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792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包括垫片结构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垫片结构的下方,安装槽与垫片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垫片结构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通孔和若干第二注液通孔,第一注液通孔位于垫片结构的中心处,若干第二注液通孔均匀分布于垫片结构的边缘处,垫片结构上还设有极耳放置槽,所述垫片结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第二注液通孔和极耳放置槽均位于凹槽结构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片结构上设计较多个注液通孔和方形孔是为了方便注液的便捷,有利于液体迅速下沉被极片隔膜吸收,缩短电解液浸湿的时间,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片【技术领域】,特别是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为达到倍率及循环性能要求,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通常使用多个正极极耳。而现有 的上垫片存在如下缺陷:多个正极极耳同时穿过上垫片时难以与上垫片的开孔匹配,导致 钢壳滚槽后上垫片容易翘起,对齐度不够,当电芯振动或颠簸时,正极极耳极易因扭曲而受 到损伤,对电池的综合电化学性能,特别是电池的一致性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现有上垫片 的注液速度受到垫片结构和垫片上注液通孔的限制,如果注液流量过大,液体不能及时下 沉,电解液浸湿的时间较长,垫片的安装密封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 垫片,通过在垫片结构上设计较多个注液通孔和方形孔是为了方便注液的便捷,有利于液 体迅速下沉被极片隔膜吸收,缩短电解液浸湿的时间,设计较大的极耳放置槽的目的是为 了方便正极极耳的放置,方便工人操作摆放上垫片,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亦便利 注液操作,本申请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很强,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包括垫片 结构和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垫片结构的下方,安装槽与垫片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 垫片结构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通孔和若干第二注液通孔,第一注液通孔位于垫片结构 的中心处,若干第二注液通孔均匀分布于垫片结构的边缘处,垫片结构上还设有极耳放置 槽,所述垫片结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结构,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第二注液通孔和极耳放置槽 均位于凹槽结构内。
[0005] 作为优选,所述垫片结构和安装槽的横截面为圆形,安装槽的尺寸小于垫片结构 的尺寸,所述安装槽上套设有密封圈。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注液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第 二注液通孔上端尺寸大于第二注液通孔下端尺寸。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数量为1个,第二注液通孔的数量为5?7个,两 个相邻第二注液通孔的圆心分别与垫片结构的圆心所成的两条连线的夹角为25?40°。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放置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度为130? 145。。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片结构上设计较多个注液通孔和方 形孔是为了方便注液的便捷,有利于液体迅速下沉被极片隔膜吸收,缩短电解液浸湿的时 间,设计较大的极耳放置槽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正极极耳的放置,方便工人操作摆放上垫片, 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亦便利注液操作,本申请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很强,有很强 的推广应用价值。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注液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包括垫片结构 1和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位于垫片结构1的下方,安装槽2与垫片结构1为一体成型结 构,所述垫片结构1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通孔3和若干第二注液通孔4,第一注液通孔 3位于垫片结构1的中心处,若干第二注液通孔4均匀分布于垫片结构1的边缘处,垫片结 构1上还设有极耳放置槽5,所述垫片结构1和安装槽2的横截面为圆形,安装槽2的尺寸 小于垫片结构2的尺寸,所述安装槽2上套设有密封圈21,所述垫片结构1上表面开设有凹 槽结构11,所述第一注液通孔3、第二注液通孔4和极耳放置槽5均位于凹槽结构11内,所 述第一注液通孔3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注液通孔4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注液通孔4上端 尺寸大于第二注液通孔4下端尺寸,所述第一注液通孔3的数量为1个,第二注液通孔4的 数量为5?7个,两个相邻第二注液通孔4的圆心分别与垫片结构1的圆心所成的两条连 线的夹角为25?40°,所述极耳放置槽5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度为130? 145。。
[0015]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0016] 本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垫片结构1上 开设凹槽结构11,并在凹槽结构11内设计较一个位于中心的第一注液通孔3和多个位于边 缘的第二注液通孔4,并且第二注液通孔4上端尺寸大于下端的尺寸,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 注液,有利于液体迅速下沉被极片隔膜吸收,缩短电解液浸湿的时间,设计较大的极耳放置 槽5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正极极耳的放置,方便工人操作摆放上垫片,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 率,同时亦便利注液操作,并且垫片结构1下方的安装槽2能够使得上垫片更加稳固的安装 于电池中,安装槽2上的密封圈21提高了电池整体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液现象,本申请设计 结构简单,实用性很强,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0017]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 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垫片结构(1)和安装槽(2),所 述安装槽(2)位于垫片结构(1)的下方,安装槽(2)与垫片结构(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 述垫片结构(1)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注液通孔(3)和若干第二注液通孔(4),第一注液通 孔(3)位于垫片结构(1)的中心处,若干第二注液通孔(4)均匀分布于垫片结构(1)的边 缘处,垫片结构(1)上还设有极耳放置槽(5),所述垫片结构(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结构 (11),所述第一注液通孔(3)、第二注液通孔(4)和极耳放置槽(5)均位于凹槽结构(11) 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结构 (1)和安装槽(2)的横截面为圆形,安装槽(2)的尺寸小于垫片结构(2)的尺寸,所述安装 槽(2)上套设有密封圈(21)。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 通孔(3)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注液通孔(4)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注液通孔(4)上端尺寸 大于第二注液通孔(4)下端尺寸。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 通孔(3)的数量为1个,第二注液通孔(4)的数量为5?7个,两个相邻第二注液通孔(4) 的圆心分别与垫片结构(1)的圆心所成的两条连线的夹角为25?40°。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上垫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耳放置槽(5)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弧度为130?145°。
【文档编号】H01M2/18GK203895539SQ20142027651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新丽, 李飞, 吴晓谭, 杨永, 潘飞华 申请人:浙江兴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