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0951发布日期:2018-11-27 23:0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或塑料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离子都是相同的,正极材料分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为石墨。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因此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但是一般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韧性低,耐热性差且电解质流动时阻力较大。

因此,急需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韧性高,耐热性且电解质流动时阻力较小的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聚合物隔膜、正极片、负极片、第一电解质、第二电解质及电路板,所述聚合物隔膜、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片及所述电路板均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解质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一侧,所述第二电解质设置于所述负极片一侧,所述正极片及所述负极片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聚合物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聚合物隔膜包含第一粘结层、耐热层、第二粘结层及至少一个多孔惰性聚合物层,所述第一粘结层、所述耐热层、所述第二粘结层依次叠置于所述第一电解质及所述第二电解质之间,所述多孔惰性聚合物层沿垂直于正极片方向穿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所述耐热层及所述第二粘结层中。

较优的,所述耐热层包含陶瓷颗粒或工程热塑性聚合物。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吸附有电解质,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较优的,所述电路板通过注塑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较优的,所述壳体设置有充电接口及供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及所述供电接口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较优的,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含左带体及右带体,所述左带体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右带体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

较优的,所述左带体及所述右带体的对应面上设置有魔术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隔膜、正极片、负极片及电路板均置于壳体内,第一电解质设置于正极片一侧,第二电解质设置于负极片一侧,正极片及负极片均电连接于电路板上,聚合物隔膜位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聚合物隔膜包含第一粘结层、耐热层、第二粘结层及至少一个多孔惰性聚合物层,第一粘结层、耐热层、第二粘结层依次叠置于第一电解质及第二电解质之间,多孔惰性聚合物层沿垂直于正极片方向穿置于第一粘结层、耐热层及第二粘结层中。则,聚合物隔膜包含第一粘结层、耐热层、第二粘结层及至少一个多孔惰性聚合物层,提高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韧性及耐热性,同时,多孔惰性聚合物层沿垂直于正极片方向穿置于第一粘结层、耐热层及第二粘结层,降低电解质在聚合物隔膜中流动时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00,包括壳体10、聚合物隔膜20、正极片30、负极片40、第一电解质50a、第二电解质50b及电路板60,聚合物隔膜20、正极片30、负极片40及电路板60均置于壳体10内,第一电解质50a设置于正极片30一侧,第二电解质50b设置于负极片40一侧,正极片30及负极片40均电连接于电路板60上,聚合物隔膜20位于正极片30与负极片40之间,聚合物隔膜20包含第一粘结层21、耐热层22、第二粘结层23及至少一个多孔惰性聚合物层24,第一粘结层21、耐热层22、第二粘结层23依次叠置于第一电解50a及第二电解质50b之间,,多孔惰性聚合物层24沿垂直于正极片30方向穿置于第一粘结层21、耐热层22及第二粘结层23中。则,聚合物隔膜20包含第一粘结层21、耐热层22、第二粘结层23及至少一个多孔惰性聚合物层24,提高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00的韧性及耐热性,同时,多孔惰性聚合物层24沿垂直于正极片30方向穿置于第一粘结层21、耐热层22及第二粘结层23,降低电解质在聚合物隔膜20中流动时的阻力。具体地,如下:

其中,耐热层22包含陶瓷颗粒或工程热塑性聚合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而灵活地选择耐热层22的组成材料,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择的,本实施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00还包括绝缘层70,绝缘层70吸附有电解质,绝缘层70设置于壳体10内。能够释放器吸附的电解质以补给电解质的容量,解决了电池充放电循环中锂离子容量的降低,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并且能使得聚合物隔膜20、正极片30、负极片40更好地固定于壳体10内,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70设置于壳体10体内部两侧,但不以此为限。

较优者,电路板60通过注塑固定于壳体10内。使得电路板60更加稳固地固定于壳体10内。具体地,壳体10设置有充电接口11及供电接口12,充电接口11及供电接口12电连接于电路板60上,通过充电接口11向内充电及通过供电接口12向外提供电能。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00还包括固定带80,固定带80包含左带体81及右带体82,左带体81固定于壳体的一端,右带体82固定于壳体的另一端。使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00方便携带的,使得充电更为方便。

较优的,左带体81及右带体82的对应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图中未示)。使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00更好地固定于手臂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