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306发布日期:2019-01-08 20:5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防止指示灯湮灭功能的RJ-45型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件,又被称为电路连接器,是用于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流或者信号的作用。目前,在通信
技术领域
中,使用RJ45连接器将两台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两台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而为了方便用户识别当前两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成功,通常在RJ45连接器中设置有LED指示灯,通过LED指示灯的闪烁指示连接是否成功。现有技术中,一般将LED指示灯的灯头和灯脚干涉卡持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中,使所述LED指示灯稳定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防止所述LED指示灯从所述电连接器中脱落。由于所述灯头和所述灯脚都干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时,故在所述LED指示灯卡接于所述绝缘本体过程中,所述灯头和所述灯脚不可避免会产生内应力,因此在所述电连接器高温焊接于电路板过程中,所述灯脚受热时,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时产生的内应力会释放出来拉扯所述灯本体中的LED金线,造成所述LED金线断裂而导致所述LED指示灯湮灭,致使所述电连接器指示功能丧失。因此,设计一种LED指示灯可稳定工作的RJ-45电连接器必然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课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
背景技术
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一支灯脚固定于绝缘本体,灯本体和其它灯脚与绝缘本体不干涉,减小指示灯安装内应力,降低灯金线拉持力,提高指示灯工作可靠性的RJ-45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槽;一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具有一灯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灯本体的一第一灯脚和一第二灯脚,所述灯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且所述灯本体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灯脚设有至少一卡持部卡持干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灯脚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未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至少一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所述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灯脚板缘凸伸形成的一凸部,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凸部的位置凸伸形成一抵接块抵接所述凸部的板面;进一步,所述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灯脚的板面凹设形成一凹槽,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有一热熔块,所述热熔块受热软化后进入所述凹槽,使所述第一灯脚干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同一所述第一灯脚设置多个平行排列的所述凹槽,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灯脚相对两侧的板缘;进一步,同一所述第一灯脚设有两个所述卡持部,两个所述卡持部分别为自所述第一灯脚的板缘凸伸形成的一凸部以及自所述第一灯脚的板面凹设形成一凹槽,所述绝缘本体分别抵接所述凸部和进入所述凹槽,使一个所述第一灯脚与所述绝缘本体同时形成两种干涉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灯脚包括连接所述灯本体并水平设置的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水平部,所述卡持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进一步,同一所述第一灯脚同时设有两个所述卡持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进一步,一个所述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板缘向下凸伸形成的一凸部,另一个所述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水平部的板面凹设形成的一凹槽;进一步,一个所述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板缘向下凸伸形成的一凸部,另一个所述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水平部的板面凹设形成的一凹槽;进一步,同一所述第一水平部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多个所述凹槽,每一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进一步,所述第一灯脚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第一竖直部,以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部向下弯折竖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焊接至一电路板;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互分离设置的一第一挡块、一第二挡块、一第三挡块以及一第四挡块,所述第一挡块朝向所述第一灯脚凸伸形成一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一灯脚,所述第二挡块和所述第三挡块挡止所述第二灯脚,第四挡块挡止所述第二灯脚;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之间设有一隔离块,所述隔离块位于所述第一灯脚和所述第二灯脚之间,隔离所述第一灯脚和所述第二灯脚;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底面以及自所述底面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面,每一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相接处凹设形成一所述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均容设一所述指示灯;进一步,两