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824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端子(10),包括:端子本体(11);和压嵌突起(12),该压嵌突起(12)在与要被压嵌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端子(10)的纵向(LD)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从端子本体(11)突出。压嵌突起(12)包括:第一突起部(13、14);和第二突起部(15),该第二突起部(15)在插入方向(ID)上安置在第一突起(13、14)后方,并且在垂直方向(CD)上比第一突起部(13、14)更突出。端子(10)在第一突起部(13、14)与第二突起部(15)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17),该第一连接部(17)具有比端子本体(11)的宽度大的宽度。
【专利说明】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端子被压嵌并且保持于形成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保持孔中。

【背景技术】
[0002]已知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连接安装在诸如汽车这样的车辆中的各种装置,并且连接到例如PCB (印刷电路板)。作为这种类型的连接器,专利文献I提出了一种由方金属线材料形成的端子被压嵌并且保持于形成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保持孔中的连接器。
[0003]具体地,以上连接器具有端子,该端子包括例如端子本体和多个压嵌突起,该多个压嵌突起从端子本体向外突出以被压嵌到端子保持孔中。连接部设置在压嵌突起之间。通常地,连接部具有与端子本体的尺寸相等的尺寸。在这种类型的连接器中,压嵌突起被压嵌到端子保持孔中,从而能够维持将端子保持在端子保持孔中的力。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 JP 2009-151940A


【发明内容】

[0007]近年来,随着车辆的重量减轻,连接器的尺寸减小的需求上升,并且,相应地,正在完成端子的尺寸减小(包括直径的减小)。
[0008]然而,在以上连接器中,在将端子插入到端子保持孔内的过程中,当使压嵌突起与端子保持孔广生接触时,简单地减小端子的尺寸导致应力集中在连接部上,这可能引起连接部的弯曲。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防止在将端子插入到端子保持孔内时应力集中的连接部弯曲。
[0010]一种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端子;和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具有端子保持孔,所述端子被压嵌并且保持于该端子保持孔。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压嵌突起,该压嵌突起在与要压嵌在所述端子保持孔中的所述端子的纵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从所述端子本体突出。所述压嵌突起包括: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端子保持孔的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后方,并且该第二突起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突起部更突出。所述端子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具有比所述端子本体的宽度大的宽度。
[0011]根据以上构造,第一连接部具有比端子本体的宽度大的宽度。在将端子插入到端子保持孔内时,即使应力由于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相对于端子保持孔的接触而集中在第一连接部上,也能够防止第一连接部弯曲。因此,即使当端子的尺寸减小时,第一连接部的弯曲也不太可能发生。
[0012]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可以比所述端子本体的宽度大。
[0013]根据以上构造,第一连接部的宽度比端子本体的厚度大。这进一步加强了第一连接部,结果第一连接部的弯曲变得更不太可能发生。
[0014]所述弟一关起部可以包括:如关起,和后关起,该后关起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安直在所述前突起后方,并且该后突起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比所述前突起更突出。
[0015]根据以上构造,后突起比前突起更突出。这使得不太可能增大端子插入到端子保持孔内的插入载荷,这能够提高端子的可插入性,并且确保将端子保持在端子保持孔中的力。
[0016]端子保持孔可以包括:前突起保持部,所述前突起要被压嵌并且保持于该前突起保持部,后突起保持部,所述后突起要被压嵌并且保持于该后突起保持部,所述后突起保持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前突起保持部后方,第二突起容纳部,该第二突起容纳部构造成在所述前突起和所述后突起通过所述第二突起容纳部的情况下容纳所述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后突起保持部后方,前台阶部,该前台阶部设置在所述前突起保持部与所述后突起保持部之间,和后台阶部,该后台阶部设置在所述后关起保持部与所述弟~■关起各纳部之间。
[0017]根据以上构造,前台阶部形成在前突起保持部与后突起保持部之间,并且后台阶部形成在后突起保持部与第二突起容纳部之间。利用该构造,当将端子压嵌并且保持在端子保持孔中时,在插入方向上在前台阶部和后台阶部后方形成间隙,这使得端子保持孔的周壁容易地变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端子的可插入性。
