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197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光伏技术,尤指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双面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产品是未来显示发展的趋势,其高色域、高对比度等优点吸引了众多机构和厂家进行开发、生产。

异质结非晶硅、晶硅太阳能电池(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又名HJT)是目前主流的几种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双面异质结非晶硅、晶硅太阳能电池有着高的转化效率、低的温度系数,使其成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生产光伏组件过程中,对电池片(例如、太阳能光伏电池片)进行串接是生成光伏组件时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通过串接可以将电池片用导电材料串联成电池串。图1为相关技术串接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片上需要印刷主栅线和细栅线,细栅线连接电池片后连接至主栅先,通过焊带将相邻电池片的主栅线进行连接。

相关技术中,双面异质结非晶硅、晶硅太阳能电池在串接时,进行丝网印刷和串焊阶段存在焊接不牢、温度窗口小、容易过焊、虚焊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能够提升串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片、一条或一条以上串接导线;其中,

相邻的电池片在相同方向以正负极性交错方式排列;

相邻电池片在相同方向的正负极电极通过串接导线实现电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相邻的电池片在相同方向以正负极性交错方式排列包括:

相邻的所述电池片,第一电池片在第一方向的电极极性为正极时,第二电池片在第一方向的电极极性为负极。

可选的,所述相邻的所述电池片通过硬质树脂胶进行粘结。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为1~3毫米。

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的首个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端部设置有端部硬质树脂胶;尾部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尾部设置有尾部硬质树脂胶。

可选的,所述端部硬质树脂胶的长度为1~20毫米;

所述尾部硬质树脂胶的长度为1~20毫米。

可选的,所述串接导线包括首片串接导线、尾片串接导线、中间串接导线;其中,

所述首片串接导线与首个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端部的电极连接;

所述中间串接导线设置在相邻电池片之间,对相邻电池片在相同方向的正负极电极进行电路连接;

所述尾片串接导线与尾部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尾部的电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串接导线采用以下方式之一进行设置:

焊带、印刷、涂覆、蒸镀、溅镀。

可选的,所述串接导线的组成材料为:铜、铝、银。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片、一条或一条以上串接导线;其中,相邻的电池片在相同方向以正负极性交错方式排列;相邻电池片在相同方向的正负极电极通过串接导线实现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高了电池片的串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串接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片1、一条或一条以上串接导线2;其中,

相邻的电池片1在相同方向以正负极性交错方式排列;

相邻电池片1在相同方向的正负极通过串接导线2实现电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串接导线实现电池片的电路连接,与相关技术由细栅线连接电池后,通过细栅线连接较宽的主栅线,降低了工艺复杂度。

可选的,相邻的电池片在相同方向以正负极性交错方式排列包括:

相邻的电池片1,第一电池片在第一方向的电极极性为正极时,第二电池片在第一方向的电极极性为负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硬质树脂胶3对相邻的电池片1进行粘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进行物理粘结,只要可以实现物理粘结即可,硬质树脂胶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通过硬质树脂胶3进行粘结,与相关技术中通过焊带连接主栅线,降低了工艺复杂度。

可选的,对相邻的电池片1之间的间距为1~3毫米。

可选的,光伏组件的首个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端部设置有端部硬质树脂胶4;

尾部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尾部设置有尾部硬质树脂胶5。

可选的,端部硬质树脂胶的长度为1~20毫米;

尾部硬质树脂胶的长度为1~20毫米。

可选的,串接导线2包括首片串接导线2-1、尾片串接导线2-2、中间串接导线2-3;其中,

首片串接导线与首个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端部的电极连接;

中间串接导线设置在相邻电池片之间,对相异电极进行电路连接;

尾片串接导线与尾部电池片未与相邻电池片粘结的尾部的电极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伏组件的背面,通过串接导线2实现了电池片1之间的电路连接。

可选的,串接导线采用以下方式之一进行设置:

焊带、印刷、涂覆、蒸镀、溅镀。

可选的,串接导线的组成材料为:铜、铝、银。

相关技术中,细栅线和主栅线主要材料为银或铜,用于连接的主栅线一般较宽,需要较多的材料消耗,本发明实施例直接通过串接导线进行电路连接,降低了用料消耗。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片、一条或一条以上串接导线;其中,相邻的电池片在相同方向以正负极性交错方式排列;相邻电池片在相同方向的正负极电极通过串接导线实现电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不用丝网印刷机印刷主栅线,而且电池片不用必须经过串焊工艺。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