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槽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多个所述端子呈一排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水平向前延伸的一延伸部,自所述延伸部的前端向上弯折并向后倾斜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的一接触部,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端子的所述延伸部的一侧向上弯折延伸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接触部的下方,当非匹配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所述接触部抵持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用于阻挡所述接触部向下过度偏移;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多个端子槽对应收容多个所述端子,每一所述端子槽于所述端子的前方向上凸伸形成一凸块。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一第一收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一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具有三个侧壁,且三个所述侧壁所在的平面两两相交;一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具有一灯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灯本体的一第一灯脚和一第二灯脚,所述灯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且所述灯本体与每一所述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灯脚和所述第二灯脚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且所述第一灯脚设有一卡持部,所述卡持部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侧壁干涉固定,所述第二灯脚活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至少一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容槽具有一底壁,连接所述底壁的一前壁和一后壁,以及连接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一上壁;自所述上壁向上凹设形成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一底挡壁,与所述底挡壁垂直的一前挡壁和一后挡壁,以及连接所述前挡壁和所述后挡壁的一上挡壁,自所述灯本体向上延伸形成的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收容于所述限位槽,且所述灯本体与所述前壁、所述前挡壁、所述后壁、所述后挡壁、所述上壁、所述上挡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底挡壁之间均具有间隙。进一步,同一所述第一灯脚设有两个所述卡持部,两个所述卡持部分别为自所述第一灯脚的板缘凸伸形成的一凸部以及自所述第一灯脚的板面凹设形成一凹槽,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凸部的位置设有一抵推块抵接所述凸部,所述绝缘本体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设有一热熔块,所述热熔块受热软化后进入所述凹槽,使一个所述第一灯脚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侧壁同时形成两种干涉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灯脚包括连接所述灯本体的一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上竖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竖直部,自所述第一竖直部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水平部以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部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水平部上均设有一所述卡持部,所述竖直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焊接至一电路板;进一步,所述第二灯脚对应所述第一灯脚形成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竖直部和一第二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互分离设置的一第一挡块、一第二挡块、一第三挡块以及一第四挡块,所述第一挡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凸伸形成一抵接块,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挡块和所述第三挡块分别挡止所述第二竖直部和第二焊接部,第四挡块挡止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连接器中LED灯的所述灯本体与所述收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灯脚干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灯脚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未与所述绝缘本体干涉,使所述灯本体和所述第二灯脚能够在所述绝缘本体中浮动,在所述电连接器焊接至电路板,所述第一灯脚和所述第二灯脚受热时,所述指示灯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时产生的内应力可通过所述灯本体的浮动和所述第二灯脚的弹动而释放,避免所述指示灯内的LED金线受到过大的内应力拉扯,防止LED金线断裂,避免所述指示灯湮灭。另外,仅所述第一灯脚干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灯本体和所述第二灯脚与所述绝缘本体不干涉,既保证了所述指示灯可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又降低了所述指示灯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时产生的内应力,减小了所述指示灯内的LED金线受到的拉扯力,降低了所述指示灯内的LED金线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所述指示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和电路板组装前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焊接至电路板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支指示灯装入绝缘本体前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遮蔽壳体装入前的局部剖视