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销状电触头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3038发布日期:2018-12-08 05:5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圆销状电触头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7年5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97862),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其通过在端子主体的另一端处插入圆销状电触头,经由内置的弹性体端子建立与安装在端子主体的一端处的电线的电连接,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其能够减小由于弹性体端子的横向移位而导致的电触头的磨损,并且能够提高在将弹性体端子安装到端子主体时的可操作性。

多个电气装置安装在诸如电动车辆或者混合动力车辆这样的汽车上,并且用于大电流的多条电线经由连接器连接到这些电气装置。通过将圆销状电触头和插入有该电触头的端子分别容纳在壳体中而形成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已知一种端子,包括:筒状的端子主体,电触头插入到该端子主体内;以及筒状的弹性接触部件,其容纳在端子主体中,并且向电触头施加接触压力。

在现有技术中,如在专利文献jp-a-2007-173198中所述,如图1、3和4所示,为了将电线互相连接,要插入到阴端子中的连接器电触头1基本上形成为筒状形状。连接器电触头1设置在筒状阴触头11的内部,并且其内周插入有杆状阳触头12,并且基本为筒状的触头主体2由导电部件3和弹性体部件4的复合材料形成。

以电触头1夹置在阴触头11与阳触头12之间的形式使用电触头1。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的阴端子中,连接器电触头1设置在筒状阴触头11的内部。在连接器电触头1中,长轴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多个细长孔(狭缝)6沿着复合材料5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并且复合材料5沿着长度方向卷起,使得弹性体部件4成为内侧,并且形成为如图3所示的基本筒状,以形成触头主体2。于是,具有基本筒状的触头主体2形成为具有在中央部处减小的直径,并且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弹性。因此,阳触头12受连接器电触头1的弹性力挤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方面是能够减小由于弹性体端子的横向移位而导致的电触头的磨损,并且能够提高当将弹性体端子安装到端子主体时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用于圆销状电触头的端子,包括:

导电的端子主体,该端子主体包括筒部,圆销状电触头插入到所述筒部内;和

弹性体端子,该弹性体端子被构造为对要插入到所述端子主体中的所述电触头施加接触压力,其中,

所述端子主体包括:电线压接部,该电线压接部将压接片夹紧以压接电线;以及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形成为筒状,并且容纳要与所述电触头电连接的所述弹性体端子,

所述电接触部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用于在筒方向上引导所述弹性体端子;以及锁定部,该锁定部将所述弹性体端子锁定到所述狭缝,并且

所述弹性体端子容纳在所述电接触部中,并且所述弹性体端子包括弹性接触部件,该弹性接触部件设置有在所述筒方向上分割的开口,所述弹性接触部件具有把手部,该把手部形成为在所述开口的开口端部处从所述开口向外伸出,所述把手部锁定到所述锁定部,并且所述弹性接触部件的要由所述电触头插入的端部形成为直径向外扩张的喇叭形状。

所述锁定部可以是凹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狭缝中使得宽度比所述狭缝的宽度宽,从而容纳所述把手部。

所述锁定部可以由接合突起和接合孔形成,所述接合突起分别相对于所述开口端部向所述狭缝伸出,所述接合孔形成在所述把手部的邻靠所述狭缝的位置处,并且所述接合突起配合到所述接合孔。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出在弹性体端子与电接触部合并的状态下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3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前视图;

图4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侧视图;

图5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端子主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6是图示出图5所示的端子主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示出图5所示的端子主体的前视图;

图8是图示出图5所示的端子主体的侧视图;

图9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整体立体图;

图10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俯视图;

图11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前视图;

图12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侧视图;

图13是图示出端子主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14是图示出弹性体端子的整体立体图;以及

图15是图示出在弹性体端子与电接触部合并的状态下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的整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技术的阴触头中,由于连接器电触头由弹性体形成,弹性体触头的旋转不受限制,所以在阳端子与阴端子匹配之后,连接器电触头旋转,并且连接器电触头导致在阳端子中产生磨损的问题。

