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对中锁紧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540发布日期:2018-08-10 21:18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钟弹簧的锁紧件,具体的说是一次性对中锁紧件。



背景技术:

时钟弹簧是用于汽车方向盘安全气囊与其控制系统的电气旋转连接,通常安装在方向盘的下方,组合开关或转向管柱托盘的上方,时钟弹簧一般设有底座,在底座上加盖壳体,组成一个定子机构,然后,在壳体的上部加装一个面盖,在底座的下端装一个拔块,通过面盖与拔块的扣紧,形成一个转动装置,然后,由定子机构与转动装置的配合形成里面的空腔,在空腔里安装有带有滚轮的转动轮架机构或弹性带的结构,实现电缆的自由转动。上述对中锁紧件是时钟弹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件的作用是保证时钟弹簧装车后左右旋转圈数的一致性,即对中。老结构的对中锁紧件拔出后可再次安装在本体上,在出厂后装车前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由于搬运等各种因素脱落后,经常由非专业人员再次插入,造成乱圈情况(未对中) ,装车后拉断电缆进而功能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性对中锁紧件,此结构起到杜绝装车前时钟弹簧圈数紊乱的作用,进而降低装车后时钟弹簧的故障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对中锁紧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锁紧件本体,锁紧件本体下部的L型支架和挂钩式悬臂,所述L型支架的水平边设于锁紧件本体下端,所述挂钩式悬臂通过一个带缺口的桥梁连接在L型支架的竖直边外侧。

所述的一次性对中锁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式悬臂的挂钩向下的拉力大于桥梁断裂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产品在装车后由于圈数紊乱造成拉断电缆,致使时钟弹簧功能不良的问题,解决了以往老结构锁紧件所带来的电缆被拉断,追溯原因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牢固可靠,拔出后无法再次插入,若上装配线的产品对中锁紧件脱落,装车人员即刻可以判断出此件有风险不予装车,降低装车后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力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对中锁紧件,它包括锁紧件本体1,锁紧件本体下部的L型支架和挂钩式悬臂3,所述L型支架的水平边21设于锁紧件本体下端,所述挂钩式悬臂通过一个带缺口4的桥梁5连接在L型支架的竖直边22外侧。所述挂钩式悬臂的挂钩31向下的拉力大于桥梁断裂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是产品装配对中以后插入,装车前拔掉。作用是防止时钟弹簧转子机构在定子机构上随意转动导致的圈数紊乱。此件插入时钟弹簧本体后,使转子和定子相对固定,起到维持圈数左右一致的作用,装车后拔掉,转子会随着方向盘的转动在定子上转动。

一次性锁紧件插入时钟弹簧本体后,挂钩挂住开关本体不易脱出,达到一定的拉脱力才会脱出。除非人为故意拉扯,搬运过程中绝不会使其从本体脱落出来。当时钟弹簧装车后,人为会拔掉锁紧件,使转子在定子上自由运转。当有外力施加在锁紧件上时,悬臂受挂钩向下的拉力,当此拉力克服了桥梁断裂所需的力时,桥梁断裂,这样悬臂和桥梁一同留在时钟弹簧本体内,而锁紧件的本体被拉出,转子仍可在定子中自由转动,不会影响正常功能。悬臂和桥梁一直留在时钟弹簧本体内,而锁紧件的本体由于有桥梁结构的阻挡已无法再次插入原有位置,即可达到一次性对中锁紧的作用。

如图4所示:F1为人为拉拔锁紧件本体的力,F2挂钩向下的拉力,F3为桥梁断裂的力,F1的力远远大于F2、F3的力。当F2>F3时,桥梁断裂,悬臂留在时钟弹簧本体内,而锁紧件本体被拉出。而由于有图1中防止锁紧件本体再次本插入的结构,所以本结构锁紧件为一次性锁紧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