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遮蔽壳体装入前剖视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遮蔽壳体装入前侧视图;图7为图1中的电连接器遮蔽壳体装入前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9为图8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收容空间101端子槽102凸块103通孔104底面11侧面12收容槽13第一收容槽131底壁1311前壁1312后壁1313上壁1314限位槽A底挡壁1315前挡壁1316后挡壁1317上挡壁1318第二收容槽132第一挡块1321第二挡块1322第三挡块1323第四挡块1324隔离块1326抵接块1325指示灯3灯本体31限位部311第一灯脚32第一连接部321凸部3211第一竖直部322第一水平部323凹槽3231第一焊接部324第二灯脚33第二连接部331第二竖直部332第二水平部333第二竖直部334遮蔽壳体4热熔块5电路板200端子2固持部21延伸部22接触部23支撑部24【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RJ-45插座连接器,其主要包括一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多个端子2,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的遮蔽壳体4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两支指示灯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焊接至沉板式的一电路板200,所述指示灯3为LED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00的形式,所述指示灯3的类型可以根据需求调配,在此并不为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为塑胶一体成型,包括一底面11以及自所述底面11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面12,使两所述侧面12和所述底面11形成一收容空间101,用于收容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相匹配的RJ-45插头连接器(未图示,下同)。所述收容空间101内设有呈一排设置的八个端子槽102分别收容八个所述端子2,每一所述端子槽102于对应的所述端子2的前方向上凸伸形成一凸块103,导引所述RJ-45插头连接器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01,避免所述RJ-45插头连接器进入所述收容空间101时直接撞击所述端子2,防止所述端子2翘曲,增加所述电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每一所述侧面12凹设形成一收容槽13,两所述收容槽13对应收容两所述指示灯3。每一所述收容槽13包括一第一收容槽131和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相连通的一第二收容槽132,且所述第二收容槽132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的后方。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具有一底壁1311,连接所述底壁1311的一前壁1312和一后壁1313,以及连接所述前壁1312和所述后壁1313的一上壁1314;自所述上壁1314向上凹设形成一限位槽A,所述限位槽A具有一底挡壁1315,与所述底挡壁1315垂直的一前挡壁1316和一后挡壁1317,以及连接所述前挡壁1316和所述后挡壁1317的一上挡壁1318;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形成于所述侧面12与所述底面11的相接处,所述底挡壁1315平行于所述底壁1311,所述前挡壁1316与所述前壁1312平行,所述后挡壁1317与所述后壁1313共面,自此所述第一收容槽131于前后方向从前至后依次具有所述前壁1312、所述前挡壁1316、所述后壁1313和所述后挡壁1317,于上下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具有所述上挡壁1318和所述上壁1314,于横向方向上依次具有所述底挡壁1315和所述底壁1311。本实施例中贯穿所述底壁1311形成一通孔104,使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和所述收容空间101连通,减少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处的塑胶,避免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处塑胶材料过于集中,防止注塑时,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处冷却不均而起泡,提高产品良品率。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形成相互分离的一第一挡块1321、一第二挡块1322、一第三挡块1323、一第四挡块1324以及一隔离块1326,所述第二挡块1322位于所述第一挡块1321的上方,所述隔离块1326位于所述第一挡块1321和所述第二挡块1322之间。所述第一挡块1321朝向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凸伸形成一抵接块1325。如图3、图4、图6和图9所示,每一所述指示灯3具有一灯本体31以及安装于所述灯本体31内的一第一灯脚32和一第二灯脚33,所述灯本体3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所述第一灯脚32和所述第二灯脚33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进一步,自所述灯本体31向上延伸形成的一限位部311,所述限位部311收容于所述限位槽A,使所述前挡壁1316挡止所述灯本体31前移,所述底挡壁1315挡止所述灯本体31朝向所述收容空间101移动,所述上挡壁1318挡止所述灯本体31上移。特别的,所述灯本体31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每一个侧壁均具有间隙,确保所述灯本体31可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内上下前后左右浮动,避免所述灯本体31于所述收容槽13内与所述绝缘本体1干涉产生固持内应力;具体而言,即所述灯本体31与所述前壁1312、所述前挡壁1316、所述后壁1313、所述后挡壁1317、所述上壁1314、所述上挡壁1318、所述底壁1311和所述底挡壁1315之间具有间隙,充分保证所述灯本体31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内各个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一灯脚32包括连接所述灯本体31的一第一连接部321,自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向上竖直延伸形成的一第一竖直部322,自所述第一竖直部322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水平部323以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部323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第一焊接部324。