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26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生产的工装结构,特别是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化成是将干燥的生极板在稀硫酸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经过氧化和还原,分别使正极板的一氧化铅变化为二氧化铅及使负极板的一氧化铅变化为海绵状金属铅的过程。化成分为内化成和外化成,采用内化成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目前,阀控蓄电池内化成工序,相邻的电池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带有铜鼻子的导线将不同电池的端子连接,以满足电池之间电流的传递。这种普通的连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当电池化成时,由蓄电池阀座排出来的酸雾会溅到铜鼻子和电池端子上,从而腐蚀铜鼻子和电池端子,特别是当端子采用锡镍镀层时,腐蚀现象更为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化成时电池之间电流的传递且保护电池端子不受酸雾腐蚀的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包括待化成的蓄电池和连排本体,由纯铅浇注而成的连排本体为板状,连排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螺栓孔,相邻蓄电池的端子由连排本体和螺栓连接,在连排本体下部对应螺栓孔的位置设有端子保护套,各端子保护套分别扣合在端子的上部。

上述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所述连排本体上部对应螺栓孔的位置设有凸台。

上述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所述端子保护套的高度为1-1.5毫米,凸台高度为0.5-1毫米,凸台的外径小于螺栓垫片的外径。

上述阀控蓄电池内化成连排结构,连排本体的厚度为5-6毫米,连排本体上两个螺栓孔的中心距为100-110毫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纯铅浇铸而成的连排本体替代现有带铜鼻子的导线作为蓄电池之间的电流传递件,连排本体的顶部设有与便于与螺栓密切接触的凸台,即便凸台磨损也可以避免酸液从螺丝孔流到端子处腐蚀端子;连排的底部设有端子保护套,端子保护套扣合在电池端子上,避免端子侧部与酸液接触而腐蚀。采用本实用新型消除了内化成时电池端子被酸腐蚀的弊端,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外观质量,连排本体成本低、导电性好且易回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蓄电池,2、连排本体,2-1、螺栓孔,2-2、凸台,2-3、端子保护套,3、端子,4、螺栓,5、螺栓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本实用新型用于阀控蓄电池内化成。在化成工序,待化成的蓄电池1并排摆放,相邻的两个蓄电池之间的正负端子由连排本体2构成连接,以保证化成过程中电池之间电流的传递。所述连排本体采用纯铅材质浇铸而成,采用纯铅材质的连排本体导电性好,且易回收。连排本体为板状,两侧与端子连接部位为圆弧形,中部为矩形。在连排本体两侧设有用于穿入螺栓4的螺栓孔2-1。在连排本体的上部对应螺栓孔的位置设有凸台2-2,凸台的设置便于同螺栓垫片5紧密接触。纯铅柔韧性好,在压力作用下可以同螺栓垫片形成较好的密封,从而避免酸液从螺栓孔流到端子而腐蚀端子。即便连排多次使用凸台磨损后,仍然可以起到阻挡酸液也流入螺栓孔的作用,凸台的外径应小于螺栓垫片5的外径。图示实施例中凸台高度为0.5-1毫米。在连排本体下部对应螺栓孔的位置设置了端子保护套2-3,各端子保护套分别扣合在端子的上部。端子保护套包护在端子外侧,避免端子侧部与酸液接触产生腐蚀,端子保护套的内径要大于端子的外径。图示实施例中端子保护套的高度为1-1.5毫米。连排本体的长度视蓄电池的规格增减,图示实施例中,连排本体的厚度为5-6毫米,连排本体上两个螺栓孔间的中心距为100-110毫米。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连排本体将两个相邻蓄电池之间的正负端子连接,并由螺栓紧固,即可进行蓄电池内化成;化成结束后卸下螺栓和连排本体可反复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