为了将连接器电触头容纳在阴端子中,在现有技术的阴触头中,复合材料5沿着长度方向卷圆,使得弹性体部件4成为内侧,并且形成为图3所示的大致筒状,以形成触头主体2。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连接器电触头的弹性力,导致不能平顺地进行将阴端子设置在阴触头11内的操作,并且可操作性不良。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小由于弹性体端子的横向移位导致的电触头的磨损,并且提高当将弹性体端子安装到端子主体时的可操作性。

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至12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端子。

图1是图示出在弹性体端子与电接触部合并的状态下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俯视图,图3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前视图,图4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侧视图,图5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端子的端子主体的整体立体图,图6是图示出图5所示的端子主体的俯视图,图7是图示出图5所示的端子主体的前视图,图8是图示出图5所示的端子主体的侧视图,图9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俯视图,图11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前视图,并且图12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弹性体端子的侧视图。

在图1至4中,整体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端子1。

在用于将大电流电线分别连接到安装在电动车辆、混合动力汽车等上的两个电气装置的连接器中,使用根据实施例的端子1。端子1连接到各条电线的末端,并且被保持在例如树脂壳体(未示出)中。

在图1至4中,端子1包括端子主体2和弹性体端子3。

如图5至8所示,端子主体2包括:电接触部4,其形成为筒状形状;以及电线压接部5,其连接到电接触部4,并且压接并连接电线。

电接触部4是要插入有弹性体端子3的部分,配对侧的圆销状电触头(未示出)插入到弹性体端子3中。在电接触部的上部处,在筒方向上设置有狭缝6,如图5所示。狭缝6形成有前端开口8,该前端开口8在位于电接触部4的一端的前端7处开口。

狭缝6的直线状的另一端在电接触部4的后端9处闭合。如图6所示,狭缝6形成有弯曲部10,该弯曲部10在电接触部4的后端9附近相对于筒方向以直角弯曲,并且再弯曲到筒方向上,从而形成曲柄状。弯曲部10的弯曲到筒方向上的前端用作后端开口11,该后端开口11在电接触部4的后端9处开口。

在狭缝6的邻靠直线状的电接触部4的后端9的附近,形成狭缝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凹部12和13,该凹部12和13分别切割成矩形形状,从而比狭缝6的宽度宽。被切割为矩形形状的这些凹部12和13形成用于锁定弹性体端子3的锁定部。

电线压接部5压接并固定电线(未示出),并且包括导体夹紧片14,该导体夹紧片14用于压接电线的导体(未示出)。

具体地,电线压接部5包括一对导体夹紧片14a和14b,该对导体夹紧片14a和14b形成为翼部向上延展,并且形成为使得电线的导体插置于一对导体夹紧片14a与14b之间,以被该对导体夹紧片14a与14b夹紧并压接。

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和电线压接部5通过联结部15互相联结。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部用作弹性体端子3的容纳部16。另外,在电接触部的与导体夹紧片14相反的一侧处的前端用作插入口17,阳端子的圆形销状端子插入到该插入口17内以及从该插入口17移除。

端子主体2从前侧开始依次形成有筒状电接触部4、联结部15和电线压接部5。电接触部4形成为具有比筒状的弹性体端子3的最大外径稍窄的内径。

从电线的端部露出的导体通过压接、焊接等连接在联结部15中。电线压接部5弯曲以卷绕在电线的末端的绝缘护套上,从而将电线压接并固定至端子主体2。

联结部15被设定为具有比电接触部4的宽度尺寸稍小的宽度尺寸,并且联结部15形成为在轴向上以锥状延伸。电线压接部5被设定为具有比电接触部4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度尺寸。

弹性体端子3具有如图9至12所示的结构,其被容纳在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中,并且包括形成为筒状的弹性接触部件20。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未示出)要插入到该弹性接触部件20。

如图10和11所示,弹性接触部件20设置有切断部21,该切断部21在上部处在筒方向上一分为二,并且形成在筒方向上的狭缝。在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22和后端23这两端处开口的前端开口部24和后端开口部25形成在切断部21中。