每一所述第一灯脚32设有两个卡持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卡持干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板缘向下凸伸形成一凸部3211,所述抵接块1325抵接所述凸部3211的板面,使所述第一灯脚32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第一个干涉点;所述第一水平部323的板面凹设形成六个平行排列的凹槽3231,所述绝缘本体1对应所述凹槽3231的位置设有一热熔块5,所述热熔块5受热软化后进入所述凹槽3231,使所述第一灯脚32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第二个干涉点。如此使每一所述第一灯脚32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两种干涉固定方式,确保了所述第一灯脚32的固持力,保证了所述指示灯3在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稳定性。另外,所述第四挡块1324挡止所述第一焊接部324,避免所述一焊接部324焊接时受力弯折偏移。此外,六个所述凹槽3231均上下连通所述水平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便于所述热熔块5受热软化后流入所述凹槽3231,增加所述凹槽3231和所述热熔块5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热熔块5的固持力。当然,在其它实施中,所述第一灯脚32的形状、所述凹槽3231的数量及其位置,所述凸部3211的数量和位置均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调配,在此并不作限制。如图1、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灯脚33位于所述第一灯脚32的上方,且其形状与所述第一灯脚32大致相同,所述第二灯脚33包括连接所述灯本体31的一第二连接部331,自所述第二连接部331向上竖直延伸形成的一第二竖直部332,自所述第二竖直部332向后水平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水平部333以及自所述第二水平部333向下竖直延伸形成的第二焊接部334。如此使所述第二挡块1322挡止所述第二竖直部332,所述第三挡块1323挡止第二焊接部332,避免所述第二灯脚33朝向脱离所述第二收容槽132的方向偏移。在此特别说明的时,所述第二灯脚33上未设任何所述卡持部干涉所述绝缘本体1,确保所述第二灯脚33可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在一定范围内每一方向上的浮动。另外,所述隔离块132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1之间,防止所述第二灯脚33浮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331,避免所述第一灯脚32和所述第二灯脚33短路。如图1所示,每一所述端子2具有一固持部21固持于所述端子槽102,自所述固持部21的前端水平向前延伸的一延伸部22,自所述延伸部22的前端向上弯折并向后倾斜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101的一接触部23,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端子2的所述延伸部22的一侧向上弯折延伸一支撑部24,所述支撑部24位于所述接触部23的下方,当非匹配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所述接触部23抵持于所述支撑部24上,所述支撑部24用于阻挡所述接触部23向下过度偏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有下列有益效果:(1)所述电连接器100中LED灯的所述灯本体31与所述收容槽13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灯脚32干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第二灯脚33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且未与所述绝缘本体1干涉,使所述灯本体31和所述第二灯脚33能够在所述绝缘本体1中浮动,在所述电连接器100焊接至电路板200,所述第一灯脚32和所述第二灯脚33受热时,所述指示灯3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时产生的内应力可通过所述灯本体31的浮动和所述第二灯脚33的弹动而释放,避免所述指示灯3内的LED金线受到过大的内应力拉扯,防止LED金线断裂,避免所述指示灯3湮灭。(2)仅所述第一灯脚32干涉卡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灯本体31和所述第二灯脚33与所述绝缘本体1不干涉,既保证了所述指示灯3可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又降低了所述指示灯3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时产生的内应力,减小了所述指示灯3内的LED金线受到的拉扯力,降低了所述指示灯3内的LED金线断裂的风险,提高了所述指示灯3的可靠性。(3)所述灯本体31与所述前壁1312、所述前挡壁1316、所述后壁1313、所述后挡壁1317、所述上壁1314、所述上挡壁1318、所述底壁1311和所述底挡壁1315之间具有间隙,充分保证了所述灯本体31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31内各个方向的自由度。(4)所述第二灯脚33上未设任何所述卡持部干涉所述绝缘本体1,确保所述第二灯脚33可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在一定范围内每一方向上的浮动。(5)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板缘向下凸伸形成一凸部3211,所述抵接块1325抵接所述凸部3211的板面,使所述第一灯脚32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第一个干涉点;所述水平部的板面凹设形成六个平行排列的凹槽3231,所述绝缘本体1对应所述凹槽3231的位置设有一热熔块5,所述热熔块5受热软化后进入所述凹槽3231,使所述第一灯脚32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第二个干涉点。如此使每一所述第一灯脚32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32内与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两种干涉固定方式,确保了所述第一灯脚32的固持力,保证了所述指示灯3在所述绝缘本体1中的稳定性。(6)六个所述凹槽3231均上下连通所述水平部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便于所述热熔块5受热软化后流入所述凹槽3231,增加所述凹槽3231和所述热熔块5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热熔块5的固持力。(7)所述隔离块132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1之间,防止所述第二灯脚33浮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331,避免所述第一灯脚32和所述第二灯脚33短路。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