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包括该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4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包括该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包括该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减少布置了对准标记(alignmentkey)的非显示区域中的反射光的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于各种显示装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依照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发并且发布了具有各种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等等。

这些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各种目的的对准标记。举例来说,显示装置可以包含用于在将薄膜晶体管形成于基板之上的工艺中将光掩模与基板精确对准的对准标记,用于在将基板附接在一起的工艺中将具有薄膜晶体管的基板和面朝该基板的别的基板精确对准的对准标记,以及用于将具有驱动器的印刷电路板(pcb)与显示面板的焊盘单元精确对准的对准标记。

图1是典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将要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da且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da。所述非显示区域nda也可以被称为边框。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布置了用于阻光的遮光层,由此,在没有驱动显示面板的时候,非显示区域nda与显示区域da会产生相同的颜色。

通常,对准标记被布置在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da中。然后,在使用对准标记附接的时候,通过使用位于基板上方或下方的照相机,可以将驱动器和其他电路与对准标记相对准。

图2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关于现有技术中的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将会参考图2来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在显示区域da中的基板110的表面上布置了包含栅极电极111、绝缘层112、半导体层113、源极电极114b以及漏极电极114a的薄膜晶体管。

然后,平坦化层115被布置成覆盖了该薄膜晶体管和绝缘层112。在该平坦化层115上布置了一个具有开口的堤层118。在堤层118的开口中则形成了包含第一电极116、有机发光层119以及第二电极120的有机发光元件。

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可以经由在平坦化层115中形成的接触孔117电连接到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116。单个像素可以由彼此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以及有机发光元件形成。

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基板110的表面上可以限定焊盘单元pad。在焊盘单元pad中布置了对准标记124。如图2和3所示,该对准标记124可被布置在基板110上,并且在对准标记124和基板110之间既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缓冲层125。

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基板110的另一个表面上可以布置遮光层122。在遮光层122中会形成开孔123,其中对准标记124的底部会经由所述开孔而被暴露。通过使用照相机来捕捉经由开孔123暴露的对准标记124的底部,可以将对准标记124与驱动器等等相对准,以便将其附接在一起。

如图2和3所示,在基板110的另一个表面上布置了偏振器板126,以便抑制可能会降低能见度的外部光反射。然而,这样做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偏振器板126有可能会降低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相应地,近来对于如图4所示的移除了偏振器的显示面板的需求也在增长。为此,引起反射光的金属电极和线路将被低反射率的金属所取代。

然而,在如图5和6中显示的那样移除偏振器板时,如果从基板110的底面观看具有对准标记124的非显示区域nda,那么反射光会经由诸如基板110、缓冲层125、绝缘层112和平坦化层115之类的经由开孔123暴露的透明层tl出射。这种反射光会使观看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内容的观看者分心。

当从底部朝着基板110入射的入射光被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对准标记124反射的时候,这时将会产生这种反射光,或者该反射光也可以是被附着于基板110且封装了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元件的后盖(未显示)反射的。

通常,考虑到照相机识别对准标记124的灵敏度等级,遮光层122中的开孔123与对准标记124的周边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d1至少是100μm。相应地,将这些周边间的距离变窄是不可能完全阻挡反射光的。



技术实现要素:

相应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消除了相关技术中的限制和缺陷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没有偏振器板的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出射的反射光的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为观看者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的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中观看者可以沉浸在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中,并且源于经由暴露校准标记的遮光层中的开孔出射的反射光的干扰将会减少。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和特征部分会在后续描述中得到阐述,并且部分可以通过本描述而被清楚了解,或者也可以通过关于本发明的实践来获悉。本发明的目标及其他优点会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和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而被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他优点,根据在这里实现并被广义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这种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基板;布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对准标记;布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位于对准标记的上方的通孔的平坦化层;布置在基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且具有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准标记重叠的第一开孔的第一遮光层;以及布置在平坦化层上的第二遮光层。

