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756发布日期:2018-06-30 06: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包时,通常电池模组的前后端都是厚端板,每个厚端板在上下方向上设有贯通厚端板的两个螺栓过孔,四个长螺栓分别穿过电池模组的前后端的厚端板的对应的螺栓过孔而将电池模组锁紧在电池包中;此外,电池模组电连接通过螺栓锁紧,同时正负极铜巴需要厚端板提供锁紧绝缘空间。由此大大增加电池模组成本及总量;同时增加模组装配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当电池模组用于电池包时,其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厚端板的使用,有效利用电池包的装配空间,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电池模组的成本及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沿长度方向并排布置;上盖,固定于多个电池单元的上方;两个端板,贴靠于多个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侧板,贴靠于多个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与两个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各侧板的高度方向的上侧设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凸出的固定结构,用于在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包时发挥固定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下箱体,具有:底壁;周壁,连接于底壁并与底壁围成上端开口的收容腔;多个中间壁,连接于底壁与周壁并将收容腔划分为多个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子收容腔。电池包还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沿长度方向固定于对应一个子收容腔中,且各电池模组通过两个侧板上的固定结构固定于对应的中间壁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当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包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厚端板的使用,有效地利用了电池包的装配空间,避免了下箱体的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成本及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组装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组装图。

图5是图4中的部分组成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截面图。

图7是与图5类似的部分组成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截面图。

图9是与图5类似的部分组织构件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的导电件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池模组 21底壁

11电池单元 22周壁

12上盖 S子收容腔

121卡扣槽 23中间壁

13端板 231螺孔

14侧板 3螺钉

B凸台 4电连接用盒

FH固定孔 41盒体

15隔离板 42固定槽

151卡扣 43导电件

16导电连接片排 431弹性基部

161导电连接片 432接触部

162输出片 433接触槽

1621主体部 L长度方向

1622延伸部 W宽度方向

2下箱体 H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首先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池模组。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1,沿长度方向L并排布置;上盖12,固定于多个电池单元11的上方;两个端板13,贴靠于多个电池单元11的长度方向L的两侧;两个侧板14,贴靠于多个电池单元11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并与两个端板13固定连接在一起;各侧板14的高度方向H的上侧设有沿宽度方向W向外凸出的固定结构,用于在电池模组1组装成电池包时发挥固定作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当电池模组组装成电池包时,能够通过各侧板14的高度方向H的上侧设有的沿宽度方向W向外凸出的固定结构固定于下文所述的电池包的下箱体2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厚端板来实现将电池模组固定于电池包中,有效地利用了电池包的装配空间,避免了下箱体2的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了电池模组的成本及重量。

各侧板14的固定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凸台B,凸台B设有沿高度方向H贯通的固定孔FH。

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3和图4,凸台B的数量为多个,各凸台B对应地设有一个固定孔FH。固定孔FH的设置可以使电池模组1通过螺钉3固定于下文所述的电池包的下箱体2上,且多个固定孔FH沿电池模组1的侧板14的高度方向H的上侧间隔布置,从而将电池模组1所受到的应力分布在多个凸台B上,有效地保证了电池模组1的固定强度,避免了应力集中所导致的固定失效。此外,这种固定方式使得电池模组1组装成电池包的过程简单,提高了电池包的组装效率。

各电池模组1的宽度方向W一侧的侧板14上的多个凸台B与宽度方向W另一侧的侧板14上多个凸台B在长度方向L上交替布置。从而当电池模组1在组装成电池包时,能够使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的两个侧板14上的多个凸台B不发生干涉,有效地利用了电池包的装配空间。

如图1所示,电池模组1还包括:隔离板15,固定于多个电池单元11的上表面,隔离板15的周缘设有多个向上突出的卡扣151;上盖12的周缘设有多个卡扣槽121,各卡扣槽121与隔离板15的周缘的一个卡扣151相对应;其中,当上盖12盖合于多个电池单元11的上方时,隔离板15的各卡扣151对应地扣合于上盖12的周缘的对应一个卡扣槽121上。隔离板15上的卡扣151和上盖12的卡扣槽121的设置有效地将上盖12与多个电池单元11固定在一起。

各侧板14的长度方向L的端面与各端板13的对应的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如图1所示,各电池单元11具有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未示出),多个电池单元11并排布置并形成沿长度方向L排列的两个电极排;电池模组1还包括:两个导电连接片排16,位于隔离板15与上盖12之间并分别对应一个电极排,各导电连接片排16具有沿宽度方向W排列并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导电连接片161以及一个输出片162,各导电连接片161和输出片162分别电连接于对应一个电极排中的对应的电极。