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狭缝26和27在筒方向上形成在弹性接触部件20中。

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具有直径从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减小并且缩窄的形状。弹性接触部件20的作为电触头的插入侧端的前端形成有大直径部28,该大直径部28从弹性接触部件20的中直径部31以喇叭形状向外扩张。大直径部28的直径形成为比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径大。

以这种方式,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内表面的直径在最小直径部处朝向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扩张,并且在前端处成为最大扩张部。

因此,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内表面在最小直径部处形成有局部表面,并且要插入到弹性接触部件20中的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夹置在该局部表面上。即,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内表面在与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进行接触的接触部处具有圆形的边缘,从而防止在接触部的边缘处刮擦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

以这种方式,由于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形成为喇叭形状以具有较大直径,并且形成为具有比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径大的直径,所以当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容纳在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中时,该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被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表面挤压,以在中心轴的方向上挤压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内表面,从而产生弹性力。此时的弹性接触由在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上部处的切断部21以及筒方向上的两个狭缝26和27分为三片,使得该弹性接触是三点的弹性接触。

即,插入到弹性接触部件20中的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在弹性接触部件20的最小直径部处在中心轴方向上被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内表面中的三点挤压。

由设置在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筒方向上的切断部21形成的开口的开口端部的后开口端部21a和21b分别设置有把手部29和30,该把手部29和30以羽毛形状从开口向外侧伸出。当弹性接触部件20插入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中时,用指尖捏夹把手部29和30以闭合在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上部处的切断部21,使得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直径减小,并且从而弹性接触部件20插入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内。

当将弹性接触部件20安装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时,用指尖捏夹把手部29和30以将弹性接触部件20引导至电接触部4的狭缝6的内部深处。把手部29和30形成为使得当其被引导至电接触部4的狭缝6的内部深处时,把手部分别配合于在狭缝6的两端处以矩形形状切除的凹部12和13中。

通过将把手部29和30配合到凹部12和13中,能够防止安装到电接触部4的弹性接触部件20在电接触部4内旋转,或者防止该弹性接触部件20在筒方向上从电接触部4脱离。因此,把手部29和30的在筒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比凹部12和13的开口宽度小。

把手部29和30与形成在电接触部4的狭缝6中的凹部12和13一起形成用于锁定弹性体端子3的锁定部。

以下述方式形成如上所述构造的弹性体端子3:捏夹弹性接触部件20的把手部29和30,使得弹性接触部件20的直径小于电接触部4的内径,并且将弹性接触部件20配合到狭缝6中。此时,由于弹性接触部件20被筒部的上部处的切断部21以及筒方向上的两个狭缝26和27分割为三片,所以这三片在与电接触部4的内表面进行接触的同时插入。

当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安装到电接触部4时,由于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形成为喇叭形状以具有比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径大的直径,所以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被电接触部4向内夹紧。

因此,当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容纳在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内时,具有大直径的弹性接触部件20的前端在筒部的内表面处在中心轴方向上被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表面挤压。类似地,弹性接触部件20的最小直径部在筒部的内表面处在中心轴方向上被挤压。此时,如果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插入到弹性接触部件20中,则产生在中心轴方向上挤压电触头的弹性力。

即使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在弹性接触部件20的最小直径部处受弹性力挤压,由于弹性接触部件20的最小直径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圆形边缘,也防止了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被刮擦。

即,弹性接触部件20的最小直径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圆形边缘,并且把手部29和30配合到凹部12和13中,防止安装到电接触部4的弹性接触部件20在电接触部4中旋转,或者防止该弹性接触部件20在筒方向上从电接触部4脱离,使得能够减小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的磨损量。

由于利用防止旋转和脱离的结构使弹性体端子3不在电接触部4中旋转,所以使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的磨损量降低,并且电阻值稳定化。

接着,将描述当弹性接触部件20插入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内时的弹性接触部件20的操作。

首先,用指尖捏夹弹性接触部件20的把手部29和30,将弹性接触部件20的筒部的上部处的切断部21闭合,并且弹性接触部件20的外径变得比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内径窄。其后,通过从电接触部4的前端开口8侧将把手部29和30插入到狭缝6中,将弹性接触部件20插入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中。