在以上的显示面板中,对准标记可被布置在非显示区域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中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栅极电极,对准标记可以用与栅极电极相同的材料来形成。所述对准标记可以包括低反射率的金属层。

在以上的显示面板中,第二遮光层可以具有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准标记的顶部重叠的第二开孔。在平面视图中,所述第二开孔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开孔的面积。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孔的面积可以大于对准标记的顶部的面积。当从基板的第二表面观看的时候,第二开孔的周边与对准标记的周边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5与50μm之间。

以上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基板与平坦化层之间以覆盖基板的第一表面和对准标记的绝缘层,其中第二遮光层通过位于对准标记的上方的平坦化层中的通孔与绝缘层相接触。

在以上的显示面板中,第二遮光层在680nm或更小的波长带中可以具有10%或更小的透射率。

以上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透射可控膜。

在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基板;布置在处于显示区域中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发光元件;布置在处于非显示区域中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对准标记;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位于对准标记的上方的通孔的平坦化层;布置在基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且具有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准标记重叠的第一开孔的第一遮光层;以及布置在平坦化层上的第二遮光层。

在以上的显示装置中,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栅极电极,其中对准标记用与栅极电极相同的材料来形成。所述对准标记可以包括低反射率的金属层。

在以上的显示装置中,第二遮光层可以具有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准标记的顶部重叠的第二开孔。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孔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开孔的面积。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孔的面积可以大于对准标记顶部的面积。

以上请求保护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基板与平坦化层之间以覆盖基板的第一表面和对准标记的绝缘层,其中第二遮光层通过位于对准标记的上方的平坦化层中的通孔与绝缘层相接触。

在以上的显示装置中,第二遮光层在680nm或更小的波长带中可以具有10%或更小的透射率。

以上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布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的透射可控膜。

应该理解的是,以上的概括性描述以及后续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其目的是进一步说明请求保护的本发明。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这些附图被引入并构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限定了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的典型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现有技术中的oled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对准标记所处的图2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没有偏振器板的现有技术中的oled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对准标记所处的图4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是从基板底面观看时在图4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中布置的对准标记的平面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oled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对准标记所处的图7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9是从基板底面观看时在图7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中布置的对准标记的平面视图;

图10-12是从基板底面观看时的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对准标记的平面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例示实施例的oled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对准标记所处的图13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5是从基板底面观看时在图14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中布置的对准标记的平面示图;

图16是显示了与波长相对的用作第二遮光层的黑色堤层的透射率的图表;

图17是用一个利用了典型可视光源的照相机拍摄的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对准标记的图像;以及

图18是用一个利用了红外光源的照相机拍摄的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对准标记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在附图中举例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通常,显示装置可以依照出射光的出射方向而被分成顶部发光显示装置和底部发光显示装置。

为了便于说明起见,在以下描述中会将底部发光显示装置作为根据本发明例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示例来进行描述。然而应该理解,这里描述的特征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恰当地应用于顶部发光显示装置。

图7是根据本发明例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例示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限定了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的基板210。在处于显示区域da的基板210的一个表面(在本示例中是顶面)上可以形成薄膜晶体管以及与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有机发光元件。

此外,密封材料221可被布置成覆盖有机发光元件。在该密封材料221上可以布置后盖(未示出),以便封装布置在基板210上的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元件。所述密封材料221可以是用诸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以及乙烯-丙烯酸乙酯之类的聚烯烃基材料制成的粘结层。

尽管出于说明目的,图7示出的是在基板210上只形成一个薄膜晶体管,然而在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基板的顶面上也可以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

该薄膜晶体管阵列还可以包括诸如数据线、公共线、开关薄膜晶体管、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器之类的元件。

在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基板210的顶面上可以布置栅极电极211。该栅极电极211可以被基板表面上的绝缘层212所覆盖。所述绝缘层212可以是氧化硅层、氮化硅层或是它们的组合。

然后,可在栅极电极211上方在绝缘层212上布置半导体层213。之后,源极电极214b和漏极电极214a可被分别布置在半导体层213的任一侧,并且可以电连接到半导体层213。所述栅极电极211、半导体层213、源极电极214b以及漏极电极214a形成了薄膜晶体管。

