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659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包括外壳,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上端设置有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的周边被压在底座与外壳的配合平面上,导电橡胶的上部周边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筋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压筋,所述第二压筋压在导电橡胶的上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电橡胶的上部设置凸筋与外壳上设置的凹槽、压筋相匹配,下部设置凹槽包裹线路板组件周边。设计内外双层防水结构将导电橡胶压紧在外壳与线路板组件、底座之间,达到了防尘防水TP54等级以上要求,使得开关不会被水等液体浸蚀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和导电金盘。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汽车车门窗电动开关主要包括底盖、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开关按钮,底盖内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橡胶。这种汽车车门窗电动开关利用开关对导电橡胶压迫实现对线路板的控制。由于现阶段顾客对汽车门窗电动开关要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汽车车门窗电动开关只是通过在按键周边设置简单的压条来实现防尘防水的目的。其按钮机构与上盖结合处容易产生缝隙,并且底座与线路板组件背面之间也会有缝隙产生。而现阶段汽车门窗电动开关空间有限,在开关布置和结构设计上需要重新设计。所以急需一种保证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密封性达到了防尘防水IP54等级以上要求的同时,在晚上也能轻易辨识开关位置防止误操作,同时保证开关的紧凑性的汽车车门窗电动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解决现有汽车门电动窗开关密封性差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包括外壳,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线路板组件,所述外壳)与底座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线路板组件上端设置有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的周边被压在底座与外壳的配合平面上,导电橡胶的上部周边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筋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压筋,所述第二压筋压在导电橡胶的上部。
[0005]为了防止开关被水等液体浸蚀线路板镀金盘,所述导电橡胶的下部周边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线路板组件的周边被包裹在导电橡胶下部周边第二凹槽内,第二凹槽的竖边被挤压在线路板组件和底座之间。
[0006]为了使晚上也能轻易辨识开关位置防止误操作,还设置有安全锁按钮及与安全锁按钮配合的压杆,所述压杆为导光体结构,在安全锁按钮上设置有透光孔。
[0007]进一步的,还设置有4个电动窗按钮,每个电动窗按钮设置有两个顶杆,每个顶杆下方设置有一个导电粒子,且每个电动窗按钮的两导电粒子呈“八”字型布置。
[0008]为了确保了顶杆上下运动平稳,所述每个电动窗按钮的两个导电粒子的夹角为160。。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导电橡胶的端部设置第一凸筋,并且在外壳上设置有与和导电橡胶相适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凸筋。设计内外双层防水结构将导电橡胶压紧在线路板组件和外壳上,达到了防尘防水IP54等级以上要求,使得开关不会被水等液体浸蚀线路板镀金盘。并且导电橡胶的下方还设置第二凹槽,使得线路板组件背部与底座之间没有缝隙产生。进一步保护线路板组件,延长了电动窗开关的使用寿命。通过将压杆设置为导光体结构,解决了安全锁按钮内部空间狭小同时要求透光的问题,提高了开关的使用性能。通过将两导电粒子呈“八”字型布置,优化了开关的设计结构,解决了开关内部空间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开关的紧凑性。通过将电动窗按钮的两个导电粒子夹角160。布置,确保了顶杆上下运动平稳,提高开关的稳定性。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门电动窗开关横剖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4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锁按钮部分爆炸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粒子部分布置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不,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包括外壳1,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线路板组件3,所述外壳1与底座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线路板组件3上端设置有导电橡胶5,所述导电橡胶5的周边被压在底座2与外壳1的配合平面上,导电橡胶5的上部周边设置有第一凸筋51,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筋51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压筋52,所述第二压筋52压在导电橡胶5的上部。通过设置双层防水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使导电橡胶5外圈凹槽结构老化,也不会使上盖与导电橡胶之间会产生缝隙、产生位移,延长开关使用寿命。
[0016]所述导电橡胶5的下部周边还设置有第二凹槽53,所述线路板组件3的周边被包裹在导电橡胶5下部周边第二凹槽53内,第二凹槽53的竖边被挤压在线路板组件3和底座2之间。使得线路板组件3背部与底座2之间没有缝隙产生,不会被水等液体浸蚀线路板锻金盘,提尚开关使用寿命。
[0017]还设置有安全锁按钮4及与安全锁按钮4配合的压杆41,所述压杆41为导光体结构,在安全锁按钮4上设置有透光孔42。所述压杆41上端抵在透光孔42上,其下端压在导电橡胶5及发光体7上。所述压杆41与发光体7之间留有间隙。使得压杆41能按压导电橡胶5。将压杆41设置成导光体结构能满足空间狭小同时要求透光的要求。所述压杆41集导光于一体,能够将因空间限制设计在靠边的[£0均匀的照亮安全锁按钮4中部的透光孔42,同时按压导电橡胶5实现安全锁开关功能。
[0018]还设置有4个电动窗按钮6,每个电动窗按钮6设置有两个顶杆61,每个顶杆61下方的导电橡胶上设置有一个导电粒子63,且每个电动窗按钮6的两导电粒子63呈“八”字型布置。将两导电粒子63呈“八”字型布置,优化了开关的设计结构,尤其是在需要布置更多结构时,将两导电粒子63呈“八”字型布置,使得线路板布线更为集中,为线路板组件3两端腾出更多空间来布置其他结构。解决了开关内部空间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开关的紧凑性。由于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为[化总线控制开关,内部芯片、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很多,而开关本体结构相对限制较小,内部电子元器件排布要求高,顶杆61及导电粒子63呈“八”字型布置为最优布置方案,
[0019]所述每个电动窗按钮6的两个导电粒子的夹角为160°。夹角160°设计确保了顶杆上下运动平稳,传递给电动窗按钮的按键力值手感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包括外壳(1),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线路板组件(3),所述外壳(I)与底座(2)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线路板组件(3)上端设置有导电橡胶(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橡胶(5)的周边被压在底座(2)与外壳(I)的配合平面上,导电橡胶(5)的上部周边设置有第一凸筋(51),所述外壳(I)上设置有与第一凸筋(51)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压筋(52),所述第二压筋(52)压在导电橡胶(5)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橡胶(5)的下部周边还设置有第二凹槽(53),所述线路板组件(3)的周边被包裹在导电橡胶(5)下部周边第二凹槽(53)内,第二凹槽(53)的竖边被挤压在线路板组件(3)和底座(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安全锁按钮(4)及与安全锁按钮(4)配合的压杆(41),所述压杆(41)为导光体结构,在安全锁按钮(4)上设置有透光孔(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4个电动窗按钮¢),每个电动窗按钮(6)设置有两个顶杆(61),每个顶杆¢1)下方的导电橡胶上设置有一个导电粒子(63),且每个电动窗按钮(6)的两导电粒子(63)呈“八”字型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门电动窗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电动窗按钮(6)的两个导电粒子的夹角为160°。
【文档编号】H01H23/12GK204204720SQ20142074841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修治 申请人: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