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电力电缆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875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电力电缆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制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新型电力电缆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的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数就越多。

专利号为201621278003.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新型电力电缆制备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放卷轮,第一安装轴与放卷轮之间套装有放卷辅助轮,机架上设有输液罐,输液罐的内部为空腔结构,输液罐的端部侧壁上设有输液泵,输液罐的底部设有输液管道,机架上设有收卷轮,收卷轮通过第二安装轴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温控器,温控器上设有电热管,机架上设有第一牵引轮,机架上设有第二牵引轮,放卷轮、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输液管道、电热管以及收卷轮依次连接。但是该装置结构设计比较简单,输液管道两端由于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会造成胶液外漏,同时没有设置刮料装置,使得电线电缆外部包覆的防护缓冲层的厚度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电力电缆制备装置,能够补足上述各个缺点,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电力电缆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设计简单,产品加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电力电缆制备装置,包括箱体、依次设置在箱体内的放卷轮A、放卷轮B、储液罐、电热管及收卷轮;所述储液罐下端设置有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靠近放卷轮B的一侧具有一水平设置的进料口,与进料口同侧的输液管道内部上端固定安装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具有一导向槽,输液管道靠近收卷轮的一侧具有一倾斜设置的出料口,与出料口相对的输液管道外侧具有一呈锥形设置的刮料套管;所述电热管呈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刮料套管中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下端设置有若干放液阀。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下端面高度低于进料口及出料口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刮料套管内壁下端面与出料口下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上增设了限位杆及刮料套管,限位杆使得电线电缆进入输液管道后能够向下变换方向,使其浸入液面高度低于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胶液中;刮料套管能够对电线电缆外部包覆的胶液进行刮液处理,保证包覆材料的厚度,有效保证制备的高效性及合理性。

(2)储液罐下端设置有若干放液阀,适时向输液管道中添加胶液,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3)限位杆下端面高度低于进料口及出料口的高度,用于实现电线电缆进入输液管道后能够向下变换方向,使其能够浸入胶液中。

(4)刮料套管内壁下端面与出料口下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使得刮除的胶液能够回流到输液管道中,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输液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放卷轮A,3、放卷轮B,4、储液罐,5、放液阀,6、输液管道,7、进料口,8、限位杆,9、出料口,10、刮料套管,11、电热管,12、收卷轮,1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防护缓冲层的电力电缆制备装置,包括箱体1、依次设置在箱体1内的放卷轮A2、放卷轮B3、储液罐4、电热管11及收卷轮12;其中储液罐4下端设置有若干放液阀5及输液管道6,放液阀5处在输液管道6上部,该输液管道6靠近放卷轮B3的一侧具有一水平设置的进料口7,与进料口7同侧的输液管道6内部上端固定安装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杆8,限位杆8下端具有一导向槽13,输液管道6靠近收卷轮12的一侧具有一倾斜设置的出料口9,与出料口9相对的输液管道6外侧具有一呈锥形设置的刮料套管10,刮料套管10内壁下端面与出料口9下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内,装置中进料口9和出料口9的高度均大于限位杆8下端面的高度;电热管11呈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刮料套管10中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

工作原理:

工作时,电线电缆缠绕在放卷轮A2和放卷轮B3上,然后从进料口7进入,绕过限位杆8下端并从出料口9进入电热管11中,最终缠绕在收卷轮12上;电线电缆在进入输液管道6中后浸入胶液中,当传送到刮料套管10位置处时还能通过刮料套管10对其表面进行刮料操作,保证包覆材料的厚度,同时刮除的胶液回流至输液管道6中,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合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