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02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外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外壳应耐酸、耐热、耐震,以前多用硬橡胶制成。现在国内已开始生产聚丙稀塑料外壳。这种壳体不但耐酸、耐热、耐震,而且强度高,壳体壁较薄(一般为3.5mm,而硬橡胶壳体壁厚为10mm),重量轻,外型美观,透明。蓄电池的壳体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应由耐酸、耐热、耐震、绝缘性好并且有一机械强度的材料制成。早期生产的起动型蓄电池大都采用硬橡胶壳体,近年来随着工程塑料的迅速发展,都采用聚丙烯塑料壳体。它与硬橡胶壳体相比,具有较好的韧性,壁薄而轻壁厚仅3.5mm,而胶壳壁厚达l0 mm左右),且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容易热封合,不会带进任何有害杂质,外形美观、透明,本低等优点。早期的槽、盖及其他部件采用的硬质橡胶是硫化橡胶(硫磺含量在25%以上),加入不同种类的填充剂和促进剂。当时是选用天然橡胶,60年代以后逐渐被人造合成橡胶替代。目前除大容量的起动电池还在使用外,其它类别产品电池槽均为塑料材质。

但是有些蓄电池组在安装时采用的安装方式比较麻烦,比如采用螺钉方式。而且在一些环境比较苛刻的条件下,一般的蓄电池外壳的壳盖和壳体之间连接处不够密闭,易造成电池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外壳,通过两部分壳体相互配合,使得壳体更加密闭,放置电池漏液。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电池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侧面上安装有钩件,在所述第二壳体侧面上与所述钩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钩槽;在所述第一壳体开口位置的侧壁上沿着侧壁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衔接片;在所述第二壳体开口位置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壳体侧壁上的衔接片相配合的衔接槽。

所述钩件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侧面的转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侧面,并沿着转轴转动。

所述第一壳体的四个侧面上均安装有钩件;所述第二壳体侧面的钩槽与所述钩件相对应。

所述衔接片焊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

所述衔接片通过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进行加工形成。

所述衔接片的长度根据具体蓄电池应用场景确定,为5~10cm;厚度为1~5cm;所述衔接槽与所述衔接片相对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外壳通过两部分壳体相互配合,通过设置衔接片衔接以及钩件固定,使得壳体更加密闭,防止电池漏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其中,1为第一壳体,2为第二壳体,3为钩件,4为钩槽,5为衔接片,6为衔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壳体。蓄电池组件安装在壳体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为一侧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在其四个侧面都安装有钩件3,钩件3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1侧面的转轴安装在第一壳体1侧面上,并能沿着转轴灵活转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壳体2为一侧开口的长方体形状,在其四个侧面上与第一壳体1的钩件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钩槽4。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壳体1开口位置的侧壁上沿着侧壁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衔接片5。衔接片5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第一壳体1的侧壁上,也可以直接通过对第一壳体1的侧壁进行加工形成衔接片5。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在第二壳体2开口位置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壳体1开口位置的侧壁上的衔接片5相配合的衔接槽6。

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互配合之时,第一壳体1的衔接片5插入第二壳体2的衔接槽6中。同时,第一壳体1上的钩件3钩在第二壳体2的钩槽4上,完整壳体的组装,形成密闭的壳体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钩件3与钩槽3用于固定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相互连接固定的结构,如拉钉连接或者咬键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衔接片5的长度根据具体蓄电池应用场景确定,一般为5~10cm。厚度一般为1~5cm。衔接槽6与衔接片5相对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