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耐磨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086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超耐磨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内部使用的电缆的结构通常为导体、绝缘层、外编织屏蔽层和护套层。电缆的护套材质为辐照交联聚烯烃、TPE或PVC等材料,对于采用上述结构和护套材料的电缆在流转、安装及电动汽车在运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摩擦,持续的振动会对电动汽车内部电缆的护套造成严重的磨损,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的使用寿命。

现有电动车用电缆还存在屏蔽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高抗耐磨、抗震、屏蔽效果好的一种超耐磨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耐磨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所述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绝缘层、铝箔绕包层、屏蔽层、中被层、腈纶编织层、尼龙外护层。

所述绝缘层为125度辐照交联热固性聚烯烃层。

所述铝箔绕包层为铝塑复合带。

所述铝塑复合带是铝箔和塑料PE膜复合而成的带。

所述铝塑复合带的搭盖率不小于25%。

所述屏蔽层为编织镀锡铜丝层。

所述铝塑复合带的铝箔位于外侧,与编织镀锡铜丝层接触。

所述中被层为热塑性TPU层。

所述腈纶编织层与尼龙外护层粘合成一个整体。

导体选用符合GB/T 3956要求的6类软导体单丝先束绞后,再同向复绞,复绞时成缆机配有退扭装置,可消除复绞产生的应力,使线材更加圆整、柔软。

绝缘层使用125度辐照交联热固性聚烯烃材料,加入优质高效的阻燃剂、交联剂、消烟剂、抗氧剂及其它加工助剂,经混炼、塑化、造粒而成,通过辐照使高分子聚合物从链状结构的热塑性材料转变为立体网状结构的热固性材料。热固性聚烯烃耐热等级高,耐化学腐蚀,不溶解于油和有机溶剂;抗张强度、耐磨性、抗压性、抗冲击、抗撕裂和抗剪切等机械性能好。

铝箔绕包层为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是铝箔和塑料PE膜复合在一起,具有单面导电性。在电动汽车车内高压电缆生产中,在绝缘层外面绕包铝塑复合带,导电的铝箔面与编织镀锡铜丝层相接触,有效提高线缆的屏蔽效果,降低转移阻抗,解决了编织镀锡铜丝层对高频信号屏蔽弱的问题。

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镀锡铜丝编织绕包在铝塑复合带上,铝塑复合带的搭盖率不小于25%,绕包铝塑复合带是对镀锡铜丝的补充,使屏蔽率达到100%,提高了屏蔽效果。

中被层使用的是热塑性TPU材料,TPU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拉强度高,抗撕裂性强等良好的物理性能,并且表面相对光滑能产生相对滑动,减小材料之间的相互摩擦,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

腈纶编织层是覆盖在TPU层外面,腈纶编织层由腈纶纤维编制而成,具有有良好的抗燃性能,耐磨性和耐气候能力也很好,能起到良好的耐磨性能。在尼龙外护层挤出时,腈纶编织层与尼龙外护层能有效的粘合成一个整体,提高护套的坑撕裂性能和线缆整体的抗拉性。

尼龙材料作为外护套,具有良好的抗燃性能,耐磨性和耐气候能力;比拉伸强度高于金属,比压缩强度与金属不相上下,但它的刚性不及金属。抗拉强度接近于屈服强度,比ABS高一倍多;耐疲劳性能突出,制件经多次反复屈折仍能保持原有机械强度;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耐磨。尼龙耐腐蚀,十分耐碱和大多数盐液,还耐弱酸、机油、汽油,耐芳烃类化合物和一般溶剂,对芳香族化合物呈惰性,能抵御汽油、油、脂肪、酒精、弱碱等的侵蚀和有很好的抗老化能力;优良的电气性能。电绝缘性好,尼龙的体积电阻很高,耐击穿电压高在干燥环境下,可作为工频绝缘材料,即使在高湿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耐磨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具有耐油、耐水防潮、耐腐蚀、耐酸碱、耐机械应力、耐高低温、高阻燃、无毒特性、高耐侯性、高耐磨性、机械性能强、屏蔽效果好,保证了线缆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长期安全使用,使用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超耐磨电动汽车内部连接电缆,所述电缆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1、绝缘层2、铝箔绕包层3、屏蔽层4、中被层5、腈纶编织层6、尼龙外护层7。

绝缘层2为125度辐照交联热固性聚烯烃层。

铝箔绕包层3为铝塑复合带,铝塑复合带是铝箔和塑料PE膜复合而成的带。铝塑复合带的搭盖率不小于25%。

屏蔽层4为编织镀锡铜丝层。铝塑复合带的铝箔位于外侧,与编织镀锡铜丝层接触。

中被层5为热塑性TPU层。

腈纶编织层6与尼龙外护层7能粘合成一个整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