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激光灼伤的COF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8883发布日期:2018-07-27 23:3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弱激光灼伤的cof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柔性、自发光、面板厚度小、反应时间短等相对于lcd面板明显的优势,柔性oled面板逐渐引起重视,并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器的应用面板。但是oled面板现在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寿命较lcd显示器短,而且制程也不如lcd面板制造成熟,这严重影响了oled面板的发展与应用。

oled面板作为一种柔性面板,其中一个基本特点便是柔性,按照现在业内通用的柔性oled面板的制备方法,便是在制备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结构前,在玻璃基板上面涂布一层由聚酰亚胺(pi)制备的柔性基板层;在模组阶段,利用激光剥离技术(laserlift-off,简称llo)去除玻璃基板,形成以pi层为基板的柔性oled面板。

但是在llo制程时,因为激光能量较高,极容易对面板造成伤害,其中就包括对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灼伤等风险。因为llo阶段已经完成对cof的bonding(绑定),而且cof与面板紧密连接,所以llo制程时,激光被从最表面的玻璃基板朝柔性面板内射入,由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在面板与cof接触区域不可避免地超出面板边缘,从而直接照射至cof背面,考虑到cof的基体材料为聚酰亚胺,其安全工作的温度在400℃左右,但是llo制程阶段,以玻璃基板与柔性基板间为例,实际温度可以达到600℃,因此极其容易对cof造成灼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弱激光灼伤的cof及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避免在llo制程时激光照射区域超出柔性面板而射到cof时对于cof的灼伤。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弱激光灼伤的cof,包括用于与柔性基板的绑定端子绑定的绑定端和用于贴合驱动芯片的贴合端,所述绑定端包括用于与所述绑定端子贴合的绑定区域,cof还包括与所述绑定区域在同一面且靠近所述绑定区域的防灼伤区域,所述防灼伤区域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曲面微结构,且所述防灼伤区域的所有表面均不平行于所述绑定区域所在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灼伤区域的凸起表面为斜面或弧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灼伤区域包括若干两两相邻地布置的棱锥形凸起。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棱锥形凸起之间间隔设置而形成曲面的凹陷表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棱锥形凸起为三棱锥,且相邻两个所述棱锥形凸起之间点接触,多个所述棱锥形凸起的底边之间围成的封闭区域凹陷设置形成所述凹陷表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棱锥形凸起为直三棱锥,所有的所述棱锥形凸起排布方向一致而形成多行多列的矩形阵列,所述凹陷表面形成于相邻的四个所述棱锥形凸起围成的封闭区域。

或者,所述防灼伤区域的表面仅由若干棱锥形凸起两两相连地拼接而成,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棱锥形凸起共用至少一条底边。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棱锥形凸起是底面为矩形的四棱锥,且所述棱锥形凸起呈矩形阵列。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灼伤区域的表面设有绝缘的反射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板和所述的减弱激光灼伤的cof,所述cof绑定于所述柔性基板的绑定端。

本发明通过在cof的绑定区域的同一侧旁设置有防灼伤区域,通过对防灼伤区域进行处理制作出凹凸不平的曲面微结构,从而实现对激光起到一定的反射效果,有效减弱激光对cof的灼伤,提升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装置在llo制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装置在进行llo制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cof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c1-c1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cof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c2-c2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cof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本发明的柔性显示装置在llo制程前包括柔性基板10、tft阵列20、形成在tft阵列20上的有机发光层30、承载于柔性基板10底部的玻璃基板40以及cof100,柔性基板10一般为pi基板,该玻璃基板40作为pi材料形成的衬底层,需要进行激光剥离。柔性基板10的一端超出tft阵列20的端部,作为cof绑定端,该绑定端上设有一排绑定端子1,cof100一端通过异方性导电胶膜(acf)102与绑定端子1绑定,另一端贴合有驱动芯片101以传输控制信号。异方性导电胶膜102既能保证cof100与柔性基板10之间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绑定端子1间导通而短路,从而达成只在垂直于异方性导电胶膜102厚度方向导通的目的。

