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4714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安装构造。提供一种更换容易而且得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平板状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安装构造。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将隔壁的开口堵塞的位置,并且经由开口而将隔壁的内外连接。电连接器组件具备电连接器和金属板的面(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电连接器具有绝缘基板以及电连接部,绝缘基板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且具有朝向隔壁的第一面、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将第一面的周缘及第二面的周缘相连的侧面,电连接部由导电性的材料构成且在第一面及第二面这两个面露出而从第一面到第二面电气性地相连,金属板的面(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至少设于第一面的周缘。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组件,特别涉及负责具有气密性的装置中的电连接的电连接 器组件及该电连接器组件向隔壁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这种电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要求气密性的腔室的隔壁内 及隔壁外之间电连接的平板状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基材为将隔壁的开口堵塞的、例 如玻璃填充的环氧树脂制品。在该电连接器的侧面形成有金属镀层图案,在向隔壁安装时, 将电连接器的侧面的整周焊接于隔壁。
[0003]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平板状的电连接器的侧面的整周焊接于隔壁。因此, 在电连接器或者焊接部存在不良的情况下,电连接器的更换不容易,因此可能不得不废弃 具有隔壁的腔室整体。
[0004] 在这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0形环并通过弹性板来堵塞设于负载锁 定装置的隔壁的缝隙的密封构造。通过拆卸将弹性板固定于隔壁的夹紧部件及螺钉,使得 弹性板能够容易地拆卸。因此,只要构成为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连接器中使用〇形环而 堵塞隔壁的开口,就能够容易地更换电连接器。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3-378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1355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使用〇形环而密封的情况下,与〇形环接触的部件需要具有工业标准(例如, JIS标准)所要求的规定的表面粗糙度(例如,至少Ra3. 2 μ m以下)。
[0007] 在这方面,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连接器是玻璃填充的环氧树脂制品,因此使其表 面为工业标准所要求的规定的表面粗糙度极其困难。
[0008]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容易而且得到规定 的表面粗糙度的平板状的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安装构造。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连接器,安装于将具有开口的隔壁的所述开口堵塞的位置,并且经由所述开口而将 所述隔壁的内外连接,具有绝缘基板及电连接部,所述绝缘基板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且具 有朝向所述隔壁的第一面、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将所述第一面的周缘及所述 第二面的周缘相连的侧面,所述电连接部由导电性的材料构成且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 面这两个面露出而从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电气性地相连; 以及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至少设于所述第一面的周缘。
[0010] 优选的是,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通过将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面的金属板 粘接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的至少所述第一面的周缘而成。
[0011] 另外,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也可以通过将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面的板状 树脂部件粘接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的至少所述第一面的周缘而成。
[0012] 而且,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也可以由具有凹槽的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的所 述凹槽的内表面构成,所述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粘接于所述绝缘基板。
[0013] 而且,也可以在所述凹槽内配置密封部件。
[0014] 另外,所述电连接器也可以由4层以上的多层基板构成。或者,所述电连接器也可 以由双面基板构成。
[0015]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所述开口 的所述隔壁;配置于在所述隔壁的一个面的所述开口的周围形成的周围槽内的密封部件; 以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将所述隔壁的开口堵塞的 位置的所述电连接器组件;以及将该电连接器组件固定于所述隔壁的固定件。
[0016] 而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所述 开口的所述隔壁;在所述隔壁的一个面的所述开口的周围配置的密封部件;具有遍及该密 封部件的全长而收容所述密封部件的凹槽的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以所述密封部件与所 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将所述隔壁的开口堵塞的位置的所述电连接器 组件;以及将该电连接器组件固定于所述隔壁的固定件。
[0017]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得到一种更换容易而且得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的平板状的电连接器组件 以及使用了该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㈧是俯视图,⑶是㈧的沿 A-A线的截面图。
[0019]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金属板的侧截面图。
[0020]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变形例的侧截面图。
[0021] 图4是使用了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
[0022]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A)是俯视图,(B)是(A)的沿 A-A线的截面图。
