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滤波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790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磁珠滤波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珠滤波元件,尤指于铁芯的二个限位片之间连接具有间隔设置的复数个绕线柱,供导线能穿经两个相邻绕线柱之间所形成的穿置空间,且折绕至位于外侧的绕线柱外部形成的定位空间,形成连续迂回绕设于各绕线柱表面,使导线定型于铁芯的内部。



背景技术:

按,一般用以过滤杂讯的磁珠主要由铁芯及一条导线所制成,该导线穿绕铁芯的绕线柱而形成线圈,该磁珠的铁芯上的线圈为复数圈设置,然而,将导线穿绕铁芯复数圈的工序繁杂且不易达成,因而耗费许多工时以及降低产品合格率;再者,当导线穿绕铁芯的绕线柱而形成线圈时,该导线并无法固定于绕线柱上,使得复数圈的线圈容易脱落及失去其圈绕排列的整齐性,使得该磁珠必须以粘着剂将穿绕铁芯的绕线柱与铁芯固定,因而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铁芯的二个限位片之间连接有绕线柱组,该绕线柱组具有间隔等距设置的复数个绕线柱,各相邻的两个绕线柱之间形成有穿置空间,以及位于外侧的绕线柱外部形成有定位空间,供导线能穿经穿置空间折绕至定位空间,形成连续迂回绕设于各绕线柱表面,使导线定型于铁芯的内部,达到制作方便及提高合格率,以及降低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珠滤波元件,具有铁芯以及导线,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铁芯具有两片限位片以及绕线柱组,该绕线柱组包含有间隔等距设置的复数个绕线柱,各个绕线柱位于两片限位片之间,且各个绕线柱与限位片相互固接,各相邻的两个绕线柱之间形成有穿置空间,以及位于外侧的绕线柱外部形成有定位空间,上述的导线穿经穿置空间并折绕至定位空间,从而连续迂回绕设于各绕线柱表面,并且定型于铁芯的内部。

所述的磁珠滤波元件,其中:该绕线柱组包含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绕线柱以及第二绕线柱,第一绕线柱与第二绕线柱之间形成有穿置空间,且第一绕线柱与第二绕线柱外部均形成有定位空间,而导线包含有本体段、第一定位段及第二定位段,本体段呈直线形,第一定位段及第二定位段均呈L形,且第一定位段及第二定位段分别延伸于本体段的两末端,该本体段穿设于穿置空间内,第一定位段绕设于第一绕线柱外部的定位空间,第二定位段绕设于第二绕线柱外部的定位空间。

所述的磁珠滤波元件,其中:该绕线柱组包含有间隔等距设置的第一绕线柱、第二绕线柱以及第三绕线柱,第二绕线柱位于第一绕线柱与第三绕线柱之间,而第二绕线柱与第一绕线柱、第三绕线柱之间各形成有穿置空间,且第一绕线柱与第三绕线柱外部均形成有定位空间,而导线包含有本体段、第一定位段及第二定位段,本体段呈n字形,第一定位段及第二定位段均呈L形,且第一定位段及第二定位段分别延伸于本体段的两末端,该本体段两侧分别穿设于第二绕线柱两侧的穿置空间内,第一定位段绕设于第一绕线柱与外部的定位空间,第二定位段绕设于第三绕线柱外部的定位空间。

所述的磁珠滤波元件,其中:该导线末端与铁芯本体之间涂布有导电胶,且有焊锡由铁芯外侧将导线包覆固定。

凭借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即能供导线定型于铁芯的内部,达到制作方便及提高合格率,以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铁芯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铁芯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线穿绕于铁芯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线穿绕于铁芯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线穿绕于铁芯的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铁芯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铁芯的立体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线穿绕于铁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铁芯;11-限位片;12-绕线柱组;121-第一绕线柱;122-第二绕线柱;123-穿置空间;124-定位空间;13-绕线柱组;131-第一绕线柱;132-第二绕线柱;133-第三绕线柱;134-穿置空间;135-定位空间;2-导线;21-本体段;22-第一定位段;23-第二定位段;3-导线;31-本体段;32-第一定位段;33-第二定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具有铁芯1以及导线2,其中:

上述的铁芯1具有两片限位片11以及绕线柱组12,该绕线柱组12包含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绕线柱121以及第二绕线柱122,该第一绕线柱121以及第二绕线柱122均位于两片限位片11之间,且第一绕线柱121以及第二绕线柱122均与限位片11相互固接,第一绕线柱121与第二绕线柱122之间形成有穿置空间123,且第一绕线柱121与第二绕线柱122外部均形成有定位空间124,上述铁芯1的两片限位片11以及绕线柱组12,可用压模成型或压铸成型以一体成形所制成。

上述的导线2包含有本体段21、第一定位段22及第二定位段23,本体段21呈直线形,第一定位段22及第二定位段23均呈L形,且第一定位段22及第二定位段23分别延伸于本体段21的两末端,并于第一定位段22、第二定位段23的末端与上述铁芯1本体之间涂布有导电胶,如银胶,且有焊锡由铁芯1外侧将导线2包覆固定,该本体段21穿设于上述铁芯1的穿置空间123内,第一定位段22系绕设于铁芯1的第一绕线柱121外部的定位空间124,第二定位段23系绕设于铁芯1的第二绕线柱122外部的定位空间124。

前述的导线2为穿经上述铁芯1的穿置空间123折绕至定位空间124,形成连续迂回绕设于上述铁芯1的第一绕线柱121与第二绕线柱122表面,定型于铁芯1的内部。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乃在于,该铁芯1的绕线柱组13具有较多数量的复数个绕线柱131、132、133,以及导线3定型于铁芯1内部的形状,其中:

上述的铁芯1具有两片限位片11以及绕线柱组13,该绕线柱组13包含有间隔等距设置的第一绕线柱131、第二绕线柱132以及第三绕线柱133,该第一绕线柱131、第二绕线柱132以及第三绕线柱133均位于两片限位片11之间,且第一绕线柱131、第二绕线柱132以及第三绕线柱133均与限位片11相互固接,而第二绕线柱132位于第一绕线柱131与第三绕线柱133之间,该第二绕线柱132与第一绕线柱131、第三绕线柱133之间各形成有穿置空间134,且第一绕线柱131与第三绕线柱133外部均形成有定位空间135,上述铁芯1的两片限位片11以及绕线柱组13,可用压模成型或压铸成型以一体成形所制成。

上述的导线3包含有本体段31、第一定位段32及第二定位段33,本体段31呈n字形,第一定位段32及第二定位段33均呈L形,且第一定位段32及第二定位段33分别延伸于本体段31的两末端,并于第一定位段32、第二定位段33的末端与上述铁芯1本体之间涂布有导电胶,如银胶,且有焊锡由铁芯1外侧将导线3包覆固定,该本体段31两侧分别穿设于上述铁芯1的第二绕线柱132两侧的穿置空间134内,第一定位段32系绕设于上述铁芯1的第一绕线柱131外部的定位空间135,第二定位段33系绕设于上述铁芯1的第三绕线柱133外部的定位空间135。

前述的导线3为穿经上述铁芯1的穿置空间134折绕至定位空间135,形成连续迂回绕设于上述铁芯1的第一绕线柱131、第二绕线柱132与第三绕线柱133表面,定型于铁芯1的内部。

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铁芯1于两片限位片11之间设置有绕线柱组12、13,而绕线柱组12、13包含有间隔等距设置的复数个绕线柱121、122、131、132、133,供导线2、3能连续迂回绕设于各绕线柱121、122、131、132、133表面,进而供导线2、3定型于铁芯1,达到制作方便及提高合格率,以及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