cof100包括用于与柔性基板10的绑定端子1绑定的绑定端和用于贴合驱动芯片的贴合端,绑定端包括用于与绑定端子1贴合的绑定区域a。结合图2所示,在进行llo制程时,激光器l从玻璃基板40表面垂直发射激光,且自玻璃基板40的一端朝另一端行进,为保证激光发射范围覆盖所有的玻璃基板40表面,激光器l会移动至照射玻璃基板40靠近的cof100的端部,为减弱激光对于cof100的灼伤,本发明的cof100还包括与绑定区域a在同一面且靠近绑定区域a的防灼伤区域b,防灼伤区域b的表面设计为凹凸不平的曲面微结构,且防灼伤区域b的所有表面均为不平行于绑定区域a所在面的非平面,使得从玻璃基板40边缘区域照射至cof100上与其相邻部位的激光无法垂直射入,削弱了激光强度,而且此种非平面的曲面微结构有利于将射入的激光反射出去,有效减弱激光对cof的灼伤,提升了产品的良率。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灼伤区域b包括若干两两相邻地布置的棱锥形凸起,每两个相邻的棱锥形凸起之间间隔设置,并在该间隔的区域形成曲面的凹陷表面。即,本实施例的防灼伤区域b为棱锥形凸起与凹陷表面交替衔接的凹凸结构,即以“…棱锥形凸起-凹陷表面-棱锥形凸起-凹陷表面…”的排布方式布置,其中,棱锥形凸起表面和凹陷表面均平滑设置,避免小的缺陷存在而造成的激光能量集中,均可以对射入的激光起到削弱和反射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cof100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在cof表面形成应力集中点,降低了cof后续弯折损坏的风险。

本实施例的棱锥形凸起优选为三棱锥,且相邻两个棱锥形凸起之间点接触,多个棱锥形凸起的底边之间围成的封闭区域凹陷设置形成凹陷表面。具体是,棱锥形凸起为直三棱锥(最好是正三棱锥),保证棱锥形凸起的各面具有大致相同的激光反射效果,所有的棱锥形凸起结构相同、排布方向一致而形成多行多列的矩形阵列,凹陷表面形成于相邻的四个棱锥形凸起围成的封闭区域。

如图4所示,三棱锥z1的底边呈正三角形,四个三棱锥z1的底边围成的封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于同一个球面的大圆上,而四个三棱锥z1的底边围成的封闭三角形区域呈半球面凹陷,即防灼伤区域b的凹陷表面z0。结合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三棱锥z1之间即夹设有一个半球形的凹陷表面z0,激光器l意外射入的激光经过三棱锥z1、凹陷表面z0多次反射后全部射出,另外,在多次反射过程中激光的强度会减弱,也能在于一定程度上降低灼伤cof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防灼伤区域b的凸起也可以是非棱锥形,其表面做成斜面或弧面,也可以起到类似的反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cof表面凹凸的曲面微结构对激光的反射效果,防灼伤区域b的表面还可设有绝缘的反射层,该反射层可以在防灼伤区域b的表面利用蒸镀或镀膜等方式,形成一层反光效果好、不导电的有机材料,例如1,3-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等abs树脂材料,增加防灼伤区域b对激光的反射效果,减少防灼伤区域b对激光能量的吸收,降低cof与面板连接位置的灼伤风险。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本实施例的cof100的防灼伤区域b的表面仅由若干棱锥形凸起两两相连地拼接而成,每两个相邻的棱锥形凸起共用至少一条底边,即防灼伤区域b的棱锥形凸起的底面之间并无间隔,棱锥形凸起的底边两两拼接即可形成凹凸不平的曲面微结构。

结合图7和图8,本实施例的棱锥形凸起优选是底面为规则矩形的四棱锥,且棱锥形凸起呈矩形阵列排布,相邻的两个四棱锥z2的底面之间无间隙而两两相抵,相邻的两个四棱锥之间形成v形的凹陷表面z3,激光器l意外射入的激光经过四棱锥z2、凹陷表面z3多次反射后也可以全部射出,降低cof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该棱锥形凸起最好是正四棱锥,使得棱锥形凸起的各侧面具有相同的反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9,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防灼伤区域b具有间隔排布的棱锥形凸起z4,棱锥形凸起z4的形状在这里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每两个棱锥形凸起z4之间并不接触,而是以曲面沟槽状的凹陷表面z5来连接相邻的两个棱锥形凸起z4,棱锥形凸起z4的侧面、凹陷表面z5的内壁均能作为激光的反射面,激光可以经过棱锥形凸起z4的侧面、凹陷表面z5的内壁多次反射后射出,减弱cof对于激光的吸收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cof的绑定区域的同一侧旁设置有防灼伤区域,通过对防灼伤区域进行处理制作出凹凸不平的曲面微结构,从而实现对激光起到一定的反射效果,有效减弱激光对cof的灼伤,提升产品的良率。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曲面微结构设计成各种棱锥形凸起的组合,或棱锥形凸起与曲面凹陷构造的组合,以增强cof对于激光的发射效果,降低cof对于激光的吸收效果,以及利用多次反射减弱激光强度,从而实现降低灼伤几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