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016发布日期:2018-06-08 19:2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具有主动发光、温度特性好、功耗小、响应快、视角宽、超轻薄和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显示装置中。

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上设置有信号输入端,该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TCON)相连,控制器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背后且与信号输入端位置对应。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显示面板上越靠近信号输入端的位置的温度越高,产生局部过热现象,从而导致显示面板亮度分布不均匀,且影响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改善局部过热现象,提高显示均匀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该显示区一侧的驱动区,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的一侧,所述腔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围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封闭空间内容纳有能够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流体,所述相变流体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低于所述显示面板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驱动区的一端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相变流体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在30℃~60℃之间。

优选地,所述相变流体为醚。

优选地,所述相变流体全部处于液态时的体积占所述封闭空间容积的10%~30%。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发光单元和盖板,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设有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所述腔体包括第二基板和设置在该第二基板上的密封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盖板相对设置,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密封框围成所述封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的一者为金属板,另一者为玻璃板。

优选地,所述盖板为金属板,所述第二基板为玻璃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在0.1mm~1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盖板之间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上述显示模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显示面板直立放置且驱动区位于显示面板的底端时,从而使得处于液态的相变流体靠近驱动区(即,位于显示区的底端)。由于相变流体的相变温度低于显示面板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显示区底端的温度,因此,当显示面板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显示区底端的温度达到相变流体的相变温度,从而使得相变流体的至少一部分由液态转变为气态,以吸收显示面板底端的热量;而气体上升至温度较低的区域后又发生液化,而流回对应显示区底端的位置,继续吸收显示区底端的热量,直至显示区底端温度低于相变流体的相变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变流体的循环转变,来带走显示区中靠近驱动区的位置的热量,以降低显示区中靠近驱动区的位置的温度,进而减小局部高温对显示器件的损伤,进而提高显示装置显示的均匀性,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显示面板;11、第一基板;12、发光单元;13、盖板;14、封装层;14a、钝化层;14b、粘结胶层;20、腔体;30、相变流体;4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和腔体20,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AA和位于该显示区AA一侧的驱动区DA,驱动区DA内可以设置有驱动信号端,该驱动信号端与控制器相连,以接收控制器提供的信号。腔体20位于显示面板10背离显示面的一侧,以图1为例,显示面板10朝其右侧发光,则所述“背离显示面的一侧”为显示面板10的左侧。腔体20与显示面板10围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在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显示区AA。所述封闭空间内容纳有能够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流体30,相变流体30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低于显示面板10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显示区AA靠近驱动区DA的一端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封闭空间中的相变流体30能够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也就是说,当相变流体30处于液态时,相变流体30并未充满所述封闭空间。当相变流体30的温度大于所述相变温度时,相变流体30由液态变为气态;当相变流体30的温度小于所述相变温度时,相变流体30由气态变为液态。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0在进行显示时,显示区AA中越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的温度越高,并且,随着显示面板10显示时间的增加,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区DA的一端的温度升高,当显示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后,过高的温度容易对显示器件(发光单元、晶体管等)造成损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0能够稳定显示的时间来确定所述预定时间,具体地,可以预先检测在未设置腔体20和相变流体30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0持续显示多长时间时,产生的高温容易对显示器件造成损伤,或出现较明显的显示不均匀,这个时间即可作为上述预定时间。应当理解,预定时间大于零,也就是说,相变流体30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大于显示面板10未显示时的温度,即,室温。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尤其适用于电视机、显示器等直立使用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10进行显示时,如图1所示,可以将显示面板10直立放置并使驱动区DA位于显示面板10的底端,从而使得处于液态的相变流体30靠近驱动区DA(即,位于显示区AA的底端)。由于相变流体30在液态与气态转变之间的相变温度低于显示面板10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显示区AA底端的温度,因此,当显示面板10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显示区AA底端的温度达到相变流体30的相变温度,从而使得相变流体30的至少一部分由液态转变为气态,以吸收显示面板10底端的热量;而气体上升至温度较低的区域(例如,腔体20上远离驱动区DA的部分)后又发生液化,而流回对应显示区AA底端的位置,继续吸收显示区AA底端的热量,直至显示区AA底端温度低于相变流体30的相变温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变流体30的循环转变,来带走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的热量,以降低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的温度,进而减小局部高温对显示器件的损伤,并降低显示区AA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提高显示均匀性。