此时,由于弹性接触部件20的直径比电接触部4的内径小,所以插入平顺地进行,并且能够通过捏夹把手部29和30而将弹性接触部件20引导至狭缝6的内部深处。

当用指尖捏夹弹性接触部件20的把手部29和30,以从前端开口8侧将该弹性接触部件20插入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的狭缝6中直至到达电接触部4的内部深处为止时,把手部29和30分别配合并锁定至在狭缝6的两端以矩形形状切除的凹部12和13。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实施例,狭缝6形成在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中,把手部29和30形成在弹性体端子3的弹性接触部件20中,并且把手部29和30插入到狭缝6中。因此,在将弹性体端子3的弹性接触部件20组装到端子主体2的电接触部4时的可操作性提高。

第二实施例

图13至15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端子50。

图13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的端子主体的整体立体图,图14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的弹性体端子的整体立体图,并且图15是图示出在弹性体端子与电接触部合并的状态下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的整体立体图。

在图13至15中,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端子50,并且端子50包括端子主体51和弹性体端子52。

如图13所示,端子主体51包括:电接触部53,其形成为筒状;以及电线压接部54,其连接到电接触部53,并且压接并连接电线。

由于图13所示的端子主体51具有与图5至8所示的端子主体2相同的结构,所以将仅描述与图5至8所示的端子主体2的区别。

图13所示的电接触部53与图9至12所示的电接触部4的区别在于:图5至8所示的电接触部4的在邻靠后端9附近形成所述狭缝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凹部12和13,该凹部12和13以矩形形状切口,从而比狭缝6的宽度宽,而图13所示的电接触部53具有不同的结构。其他点与图9至12所示的电接触部4的构造相同。

即,插入有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未示出)的弹性体端子52插入到电接触部53中,并且如图13所示,狭缝55在筒方向上设置在电接触部53的上部。狭缝55在一端侧处形成有前端开口57,该前端开口57在电接触部53的前端56处开口。

在狭缝55的邻靠直线状的电接触部53的后端58的附近,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从狭缝55的两端向内突出的突起59和60分别形成在形成狭缝55的两端处。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突出的突起59和60形成用于锁定弹性体端子52的锁定部。

如图14所示,弹性体端子52容纳在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中,并且包括形成为筒状的弹性接触部件61。配对侧圆销状电触头(未示出)插入到该弹性接触部件61。

如图14所示,弹性接触部件61在上部设置有在筒方向上一分为二的切断部62。在切断部62中,形成了在弹性接触部件61的前端63和后端64的这两端处开口的前端开口65和后端开口66。

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狭缝67和68在筒方向上形成在弹性接触部件61中。

在由弹性接触部件61的筒部的筒方向上设置的切断部62形成的开口的开口端部的后开口端部69a和69b处,把手部70和71分别形成为以羽毛形状从开口向外侧伸出。

当将弹性接触部件61插入到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中时,用指尖捏夹把手部70和71以将弹性接触部件61的筒部的上部的切断部62闭合。因此,弹性接触部件61的筒部的直径减小,从而弹性接触部件61插入到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内。

图14所示的弹性接触部件61与图9至12所示的弹性接触部件2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9至12所示的弹性接触部件20在把手部29和30上不形成有部件,而图14所示的弹性接触部件61在把手部70和71的邻靠由切断部62形成的狭缝的一部分中形成接合孔72和73,该接合孔72和73插入突起59和60,该突起59和6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从狭缝的两端朝端子主体51的狭缝55的内侧伸出。其他点与图9至12所示的弹性接触部件20的构造相同。

图15图示出如上所述构造的图14所示的弹性体端子52的弹性接触部件61并入到图13所示的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内的状态。

首先,用指尖捏夹弹性接触部件61的把手部70和71,以将弹性接触部件61的筒部的上部的切断部62闭合,并且使得弹性接触部件61的外径比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的内径小。其后,从电接触部53的前端开口57侧将弹性接触部件61的把手部70和71插入到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的狭缝55内。