具体地,各输出片162具有:主体部1621,电连接于对应一个电极排上的对应的电极;以及延伸部1622,连接于主体部1621并从主体部1621延伸出对应侧板14的外侧并向下弯折。

最后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池包。

参照图3至图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包括:下箱体2,具有:底壁21;周壁22,连接于底壁21并与底壁21围成上端开口的收容腔;多个中间壁23,连接于底壁21与周壁22并将收容腔划分为多个沿宽度方向W排列的子收容腔S。电池包还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1,至少一个电池模组1沿长度方向L固定于对应一个子收容腔S中,且各电池模组1通过两个侧板14上的固定结构固定于对应的中间壁23的上表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电池模组1的两个侧板14上的固定结构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中间壁23的上表面,充分利用了电池包的下箱体2的装配空间,避免了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且装配简单,提高了电池包的装配效率。

电池模组1的侧板14上的固定结构有多种形式,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侧板14上的固定结构为凸台B,凸台B的数量为多个,各凸台B对应地设有沿高度方向H贯通的固定孔FH;各中间壁23设有多个螺孔231,从中间壁23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并分别与一个凸台B上的固定孔FH相对应;电池包还包括:多个螺钉3,各螺钉3穿过电池模组1的对应的固定孔FH以及中间壁23的对应的螺孔231而将电池模组1固定在相邻两个中间壁23之间。两个侧板14上的多个凸台B的设置使得在电池包受到冲击或振动时,将外力分散到各凸台B上,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而造成电池模组1的固定失效。此外,采用螺钉3固定的固定效果好,结构稳定,且操作简单,提高了电池包的组装效率。当然并与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各电池模组1的宽度方向W一侧的侧板14上的多个凸台B与宽度方向W另一侧的侧板14上多个凸台B在长度方向L上交替布置。从而在组装成电池包时,能够使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的两个侧板14上的多个凸台B不发生干涉,有效地利用了电池包的装配空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各电池模组1中的各电池单元11具有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多个电池单元11并排布置并形成沿长度方向L排列的两个电极排;电池模组1还包括:两个导电连接片排16,位于隔离板15与上盖12之间并分别对应一个电极排,各导电连接片排16具有沿宽度方向W排列并相互间隔开的多个导电连接片161以及一个输出片162,各导电连接片161和输出片162分别电连接于对应一个电极排中的对应的电极。

参照图3和图4,各电池模组1的各输出片162具有:主体部1621,电连接于对应一个电极排上的对应的电极;以及延伸部1622,连接于主体部1621并从主体部1621延伸出对应侧板14的外侧并向下弯折;其中,沿宽度方向W排列的相邻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侧的两个输出片162的两个延伸部1622彼此相对。

电池包还包括:电连接用盒4,固定于各中间壁23的上表面,电连接用盒4具有:盒体41,固定于各中间壁23的上表面;固定槽42,从盒体4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导电件43,固定于固定槽42中;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的两个输出片162的两个延伸部1622分别插入电连接用盒4的固定槽42中并分别与导电件43弹性接触。两个电池模组1的两个输出片162与导电件43弹性接触有效地缓解了输出片162的延伸部1622由于外部机械振动所导致的应力集中而电连接失效。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导电件43有多种形式,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导电件43呈V型,且包括:弹性基部431,固定于固定槽42中;以及两个接触部432,分别连接于弹性基部431的两侧;其中,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的两个输出片162的两个延伸部1622分别接触导电件43的对应的接触部432。弹性基部431使得两个输出片162与两个延伸部1622弹性接触,有效地缓解由于机械振动使两个输出片162电连接处应力集中而失效。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导电件43包括:弹性基部431,固定于固定槽42中;以及两个接触部432,分别连接于弹性基部431的两侧;其中,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的两个输出片162的两个延伸部1622相互接触并被夹持在两个接触部432之间。同理,弹性基部431使得两个输出片162被弹性夹持在两个接触部432之间,有效地缓解由于机械振动使两个输出片162电连接处应力集中而失效。

在再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和图10,导电件43弯折形成两个接触槽433;其中,两个电池模组1的相对的两个输出片162的两个延伸部1622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一个接触槽433中并分别与接触槽433的内壁接触。同理,接触槽433使得两个输出片162与接触槽433弹性接触,有效地缓解由于机械振动使两个输出片162电连接处应力集中而失效。当然导电件43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三种实施例,还可以为其它的符合要求的形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导电件43与固定槽42一体注塑成型或装配固定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