[0018]所述连接器可以还包括: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前突起与所述后突起之间。所述前突起保持部的宽度可以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并且所述后突起保持部的宽度可以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
[0019]根据以上构造,前突起保持部的宽度等于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并且后突起保持部的宽度等于第二连接部的宽度。这使得更容易确保将端子保持在端子保持孔中的力。
[002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在将端子插入到端子保持孔内时,该连接器能够防止应力集中的连接部弯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2]图2A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平面图。
[0023]图2B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0024]图3A是图2A的部分IIIa的放大图。
[0025]图3B是沿着图1的线IIIb-1IIb截取的截面图。
[0026]图4A是用于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端子与连接器壳体的组装过程的截面图。
[0027]图4B是用于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端子与连接器壳体的组装过程的截面图。
[0028]图4C是用于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端子与连接器壳体的组装过程的截面图。
[0029]图5是图4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附图的描述中,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指定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记。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附图都是示意图,并且可以代表与实际尺寸比率不同的尺寸比率等。因此,应该考虑下面的描述来确定特定尺寸等。此外,不同的附图包括具有不同尺寸关系和比率。
[0031](连接器的构造)
[0032]首先,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构造。图1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透视图。图2A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平面图,并且图2B是图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侧视图。图3A是图2A的部分IIIa的放大图,并且图3B是沿着图1的线IIIb-1IIb截取的截面图。
[0033]如图1至图3B所示,连接器I用于连接安装在诸如汽车这样的车辆中的各种设备,并且连接到例如PCB (印刷电路板)。连接器I包括:端子10,该端子10由方形金属线材形成;和连接器壳体20,该连接器壳体20具有端子保持孔21,端子10被压嵌并且保持在该端子保持孔21中。端子10不必须由方形线材形成,而是仅需要由金属形成。
[0034](端子的构造)
[0035]如图1至图3B所示,通过将铜底镀层或镍底镀层涂敷到用作基材的诸如黄铜的铜合金的表面而得到端子10。端子10具有细长形状,该细长形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当从上方观看时呈现大致对称的外观(图2A)。
[0036]端子10具有端子本体11和压嵌突起12,该压嵌突起12在与端子10的纵向LD垂直的垂直方向CD(在该实施例中是宽度方向)上从端子本体11突出,从而被压嵌到端子保持孔21。
[0037]压嵌突起12由共同用作第一突起部的前突起13和后突起14、以及用作第二突起部的嵌合肩部15构成,其中当从上方观看时,前突起13和后突起14中的每个突起都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参见图2A)。
[0038]前突起13在端子10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1内的插入方向ID上形成在后突起14前方。后突起14在垂直方向⑶上比前突起13更突出。压嵌肩部15在端子10的插入方向ID上形成在前突起13和后突起14后方,并且在垂直方向⑶上比前突起13和后突起14更突出。
[0039]用作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部16形成在前突起13与后突起14之间。用作第一连接部的连接部17形成在后突起14与压嵌肩部15之间。
[0040]连接部16具有与端子本体11的尺寸相等的尺寸。即,连接部16的宽度W16(参见图3A)等于端子本体11的宽度Wll (参见图2A)。连接部16的厚度等于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l (参见图2B)。
[0041]连接部17具有比端子本体11的宽度Wl I大的宽度。即,连接部17的宽度W17比端子本体11的宽度Wll大,并且比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l大。连接部17的厚度等于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I。
[0042](连接器壳体的构造)
[0043]如图1和图3B所示,连接器壳体20由树脂等形成,并且构造成固定和保持压嵌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端子10。虽然在图中仅图示出了连接器壳体20的一部分,但是连接器壳体20构造成能够与配合连接器嵌合和从配合连接器脱离。