优选地,相变流体30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在30℃~60℃之间,以防止显示区AA的温度过高。

具体地,相变流体30为醚。例如,乙醚。当然,相变流体30也可以为其他流体,只要满足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在30℃~60℃即可。

优选地,相变流体30全部处于液态时的体积占所述封闭空间容积的10%~30%,从而更有利于相变流体30在显示区AA底端温度升高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显示模组尤其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显示模组,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1、发光单元12和盖板13,发光单元12设置在第一基板11上,并位于显示区AA;盖板13设置在第一基板11设有发光单元12的一侧。为防止外界水汽对发光单元造成损伤,盖板13和发光单元12之间还可以设置覆盖发光单元12的封装层14,封装层14可以包括钝化层14a和覆盖钝化层14a的粘结胶层14b。

腔体20包括第二基板21和设置在该第二基板21上的密封框22,第二基板21与盖板13相对设置,盖板13、第二基板21和密封框22围成所述封闭空间。其中,密封框22的材料可以为树脂类或无机物。

为了保证相变流体30能够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同时防止显示模组的厚度过大,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基板21和盖板13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在0.1mm~10mm之间。

其中,第二基板21和盖板13均可以采用金属板或玻璃板。考虑到金属的导热性更好,但是由于金属板容易变形,且第二基板与盖板之间的间隙较小,因此,当第二基板21和盖板13均采用金属板时,两个金属板中部容易接触在一起,从而影响气体的流动。为此,本实用新型中将盖板13和第二基板21中的一者设置为金属板,另一者设置为玻璃板,以有利于热量传递,并保证气体在封闭空间中的顺畅流动。

进一步优选地,盖板13为金属板,第二基板21为玻璃板,以使显示面板10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给相变流体30,以便于相变流体30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S1、制作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该显示区一侧的驱动区。

S2、在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面的一侧设置温控结构,所述温控结构包括腔体和能够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流体,所述腔体与所述显示面板围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相变流体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所述相变流体在液态与气态之间转变的相变温度低于所述显示面板持续显示预定时间后,所述显示区靠近所述驱动区的一端的温度。

具体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步骤S1包括:提供第一基板。然后,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对应于所述显示区的区域形成发光单元。之后,形成覆盖发光单元的封装层;最后,在所述第一基板设有发光单元的一侧(即,在封装层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盖板。其中,封装层可以包括钝化层和覆盖该钝化层的粘结胶层。

步骤S2包括:

首先,提供第二基板。

然后,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密封框,以使得密封框与第二基板围成容纳槽。所述密封框的材料可以为树脂或无机物。

之后,在所述密封框围成的区域(即上述容纳槽)内滴入液态的相变流体,所述相变流体的相变温度在30℃~60℃之间。具体地,所述相变流体可以为醚。

最后,将所述密封框与所述盖板压合,以使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密封框围成所述封闭空间。

其中,滴入的液态的相变流体的体积占所述封闭空间容积的10%~30%,以有利于相变流体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和控制器40(TCON),控制器40的一端与显示面板10的驱动区DA电连接。为了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控制器40设置在腔体20的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等立式显示装置,其中,驱动区DA位于显示面板10的底端。这样,由于重力作用,液态的相变流体30聚集在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并通过液态与气态的循环转变,来带走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的热量,以降低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的温度。

由于上述显示模组能够降低显示区AA中靠近驱动区DA的位置的温度,减小局部高温对显示器件的损伤,并降低显示区AA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差异,因此,采用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显示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