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自加热装置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086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自加热装置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自加热装置的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自身特性决定了其不能在0℃以下低温环境中进行充电,否则会导致负极析锂,使电池的容量下降,同时还会在负极形成锂枝晶,锂枝晶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循环不断生长,最终会穿透隔膜,造成充电装置的正负极短路,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虽然锂电池在0℃以下的低温环境下可以进行放电,但是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其内阻通常比较大,并且锂电池的放电电压也随着温度下降而降低,所以不能为负载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

实际应用中,如在严寒地区,纯电动汽车经过一个晚上的静置,电池就会处于低温状态,如果需要使用电池,需要对电池进行加热。目前对电池加热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中一种是采用其他外接设备为电池进行加热,另一种是采用电池本身的电能进行加热,即自加热。由于采用其他外接设备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很多企业都设置了电池的自加热。

自加热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在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设置电热丝等装置,通电后产生热量为电池加热,这种方式需要设置电热丝,成本较高,且效率偏低;另外一种是直接将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短接,利用电池自身的内阻产生热量进行加热,这种方式不需要设置其他设备,成本较低,而且直接作用于电池本身,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

但是直接将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短接的方式会瞬间产生较大的电流,可能会还没有来得及对该电流进行调节,就已经将电池烧坏,所以这种自加热方式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自加热装置的电池,用于解决电池自加热时由于瞬时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自加热装置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自加热装置;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线路,加热线路的其中一端连接电池本体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池本体的负极;所述加热线路上设置有电感和第一开关,电感和第一开关之间串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池的加热线路上设置有电感,所以加热线路中的电流不会产生较大的瞬时电流,不会将电池烧坏。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可控开关,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极。

通过控制器控制可控开关通断的占空比,能够调节加热线路中的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线路设置有电流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设置电流传感器,能够对加热线路中的电流进行监控,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池。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电池本体处,所述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

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判断电池是否需要进行自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并联有第二可控开关,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极。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并联有续流二极管。

设置第二可控开关或续流二极管,能够在电感停止工作时,将电感中的电流泄放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加热线路的限流电感并联续流二极管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中加热线路的限流电感并联第二可控开关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自加热的电池,用于解决电池自加热时由于瞬时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自加热装置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自加热装置;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线路,加热线路的其中一端连接电池本体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池本体的负极;所述加热线路上设置有电感和第一开关,电感和第一开关之间串联。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自加热的电池,采用将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短接的方式为电池进行加热,并解决由于加热过程中由于瞬时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池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有自加热的电池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本体GB1和自加热装置,自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U1和加热线路,加热线路的其中一端连接电池本体GB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电池本体GB1的负极。

在加热线路中串设有限流电感L1和第一可控开关Q1,控制器U1连接第一可控开关Q1的控制极。

加热线路中还设置有电流传感器CT1,控制器U1连接电流传感器CT1的信号输出端,电流传感器CT1用于检测加热线路的电流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控制器U1。

电池本体GB1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RT1,控制器U1连接温度传感器RT1的信号输出端,温度传感器RT1用于检测电池的温度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控制器U1。

温度传感器RT1检测电池本体GB1的温度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U1,当控制器U1判断电池本体GB1的温度过低时,控制第一可控开关Q1闭合,此时电池本体GB1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短路,由于电池本体GB1的内阻R1较大,所以电池本体GB1自身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对其自身进行加热。

由于限流电感L1的存在,当第一可控开关Q1闭合时,加热线路中不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并且随着电池本体GB1温度的升高,其内阻R1逐渐减小,加热线路中的电流持续增加,由于限流电感L1的限流作用,加热线路中不会瞬间产生较大的电流。

电流传感器CT1实时检测加热线路中的电流并发送给控制器U1,控制器U1根据该电流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Q1导通的占空比,使加热线路中的电流不会过高,以免烧坏电池本体GB1。

当温度传感器RT1检测到电池本体GB1的温度较高,不需要继续加热时,控制第一可控开关Q1断开,电池本体GB1停止自加热。

由于限流电感L1的工作特性,在第一可控开关Q1断开时,限流电感L1自身会存储部分电能;为了使这部分电能不会对电池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在限流电感L1处并设一个续流二极管D1,当第一可控开关Q1断开时,限流电感L1通过续流二极管D1开始放电,将电流泄放掉。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将限流电感L1并联的续流二极管D1换成第二可控开关Q2,控制器U1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极,当第一可控开关Q1断开时,控制第二可控开关Q2闭合,限流电感L1通过第二可控开关Q2开始放电,将存储的电流泄放掉,如图2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