[0044]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中的端子保持孔21沿着端子10的插入方向ID ( S卩,端子10的纵向LD)延伸。如图3B所示,端子保持孔21由以下构成:前突起保持部22和后突起保持部23,该前突起保持部22和后突起保持部23共同用作第一突起容纳部;和肩部容纳部24,该肩部容纳部24用作第二突起容纳部。前突起保持部22保持压嵌在其中的前突起13。后突起保持部23保持压嵌在其中的后突起14。肩部容纳部24允许前突起13和后突起14从其通过,并且肩部容纳部24容纳压嵌肩部15。
[0045]前突起保持部22的宽度W22比前突起13的宽度W13小,并且与连接部16的宽度W16 一致(相等)。后突起保持部23的宽度W23比后突起14的宽度W14小,并且与前突起
13的宽度W13和连接部17的宽度W17 —致(相等)。肩部容纳部24的宽度W24比压嵌肩部15的宽度W15大。前突起保持部22、后突起保持部23和肩部容纳部24的厚度分别等于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I。
[0046]在该实施例中,以上“一致”是名义上的一致,前突起保持部22的宽度W22比连接部16的宽度W16稍大(间隙的尺寸)。此外,后突起保持部23的宽度W23比连接部17的宽度W17稍大。
[0047]在端子10的插入方向ID上位于端子10的前侧上的前台阶部25形成在前突起保持部22与后突起保持部23之间。在端子10的插入方向ID上位于如台阶部25后方的后台阶部26形成在后突起保持部23与肩部容纳部24之间。前台阶部25由相对于垂直方向CD倾斜的斜坡形成。后台阶部26由相对于垂直方向CD倾斜的斜坡形成。
[0048](端子与连接器壳体的组装过程)
[0049]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端子10与连接器壳体20的组装过程。图4A至4C是用于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端子10与连接器壳体20的组装过程的截面图。图5是图4C的局部放大图。
[0050]首先,将端子10从端子本体11的先端IIA侧插入到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中的端子保持孔21内。此时,端子本体11以该顺序经过肩部容纳部24、后突起保持部23和前突起保持部22插入。
[0051]更具体地,如图4A所示,当将端子10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1内时,前突起13经过肩部容纳部24插入,并且位于后突起保持部23中,并且后突起14位于肩部容纳部24中。此时,后突起保持部23的宽度W23与前突起13的宽度W13 —致(参见图2A、2B、3A和3B),使得端子10的插入载荷没有增大。
[0052]随后,如图4B所示,当将端子10进一步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1内时,在前突起13位于后关起保持部23中的状态下,后关起14被压嵌在后关起保持部23中。此时,如关起
13没有被压嵌在前突起保持部22中,并从而,减小了在压嵌端子10时的冲击(插入载荷增大),这能够防止端子10的插入载荷增大。
[0053]随后,如图4C所示,当将端子10再进一步地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1内时,前突起13被压嵌在前突起保持部22中,后突起14接续被压嵌在后突起保持部23中,并且压嵌肩部15位于肩部容纳部24中。
[0054]此时,如图5所示,在插入方向ID上在前突起13后方产生间隙S,从而使得连接器壳体20容易地变形,并且其后,在前突起13通过之后,前突起保持部22恢复,从而将前突起13压嵌并且保持在前突起保持部22的内表面之间。从而,能够确保将端子10保持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力。
[0055]另外,连接部17的宽度W17比端子本体11的宽度Wll大并且比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l大,使得能够防止连接部17由于应力集中在其上而弯曲。由于连接部16位于前突起保持部22上,所以防止连接部16弯曲。
[0056](功能和效果)
[0057]在以上实施例中,连接部17具有比端子本体11的宽度Wll大的宽度。即使在端子10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1内时,由于前突起13与后突起14相对于端子保持孔21接触,应力集中在连接部17上,这也能够防止连接部17弯曲。因此,即使当端子10的尺寸减小时,连接部17的弯曲不太可能发生。
[0058]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17的宽度W17比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l大。这机一部加强了连接部17,结果连接部17的弯曲变得更不太可能发生。
[0059]在该实施例中,后突起14在垂直方向⑶上比前突起13更突出。这使得不太可能增大端子10插入到端子保持孔21内的插入载荷,这能够提高端子10的可插入性,并且确保将端子10保持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力。
[0060]在该实施例中,前台阶部25形成在前突起保持部22与后突起保持部23之间,并且后台阶部26形成在后突起保持部23与肩部容纳部24之间。利用该构造,当将端子10压嵌并且保持在端子保持孔21中时,间隙S在插入方向ID上形成在前台阶部25和后台阶部26后方,这使得端子保持孔21的周壁容易地变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端子10的可插入性。
[0061]优选地,前突起13在前突起保持部22中移动的距离R(所谓的重叠量)尽可能地长(参见图5)。当距离R长时,端子10的可插入性降低,而剪切量增大,使得容易确保将端子10保持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力。即,通过设定前突起13在前突起保持部22中移动的距离R,能够控制端子10的可插入性和将端子10保持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力。
[0062]在该实施例中,前突起保持部22的宽度W22与连接部16的宽度W16 —致,并且后突起保持部23的宽度W23与连接部17的宽度W17 —致。这使得更容易确保将端子10保持在端子保持孔21中的力。
[0063](其它实施例)