[0023] 图6是表示图5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金属部件的侧截面图。
[0024] 图7是使用了图5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
[0025] 图8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电连接器,(A)是俯视图, (B)是㈧的沿A-A线的截面图。
[0026] 图9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电连接器,(A)是俯视图, (B)是㈧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参照附图并通过示例来说明本发明。
[0028]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A)是俯视图,(B)是(A)的沿 A-A线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中的金属板的侧截面 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变形例的侧截面图。图4是使用 了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
[0029]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件1由平板状的电连接器10和与电 连接器10的一个面粘接的金属板7构成。电连接器10具备绝缘基板12及电连接部14。 绝缘基板12通过从内侧(图1 (B)中的上侧)朝向外侧将3片大致矩形的基材(第一基材 30、第二基材40及第三基材50)层叠而构成。各基材30、40、50例如为玻璃填充的环氧树 脂制品。电连接器10为4层基板,分别在最内侧的第一基材30的内表面30a上具有第一 导电层16,在第一基材30及第二基材40之间具有第二导电层18,在第二基材40及第三基 材50之间具有第三导电层20,在最外侧的第三基材50的外表面50b上具有第四导电层22。 电连接器10作为整体具有表面(第一基材30的内表面30a)、背面(第三基材50的外表面 50b)、将表面的周缘及背面的周缘相连的侧面13。
[0030] 在第一基材30形成有将其内表面30a上的第一导电层16及外表面30b上(第一 基材30及第二基材40之间)的第二导电层18电气性地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一导电部32。 各第一导电部32通过向第一基材30的贯通孔34内填充导电镀层36而成。多个第一导电 部32沿第一基材30的宽度方向排列成2列。虽然未图不,但各列的第一导电部32沿长度 方向(图UA)中的上下方向)以规定间距排列。
[0031] 在第二基材40形成有将其内表面40a上(第一基材30及第二基材40之间)的 第二导电层18及外表面40b上(第二基材40及第三基材50之间)的第三导电层20电气 性地相互连接的多个通路42。各通路42具有在第二基材40的贯通孔44的内周施加的镀 锡或者镀金的导电镀层部46。各通路42的内部空间由导电性的填充材料48 (例如焊料) 填充。多个通路42沿第二基材40的宽度方向排列成2列。虽然未图示,但各列的通路42 沿长度方向(图1(A)中的上下方向)以规定间距排列。
[0032] 在第三基材50形成有将其内表面50a上(第二基材40与第三基材50之间)的 第三导电层20及外表面50b上的第四导电层22电气性地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二导电部52。 各第二导电部52是向第三基材50的贯通孔54内填充导电镀层56而成。多个第二导电部 52沿第三基材50的宽度方向排列成2列。虽然未图不,但各列的第二导电部52沿长度方 向(图1(A)中的上下方向)以规定间距排列。
[0033] 电连接部14通过将第一导电层16、第一导电部32、第二导电层18、通路42、第三 导电层20、第二导电部52及第四导电层22以该顺序连接,从而将绝缘基板12的表面30a 及背面50b电气性地相连。
[0034] 在也作为第一基材30的内表面的绝缘基板12的表面30a的周缘形成有可电镀层 3。在该可电镀层3之上形成有焊料5的层。
[0035] 图2中,金属板7为在中央具有大的开口 8的薄的金属制的板,具有与电连接器10 的可电镀层3大致相同的形状。金属板7的上表面7a具有至少Ra3. 2 μ m以下的表面粗糙 度,优选具有Ral. 6 μ 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更优选具有RaO. 8 μ 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具有 该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金属板7的上表面7a相当于本发明的"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
[0036] 返回到图1,通过使金属板7紧密粘接于电连接器10,从而形成电连接器组件1。 具体而言,通过将金属板7焊接于电连接器10,电连接器组件1完成。此外,也可以如图3 所示的那样使用粘接剂5'来代替焊料5。在使用粘接剂5'的情况下,不需要可电镀层3。 使用导电性粘接剂作为粘接剂的情况与使用焊料5的情况一样,能够在连接器组件1及隔 壁60(参照图4)之间形成电气性路径。另外,也可以使用上表面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 板状树脂部件来代替金属板7。
[0037] 图4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100具备:电连接器组件1 ;供电连接器组件1 安装的隔壁60 ;在电连接器组件1及隔壁60之间配置的0形环70 ;以及将电连接器组件1 固定于隔壁60的固定件80。隔壁60是具有气密性的腔室(未图示)的一部分,具有开口 62。在隔壁60的开口 62的周围形成供0形环70配置的周围槽64。周围槽64的内表面具 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
[0038] 接着,说明电连接器组件1向隔壁60的安装步骤。图4中,电连接器组件1以在 周围槽64内配置的0形环70与金属板7的上表面7a(图4中的下侧的面)相对且抵接的 方式配置于将隔壁60的开口 62堵塞的位置。接着,将作为固定件80的一个的夹紧部件82 安装于电连接器组件1。然后,将螺钉86插入夹紧部件82的孔84而螺合紧固于隔壁60的 螺纹孔66。通过螺钉86的紧固,夹紧部件82将电连接器组件1向0形环70施力,形成电 连接器组件1向隔壁60的固定,并在隔壁60及电连接器组件1之间形成密封。电连接器 组件1的金属板7的上表面7a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电连接器10及金属板7紧贴,因此 在隔壁60及电连接器组件1之间构筑良好的密封。
[0039] 接着,参照图5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构造。图5表示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A)是俯视图,(B)是(A)的沿A-A线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电连接器组件的金属部件的侧截面图。图7是使用了图5的电连接器组 件的安装构造的截面图。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它 们的详细说明,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件进行说明。
[0040]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件101由平板状的电连接器10和与电连接器 10的一个面粘接的金属部件107构成。电连接器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相同, 因此省略其说明。
[0041] 图5及图6中,金属部件107具有比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板7厚的板厚,且在中央 具有大的开口 108。金属部件107具有与电连接器10的可电镀层3大致相同的形状。在金 属部件107沿其开口 108的整周形成供0形环70 (参照图7)配置的凹槽109。通过该凹 槽109的形成,金属部件107呈向上方开放的截面大致C字状。呈截面大致C字状的金属 部件107的与凹槽109相反侧的面平坦地形成,并与电连接器10粘接。金属部件107的凹 槽109的内表面至少具有Ra3. 2 μ 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优选具有Ral. 6 μ m以下的表面粗 糙度,更优选具有RaO. 8 μ m以下的表面粗糙度。具有该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金属部件107 相当于本发明的"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
