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749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双面反插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USB3.1Type-C的最大特点是,虽然开口部分的尺寸与安卓智能手机及平板计算机标配的Micro-B连接器一样小,但支持最大数据传输速度为10G bit/秒。Type-C插孔的开口尺寸约为8.3mm×2.5mm(Micro-B约为7.5mm×2.5mm)。可承受达到连接器产品水平的1万次插拔。另外,Type-C还支持较以往提高了供电能力的“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USB PD)”。USB PD根据可供给的电力设定了10W、18W、36W、60W、100W五级规格。Type-C连接器支持100W(20V、5A)的供电。

USB3.1Type-C还在提高易用性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支持从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导入了插入连接器时用声音通知用户是否已准确插入的功能。Type-C连接器实际上是Micro-B连接器的后续规格,因此将来可能会成为安卓设备的标准接口。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2014年12月17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04030066U号揭露的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为USB3.1Type-C母口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金属屏蔽壳体、绝缘本体、上排导电端子、下排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包覆在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对接端口,所述对接端口用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配合,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顶壁、底壁、及位于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两侧壁,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下排导电端子分别安装在绝缘本体的顶壁和底壁上形成用以对接对接连接器的夹持配合结构,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十二根导电端子,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也包括十二根导电端子,所述电连接器端子组采用上下两排结构。

为了实现“正反插”功能,上下两排导电端子的所传输的信号需要相应调转,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所述电连接器上下两排端子尾部通过焊接PCB,由线路连接为一个调转的通路。如此设置,产品结构复杂,工艺难度高,生产流程长,品质难控制,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之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易于组装降低工艺难度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包括左右排布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均包括两个接触部以及连接两个接触部的焊接部,所述四个接触部呈左右两排上下两列的阵列排布,所述位于同一导电端子上的两个接触部呈交叉式位于不同列不同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和/或第二端子包括连接焊接部的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而成的分支部,所述同一导电端子上的所述两个接触部分别为一位于主体部上的主接触部以及位于所述分支部上的衍生接触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及所述分支部均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两主体部位于同一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一导电端子上设有侧向连接所述主体部与分支部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自主体部侧方向上或向下弯曲延伸的弯曲部以及自弯曲部进一步水平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分支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位于第二端子分支部的前端,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位于第一端子分支部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侧向水平延伸的水平部以及自水平部向上或向下呈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弯曲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主体部低于第二端子主体部,所述第一端子的主体部与连接部之间设有向上呈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台阶部,所述第二端子的主体部与主接触部之间设有向上呈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台阶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上述导电端子、用以安装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3.1Type-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排布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均包括两个接触部以及连接两个接触部的焊接部,所述四个接触部呈左右两排上下两列的阵列排布,所述位于同一导电端子上的两个接触部呈交叉式位于不同列不同排。如此,所述电连接器可在导电端子本身的构造上实现正反插功能,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后端的线缆(或其他形式的电性连接部件)仅需与所述焊接部相连接即可,而无需再在导电端子后端设置复杂的用以实现正反插功能的信号对换线路,极大地方便了组装,降低了组装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4图3中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图3中再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图6中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8为图6中再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

第一端子 1、1’ 主体部 11、11’

主接触部 111、111’ 分支部 12

衍生接触部 121、121’ 连接部 13、13’

弯曲部 131、131’ 水平部 132、132’

焊接部 14 第二端子 2、2’

主体部 21、21’ 主接触部 211、211’

分支部 22 衍生接触部 221

连接部 23、23’ 弯曲部 231、231’