[0064]如上所述,已经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的范围。然而,需要理解的是: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描述和附图不限制本发明。从本公开,各种可选择实施例、实例和操作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
[0065]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如下修改。具体地,虽然已经描述了连接部17的宽度W17比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l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连接部17的宽度W17可以等于或小于端子本体11的厚度DlI。
[0066]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第一突起部包括前突起13和后突起14两个突起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突起部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突起部。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各个突起部在垂直方向上从各个突起部在插入方向ID上的前侧到各个突起部的后侧逐渐突出。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后突起14比前突起13更突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后突起14与前突起13的突出量可以互相相等。
[0067]此外,已经描述了由相对于垂直方向CED倾斜的斜坡形成前台阶部25,并且由相对于垂直方向CD倾斜的斜坡形成后台阶部2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采用前台阶部25和后台阶部26中的每个都可以由与垂直方向CD平行的表面形成的构造、或前台阶部25和后台阶部26中的一个由相对于垂直方向CD倾斜的斜坡形成并且前台阶部25和后台阶部26中的另一个由与垂直方向⑶平行的表面形成的构造。
[0068]此外,前突起保持部22的宽度W22和后突起保持部23的宽度W23不限于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宽度,而是可以适当地设定。
[0069]如上所述,本发明明显包括未在上面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等。因此,从以上说明的角度来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发明要素确定。
[0070]在2012年5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0.2012-108348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由金属制成的端子;和 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具有端子保持孔,所述端子被压嵌并且保持于该端子保持孔, 其中,所述端子包括: 端子本体,和 压嵌突起,该压嵌突起在与要压嵌在所述端子保持孔中的所述端子的纵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从所述端子本体突出, 其中,所述压嵌突起包括: 第一突起部,和 第二突起部,该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端子插入到所述端子保持孔的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后方,并且该第二突起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突起部更突出,并且其中,所述端子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具有比所述端子本体的宽度大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比所述端子本体的厚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包括: 前突起,和 后突起,该后突起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前突起后方,并且该后突起在所述垂直方向上比所述前突起更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保持孔包括: iu关起保持部,所述如关起要被压嵌并且保持于该如关起保持部, 后突起保持部,所述后突起要被压嵌并且保持于该后突起保持部,所述后突起保持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前突起保持部后方, 第二突起容纳部,该第二突起容纳部构造成在所述前突起和所述后突起通过所述第二突起容纳部的情况下容纳所述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容纳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安置在所述后关起保持部后方, 前台阶部,该前台阶部设置在所述前突起保持部与所述后突起保持部之间,和 后台阶部,该后台阶部设置在所述后突起保持部与所述第二突起容纳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前突起与所述后突起之间, 其中,所述前突起保持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并且 其中,所述后突起保持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
【文档编号】H01R12/58GK104272530SQ20138002435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中村将受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