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122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对讲机从使用方式上,分为手持、车(船、机)载、固定式、中继。手持式无线对讲机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的无线对讲机,适合于手持或袋装,便于个人随身携带。

手持式无线对讲机通常采用电池供电的方式。其中,在对讲机实际充电的过程中,在对讲机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座充的充电口中设置有与引脚配合的金属连接片,将对讲机插入到充电口中实现引脚与金属连接片对合完成对讲机的充电过程,由于对讲机露出于充电口的部分较长,因此,若座充不慎被翻到,容易使得对讲机从充电口中松脱,使得引脚与金属连接片脱离,从而影响对讲机的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具有提高对讲机充电效果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包括对讲机和座充,所述对讲机的底部设置有引脚,所述座充上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内设有与引脚相适配的连接头,还包括:

金属片,其设于对讲机的底部;

电磁铁,其设于充电口的底部且与金属片相对设置;

输入装置,其具有若干接口,每一接口均耦接有一按键,所述按键安装于座充的外壁上,该输入装置用于仅在检测到与预设的部分接口耦接的按键被同时操作时输出一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其耦接于输入装置以接收检测信号,并相应输出一控制信号;

继电器二,其常闭触点串接在电磁铁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控制装置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其常闭触点的通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对讲机放置在充电口内时,对讲机的引脚将与充电口内的连接头连接,使得座充能对对讲机进行充电;其中,开启座充时,座充通电,使得充电口底部的电磁铁具有磁性,在对讲机放置在充电口内时,电磁铁将对讲机底部的金属片吸附住,使得对讲机在充电口内固定牢固,在座充翻倒时,对讲机也会被吸附在充电口内而不会使得引脚与连接头松脱,因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对讲机的充电效果;并且在需要拿取对讲机时,只需要用手按压座充外壁上的按键,使得输入装置检测到预设的部分接口耦接的按键被同时操作,控制装置即控制继电器二动作以断开电磁铁的供电回路,使得对讲机在充电完成后能在座充上被拿取,此举的设置,不仅使得对讲机在座充上拿取具有灵活性,并且使得该对讲机在座充上充电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除用户之外的人私自拿取。

优选的,所述输入装置包括:

接口一,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

接口二,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

接口三,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

接口四,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

反相器一,其一端耦接于接口一的另一端;

与门电路一,其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接口二的另一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于接口三的另一端;

反相器二,其一端耦接于接口四的另一端;

与门电路二,其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反相器一的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于与门电路一的输出端,其第三输入端耦接于反相器二的输出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需要同时按压接口二和接口三才能使得对讲机在座充上被拿取,在用户按下接口二和接口三时,与门电路一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将被引入一个高电平,并从其输出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至与门电路二的第二输入端;其中,接口一和接口四没有被压下,使得反相器一和反相器二的输入端被引入一个低电平,从而与门电路二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被引入一个高电平,使得与门电路二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至控制装置以控制继电器二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和自锁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继电器二启动,所述自锁部用于保持继电器二处于启动状态,所述控制部响应于检测信号以控制自锁部启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没有上述自锁部的设置,则需要用户始终保持输入装置中的按键处于被按压状态,使得用于只能一只手按压按键,另一只来拿取对讲机,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所以在控制装置内加入了自锁部,使得通过自锁部能保证控制部被启动后,能够保持住继电器二的启动状态,使得用户只需要按压一下按键即可松开按压按键的那只手,之后就可以随时拿取对讲机。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上耦接于有用于对自锁部进行复位的复位单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单元的设置,能对自锁部进行复位,避免一旦自锁部启动,电磁铁就一直处于失去磁性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复位单元包括:

延时部,其具有触发端和输出端,其触发端耦接于继电器二并受控于继电器二,以在预设时间后从其输出端输出相应的延时信号;

执行部,其耦接于延时部的输出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执行信号;

继电器三,其常闭触点串接在自锁部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执行部以接收执行信号并响应于执行信号以控制其常闭触点的通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延时部、执行部、继电器三的设置,使得复位单元实现自我复位的功能,即在用户按压按键后,当经过预设时间后能自动对自锁部进行复位,使用更加便捷;并且该预设时间的设置,给予用户足够的时间拿取对讲机。

优选的,所述延时部为555延时电路集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555延时电路集成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后期的更换与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开启座充时,座充通电,使得充电口底部的电磁铁具有磁性,在对讲机放置在充电口内时,电磁铁将对讲机底部的金属片吸附住,使得对讲机在充电口内固定牢固,在座充翻倒时,对讲机也会被吸附在充电口内而不会使得引脚与连接头松脱,因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对讲机的充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座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入装置的电路图;

图3为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4为复位单元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对讲机;2、座充;3、充电口;4、连接头;5、金属片;6、电磁铁;7、输入装置;71、按键;8、控制装置;81、控制部;82、自锁部;9、复位单元;91、延时部;92、执行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A、图1B所示,一种对讲机用充电防脱装置,包括对讲机1和座充2,对讲机1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座充2上设有充电口3,充电口3内设有与引脚相适配的连接头4,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金属片5、电磁铁6、输入装置7、控制装置8和继电器二K2,参照图2和图3。