[0042] 图5中,通过使金属部件107紧密粘接于电连接器10,从而形成电连接器组件 101。具体而言,通过将金属部件107焊接于电连接器10,电连接器组件101完成。此外,与 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也可以使用粘接剂来代替焊料5。
[0043] 图7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200具备:电连接器组件101 ;供电连接器组件 101安装的隔壁60 ;在电连接器组件101及隔壁60之间配置的0形环70 ;以及将电连接器 组件101固定于隔壁60的固定件80。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组件101 (的金属部件107) 具有收容〇形环70的槽,因此不需要在隔壁60形成周围槽。此外,0形环70接触的隔壁 60的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
[0044] 接着,说明电连接器组件101向隔壁60的安装步骤。图7中,首先,将0形环70 配置于隔壁60的开口 62的周围。接着,电连接器组件101以将0形环70收容于金属部件 107的凹槽109内的方式配置于将隔壁60的开口 62堵塞的位置。接着,将作为固定件80 的一个的夹紧部件82安装于电连接器组件101。然后,将螺钉86插入夹紧部件82的孔84 而螺合紧固于隔壁60的螺纹孔66。通过螺钉86的紧固,夹紧部件82将电连接器组件101 向0形环70施力,形成电连接器组件101向隔壁60的固定,并在隔壁60及电连接器组件 101之间形成密封。电连接器组件101的金属部件107的凹槽109的内表面具有良好的表 面粗糙度,电连接器10及金属部件107紧贴,因此在隔壁60及电连接器组件101之间构筑 良好的密封。
[0045]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组件及使用了该电连接器 组件的安装构造,但本发明并不旨在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从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 在本发明的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为4层基板,但也可以取代4层基板而如图8所示 的那样为双面基板10'。另外,在电连接器为多层基板的情况下,不限定为4层基板,也可 以为6层以上的多层基板。而且,在电连接器由多层基板构成的情况下,贯通孔34、44、54 的整体不一定需要由导电镀层或填充材料填充。例如,可以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多层基板 10"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贯通孔34"、44"、54"形成空洞35、45、55。即便在形成有空洞35、 45、55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基材30"、第二基材40"、第三基材50"之间紧贴,且空洞35、45、 55没有相互连通,因此也能够保持气密性。
[0046] 另外,作为密封部件,可以使用X形环等其他的密封部件来代替0形环70。而且, 作为固定件,可以使用夹紧部件及螺钉以外的固定件。而且,〇形环70也可以预先配置于 金属部件107的凹槽109内。即,0形环70可以与电连接器组件101-体。另外,金属部 件107也可以为树脂等的绝缘部件。而且,可以在电连接器上安装其他的连接器等电气元 件。另外,构成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的金属板7等不仅可以设于电连接器组件的表面,也可 以设于背面。
[0047] 符号说明 1电连接器组件 7金属板 7a上表面(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 10电连接器 12绝缘基板 13侧面 14电连接部 30a表面(第一面) 50b背面(第二面) 60隔壁 62开口 64周围槽 70 0形环(密封部件) 80固定件 100安装构造 101电连接器组件 107金属部件(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 109凹槽 200安装构造。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连接器,安装于将具有开口的隔壁的所述开口堵塞的位置,并且经由所述开口而将 所述隔壁的内外连接,具有绝缘基板及电连接部,所述绝缘基板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且具 有朝向所述隔壁的第一面、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将所述第一面的周缘及所述 第二面的周缘相连的侧面,所述电连接部由导电性的材料构成且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 面这两个面露出而从所述第一面到所述第二面电气性地相连;以及 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其至少设于所述第一面的周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通过将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面的金属板粘接形成于所 述绝缘基板的至少所述第一面的周缘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通过将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的面的板状树脂部件粘接形 成于所述绝缘基板的至少所述第一面的周缘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由具有凹槽的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的所述凹槽的内表面 构成,所述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粘接于所述绝缘基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槽内配置有密封部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由4层以上的多层基板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由双面基板构成。
8. -种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隔壁; 配置于在所述隔壁的一个面的所述开口的周围形成的周围槽内的密封部件; 以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将所述隔壁的开口堵 塞的位置的、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及 将该电连接器组件固定于所述隔壁的固定件。
9.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隔壁; 在所述隔壁的一个面的所述开口的周围配置的密封部件; 具有遍及该密封部件的全长而收容所述密封部件的凹槽的截面大致C字状的部件; 以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良好表面粗糙度区域相对的方式配置于将所述隔壁的开口堵 塞的位置的、根据权利要求1、6及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及 将该电连接器组件固定于所述隔壁的固定件。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4124561SQ20141016700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4日
【发明者】桥本信一 申请人: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