平坦化层215可以覆盖薄膜晶体管以及绝缘层212的暴露部分。该平坦化层215可以具有与绝缘层212相同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用例如光丙烯酸或苯并环丁烷这样的材料来形成的有机绝缘层。

在平坦化层215中可以形成接触孔217,并且在平坦化层215下方的漏极电极可以通过所述接触孔而被暴露。布置在平坦化层215上的第一电极216可以经由接触孔217电连接到漏极电极。然后可以布置具有处于第一电极上方的开口的堤层218,由此暴露第一电极216的一部分。有机发光层219可被布置在第一电极216的暴露部分上。然后,第二电极220可被布置在有机发光层219上。

堤层218可以是包含了能够吸收环境光的材料的所谓的黑色堤层,并且可以包括光密度很低的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举例来说,堤层218可以包括黑矩阵或是含有黑色颜料的树脂。在例示实施例中,堤层218可以包括含由黑色颜料、粘合剂树脂、溶剂以及分散剂组成的油墨。所述黑色颜料可以包括炭黑(carbonblack)、槽法炭黑(channelblack)、炉黑(furnaceblack)、热炭黑(thermalblack)或灯黑(lampblack)。

有机发光层219既可以包含单层发光材料,也可以包含多个层,作为示例,所述多个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由此提升发光效率。

第一电极216、有机发光层219和第二电极220形成了一个有机发光元件。单个像素可以由彼此经由第一电极216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以及有机发光元件来限定。

在处于非显示区域nda之中的基板210的表面(在本示例中是顶面)上可以限定一个焊盘单元pad。在该焊盘单元pad中可以布置多种导线或金属线,以使所述金属线反射入射光。相应地,第一遮光层222可被布置在基板210的另一个表面(在本示例中是底面)上,以便防止入射光反射。所述第一遮光层222可被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并且其厚度可以是1至100μm,以便阻挡入射光和/或出射光。

如上所述,如果布置了偏振器板来抑制从基板210的表面反射的光,那么将会降低发光效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可在基板210的整个底面上布置抗反射膜(未示出),而不是布置偏振器板。作为替换,可在基板210的底面上布置透射可控膜以及抗反射膜。凭借抗反射膜或是抗反射膜与透射可控膜的组合,可以在不降低发光效率的情况下减少基板表面上的反射。

第一遮光层222可用与堤层218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树脂施加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喷墨印刷,而被印刷在基板210的底面上。凭借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第一遮光层222,可以防止或减轻入射光的出射或是出射光的泄漏。

图8是对准标记224所处的图7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如图8所示,对准标记224可被布置在限定了焊盘单元pad的区域中。

该对准标记224可以在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极、源极电极或漏极电极的工艺中形成,并且可以用与栅极电极、源极电极或漏极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换句话说,对准标记224可以用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极、源极电极或漏极电极的相同的导电层来形成。相应地,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在没有任何额外工艺的情况下形成对准标记224。

此外,与布置在位于显示区域da之中的基板210的顶面上的各种导电或金属电极以及线路相似,对准标记224可以具有包含了低反射率的导电或金属层的结构。举例来说,对准标记224可以具有一种三层薄膜结构,其中按顺序相互重叠用铜制成的第一导电层,用ito、izo、zno、gzo、zio或zao之类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二导电层,以及用al、w、cu、mo、cr、ti、mow或moti之类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三导电层。

在将驱动器或是具有驱动器的柔性pcb精密附着于焊盘单元pad的工艺、例如tab粘合工艺中,可以使用布置在限定了焊盘单元pad的区域中的对准标记224。

第一遮光层222可以具有第一开孔223,对准标记224的底部经由第一开孔223而被暴露,由此可以在将驱动器与焊盘单元pad对准的工艺中,从基板210的底面用照相机来识别该对准标记224。在从基板210的底面观看的时候,第一开孔223的周边可以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横向分离预定的距离,由此确保照相机对可以看到所述对准标记224。

