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陶瓷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6224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陶瓷隔膜。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化合物,其耐酸碱、耐热等性能基本能够满足消费电子品电池的安全需求。但是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及工艺的迅猛发展,单纯的聚烯烃材料已经很难满足其安全性需求。在大电流充电过程中,在石墨阴极表面容易析出锂枝晶,刺破隔膜后会造成短路,严重时甚至发生电池爆炸。为了防止锂枝晶对电池隔膜的破坏,一般采用在PE、PP等材质的电池隔膜上涂覆一层Al2O3涂层的方法,该涂层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电池隔膜的针刺强度大大提高,热收缩性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涂覆的Al2O3涂层会阻碍Li离子在电解质溶液的迁移,造成充放电电流降低,严重妨碍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电池安全性和离子迁移率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锂离子隔膜电池,该发明以PE、PP等聚烯电池隔膜为原料,将锂离子导体和Al2O3纳米颗粒按照一定比例配成浆料,将该浆料涂敷在聚烯电池隔膜上后,经干燥后得到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将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球磨成直径为0.5~5微米的粉末,加入至超细Al2O3、润湿剂、粘结剂以及溶剂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涂覆浆料;将该浆料在涂覆机上用刮涂法涂敷到基膜上,得到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其中,所述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为LISICON(锂超级离子导体首字母缩写,即Li14ZnGe4O16等)或Li-NASICON(锂离子取代钠离子超级导体,Li3Zr2Si2PO1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为0.5~5微米的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粉末、分散剂、与溶剂混合后,在球磨机上球磨6-24小时,转速为1000~3000转/分钟,制得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涂覆液;

2)取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溶剂和润湿剂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3)按照重量比1:10~10:1,取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涂覆液与氧化铝涂覆液,加入搅拌机高速搅拌后得到混合涂覆浆料;

4)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电池隔膜表面,在60~120摄氏度下烘干,得到涂覆的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

步骤1)中,按照重量份计,所述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分散剂、溶剂的比例为1份:0.01~1份:3~10份。

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为多聚羧酸铵、硬脂酸钡或聚乙二醇;所述溶剂为水、乙醇或丙酮。

步骤2)中,按照重量计,所述氧化铝超细粉末与步骤1)中锂离子导体化合物材料的比例为0.1~10份:0.1~10份。

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吡咯烷酮,所述润湿剂为聚氧乙烯基醚。

步骤2)中,按照重量计,所述氧化铝超细粉末与溶剂、润湿剂的比例为10~100份:1~10份:0.1~1.0份。

所述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涂覆层的厚度为10~30微米。

所述纳米氧化铝超细粉末粒径小于200nm。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复合隔膜在保持了Al2O3涂覆的PP、PE隔膜材料的优点,即优良的绝缘性、化学稳定性、高空隙率和拉伸和穿刺强度,可以有效提高电池隔膜的锂离子迁移能力。对比未加入锂离子导体材料的隔膜,根据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隔膜在保证充放电容量的条件下,充放电电流有了明显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按照重量计算,取十五份LISION,0.3份多聚羧酸铵,与84.7份水混合后,在球磨机上球磨12小时,转速为2000转/分钟,制得LISICON涂覆液;

(2)取五十份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2份吡咯烷酮和0.1份聚氧乙烯基醚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3)按照重量比1:1,取LISICON涂覆液与氧化铝,加入搅拌机高速搅拌后得到混合涂覆浆料。

(4)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15微米的PE电池隔膜表面,在80度下烘干,得到单面涂覆的LISICON&Al2O3/PE隔膜,无机层(含LISICON与Al2O3)厚度分别为1.5微米,2.5微米,4.0微米。

然后将单面涂布的LISICON&Al2O3/PE制备得到的厚度比为1.5:15、2.5:15、4.0:15的隔膜组装成不同膜厚的手机电池实验样品(电池型号为ICP063065,标称容量为1200毫安时),进行常温90分钟充放电实际容量测试,如表1所示:

表1单面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2

(1)按照重量计算,取十份LISION,0.5份多聚羧酸铵,与89.5份水混合后,在球磨机上球磨12小时,转速为2000转/分钟,制得LISICON涂覆液;

(2)取五十份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2.5份吡咯烷酮和0.2份聚氧乙烯基醚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3)按照重量比2:1,取LISICON涂覆液与氧化铝涂覆液,加入搅拌机高速搅拌后得到混合涂覆浆料。

(4)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15微米的PP电池隔膜表面,在100度下烘干,得到单面涂覆的LISICON&Al2O3/PP隔膜,无机层(含LISICON与Al2O3)厚度分别为1.5微米,2.5微米,4.0微米。

然后将单面涂布的LISICON&Al2O3/PP制备得到的厚度比为1.5:15、2.5:15、4.0:15的隔膜组装成不同膜厚的手机电池实验样品(电池型号为ICP063065,标称容量为1200毫安时),进行常温90分钟充放电实际容量测试,如表1所示:

表2单面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3

(1)按照重量计算,取二十份Li-NASICON,0.5份多聚羧酸铵,与79.5份水混合后,在球磨机上球磨24小时,转速为2000转/分钟,制得Li-NASICON涂覆液;

(2)取五十份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5份吡咯烷酮和0.5份聚氧乙烯基醚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3)按照重量比1:1,取Li-NASICON涂覆液与氧化铝,加入搅拌机高速搅拌后得到混合涂覆浆料。

(4)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PE电池隔膜表面,在90度下烘干,得到单面涂覆的Li-NASICON&Al2O3/PE隔膜,无机层(含Li-NASICON与Al2O3)厚度分别为1.5微米,2.5微米,4.0微米。

然后将单面涂布的Li-NASICON&Al2O3/PE制备得到的厚度比为1.5:15、2.5:15、4.0:15的隔膜组装成不同膜厚的手机电池实验样品(电池型号为ICP063065,标称容量为1200毫安时),进行常温90分钟充放电实际容量测试,如表1所示:

表3单面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4

(1)按照重量计算,取十五份Li-NASICON,0.5份多聚羧酸铵,与84.5份水混合后,在球磨机上球磨10小时,转速为2500转/分钟,制得Li-NASICON涂覆液;

(2)取五十份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1份吡咯烷酮和0.5份聚氧乙烯基醚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3)按照重量比1:1,取Li-NASICON涂覆液与氧化铝,加入搅拌机高速搅拌后得到混合涂覆浆料。

(4)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PP电池隔膜表面,在80度下烘干,得到单面涂覆的Li-NASICON&Al2O3/PP隔膜,无机层(含Li-NASICON与Al2O3)厚度分别为1.5微米,2.5微米,4.0微米。

然后将单面涂布的Li-NASICON&Al2O3/PP制备得到的厚度比为1.5:15、2.5:15、4.0:15的隔膜组装成不同膜厚的手机电池实验样品(电池型号为ICP063065,标称容量为1200毫安时),进行常温90分钟充放电实际容量测试,如表1所示:

表4单面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对比例1

以选用纳米氧化铝超细粉末(粒径小于200nm)、多聚羧酸铵、聚氧乙烯基醚、吡咯烷酮、PE锂离子电池隔膜(双向拉伸,厚度为15微米)、PP锂离子电池隔膜(双向拉伸,厚度为15微米)为基膜。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涂覆浆料,而后用刮涂法把涂覆浆料刮涂到基膜上,在80度下烘干得到复合隔膜。

(1)取五十份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2份吡咯烷酮和0.1份聚氧乙烯基醚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2)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15微米的PE电池隔膜表面,得到单面涂覆的Al2O3/PE隔膜,无机层(含Al2O3)厚度分别为1.5微米,2.5微米,4.0微米。

然后将单面涂布的Al2O3/PE制备得到的厚度比为1.5:15、2.5:15、4.0:15的隔膜组装成不同膜厚的手机电池实验样品(电池型号为ICP063065,标称容量为1200毫安时),进行常温90分钟充放电实际容量测试,如表1所示:

表5单面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对比例2

以选用纳米氧化铝超细粉末(粒径小于200nm)、多聚羧酸铵、聚氧乙烯基醚、吡咯烷酮、PE锂离子电池隔膜(双向拉伸,厚度为15微米)、PP锂离子电池隔膜(双向拉伸,厚度为15微米)为基膜。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涂覆浆料,而后用刮涂法把涂覆浆料刮涂到基膜上,在80度下烘干得到复合隔膜。

(1)取五十份氧化铝超细粉末,加入2份吡咯烷酮和0.1份聚氧乙烯基醚后,高速搅拌,得到氧化铝涂覆液;

(2)将混合涂覆浆料利用刮涂法涂布在15微米的PE电池隔膜表面,得到单面涂覆的Al2O3/PP隔膜,无机层(含Al2O3)厚度分别为1.5微米,2.5微米,4.0微米。

然后将单面涂布的Al2O3/PP制备得到的厚度比为1.5:15、2.5:15、4.0:15的隔膜组装成不同膜厚的手机电池实验样品(电池型号为ICP063065,标称容量为1200毫安时),进行常温90分钟充放电实际容量测试,如表1所示:

表6单面涂布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结论分析:

从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电池隔膜性能测试结果表中可以看出,表4和表5中,未添加锂离子导体时,组装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均小于添加了锂离子导体的复合隔膜,说明锂离子导体在充放电过程中,充当了离子通道的作用:未添加锂离子导体的隔膜,由于氧化铝颗粒的存在,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在传输时只能绕过这些氧化铝颗粒,增大了锂离子传导距离,减小了超导效率。而锂离子导体的加入,减小了锂离子的传导距离,避免了扩散极化引起的充放电容量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