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Wafer母端连接器保护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5334发布日期:2018-09-08 00:2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Wafer连接器母端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新型Wafer母端连接器保护端子。



背景技术:

WF电子元器件采用晶元(Wafer)封装工艺制造,其中晶元(Wafer)是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的载体,多指单晶硅圆片。晶元(Wafer),也称磊晶、晶圆、蓝宝石衬底、外延片。是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的载体,多指单晶硅圆片。WF电子元器件多用于显示照明及 LED行业。单晶硅圆片由普通硅砂提炼,经过溶解、提纯、蒸馏一系列措施制得多晶硅,多晶硅再经熔融、单晶晶核提拉制成具有一定晶体学取向的单晶硅棒,单晶硅棒经过抛光、切片之后,就成为了晶元。晶元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现有技术中,将WF单排产品组装成WF双排产品的过程中,此系列端子尺寸小,预断处强度弱,容易变形,影响组装制程生产效率,且不良率较高,品质极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Wafer母端连接器保护端子,改进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料带、基板、保护脚、端子、预断缝和翅板;料带前侧边缘垂直并列安装至少二个条形基板,在其中一个基板的根部一侧边缘连接保护脚,保护脚向上折起并在其顶端沿外翻,在基板前部上侧连接端子,在保护脚和端子之间的基板一侧边缘切有预断缝,端子前端下侧两边缘分别向翻折并向前延伸连接一个翅板,该二翅板前端沿向内翻折。

尤其是,料带上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均位于一个基板的后方。

尤其是,在基板连接有保护脚的一侧对应的基板前侧边沿上开有凹入的卡槽。

尤其是,端子呈向后侧开放的卷板结构,而且,端子顶面有开放槽。

尤其是,端子顶部折弯棱上中部有固定孔。

尤其是,料带前侧边缘垂直并列安装至少四个条形基板,其中,间隔开的二个基板的根部一侧边缘连接保护脚。

尤其是,在基板中部即端子顶面正下方有槽孔。

尤其是,翅板前端光滑收缩。

尤其是,翅板后端沿位于预断缝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端子与料带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连接器的报废率。提升生产效率及稳定品质,其安装精确到位,生产效率高且良品率大幅提升。组装简单紧凑,节省材料,经济实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仰视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料带1、基板2、保护脚3、端子4、预断缝5、翅板6、槽孔7、卡槽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改进结构后优选的方案是在料带1上设计一个凸起结构作为保护脚3,由于保护脚3比端子4高,所以可以防止端子4在运输、存储、电镀过程中变形,或者端子4从预断缝5处折断。

本实用新型包括:料带1、基板2、保护脚3、端子4、预断缝5和翅板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至6所示,料带1前侧边缘垂直并列安装至少二个条形基板2,在其中一个基板2的根部一侧边缘连接保护脚3,保护脚3向上折起并在其顶端沿外翻,在基板2前部上侧连接端子4,在保护脚3和端子4之间的基板2一侧边缘切有预断缝5,端子4前端下侧两边缘分别向翻折并向前延伸连接一个翅板6,该二翅板6前端沿向内翻折。

前述中,料带1上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均位于一个基板2的后方。

前述中,在基板2连接有保护脚3的一侧对应的基板2前侧边沿上开有凹入的卡槽8。

前述中,端子4呈向后侧开放的卷板结构,而且,端子4顶面有开放槽。

前述中,端子4顶部折弯棱上中部有固定孔。

前述中,料带1前侧边缘垂直并列安装至少四个条形基板2,其中,间隔开的二个基板2的根部一侧边缘连接保护脚3。

前述中,在基板2中部即端子4顶面正下方有槽孔7。

前述中,翅板6前端光滑收缩。

前述中,翅板6后端沿位于预断缝5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改进结构设计有效防止端子产生变形,适用于使用Wafer 系列母端连接器端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