如图7和8所示,对准标记224可被布置在基板210上,并且在准标记224与基板210之间既可以具有也可以不具有缓冲层225。该对准标记224可以被处于非显示区域nda中的绝缘层212'和平坦化层215'所覆盖。所述绝缘层212'和平坦化层215'可以分别在与形成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212和平坦化层215相同的处理工艺形成,或者可以分别用与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薄膜晶体管的绝缘层212和平坦化层215相同的材料来形成。

图7和图8中显示的平坦化层215'可以具有通孔217',对准标记224的顶部或者对准标记224上方的绝缘层212'通过所述通孔217'而被暴露。然而,平坦化层215'并不是必须包含通孔217',以便覆盖对准标记224上方的绝缘层212'。

另外,第二遮光层218'可被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平坦化层215'上。所述第二遮光层218'可用于吸收通过第一开孔223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之间的界限进入的光,由此减少布置了对准标记224的非显示区域中的光反射。

第二遮光层218'可以在与形成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堤层218相同的处理工艺中形成,或者可以用与位于显示区域da中的堤层218相同的材料来形成。由此,第二遮光层218'可以充当黑色堤层。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在第二遮光层218'中可以形成第二开孔218",对准标记224的顶部或是对准标记224上方的绝缘层212'可以经由该第二开孔218"而被暴露。

如图8和9所示,第二开孔218"的宽度“m”可以小于第一开孔223的宽度“l”,由此,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孔218"的面积要小于第一开孔223的面积。在本示例中,在平面图中,第一开孔223的至少一部分不与第二开孔218"相重叠。此外,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孔218"的至少一部分不与对准标记224相重叠。

如果第二开孔218"的面积大于第一开孔223的面积,或者如果整个第一开孔223与第二开孔218"相重叠,或者整个第二开孔218"与对准标记224相重叠,那么入射光将不会被第二遮光层218'有效吸收,或者对准标记224将无法被照相机精确识别。

为此,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孔218"的宽度“m”可以大于对准标记224的宽度“n”,并且在平面视图中,第二开口218"的面积可以大于经由第二开孔218“暴露的对准标记224的顶部的面积。

此外,如图9所示,当从基板210的底面观看的时候,对准标记224的顶面可被布置在第二开孔218"中,由此可以在对准工艺中精确识别对准标记224。

在从基板210的底面观看的时候,图8中的第二开孔218"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间的距离d2可被设置成即使在经由第二开孔218"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之间的界限产生了少量反射光的情况下,观看者也无法用肉眼识别所述距离。换句话说,通过窄化对准标记224与布置在对准标记224上方的第二遮光层218'之间的横向界限,可以减少反射光的出射的量,或者可以防止反射光的可识别的量出射。

如果距离d2小于5μm,那么将很难使用用于对准目的的照相机来识别对准标记224。如果距离d2大于50μm,那么通过第二开孔218"的周边和对准标记224之间的界限进入的光反射将会显著增多。由此,第二开孔218"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之间的距离d2优选为5-50μm。

通常,对准标记224的位置可以用使用可见光源的照相机来识别。然而,考虑到用作第二遮光层218'的黑色堤层的吸收和透射特性,可使用红外光源的照相机来精确识别对准标记224的位置,尤其是在第二遮光层218'与对准标记224之间的界限很窄的时候。

根据本发明的替换例示实施例,第一遮光层222的第一开孔223、第二遮光层218'的第二开孔218"以及对准标记22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各自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或是相同的形状。

举例来说,图9显示了从基板210的底面观看的对准标记224的平面视图。第一遮光层222的第一开孔223、第二遮光层218’的第二开孔218"以及对准标记224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矩形形状。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遮光层222的第一开孔223可以具有圆形形状,而第二遮光层218'的第二开孔218"以及对准标记224则具有矩形形状。