此时,由于弹性接触部件61的直径比电接触部53的内径小,所以在捏夹弹性接触部件61的把手部70和71的同时,弹性接触部件61被平顺地插入并且能够被引导直至到达狭缝55的内部深处。

当弹性接触部件61的把手部70和71被指尖捏夹并且从前端开口57侧插入到端子主体51的电接触部53的狭缝55中以被引导直至到达电接触部53的内部深处时,形成在弹性接触部件61中的把手部70和71通过在邻靠由切断部62形成的狭缝的位置处与突起59和60配合而被锁定,该突起59和60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在狭缝55的两端从端子主体51的狭缝55的两端向内伸出。

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多样地修改本发明。

此处,将在下面的[1]至[3]中简要总结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用于圆销状电触头的端子(1、50),包括:

导电的端子主体(2、51),该导电的端子主体包括筒部,圆销状电触头插入到筒部内;和

弹性体端子(3、52),该弹性体端子被构造为对要插入到所述端子主体(2、51)中的所述电触头施加接触压力,其中

所述端子主体(2、51)包括电线压接部(5、54),该电线压接部将压接片夹紧以压接电线;以及电接触部(4、53),所述电接触部形成为筒状,并且容纳要与所述电触头电连接的所述弹性体端子(3、52),

所述电接触部(4、53)形成有:狭缝(6、55),所述狭缝用于在筒方向上引导所述弹性体端子(3、52);以及锁定部,该锁定部将所述弹性体端子(3、52)锁定到所述狭缝(6、55),并且

所述弹性体端子(3、52)容纳在所述电接触部(4)中,并且所述弹性体端子(3、52)包括弹性接触部件(20、61),该弹性接触部件设置有在所述筒方向上分割的开口(8、57),所述弹性接触部件(20、61)具有把手部(29、30、70、71),该把手部形成为在所述开口(8、57)的开口端部处从所述开口(8、57)向外伸出,所述把手部(29、30、70、71)锁定到所述锁定部,并且所述弹性接触部件(20、61)的要由所述电触头插入的端部形成为直径向外扩张的喇叭形状。

[2]根据[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锁定部是凹部(12、13),所述凹部比所述狭缝(6)的宽度宽地形成在所述狭缝(6)中,从而容纳所述把手部(29、30)。

[3]根据[1]所述的端子,其中,

所述锁定部由接合突起(59、60)和接合孔(72、73)形成,所述接合突起分别相对于开口端部(69a、69b)向所述狭缝(55)伸出,所述接合孔形成在所述把手部(70、71)的邻靠所述狭缝(55)的位置处,并且所述接合突起(59、60)配合到所述接合孔。

根据具有这些特性的本发明,由于弹性体端子的把手部锁定到端子主体的狭缝的锁定部,所以能够防止弹性体端子的横向移位,并且能够减小圆销状电触头(阳端子)的磨损量。

另外,根据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发明,由于弹性体端子的把手部锁定到端子主体的狭缝的锁定部,所以能够防止弹性体端子旋转或者脱离。

此外,根据具有这样的特性的发明,在将弹性体端子容纳在电接触部中时,捏夹弹性体端子的把手部,从而能够使得弹性体端子的筒直径比电接触部的筒直径小,并且能够提高插入弹性体端子的可操作性。因此,能够提高端子的生产率。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发明,锁定部形成为在狭缝中形成的凹部,该凹部容纳把手部,并且具有比狭缝宽的宽度。因此,当将弹性体端子容纳在电接触部中时,能够通过在捏夹把手部的状态下仅移动弹性体端子直至到达电接触部的狭缝的端部,容易地将弹性体端子锁定到电接触部。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发明,由于锁定部由接合突起和接合孔形成,其中,接合突起相比于开口端部向狭缝伸出,接合孔形成在把手部的邻靠狭缝的位置处,并且突起配合到接合孔,所以当将弹性体端子容纳在电接触部中时,能够通过在捏夹把手部的状态下仅移动弹性体端子直至到达电接触部的狭缝的端部,容易地将弹性体端子锁定到电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小由于弹性体端子的横向移位而导致的电触头的磨损,并且提高当将弹性体端子安装到端子主体时的可操作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