壳体10中安装就位时,卷曲部23在越过保持部之后恢复原状并抵靠在保持部的前端(参见图7),从而阻止连接端子20沿第一方向从壳体10的后端退出,同时,释放部242与驱动部14的倾斜表面接触。在此情况下,可以将配对端子300插入到连接端子20中,并且使舌形部24上的锁定部241结合到配 对端子300的通孔302中,从而阻挡配对端子300从连接端子20中脱离。[0056]当需要将配对端子300从连接端子20中脱离时,首先分别固定住壳体10和配对端子300并将它们朝向相反的方向拉动,在拉动过程的初期阶段,配对端子300由于锁定部302与通孔的结合而相对于连接端子20是不移动的但相对于壳体10是移动的,因此驱动部14将驱动释放部242沿第一方向向后偏移,同时由于驱动部14与释放部242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倾斜面,使得释放部242在偏移的过程中驱动舌形部24向下偏移,进而带动舌形部24上的凸出的锁定部241脱离配对端子300的通孔302,这样就随着拉动过程的继续进行,允许配对端子300从连接端子20中脱离。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8所示,当连接端子20安装在壳体10中时,由于第二限制部15从两个侧壁13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243的前端延伸,并且第一限制部243与第二限制部15之间具有距离D,在连接端子20在配对端子300的拉动下相对于壳体1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移动的最大距离将为第一限制部243与第二限制部15之间的距离D。这样,就限制了连接端子20相对于壳体10的最大移动距离,使得舌形部24上的释放部242不会产生过大的偏移,从而不会使释放部242由于偏移量过大而损坏。也就是说,由于第一限制部243与第二限制部15之间的距离D使得释放部242的变形都是可恢复的。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第一限制部243与第二限制部15之间的距离D的设置应确保释放部242的变形都是可恢复的同时还确保舌形部24上的锁定部241足够从配对端子300的通孔302中脱离。在上面的实施例中 ,虽然描述了两个第二限制部15分别从两个侧壁13朝向两个第一限制部243延伸,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两个第二限制部也可以分别从上壁11或者下壁12朝向两个第一限制部243延伸,这样能够限制连接端子在壳体中沿第二方向的最大移动距离即可。可以理解,也可以将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都设置成一个。可以将驱动部14和释放部242的接触面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形成为倾斜面。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连接端子20和用于容纳连接端子20的壳体10。连接端子20包括:一个框架主体21 ;两个卷曲部23,形成在框架主体上,以将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插入的配对端子30弹性地保持在卷曲部23和框架主体21之间;一个舌形部24,在框架主体21上在配对端子300的插入方向上延伸,舌形部24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241,所述舌形部24的自由端通过向上弯曲形成一个释放部242 ;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制部243,形成在框架主体21上。壳体10,包括:一个上壁
11、一个下壁12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两个侧壁13 ;—个驱动部14,所述驱动部14从上壁向下延伸以与连接端子20的释放部242接触;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限制部15,从上壁11、下壁12和两个侧壁13中的至少一个中朝向第一限制部243延伸,所述第一限制部243与第二限制部15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距离D,以在所述配对端子300锁定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中时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最大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以及包括这种壳体的连接器组件,通过壳体的驱动部驱动连接端子的释放部,可释放连接端子与配对端子的锁定,从而可将配对端子从连接端子移除。进一步地,由于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限制了连接端子相对于壳体的最大移动距离,从而防止了释放部不会产生过大的偏移,释放配对端子的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确保连接端子的释放部产生可复位的变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和连接器组件。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端子,可安装在一个壳体(10)中,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子包括: 一个框架主体(21); 两个卷曲部(23),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以将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插入的一个配对端子(30)弹性地保持在所述卷曲部和框架主体之间; 一个舌形部(24),设于所述框架主体上并在所述配对端子的插入方向上延伸,所述舌形部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241),所述舌形部的自由端通过弯曲形成一个释放部(242);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限制 部(243),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第一限制部被构造成在所述配对端子通过所述锁定部锁定在所述连接端子中时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弯曲形成的凸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表面形成的突起。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突起、凹槽和通孔中的一种。
5.一种用于安装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20)的壳体(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上壁(11)、一个下壁(12)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两个侧壁(13); 一个驱动部(14),所述驱动部从所述上壁向下延伸以与所述连接端子的释放部(242)接触;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限制部(15),从所述上壁、下壁(12)和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所述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距离D,以在所述配对端子锁定在所述连接端子中时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最大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从两个所述侧壁朝向两个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释放部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为突起、凹槽和通孔中的一种。
9.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连接端子(20),包括: 一个框架主体(21); 两个卷曲部(23),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以将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插入的配对端子(30)弹性地保持在所述卷曲部和框架主体之间; 一个舌形部(24),在所述框架主体上在所述配对端子的插入方向上延伸,所述舌形部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241),所述舌形部的自由端通过向上弯曲形成一个释放部(242);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限制部(243),形成在所述框架主体上;以及一个壳体(10),包括:一个上壁(11)、一个下壁(12)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两个侧壁(13); 一个驱动部(14),所述驱动部从所述上壁向下延伸以与所述连接端子的释放部(242)接触;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限制部(15),从所述上壁、下壁和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朝向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所述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距离D,以限制所述连接端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的最大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限制部分别从两个所述侧壁朝向两个所述第一限制部延伸。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释放部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为倾斜面。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两侧弯曲形成的凸缘。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为在所述框架主体的表面形成的突起。 ·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端子、用于安装连接端子的壳体、以及包括这种壳体的连接器组件。该连接端子包括框架主体;两个卷曲部,形成在框架主体上,以将一个在第一方向上插入的一个配对端子弹性地保持在卷曲部和框架主体之间;一个舌形部,设于框架主体上并在配对端子的插入方向上延伸,舌形部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锁定部,舌形部的自由端通过弯曲形成一个释放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制部,形成在框架主体上,所述第一限制部被构造成在配对端子通过锁定部锁定在连接端子中时限制连接端子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的移动距离。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可以从连接端子方便地释放配对端子,并且可以确保连接端子的释放部产生可复位的变形。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3166153SQ20132010450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张海军, 李伟国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