在其他替换示例中,如图11和12所示,第一遮光层222的第一开孔223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而第二遮光层218'的第二开孔218"和对准标记224则具有圆形或十字形形状。这些示例不是穷举性示例,并且在如上所述保持第二开孔218"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之间具有恰当界限的同时,其他的形状或形状组合也是可以使用的。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例示实施例的oled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4是对准标记所处的图13所示的oled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如图13和14所示,平坦化层215'中的暴露准标记224的顶部或在对准标记224的上方的绝缘层212'的通孔217'可以用布置在平坦化层215'上的第二遮光层218’填充。相应地,第二遮光层218'可以经由通孔217'与覆盖对准标记224的顶部的绝缘层212'相接触。

图15是根据该例示实施例的从基板210的另一个表面(在本示例中是底面)观看的对准标记224的平面视图。如图15所示,第二遮光层218'与对准标记224之间没有界限。换句话说,第二遮光层218'被布置在第一开孔223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之间的整个界限上,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吸收可见光的第二遮光层218'的面积。相应地,通过第一开孔223的周边与对准标记224的周边之间的界限进入的光可被完全或基本完全吸收,由此可以抑制反射光。

此外,即使第二遮光层218'与对准标记224之间没有界限,让然可以基于用作第二遮光层218'的黑色堤层的吸收和透射特性利用红外摄像机精确识别对准标记224的位置。

图16是显示了与波长相对的用作第二遮光层的黑色堤层的透射率的图表。从图16可以看出,第二遮光层在680nm或更小的波长带中具有10%或更小的透射率。换句话说,第二遮光层可以吸收可见光波长带中的多数光,同时可以选择性地透射近红外或红外波长带中的光。

结果,在对准标记所在的非显示区域中,通过第二遮光层的可见波长带中的光的量可被抑制,由此可以减小非显示区域的反射率。相应地,观看者可以更好地沉浸在显示装置显示的内容中,而不会被非显示区域中的反射光干扰。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由使用通常的可见光源的照相机拍摄的对准标记的图像。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的由使用红外光源的照相机拍摄的对准标记的图像。

在图17和18中,较亮的区域表示第二遮光层。如图17所示,如果用使用通常可见光源的照相机来拍摄图像,那么第二遮光层会吸收大部分的可见光。由此,第二遮光层在图像中会显得很暗。相反,如图18所示,如果用使用近红外或红外光源的照相机来拍摄图像,那么第二遮光层会透射大部分的近红外光或红外光。由此,第二遮光层在图像中会显得更亮。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在将驱动器或是带有驱动器的pcb附着于焊盘单元的tab粘合工艺中,对准标记的位置可以通过捕获从基板的一个表面穿过该基板的另一个表面的红外光来识别。由此可以使得驱动器或是带有驱动器的pcb精确对准焊盘单元。

另外,即使在第二遮光层与对准标记之间的界限很窄或者没有界限,也可以通过使用选择性地透射近红外光或红外光的第二遮光层的特性来识别对准标记的位置,由此可以使得驱动器或是带有驱动器的pcb精确对准焊盘单元。

在替换示例中,第二遮光层可以吸收可见波长带中的大部分的光,但会有选择地反射近红外波长带中的光。在该示例中,对准标记的位置可以在tab粘合工艺中通过用使用红外光源的照相机从基板的另一个表面捕捉基板的整个表面来识别。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用于吸收入射光、尤其是可见光的第二遮光层可被布置在对准标记的上方,由此观看者无法用裸眼识别或者无法轻易识别对准标记所处的区域。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例示实施例,通过窄化或消除对准标记与布置在对准标记的上方的第二遮光层之间的界限,可以增大吸收可见光的第二遮光层的面积,由此减少反射光的出射的量,或者防止反射光的可识别的量出射。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例示实施例,即使不使用偏振器板,也可以在非显示区域中有效控制反射光,以使观看者更加沉浸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内容中,而不会被非显示区域中的反射光干扰。此外,与具有偏振器板的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相比,发光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或范围的情况下,针对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以及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别的各种修改和变更都是可行的。因此,如果针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落入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以内,那么本发明将会包含这些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