金属片5设置在对讲机1的底部,金属片5采用铁、钢等具有金属磁性的材质;电磁铁6设置在充电口3的底部,于对讲机1放置在充电口3中时,电磁铁6与金属片5相对设置,且电磁铁6收容在充电口3内其端面不突出于充电口3的底部,使得对讲机1放置在充电口3中时,以使对讲机1放置的更加平稳。

输入装置7,其具有若干接口,每一接口均耦接有一按键71,按键71安装于座充2的外壁上,该输入装置7用于仅在检测到与预设的部分接口耦接的按键71被同时操作时输出一检测信号Vj。

控制装置8,其耦接于输入装置7以接收检测信号Vj,并相应输出一控制信号。

继电器二K2,其常闭触点K2-1串接在电磁铁6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控制装置8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其常闭触点K2-1的通断。

开启座充2时,座充2通电,使得充电口3底部的电磁铁6具有磁性,在对讲机1放置在充电口3内时,电磁铁6将对讲机1底部的金属片5吸附住,使得对讲机1在充电口3内固定牢固,在座充2翻倒时,对讲机1也会被吸附在充电口3内而不会使得引脚与连接头4松脱,因而,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对讲机1的充电效果。

如图2所示,输入装置7包括:接口一S1,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接口二S2,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接口三S3,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接口四S4,其一端耦接于电压Vcc;反相器一F1,其一端耦接于接口一S1的另一端;与门电路一U1,其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接口二S2的另一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于接口三S3的另一端;反相器二F2,其一端耦接于接口四S4的另一端;与门电路二U2,其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一输入端耦接于反相器一F1的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耦接于与门电路一U1的输出端,其第三输入端耦接于反相器二F2的输出端。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部81和自锁部82,控制部81用于控制继电器二K2启动,自锁部82用于保持继电器二K2处于启动状态,控制部81响应于检测信号Vj以控制自锁部82启动。

控制部81包括:NPN型三极管Q1,其基极耦接于与门电路二U2的输出端,其发射极接地;继电器一K1,其线圈一端耦接于电压Vcc且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常开触点K1-1串接在自锁部82的供电回路上;二极管D1,其两端反并联在继电器一K1线圈的两端。

自锁部82包括:电阻R5,其一端耦接于继电器一K1的常开触电后连接电压Vcc;电阻R6,其一端耦接于电阻R5的一端;光耦合器G1,其具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电阻R5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电阻R6的另一端,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继电器二K2的线圈后接地;继电器二K2还具有常开触点一K2-2,继电器二K2的常开触点一K2-2的两端并联在继电器一K1的常开触点K1-1的两端。

如图4所示,控制部81上耦接于有用于对自锁部82进行复位的复位单元9。

复位单元9包括:延时部91,其具有触发端和输出端,其触发端耦接于继电器二K2并受控于继电器二K2(即继电器二K2的常开触点二K2-3串接在延时部91的触发端上),以在预设时间后从其输出端输出相应的延时信号Vy;执行部92,其耦接于延时部91的输出端以接收延时信号Vy,并输出相应的执行信号;继电器三K3,其常闭触点K3-1串接在自锁部82的供电回路上,其线圈耦接于执行部92以接收执行信号并响应于执行信号以控制其常闭触点K3-1的通断。

延时部91为555延时电路集成,555延时电路集成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

工作过程:

将对讲机1放置在充电口3中,接通座充2的电源,连接头4通过引脚对对讲机1充电,电磁铁6通电后具有磁性,能将金属片5进行吸附,以将对讲机1吸附在充电口3中提高对讲机1的充电效果;

在用户需要拿取对讲机1时,用手按压接口二S2、接口三S3对应的按键71,使得与门电路二U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检测信号Vj至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一K1的线圈得电,吸和其常开触点K1-1,在光耦合器G1的作用下控制继电器二K2的线圈得电,继电器二K2的常闭触点K2-1断开电磁铁6的供电回路,电磁铁6失去磁性,使得对讲机1能被拿取;并且继电器二K2的常开触点K2-2闭合,以完成继电器二K2的自锁过程,使得继电器二K2的常闭触点K2-1始终将电磁铁6处于断电状态;

相应的,继电器二K2的常开触点二K2-3闭合,延时部91的触发端导通,进而给555定时芯片通电,通电时,电压Vcc向电容C1充电,形成充电电流,该电流流经电阻R7后,在电阻R7的上端形成电压,该电压高于555定时芯片2脚的触发电瓶,因此,555定时芯片不触发;当电容C1充满电时,充电电流消失,使得电阻R7上端的电压消失,从而触发555定时芯片的2脚,555定时芯片的3脚输出高电平的延时信号Vy至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导通,控制继电器三K3的线圈得电,吸和其常闭触点K3-1,断开自锁部82的供电回路,使得继电器二K2解除自锁状态,以使电磁铁6重新通电,在对讲机1再次放置在充电口3中时以固定牢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