水平部 232、232’ 焊接部 24

台阶部 133’、23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所述电连接器用以对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左右排布的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所述第一、第二端子1、2均包括两个接触部以及连接两个接触部的焊接部14、24,即所述第一端子1包括两个接触部以及连接两个接触部的焊接部14,所述第二端子2包括两个接触部以及连接两个接触部的焊接部24,所述四个接触部呈左右两排上下两列的阵列排布,所述位于同一导电端子上的两个接触部呈交叉式位于不同列不同排。如此设置,所述同一导电端子具有延伸至不同排不同列的接触部,可使所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的接触部成交差式分布,从而实现无论正插还是反插,所述对接连接器相应的对接端子(未图示)始终能够择一与同一导电端子的两个接触部电性接触,实现特定信号的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可在导电端子本身的构造上实现正反插功能,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后端的线缆(或其他形式的电性连接部件)仅需与所述焊接部相连接即可,而无需再在导电端子后端设置复杂的用以实现正反插功能的信号对换线路,极大地方便了组装,降低了组装工艺难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端子1和/或第二端子2包括连接焊接部14、24的主体部11、2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11、21向外延伸而成的分支部12、22,所述同一导电端子上的所述两个接触部分别为一位于主体部11、21上的主接触部111、211以及位于所述分支部12、22上的衍生接触部121、221。如此设置,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两个接触部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接触部的同一焊接部14、24,保证所述两个接触部都能向后通过焊接部14、24传输信号。所述同一导电端子的主接触部111、211和衍生接触部121、221可在形状上或分布上相对称设置或不对称设置。

所述主体部11、21及所述分支部12、22均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如此设置,所述接触部为平板状,可用以对接凸起状的对接连接器对接端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11、21及所述分支部12、22也可以为凸起状或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的两主体部11、21位于同一排。如此设置,可利于全部导电端子的制造和成型,且便于所有焊接部14、24的安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主体部11、21也可以不位于同一排,例如第一端子1的主体部11可与主接触部111位于同一排,而第二端子2的主接触部211可与衍生接触部221位于同一排。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11、21还可以分别位于不同于主接触部111、211或衍生接触部121、221所在排的任意位置。如图6至8所示,所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的两主体部11、21位于不同高度。

所述同一导电端子上设有侧向连接所述主体部11、21与分支部12、22的连接部13、23。如此设置,所述连接部13、23无需从主体部11、21或分支部12、22的前后方向延伸,在制造工艺上来说,大大便于导电端子的制造成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3、23也可以设于其他位置。

所述连接部13、23包括自主体部11、21侧方向上或向下弯曲延伸的弯曲部131、231以及自弯曲部131、231进一步水平延伸的水平部132、232,所述水平部132、232与所述分支部12、22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所述水平部132、232与衍生接触部121、221位于同一平面,便于制造成型和组装。具体的,所述弯曲部131、231可以是圆弧状或平直折角状等,实现所述分支部12、22与主体部11、21位于不同上下高度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131、231与分支部12、22之间可以不设有水平部132、232,即所述由弯曲部131、231直接连接所述分支部12、22。

所述第一端子1的连接部13位于第二端子2所在侧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端子2的连接部23位于第一端子1所在侧的另一侧。如此,所述连接部13、23可较好地规避相邻的导电端子,防止短路等不良情况发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3、23可以设于其他位置。

所述第一端子1的连接部13位于第二端子2分支部22的前端,所述第二端子2的连接部23位于第一端子1分支部12的后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前后对换,如此,所述连接部13、23在前后方向上可以较好地避开所述相应的接触部,以免发生短路等不良情况;且利于制造成型和组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其他导电端子。所述其他导电端子可设于所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旁侧;也可以夹设于所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之间,即,所述第一端子1的两个接触部可跨域位于中间的所述其他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端子2的两个接触部也跨越所述其他导电端子并与所述第一端子1的两个接触部相上下位置对应。

电连接器包括所述的导电端子、用以安装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如此,所述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上,所述遮蔽壳体对所述导电端子起到较好的保护及屏蔽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3.1Type-C连接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可上下反插功能的连接器。

请参图6、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导电端子,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第二端子1’、2’的连接部13’、23’包括侧向水平延伸的水平部132’、232’以及自水平部132’、232’向上或向下呈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弯曲部131’、231’。如此,工艺更为简单。

所述第一端子1’主体部11’低于第二端子2’主体部21’,所述第一端子1’的主体部11’与连接部13’之间设有向上呈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台阶部133’,所述第二端子2的主体部21与主接触部211之间设有向上呈阶梯状弯曲延伸的台阶部2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均包括台阶部133’、233’及弯曲部131’、2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1’可仅包括台阶部133’或弯曲部131’,即使所述水平部132’与所述主接触部111’或衍生接触部121’相齐平;所述第二端子2’可仅包括台阶部233’或弯曲部231’。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